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重生八三修道种田 > 第691章 喜晴

重生八三修道种田 第691章 喜晴

簡繁轉換
作者:百里逍遥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22:09:2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天中地区大郭庄的农户郭明,此时心情跟千百年前写这句诗的范成大相仿佛,都是喜晴。

种地看天吃饭,数千年都未曾改易,哪怕现在的农民打碎龙王爷行云布雨的迷信,兴修水利,改善农具,提高农业生产技术,面对变化无常的气象,依旧颓然无力,只能一边臭骂,一边恳求。

“哥。”三十来岁正当时的郭亮快步走过来,激动道:“村里说天能晴一个礼拜,通知我们不要争抢,按计划排队使用打谷场。”

郭明望着天上的白云飘忽来去,脸色黝黑,摇头道:“预报不准,这天最多晴两三天,后面还有的下,咱家必须马上把麦子收完。”

“日,这老天爷活要人命,不是干,就是淹,还让庄稼人活吗?”

郭亮愉快的心情立刻败坏,嘴里骂骂咧咧,不干不净。作为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三十来年都跟土地和天气打交道,对天气预报的信任程度,不如观察天光云影树木动物,是以大哥一说,他便认可,麦收的紧要当头,大哥可没开玩笑的心情。

“咋办哥,打谷场就那么两块,全小队都等着用,根本轮不过来,割上来堆垛盖布也不知道啥时候是头,还不如留在地里。”

“苕话!麦子喜旱怕水,在地里淋着等死球,到时候就算收上来,也赔本。”

谚语云,稻子扬花用水浇,麦子扬花用火烧,越到收割时候,麦子越怕水,不仅有可能产生霉病,还非常不利于收割,最危险的是湿度太大可能导致成熟麦粒吸水降低品质,甚至直接发芽。

在地里多留一天,农户就要多一天吃不下饭,担惊受怕。

郭亮郁闷道:“那咋办,总不能干看着。”

“今年这情况,不请机器不行啦。”

“请机器?”郭亮差点跳起来,“那得多少钱?就算机器来,地里稀烂能有用?”

郭明沉声道:“开机器的人讲他们用的是履带拖拉机,不怕地烂,只要不是水池都能过,最关键是快,不到半天把咱们小队收完轻飘的,当时就脱粒,拉回家晾到就行,不用再去打谷场过石磙碾。收钱也不贵,只要我们一口气割的地多,他们就派机器来。”

“哪个熊球这么好心,王老三嘛?”郭亮道,“不对啊,乡里几个家伙买拖拉机都是冲着斗去的,没瞧见几家买割台。”

“不是俺们乡的,玉阑来的农业公司。”郭明指了指田块,“就是去年秋天在乡里做广告,推广他们的麦种,跟种子公司斗起来的家伙。”

“叫啥青云农业是吧?我知道他们,说是麦种得了好多大奖,打出来的面粉香得很,面制品厂很喜欢收。”

“对,乡里的吴金明买了他们麦种,还跟他们学搭大棚种菜,现在是什么亲密合作伙伴,会员啥玩意的,收割机器就是吴金明请来的,我上午去看,好几辆大卡车拖着机器,就在吴金明队里安营扎寨,不光管收割,还联系县里的烘干厂,来不及晒的可以花点钱服务到底。”

郭亮惊疑不定:“就是说我们掏点钱,就能啥都不用干,麦子收好?”

“不止嘞。”郭明语气有些惆怅,“那啥公司的人是长期合作,收完来不及犁地耙地,也能请他们的机器,耕得又深又快,同样是一起请的地越多,价格越便宜,说是助农,只要保本就行。”

郭亮嘟囔道:“太阳打西边出来,还真有活菩萨?大老远跑过来,光是保本不求赚钱,都是烧油的大家伙,还得人吃马嚼。”

“要不说人家是做大生意的,机器收割旋耕啥的,只是农业服务的一部分,只要我们念人家好,跟吴金明似的,买他们的麦种菜种,跟他们学搭棚种菜,保持长期合作关系,还是有得赚。”

“哥的意思是集合全队,一起去请青云的机器,两天里面把麦收了?”

