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重生八三修道种田 > 第675章 我也是热门话题?

重生八三修道种田 第675章 我也是热门话题?

簡繁轉換
作者:百里逍遥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22:09:2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青农职工对罗学云一直强调的机械化生产,有许多忧虑,最直接的问题就是耕地形式,丘陵地带囿于地形原因,不得不垦成梯台式的田地,如同波浪一样,从高到低次第排列,再从低到高突然爬坡,田与田之间全是狭窄的埂,堪堪供人挑担割草放牛,若走机器一定压坏田埂。

倘若要机械化生产,则必须对农田进行建设,标准的灌溉渠沟,堪用的机耕道,这中间的工作可不好做,不光是成本问题,还要调和农户心理,现在流转田地尚未明确,青农也只是说跟农户深度合作种植,要揽过使用权,在合同期限内肆意进行相应动作并不容易。

目前也就黄岗几家堪堪可以,毕竟乡村事情最繁最多,哪怕有一个哭着闹着说你的机器压坏他的田埂,伤了他的稻谷,都是极其难办的事。处理轻了,非但他得寸进尺,别人还要有样学样,处理重了,就要告状青农仗势欺人。

作为一个商业公司来讲,这是很不合算的,就算要做,等青壮劳动力纷纷另寻出路,进工地的进工地,进厂的进厂,留在家的妇女也有更好的副业选择,而导致老头子望田兴叹,不得不请人耕种或者拱手让田,不是更好么?价格也不用优惠,不用压低自己去补贴。

别的不说,光是陈清就复杂得很,不是每个村子都跟黄岗叶岗张岗似的,被青云和大量青云引导的产业消化人手,顾不上自家的一亩三分地。

但话说回来,收割机在田野奔跑,像怪兽一样吃掉稻穗麦穗,吐出稻谷麦子,只一天晴朗,就能把全村收拾得干干净净,又让他们无法忽视那种痛快感,甚至于每年秋收,都有来黄岗看热闹的,当庙会似的来看收割机群逞威风。

“要是咱们也能跟毛子一样,一家分上百亩地,还都是平地,没坑没洼的,十家八户供套农业机械也挺好,起码靠种地真能养活家庭,可不是没有么,风调雨顺一年到头也就温饱,要跟前几年一到夏天就发洪水下大雨,日子还怎么过啊。”

不复年轻的罗学盛如斯感慨,他也是最不能理解非要机械取代人工的青农职工之一,现在人工多便宜,喊一声四里八乡男人女人跑着来,争相插秧割稻挑捆,一个赛一个赛快,不比动不动就陷在地里,需要这修那修的机器好?

但他也知道自己这套不合时宜,从来如木雕泥塑,公司怎么说,他就怎么做。

罗学云对他的心思心知肚明,很清楚这些种地半辈子的老哥哥们,骨子里还是那套传统耕作方式,接受不了从祖辈父辈身上学到的耕种手艺,被直截了当地淘汰。

论起来,跟旧文人接受不了科举废除异曲同工,只不过他在青农迅速找到自己的位置,拥有利益,才没有胡说八道。

所以罗学云也不会跟他们置气,依旧按照自己的思路经营青云农业,不管是对是错,真好假好,迎接潮流,拥抱潮流才是正确方向。

“这就切合前题。”罗学云笑道,“毛子地广人稀,精华之地平原很多,才让每个家庭分的耕地很多,每个农庄广泛施行机械化,同样因为都是平原,在地势上无险可守,只能拼命制造飞机大炮,用火力和武器保护自己。

咱们山沟坑坑洼洼,交通不便,却是躲避战乱的好地方,否则也不会贴着山边形成这么多村子,不会成为歌命老区。”

罗学盛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怪不得毛子生活用品做得不好,还真是甘蔗没有两头甜,就像我们这,说是天高皇帝远打仗靠边,可土匪多啊,我爹他们以前不就说要挨着高坡子站岗,见到动静就报告么。”

“说起打仗,这段时间《大决战》你们都看没,好气派啊,把三大战役讲得明明白白。”

