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重生八三修道种田 > 第663章 留子

重生八三修道种田 第663章 留子

簡繁轉換
作者:百里逍遥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22:09:2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俯瞰毛熊疆土,较能理解这个横跨两洲的巨熊,为什么更在乎欧人身份,不光是种族文化,地理上的精华之地,都偏向西方,首都莫科跟人家贴脸,周围密密麻麻划分州市,反观远东,地广人稀,显出头重脚轻之感。

若非西伯利亚大铁路贯穿东西,勾连经济,维持影响力,此国的过去未来,都将截然不同,而莫科正是这条交通动脉的起点,终点在海参崴,罗学云等人乘坐的跨境铁路,算是这条全世界最长,真正万里之遥的铁路支线。

罗学云直达腹心,正是奔着擒贼先擒王的势头。

众人下榻之处是陈宏业介绍的当地中档旅馆,按属性算是友谊宾馆一类,乐意接待外国客商,安全干净,饮食洗浴独卫齐备,相较莫科酒店、乌克阑酒店这些豪华酒店,胜在价格实惠,成为普通外国人的首选。

美中不足的是只提供当地菜式,火腿三明治面包罗宋汤等等,西方饮食不玩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那套,对中式顾客显得口味太重,不容易消受。

华商若要吃正经中餐,得去当地燕京饭店,作为前两国友好见证的高级饭店,非但能解国人思乡之情,也是外国佬体验神秘东方菜肴的好去处,虽有各种困难,到底是吭吭哧哧就这么一路经营下来。

罗学云站在队伍中间,由吕林陈宏业跟旅馆交流,咕噜咕噜忽然起了争执,把一楼路人目光都吸引过来。

“什么情况?”

“好像是付款问题。”范兴宗勉强解析,道:“店家只收米金、马克、英镑,吕林就说出租车司机都收卢布,为什么他们不收,还是不是一个……”

“问问他们,软妹币收不收。”

范兴宗向吕林传话,得到否定答案。

罗学云伸手入兜,取出几张米金递给范兴宗,一行人总算能进到房间,而不是在大厅耍猴。

“什么道理!”一进屋,吕林就忍不住发牢骚,道:“别人都收他不收,这不是欺负人么?”

陈宏业脸色同样难看,沉声道:“我的问题,大伙就是听说这些店名声不错,有保障才来住宿,没想到这些人不讲规矩,居然趁火打劫,看你们来的人多时间晚,笃定天黑之前你们不敢折腾,才咬着卢布不收。”

“天黑怎么了?”吕林问道。

“天黑街面上很乱,安全得不到保证。”

“街溜子?”

“黑-帮,带铁器都是轻的,有枪才正常,动辄勒索财物,危害性命。”

众人倒吸一口冷气,吕林惊道:“俄警不管么?”

“朋友们,得转换思维,不要拿咱们种花家的情况代入其他国家,现在形势复杂,谁都缺钱花,能保白天的安稳已经是尽职职责。”陈宏业摊手道,“当然,白天的安全也是相对的,外国商人是默认的肥羊,你们若是摆摊设店,他们也会直接要钱的。”

吕林郁闷道:“焅,敢情我们累死累活,东奔西走,是替他们赚钞票啊?”

“那倒不至于,总是还有可观利润在的,否则大伙疯了,千里迢迢到异国他乡给人家上供,事情不好做倒是真的,倘若真是随便发财……”陈宏业指了指天花板,道:“旅馆也不会不收软妹币。”

陈宏业的逻辑有些绕,但大伙还是听明白了,如果钱很好赚,随便赚,一带多,老乡跟老乡,华商绝不是现在这样零星的结果,而国人多,国货多,国币就连带受欢迎,当地人也不敢随便开宰,不给陈宏业面子。

给大家伙说明情况后,陈宏业就走了,他来的时间长,已经在本地混熟关系,在朋友家入住,不光自在些,成本更低。

他走后,吕林等人便凑过来,向罗学云询问怎么办。

“分两队,一队跟我去各个市场看看实地情况,一队着重打听有实力的销售商,不拘哪国人,只要能吃下我们的货,就留下联系方式。”

“罗总的意思是我国人也行?”