“时间不等人啊。”郭明叹道,“风吹一天,就亏一分,光靠人挑牛碾,雨再一起来,大伙可怎么办呢,哪家不是辛苦一年,小心伺候着的,到这最后一激灵垮了,划不来。”

长城以北多种春小麦,春小麦抗旱,株穗矮大,生长期短,一般三到四月就见收成,长城以南则种冬小麦,冬小麦要在去年秋末下地,越冬之后到农历五月前后收割,前后历经八个月左右,周期几乎翻倍不说,每个季节都有一堆考验。

一年三分之二的时间精力金钱都花在麦子上面,若有个闪失,普通人家谁能吃得消?

与之相比,请机器的钱值不值得,这个账大伙还是能算明白。

“靠谱吗?如果外乡人那边说得准,我就去窜门喊人了。”

“有吴金明作保,真有问题去他家就行。”

“那还差不多,哥,搞?”

“搞。”

郭家兄弟做事雷厉风行,一旦决定丝毫不拖泥带水,先从自家叔伯兄弟叫起,然后一人传一家,很快整个小队都知道郭明要请机器割麦,想大家入伙。

“今年雨邪得很,村里的通知真不一定靠谱,还是尽早落袋为安,不就是请机器嘛,我掏得起,加俺家一个。”

“机器收得快,趁今天明天收完,下雨之前还来得及晒一晒,也加俺家一个。”

忧心收成的绝不止郭明兄弟,其他人同样是火烧眉毛,嘴巴起泡,眼下既然有办法解决困难,不用多想,像是抓住救命稻草,纷纷同意。

亦有人质疑,询问郭明兄弟如此鼓吹,是不是收了人家外乡佬的好处,或者拉够多少人就免费用啥的。

郭亮登时就怒了:“庄稼遇到麻烦,不是一家两家的事,我哥为你着想,想拉你一把还拉错了?良心被狗吃了,爱来不来,没人上赶着求你。”

郭明解释道:“人家来的是正规农业公司,收费要盖章开收据的,谁给谁不给,摆出收据就知道,骗不了人。再者说,今年雨多,不光是咱们乡,整个县收麦都成问题。

你摸着良心问问自己,是他们着急没有活干,还是我们忧心没有机器割,麦子倒在地里?不趁火打劫抬价要钱,证明人家有良心,想要好名声做长久生意,这才地多就便宜,只求保本帮到更多人。

这酸话当我面说没事,别让人家外乡人听到寒心,大老远过来没求什么,还要被当奸商骂,我都替他们不值。”

领头的如此表态,坦坦荡荡,不怕人言,乡亲们自然分清谁好谁坏,当即一个个报名,然后派出代表,跟郭明一起去请机器,同时现场看看人家的效果。

原以为要去吴金明住的村子才能碰到机器,没想到半路就遇到两台,卡车停在路边,梯子模样的履带印记延伸向前,雨后泥土湿润,显得痕迹格外凌乱,掀开地皮搞破坏似的。

乡里地势平坦,即便相隔很有段距离,郭明等人还是清晰看到阳光下冲锋的收割机,犹如张开嘴巴的巨兽,发出响亮的轰隆声,把麦浪吞噬,然后吐出金黄的麦粒,装满一袋又一袋。

跟在附近的农户,仿佛守护步战车的士兵,亦步亦趋看着收割机前进,脸上喜悦的笑容,哪怕郭明看不清,心里却感受到了。

美滋滋、甜丝丝。

“明哥说得对。”有人梦呓般自语,“太快了,太快了,有这样的机器,咱们队里那点地算什么,不够人家施展的,只晴两三天足够了。”

“是啊,地还没干呢,机器就走得这么稳当,换人工得多长时间才能割完。”

郭明心中亦是五味杂陈,起先吴金明鼓吹科技农业,说什么用脑子种地,事半功倍,他还不信,直至看到机器表演,再难说人比机器有用。

瞧,这机器干活多么轻松,还快还稳当。

就地形而言,天中许多田地具备机械化农业的潜力,休说收割,整地播种施肥等等,全流程可用,毕竟是平原,但淮北跟东北西北不同的是,人多地少,这包含两个意思,对一个家庭来说,耕地的产出微薄,需要精耕细作提高产出,而人的劳动力便宜,犯不着用烧油的机器。

可今夏连绵的大雨,迫使吴金明把收割机引进来,见识到机器威能的乡亲们,实实在在看到好处而不是宣传的缥缈概念,还能忍受镰刀收割,肩膀挑担,石磙碾压,木锨扬尘等一系列复杂且低效的步骤么。

何况,机器收割直接从地头变成麦粒,减少很多中间环节,是不是过程损失也能降的很低?