“当然看了,我连平津战役都看到了,确实有味道,没想到元帅们是那个样子,就是时间好长啊,三个多小时一部,愣是小半天坐着不动弹。”

“嘿,这算什么,我还意犹未尽呢。”

跟后世网络论坛一样,聊着聊着就喜欢歪楼,转到流行热门话题。

去年为了庆祝建-黨七十周年,制片厂拍摄了三大战役系列影片,每一部都分为上下集,足足三个半小时,以质量水准而言,再过三四十年都不过时,除了恢弘的场面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主要是把战役前后的故事讲清楚了,更为后来网络贡献许多名场面和热梗。

比如表现指挥英明的元帅攻打锦州,运输大队长被米军顾问劝谏下放指挥权时的“你不妨把话说得更明白一些”,以及“万物竞发生机勃勃优势在我”。

互联网时代想看电影很简单,只要会搜索总能找到资源,实在找不到的要么太古老,要么没有一点艺术价值,但现在可不一样,如果制片方没有发行录像带,没有上电视台,那就很麻烦,电影院都未必能看到。

特别是国产电影,近几年因为种种原因,市场非常不景气,一部电影在全国往往只发行两三百个拷贝,大城市一月看到的电影,县城可能要三四月,到农村么,就是猴年马月,看人家有没有电影下乡的计划。

大决战作为献礼片,发行量已经是非常大的,但陈清还是没有,田集就更没有,只能等地区热度下去把拷贝借来,可总有人提前看到,尤其是青云那些能出差到省城江城的职工,回来一传就是热门话题,再加上许多人连前两部都没看过,更是好奇。

于是乎,陈清和田集的电影院就把前两部拿来应景,先补课过过瘾,喜欢看的真不少,都在议论。

工作挣钱虽然关键,但娱乐放松也很重要,罗学云颇为感慨,这些哥嫂弟妹放到移动网络时代,妥妥的老古董,可他们古板么?呆滞么?无趣么?

根本不!

反而跟Z世代的年轻人一样,会比较交通工具,琢磨穿着打扮,追逐电影音乐……

回想那时候,家长父母将网络视作洪水猛兽,甚至将孩子送去戒网瘾,等某音某手视频号大行其道时,却天天拍视频转发要赞,孩子抱着这文那书,自以为得计,父母不懂,浑然忘了录像带碟片都是上一代玩剩下的,真是让人好笑,怪不得代沟叫鸿沟,明明近在咫尺,却不能互相理解。

罗学杨忽地提出一事:“学云,你知不知道京九线方案确定了,要经过玉阑,准确说会在陈清设一站,再过几年,青云的货物南下江城、香江,可以不去玉阑站了,以后真是省城没有江城亲喽。”

“什么时候的事?”

“三四月份,听说是开国-将军和烈士后人上书请求照顾咱们地区,希望铁路经过能带动各县域发展,尽快改变贫困面貌。”

罗学云沉默片刻,转而展颜一笑,道:“前辈们煞费苦心,乡亲们沾光,可得争气好好发展。”

“家家有红-军,村村有烈士,山山埋忠魂,岭岭书丰碑,袁晓成说,我们不能辜负期望。”罗学杨道,“这段时间大决战的电影热,也跟这个有关,大伙很有热情。”

“嗯,过两天我也去看电影。”

错过流行话题,热烈跟兄弟们补课的罗学云,浑然没料到自己马上就要成为热门话题。

第二天傍晚,豫台播放着本地新闻做背景音乐,云云月月俩娃一起抱着玩具乐呵,罗学云跟秦月做饭。

突然,月月尖叫一声“爸爸”,引着云云跟着哄闹,将俩大人吸引过来,看到电视里正在播放博物馆捐赠的新闻,罗学云跟馆长和萧杰的合影清晰可见,孩子一下就认出来。

“爸爸,是你么?”月月飞奔过来,指着电视问道。

罗学云笑着点头。

“好厉害呀,怎么钻到电视里的,我也要进去。”月月闹腾起来。

秦月目不转睛盯着画面,看到文物模样依次闪过,播音员郑重介绍文物的意义,捐赠的意义,以及对罗学云先生的感谢和表扬,忍不住道:“哼,做得好大事,竟然半点风不漏。”

