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重生八三修道种田 > 第693章 地理标志产品

重生八三修道种田 第693章 地理标志产品

簡繁轉換
作者:百里逍遥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22:09:2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天中玉阑两地关系颇为复杂,在漫长的历史河流中分分合合,有过平级,也有过玉阑行署统管两地,甚至玉阑地区本身都分过两个专区,东部光州西部申州,虽然条块不同,但按时兴的话说,能排到一起是有原因的,那个原因就是一样的穷。

两家搭伙过日子时,还勉强收支平衡,分开之后到现在,彼此发展都严重依赖财政补贴,以至于后来流行“豫东南塌陷区”的说法。

成功的原因是相似的,失败则各有各的困难,距离省城太远经济发展辐射不到,地区内缺乏有利条件,只能土里刨食等等,可不管怎么说,想要摘掉贫困的帽子,还是得想办法,比如说外出打工,改种些经济作物之类的。

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出走的人多了,难免素质良莠不齐,做些难堪的事,以至于流行许多顺口溜,一整个否定,叫人不得不感慨,都是缩影,地区是省的缩影,省是国的缩影。

吴金明属于比较敢想办法的那种,他心眼很活,前几年青云食品委托赖绍收购天中农产品,给他抓住机会,挑着担子走入穷乡僻壤,把散户的农产聚到县里卖给赖绍,他本人能说会道,做事又勤恳,只要跟赖绍的员工定好收购量,就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随着赖绍收购农产成为一个经年累月的招牌,每到水果丰收或者特产成熟,农户往往三五成群自己去询价运输,没有形成收购网络和忠实客户群的吴金明利润大减,渐渐不太乐意跟后来者争抢。

这种事本来就没有技术含量,无非是靠着信息差和掌握的渠道,现在信息公开,赖绍农产跟收购站似的,有固定联络人和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稍微攒了些本钱。

吴金明原本想种果树,蔡酥梨、珍珠红石榴、白云仙桃、雷寨西瓜……天中的名牌水果不少,连青云食品做果汁罐头都喜欢来买,可见受欢迎程度,凭他跟赖绍农产负责人处的关系,不愁销不出去。

但问题是果树见效太慢,三五年挂果都是很寻常的事,技术难度还高,各种病虫害和水肥管理不是庄稼人就一定懂的,即便赖绍农产给他介绍青云农业,说是提供果苗、提供技术服务,都无法打消疑虑。

本钱少、风险低、利润持续……青农职工大概也能分析出客户画像,事实上这并不稀奇,许多农户都是一样的风格,若说招麦客,一天多少钱带顿午饭,来的都是五大三粗割麦好手,若是购买竹编草编,原材料不值钱,他们也乐意学一学试着干一干。

时间和精力不是视作成本的要素,需要花钱的工具才是。

于是,青农便推荐吴金明种菜,自然不能是纯粹种菜,那样经济效益太低,跟同行拉不开差距,不符合青农树立合作标杆的要求,最基础也得是温室大棚,即便吴金不舍得钢管,也可以用竹木土坯,搭建较为古典的温室,以供应冬春新鲜绿叶菜打出招牌。

可以说是一炮而红,吴金明第一年就大赚一笔,许多人记住他,留他的联系方式,叫他明年还来卖菜。

青云农业不骗人,费用公道,种子优良,技术扎实等等印象给吴金明留下深刻好感,因此他率先用了田黄麦种,作为一种回报,而青云投桃报李,以溢出市场的价格收购麦子,双方成为战略合作伙伴。

就结果而言,似有皆大欢喜之意,可论过程,格外艰难。

传统农耕喜欢自己留种,主粮也好,经济作物也罢,甚至菜园的蔬菜,都不舍得去购买种子,打破陈规陋习,让吴金明这样的人认识到,科技农业带来的强力效果足够抹平成本,增大效益,绝非易事。