只是可惜,不是所有人都跟吴金明一样,家里有底子,舍得用机器提高效率,把更多时间用在副业上,然后越攒越多,越来越有钱。

郭明觉得自己应该向吴金明学习,脑子精明一点,不应该只是麦子玉米大豆花生,变不出花样。

“同志你好,我们队想请机器去收割麦子。”

众人走到卡车附近,向司机询问,司机表示自己不能做主,让他们找负责人,并为他们指明方向。

负责人很年轻,看起来就二十来岁的模样,神采奕奕跟着收割机作业,不时还跟村民打招呼,他穿着特别的短袖,胸前的徽记写着青云二字。

“你好,我叫叶帆,请问你们队距离这边多远,有多少亩地要收,麦子情况怎么样。”

郭明一一说了情况。

“距离倒是挺近的,只是……”叶帆略微迟疑,道:“这样好了,劳烦你们清理一下道路供卡车过,特别是水坑铺一铺,趁着天光还亮,他们队收完就去你们队。”

“叶经理,我们虽然也很着急,但是来得及么?”郭明道,“田里没有灯,要是擦了黑,就不好弄了。”

“时间差不多够。”叶帆道,“麦子晒了一天,干燥度是最好的时候,拖着过夜的话,夜里湿气大,影响收割效率,还增加晾晒烘干的成本,你们离得不远,加加油就是。”

“感谢叶经理,感谢青云公司。”郭明的喜悦溢于言表,虽然他预备是明天干,但能今天搞好,谁愿意拖到明天呢?不光是迟则生变,更关键庄稼的收获就是钱,早一天就好一天。

将其他人打回去传递消息,郭明留在原地跟叶帆一起等这地结束,望着叶帆意气风发的模样,他很难再沉默,将小心思说出来。

“叶经理,盖大棚种蔬菜真的能赚钱吗?”

“当然能。”叶帆毫不犹豫地回复,“大棚的好处在于调节温度,冬天寒冷,露天蔬菜大都凋亡或者没长起来,家家户户都是咸菜腌菜,想吃新鲜的很难,此时大棚种出来的反季节菜,市面上少有,不愁卖不出价格,尤其是那些饭店和高级菜市场。”

“什么叫高级菜市场?”

“就是环境好档次高,来消费的都是有钱顾客。郭老哥是想盖大棚么?找我们青云农业,提供一站式服务,从大棚搭建到种植技术,甚至销售渠道中介,应有尽有。”

“能保证赚钱吗?”

叶帆笑道:“就像眼前的一块地,让你选择种小麦种玉米种红薯或者种蔬菜,哪样能保证一定赚钱?”

郭明摇头:“都不能。”

“这就是了,收获之前,谁也不知道作物会不会生病,老天会不会干旱或者暴雨,收成是好是坏,市场价格是高是低。从古至今种地,谁敢说稳赚不赔?无非是我们双方合作,彼此尽自己的努力,争取获得好收成,卖出好价格。”

“那跟青云合作有什么实在的好处?”

“遇到作物难题,我们会派出技术员寻找问题并指导改正,销售市场低迷,我们会组织本地菜农团结在一起,共同寻找好办法,像今年雨下的多,麦子收获来不及,我们也会以成本价出动收割机过来帮忙。吴金明你应该认识吧?”

“认识,乡里有名的富裕。”

叶帆微微点头,道:“吴金明本领很大,是青云在贵乡的深度合作者,你若通过青农的渠道搭棚种菜,就跟他是一个互助小组,将来有什么业务上的事,便可互帮互助,包括菜市场的价格变动等等,也会通知你们及时调整生产计划,携手脱贫致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