罗学云一边安抚着女儿,一边直拍脑袋,道:“这两天来的人太多,七嘴八舌一打岔搞忘了,没想到博物馆搞得这么大,我还以为他们在报纸上刊载一下就算了,没想到还上电视新闻。”

秦月道:“大家伙的确更喜欢看电视听收音机,简单生动,报纸么,识字且有钱的人才天天看,虽然是本地新闻,上了电视传播面就不一样,恐怕你又不得清静,干嘛呢,去年连记者都不见,现在又自找麻烦。”

“此一时彼一时。”罗学云道,“去岁风口浪尖,需要销声匿迹,以免火上浇油助长声势,并不是代表我有问题不敢见人,今年天朗气清,当然要感谢感谢帮助青云的人,也算是告诉大众低调不是心虚,我问心无愧。”

“这算什么感谢?”

“有意义的感谢,俗礼反而逾矩。”

“诶,真替你心累,在外国一呆好几个月,没回来就考虑这考虑那。”

“做事不就是这样,抓总的人总要考虑周全,就说青云幼儿园,你办起来感觉怎么样,不是三两句话就行吧。”

“我真顾不过来,事情都是她们办的,尽让我拿主意。”

“……”

俩人站着看完新闻,就听电话铃声响起,罗学云将孩子放下,秦月转回厨房照顾锅台。

“哪位?”

“你是真牛鼻,不声不响都上电视了,这么大的事也不跟公司说一声,好歹让大家伙都乐呵乐呵,欣赏大老板的英姿。”

隔着电话线都难掩袁晓成激动心绪,卟卟噔噔的动静可以合理揣测他正坐在沙发上,一边斜眼看着电视,一边捶着桌几。

“羡慕是吧,我帮你约人,豫台上不了,玉阑台让你天天挂。”

“我可不东施效颦,你上电视是受表扬受感谢,意义重大,我死皮赖脸学着算怎么回事,不能提不能提。”袁晓成说道,“你怎么突然想到来这么一出,是不是知道铁路设站的事,表忠心啊。”

“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罗学云哼道,“人家老毛子日子过得不好,甩卖家当,我一看都是咱们的瑰宝,可不得仗义出手救一救,没想到出了名,毛子都觉得我是冤大头,排队上门,没办法越收越多,那些玩意又精细得很,维护保养需要技术,捐了才是最好的保护,当时真没想到人家这么隆重。”

袁晓成道:“不管怎么说,你出名就是青云出名,借着这个由头,得加强青云食品在省城的广告,争取扩大订单,尤其是面食产品,没有个稳定销路,恐怕要关车间了。”

“你去做就是,我事情还没忙完,暂时顾不上青食具体的业务。”

“懂,放心去干,老窝交给我。”

一如袁晓成预料,上电视对青云人或者说绝大部分人,都是非常震惊的大新闻,当晚,坡上坡下的亲朋就涌上门来,跟拜年似的道一句恭喜,说两句闲话,拿走两颗糖果或者一根烟。

电话更是没断过,从乡里的王运琼、县里的董朋学,还有玉阑的张武山,要么亲自打来,要么联络员致电,询问具体情况以及表达赞扬,甚至连天中的张师父都挂个电话恭喜,更别说赵庆同徐剑华和些自家亲戚。

罗学云真是低估上电视的魔力,简单的回话却把嘴都说干,当然,深层原因是他没料到博物馆会给予这么大的力度,若是报纸上再报道转载,来回整那么一遭,他又得抢占热搜,被讨论来讨论去。

怎么说呢,有点失算。

不过,当易宗阳致电之后,他反倒宁静了,不管副作用多少,目的达到就行。

“你有这份心,很好,但没必要这样,青云只要是正常的经营发展,诚实守信,任何人都挑不出毛病,也休想挑毛病,你不必跟惊弓之般,做惶惶之态。青云是玉阑的骄傲,是个人发展经济的典型,眼下摊子铺得很大,压力也很大,把重点放在经营上,比什么都重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