很多农户没有耐心缺乏胆魄,一看到不好就容易退缩,青云不仅要让利,还得展现强有力的靠山模样。

叶帆等人也是因此深刻了解农业之苦,光是培育市场都比青云食品艰难万分,后者只要做广告,紧扣“香甜、好喝、美味、时髦”等刺激眼球的主题,就有人尝试消费,哪像卖种子,见效太慢,必须得有耐心,尤其是在外地,人家不认青云的牌子。

回想到田黄菜种推广故事,叶帆只能故技重施,否则青农开拓太慢,显不出成绩,他跟田秀禾钟乐脸上都无光。

吴金明脑筋灵活,得到叶帆暗示之后,便不遗余力奔走相告,一是宣传田黄麦收购价格高,青云按照他家收成全部拿下,给付现钱让他去买亲戚的麦子交粮或者自己吃,如此就能多赚差价,二来宣扬他跟青云的合作何等公道,今后若是还有这样的连雨,青云照样开着机器过来,赔本把粮食收上来。

吴金明是个引子,他一发声,那些受到青农好处的人家跟风宣扬,捧钱场自古艰难,捧人场惠而不费,动嘴皮子能卖好,干嘛不做?若是明年农机服务费用不变,咱们拉好关系,也能先请来不是。

麦种的订购因此屡攀高峰,作为回报,叶帆同样告诫青农职工,踏踏实实把乡亲们的庄稼收上来,不要辜负这份情谊。

“可惜,还是有很多地没收上来。”

连绵的夏雨再次落下,叶帆不得不收拢队伍,准备迁徙到其他乡里,离别之前,吴金明设宴款待,他顺势说出这句话,既是遗憾哀叹,也是谦虚不邀功。

吴金明对这种调调很不感冒,大声道:“叶小哥说这话真叫俺们脸红,要不是青云来个车队,俺们乡要大吃苦头。就是县里其他乡,不也是听说你们过来,想起还有收割机法宝,才纷纷筹钱组织邀请农机收割,避免血本无归,还有什么可惜的,啥时候都难十全十美呢。”

“这倒也是,人力有时穷,光是三天晴,就这么点机器没办法。”叶帆道,“车队还往北走,回来时我给你电话,若是有天晴还要机器割,我们再来,若是人工收拾了,我们就直接返回。”

“好着哩。”吴金明笑道,“保准问到位。”

以当前情况而言,吴金明不光是活广告,还是青农代销点,种子禽苗农业合作啥的,本乡人都能经过他调和中介,两人之间隐隐是同事,所以讲话就不绕弯子,聊完麦子就进主题。

“叶小哥,眼下我的蔬菜生意怎么做大呢,这一年到头工夫不少,收益眼见不长了。”

“要么提高生产效率,让一个棚四季产出更多,可以采用缩短轮作时间,增加肥料使用,做架子增加空间利用率或者种一些收益更高的蔬菜和地生水果,要么带着你亲戚朋友种,产能大了累积收益自然高。”

叶帆没有藏私,有什么说什么。

“这些都是苦工,属于打基础的东西,还可以用些额外的方法,比如说品牌意识,让城里的顾客知道老吴种的蔬菜健康好吃,追着你买,饭店门市部认可你种的蔬菜,愿意给出溢价且长期大量订购。

我是干这行的,不想瞒你,传统农业收益有天花板,想要做得更好,只能突破界限,采用新鲜的方法赋予更多价值。”

吴金明听得如痴如醉,有些东西他有隐约的灵光,但是没有实践,没有形成概念,但叶帆的总结令思路越发清晰明了,不停用表情说话,“催促”叶帆再来点干货。

叶帆不禁一笑,想到吴金明确实帮了不少忙,亦算是青云编外人马,还是多说两句。

“以我们青云农业为例,我们有传统农业,蔬菜种植基地、水产养殖基地、果茶山地、鸡鸭林地、牛羊草地等等,但是做这种产品,我们注重精品化的概念。

什么叫精品化?就像我刚才说的品牌意识,让大家伙知道老吴种的蔬菜好吃健康值得买,青云的生鲜产品都有自己的品牌,贴上青云田黄的牌子,顾客首选购买,价格上还要高出市场同行一截。”

青农制的种子好,种养方法科学,保质保量的情况下,再加上适当的宣传,能给顾客留下深刻印象,为这些额外的东西多掏钱,吴金明去过很多次城里,还是颇为理解。

譬如一条鱼,有的人来卖,不善言辞,不懂修饰,只会干巴巴的标价,显然卖不出好价钱,可有的人嘴甜,能说会道,强调鱼是野生的,鲜活的,捕捞过程是艰苦的,送到人美心善的您面前是不容易的,顾客还会在意一毛两毛的差额么?