“当然,按照陈宏业的说法,阿斯泰市场不是有很多我国人租赁的商铺,若是他们有实力,何妨跟他们合作。”

吕林揉揉脑袋:“若是我国同行,自己应该有调货的能力,何必跟我们合作,只赚销售的钱。”

“如果他们有调货的能力,就不是我们的目标客户。”罗学云笑道,“术业有专攻,我们批量供货能获得更便宜的集中价格,还能送货上门减少负担,这就可以帮很多商家解决后顾之忧,全心全意琢磨怎么把货卖出去,卖的更多,想来有这个需求。”

阿斯泰市场又叫做集装箱市场,有很多商铺都是废旧集装箱改造而成,是华商比较青睐的地方,尤其是那些有志于长久生意,行商变坐商的家伙,交租金和保护费,便能持续经营店铺,跟红场、市中心、市郊这些流动摊贩比更稳定,有助于竖立品牌意识,而有品牌,则可以尝试招揽固定客源,提高价格。

街面上一如去年,许多人物雕像和CCCP的标识仍旧存在,只是加了许多三色旗,别说罗学云这样的外国人,就算是本地人,都未必能说清到底发生什么变化。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罗学云带着范兴宗等人来到阿斯泰市场,看到不少亲切的面孔,忍不住感慨,说道:“我中华儿女还是很有探索世界的勇气。”

他这话油然而生,倒不是恭维,航海时代开始后,西方人不畏艰险往中华来,中华儿女同样大无畏地脚步遍及世界各地,只是明清封建王朝“路子走歪”,才让这种迁徙光是迁徙,没有显出如日中天的声势。

可到救亡图存的时候,海外同胞却没忘记家乡,捐钱捐物支持抗战,翻阅历史,真叫人扼腕叹息,许多时候少些门户私计,中华气象可能就截然不同。

不少老板见到罗学云等人亦是高兴,亲切用乡音叙话,来源还真不少,并不只是北方边境地区春江水暖鸭先知,还有江南等地的客商,听得范兴宗叫绝,直叹怪不得江南商业发达,当真是敏锐。

“诶呦,隔着万里之遥,我们哪有这么灵的鼻子,都是家里孩子到这边留学,写信说这里生活物资奇缺,啥啥都买不着,价格猛涨,要是能把咱们那的货运到这里来卖,倒手就是赚,我们这才呼朋唤友,一起过来试试。”

说这话的人叫李敬军,东北老乡,处事局气得很,跟谭长海一唠痛快,就有啥说啥,毫不藏着掖着。

他来莫科的原因很简单,儿子李彬彬踩了夏苏关系正常化的末班车,成了友谊大学的公费留学生,一到此地就发现商机,仅仅是上学路上捎带的罐头手套袜子这些,挣的钱就让李彬彬留学生活很是愉悦。

但李彬彬没有大搞,一来个人乘坐火车携带货物重量有限,二来作为公费学生,也不能野来野去,不上学专倒货,直到去年,李敬军所在厂子生产的手套严重积压,找不到销路,他便给父亲写信,叫他运到莫科来卖。

李敬军也是个乖觉的汉子,反复考虑后,就果断拉上亲朋好友,不光是自家厂子的手套,还有别厂的帽子、毛衣、袜子这些,低价打包,统统运到莫科来,有儿子帮忙宣传,再加上物美价廉,很快打出名头。

开放以后,为了解决物资短缺的问题,采用了各种措施鼓励生产,说白了就是搞活经济,只要能解决吃不饱穿不暖,任谁都能来显神通,这种情况下,九十年代初,市场情况就从短缺,变成货物积压找不到销路,大量同质产品厮杀。

李敬军本是受害者,抓住机会立马变成受益者,组织亲朋好友大量来往,逐渐积累信任度,找他的顾客也就更多,因此在儿子建议下租赁商铺,实现常态化经营,可零售可批发。

瞧他面带喜色,脸颊红润,可知这两年何等春风得意。

“市场租金怎么样?”范兴宗问道。

“很高,不光是租金,还有好处费、管理费,杂七杂年下来,数以万计,如果不能长久经营、批量经营,显然是不划算的。

当然,交了租金就安宁,市场管理方干活积极,等闲人都不敢进来闹事,存储货物、存放钱款和人身安全都能保证,比阿蒙可靠。”

“阿蒙?”

