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重生八三修道种田 > 783 精密的机器

重生八三修道种田 783 精密的机器

簡繁轉換
作者:百里逍遥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22:09:2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培训学习的课程安排得很紧密,刚走完总部三中心,梅娟小组马不停蹄赶往事业部,要近距离观察青食产品诞生的步骤。

白柯宜同样被分到青云饮品事业部,但却是不同的产品线,到实际生产中,一个老职工在兼顾工作的情况下,没法照顾好八个人,不得不分开。

“这是江城优选发来的下月订单汇总,供货地点、时间、配置、数目一一在列,在产品开发前期,由项目部主导,等产品成熟,进入常态化供货,便不需要项目组时时盯着,相关工作按照稳定流程运行,客户有什么问题,由客户服务部主导解决。”

刘明希作为市场主管项目部副主管,相当于饮品部三号人物,总监副总监倚重的左膀右臂,接待高材生预备职工的重任自然要托付给他,可他实在没什么经验,毕竟人事部门没有给出大纲,指导如何安排。

不过,搞市场的眼明心亮,他虽然不知道怎么对待为好,但很明白如何对待必差,现在的大学生无论本专,都是香饽饽,肯来就是屈尊,公司上下都很重视,展示阶段他要是态度不好,留下坏印象,保准要吃挂落。

绝对要拿出对待清兰顾问的尊重,给到这些新人菜鸟,而不能和普通招聘来的混为一谈,这很现实,却就是现实,若非如此,乡里乡亲不会将家里出个大学生视作文曲星下凡,认定人生大不一样。

所以刘明希亲自露面,做些许讲解,刷一刷眼缘,然后安排任务。

“接下来几天,你们就跟着这张订单,看它如何变成一垛又一垛的货物准备发出,每个环节都有老员工带你们,有什么问题来找我或者谢双双反馈,有什么疑问吗?”

梅娟四个齐齐点头,等出了办公室,他们长出口气放松下来。

“好精明干练,仿佛一柄快刀切来切去,催着我们做事,根本没有喘息余地。”梅娟说道,“压力很大,都要冒汗了。”

罗静深以为然地点头,平素在村里,偶尔能看到刘明希将孩子抗在肩上骑大马,欢快和蔼得很,没想到进入工作状态,跟换了一个人似的,密不透风压迫人做事。

市场部将订单下发,采购部同步下单,让供应商提供原料,采购员曾多福一边操作,一边讲解,随着接手订单,参观小组也落到他手上。

“订单流到采购部,同样要按组别分别发给供应商,包装组有纸箱瓶子瓶盖包装标签等等,原料组有水果添加剂各类,先给供应商发传真加电话沟通争取时效,然后送货收货时再交接纸面文件。

鲜果供应商是青云农业,我们两家离得近,每天都有大量往来,不着急就把单子交给部门,当天送到,着急就自己坐厂车跑一趟,跟对接人套套近乎还能排先。”

梅娟看着表格,问道:“曾经理,分供方这一栏是什么意思,青农给我们提供的水果,还能是别人家生产的?”

“当然,青食订单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光是青农一家的出产量远远不够。”

“那这……”

曾多福微笑道:“有什么疑问尽管说,上头交代了有问必答,不让你们带着问题结束实习。”

梅娟鼓起勇气:“我相信青农的信誉,知道跟咱们是一家,不会做下三滥的事,可要是供应商提供的原料不是他们生产的,算不算欺骗,或者说,有没有风险,万一只是挂个名头,专做二道贩子,我们岂不是容易吃亏?”

“你很敏锐,有做供应管理的天赋。”曾多福赞许道,“我们确实要防范这种风险,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青食的产品但凡出现一点安全健康上的风险,就等同走向绝路。

何况我们还是知名出口品牌,海外食品行业发展比较久,各项标准严格,近的香濠,远的欧罗巴,每一项要求都细致注明,特别是欧罗巴,去年欧共体变成欧盟,说是要出一些列更精细的标准,用作各行各业,若是不能通过审核,一件产品都卖不进去它的成员地区。

因此青食要将分供方纳入供应管理体系,青农自营农场要标注,不是青农自营也要标注,青农长期采购的分供应商同样要标注,哪怕是不成组织和体系的,也要注明生产地和人员,青食定期审核。

青食业务庞大,还在逐年增多,出于实际工作考虑,没发一一对接供应商,像鲜果这种,不止是一个农场一个生产队够用的,若是每家都亲力亲为,采购部将会臃肿到难以想象,作为非一线岗,成员越多,成本越高,综合考量下来,不得不允许主供应商的出现。

至于挂个名头,根本不生产而充作二道贩子的可能有,但不大,青云质量管理严格,主供应商必须接受评审,还负有管理分供方质量的重任,没有一点实际业务,光靠转手,很难生存下去。”

梅娟恍然道:“原来还有这么多学问呢,一级管一级,细致入微呀。”

曾多福笑道:“产品是青云的生命,尤其在质量安全方面不能轻忽,否则一个牌子垮了,连带全集团遭殃,谁都承担不了这个责任。”

众人送上佩服的目光,映衬他高大的形象,整得曾多福不好意思起来。

“咳咳,既然公司安排你们追踪整个订单,那我就去催一催青农,如果你们愿意的话,可以去果园实地看看原料的源头,怎么样?”