叶帆还在讲。

“陈清鳝鱼甲天下,这口号你听说过吗?”

“听过,城里饭店常有人点。”

“这就是我们青农宣传的一个方向,给消费者一种陈清最会养鳝鱼甲鱼,最会吃鳝鱼甲鱼的印象,如此一来,慕名者非要点这道菜,便带动我们水产的大量销售。”

“不怕别人伪冒么,顾客能知道是不是陈清来的?”

“这讲起来就很复杂,简单说,青农的鱼种是精心研究的,保证味道在标准线以上,至少跟其他地方有差别,其次就是品牌意识,青云农业销售的陈清鳝甲最正宗,你若不是从我们这里买的,就不能证明真假。

一般顾客不在乎,真真假假就算了,若是有名的食客非要证明,饭店和菜市场就得亮明跟青农的合作证据,这样一来,便能保证青农产品占据很大一部分市场,而这部分市场,一定是陈清最好的出产,剩下的若是卖不上同等标准,综合起来也不算亏。

一直以来,青农都希望能把一些特产做成地理标志,简单说就是把产品跟产地紧密联合起来,一起推向市场,不仅能增加产品销量,还能抬高价格。”

吴金明一拍桌子,惊叫道:“这个我懂,你们玉阑的毛尖,道口的烧鸡,灵宝的苹果,还有西峡的猕猴桃,吹得轰天响,好像你们那里出产的就格外高人一等。”

叶帆微微点头,一副孺子可教的模样,就像某湖的大闸蟹难道真就天下一绝,莫可替代?其实不然,但广告做到位,让人提起大闸蟹便要想到某湖,以至于贴上这个标签蟹价倍增,后来便可不靠蟹就能赚钱。

吴金明又道:“这个我也学不了,不是一家一户能做到的。”

“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不是说过么,大有大招,小有小招,你让别人知道老吴的蔬菜就是好,肯买愿买,就已经是大收获,若是带动亲戚一起种植,扩大产量还有名号,便能一定程度跟人议价,再上一层楼。”

叶帆叹道:“当然,传统农业做到这地步就是极限,再要提高收益,只能想其他路子。”

“什么路子?”

“你不是替赖绍代收过农产嘛,该能想到他收去做什么,千家万户,每家都提供一点利润,累积起来,可想而知。”

吴金明陷入沉思,旋即苦着脸摇头:“我确实想过,但风险太大,像水果这样的时令东西,脆弱得很,在我手里多一天,就损失一天。要是开厂做成果酒饮料啥的,需要本钱就更多,一旦赔了,全家人都得搭进去。”

叶帆低声道:“无农不稳,无商不富,种菜卖菜介于两者之间,说到底只是赚个辛苦钱而已,越是生产资料受限,前途越是黯淡。”

“这是什么意思?”吴金明纳闷道。

“没什么,有感而发。”

叶帆露出笑容,道:“许多东西我光从嘴里跟你讲,没法形成具体概念,一个水果什么样,到底得你去见过尝过才能理解,老哥若是真觉得种菜遇到瓶颈,想要有所突破,不妨去陈清学习学习。既有农业,也有食品加工,不敢说一定能帮到你,开开眼界也好,说不定就有领悟,想出办法。”

吴金明迟疑道:“要钱嘛?”

“若只是参观的话,不要钱,住,我给你安排宿舍,吃,委屈你跟食堂。”叶帆开心道,“不过,要是想学点什么,做点什么,青云就要签协议了,跟盖棚种菜一样,收费但保证你能顺顺当当起步,不是蒙头砸进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