“就是蒙面警。”

“这个市场生意怎么样,容易维持成本么?”

“人流量挺高,至于能不能维持成本,得看做什么生意,经营手段如何,空口白牙可不好说。”

谭长海熟络地给李敬军递烟,偷偷塞了好几盒,都是华子,可把李老板高兴坏了,一边不好意思,一边收进兜里,在这嘎达,伏特加和烟比卢布更受欢迎。

罗学云跟范兴宗耳语两句,后者便跟李敬军攀谈起来,询问能不能请他儿子出来见一面。

李老板聊得痛快,真到攸关时刻,还是拎得很清,即便范兴宗拿出大北外贸、前苏国家商店的证明,解释他们不是坏人,只想跟李彬彬聊聊市场情况,愿意给报酬,也只是得到看情况的答案。

范兴宗无奈留下联系方式,请李彬彬有意的话,往旅馆打电话或者寻找,实在不行也能寄到大北办事处。

一伙人离开之后,范兴宗便提出想法,说道:“罗总,如果青云想把这项贸易常态化,我觉得需要留一个办事处,就算不能调查市场信息,最起码能收发信件,居中联系,否则我们对毛熊市场就是睁眼瞎,什么都要慢一步,哪怕跟人合作,也会被动,受制于人。”

罗学云笑道:“这就是我想找李彬彬的原因,青云业务是转销,不管售后服务,这个驻点若是搞得庞大了,有点浪费,刚好留学生可以兼职,我们轮换正式职工牵头就行。

刚才李老板不是讲了,国家放开自费留学的限制,让来莫科的留学生数量剧增,我相信这批人要么有生活费压力,要么有挣钱的野望,再合适不过。”

范兴宗拍掌道:“对啊,还省了翻译的钱,能当大学生的,多少有些本事,真是一举多得,就是李老板很骄傲他的儿子,好像不太愿意请出来见我们。”

“广撒网,多捞鱼,现在这时候留子不多,还都是精华,碰到一个都不能错过。”罗学云道,“我听了李老板讲的故事,确认这个李彬彬是人才,脑子灵活,做事果断。不管人家来不来,顺手做个姿态留个联系总是惠而不费,万一捞到就是赚了,捞不到也没损失什么。”

范兴宗认真点头。

谭长海问道:“罗总,你又没见过李彬彬,怎么知道他是街溜子。”

“我什么时候说他是街溜子。”罗学云疑惑道。

“溜子,不是街溜子的简称吗?”

“嗯,我说的留子,是指留居下来的人,古代说法。”

谭长海赞叹道:“罗总你懂的可真多啊。”

罗学云绝倒,赶忙大步向前,目不斜视。

红场之类的市场更多是由摊贩组成的热闹,本地人最多,外国人反而少些,本地人卖的都是旧货,很明显的家用摊块地毯就摆出来买。

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二手市场常常就会繁荣,这是市民朴素的度过困难方式,古往今来莫不如是,简称卖家当。

罗学云捻起一组彩色套娃。

图案很简单,就是木雕绘画的娃娃,有趣之处在于大的能套中的,中的套小的,小的还能套更小的,这是毛熊国传统玩具,通常是木制,最普通的图案是一个穿着俄式民族服装的姑娘,叫作玛特罗什卡,因而得名。

罗学云一眼瞧中它主要是想起记忆中的流行语,你搁这套娃呢,用来形容不断循环重复的内容,约莫能算文化典故一则,见到源头情难自禁。

摊主大妈瞧他似乎很中意,张口就是一连串的呜哩哇啦,罗学云潜心去听,也只能听出几个数字,跟着来的翻译连忙解释。

“太贵了,这不是宰客么。”谭长海直言不讳,“再有当地特色,也不过是个小玩具,我看一眼就能学会,没什么技术含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