“会去很远吗?”

“你们就是想去很远,我都不敢带你们去,就是去陈清乡下,看青农要收哪家的鲜果,顺便考察一番。”

梅娟等人窃窃私语,均表示对外出的兴趣,果断答应曾多福。

“我去联络,这有一份评审文件,你们先看一看,到地方对应瞧一瞧,总不是光去玩的。”

梅娟接过评审文件,发给众人阅读。

“好细致啊,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壤水源、农业管理、收获处理……”她惊讶道,“产品要得到青云认可,真不容易啊。”

“有评级的。”罗静提醒道,“再者说,青云质量管理越严格,我们作为消费者是不是更放心呢?”

“那倒是。”

曾多福是个老把手,在工作上如鱼得水,到下午就把事情搞定,对上得到上司批准,约了一辆面包车,对下说服合作伙伴,答应带路。

梅娟几个额外兴奋,有一种放风的快乐,但路程其实很近,从青食厂出发不到三十分钟,直达果园面前。

“麻烦老兄,改天请你吃饭。”曾多福弹着烟盒走向来人,“来一根。”

“说哪里话,你是甲方客户,我为你服务天经地义,这是……”

罗静暗暗苦笑,怪不得家里老想让她去青农,敢情全是熟人,来人叫李提营,黄岗李塘小队的,有个年纪跟她差不多大的妹妹,直到高中之前,俩人一直都是同学。

看这模样,恐怕李提营认出自己。

“校园招聘的大学生,公司安排实习,带他们下乡看看。”

这些事电话里说过,李提营自然知道来意,此刻曾多福的解释无异于欲盖弥彰,他却领悟意思,于是飞转笑容,说道:“青农也有哩。走,要看什么我带你们去。”

“看看果园环境,顺手摘两个梨吃。”

“光吃两个梨子,犯得着跑这一趟?再去看看其他产业,好歹凑个果盘。”

李提营边走边介绍。

“许集重点产业就是各处梨园,撑起主要收入来源,近几年规模越来越大,梨花开时真是一处美景,跟武侠小说场景一样,罗总有过点评,说将来可以发展农家乐,再高级一点,造些林景竹屋,还能做拍摄片场。

此外还有些茶场、葡萄林、西瓜,就显得不够拔尖,但一直是青农重点合作伙伴。”

“什么是农家乐?”梅娟问道。

“一种旅游形式,简单来说就是城里人到乡下体验农村生活,采摘水果蔬菜,钓鱼摸虾,吃柴火饭,干些简单农活之类的,罗总对它的概括是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因此得名。”

“啊?这有什么可乐的。”

李提营忍不住笑道:“你觉得城里可乐吗?”

“当然。”梅娟不假思索道,“吃喝有煤气有电,住有砖房,不会掉泥疙瘩,厕所还能冲水,出去玩有公园有商店,可方便可热闹。”

她发自内心的回答,倒让李提营无话可说,照他的观念,农家确实没什么可乐的,吃了上顿没下顿,上个厕所无处下脚,还要被蚊子叮,有空就得砍草劈柴,摘水果就是收获,恨不得快快干完,哪有闲情逸致?

但的确有这样的需求,形成这样的产业,他不赞同有屁用。

“这就是了,你觉得城里可乐,是因为你没住烦,没对钢铁混凝土发愁,人家觉得乡下可乐,也是因为没住过村,羡慕大自然,羡慕田野炊烟。”

“好厉害,你说话很有诗意诶。”

李提营闹了个红脸,尴尬道:“这都是罗总讲的,我借鉴他的话。”

曾多福解围道:“不是有个什么忆苦思甜的活动吗?又不可能真正吃苦,来到农家乐岂不是两全其美,显然是有搞头的。老李,许集是不是要发展农家乐?”

“的确有这样的计划,但是许集太偏僻了,远离大城市,很难吸引顾客,人家辛辛苦苦坐车到地方,恐怕什么玩的精力都没有,短期内都是在城郊附近试行。”

“这么说已经有这样的地方?”

“不是吧,你是农活没干够,还是柴火饭没吃饱,还想去农家乐?”

“问问嘛,省得下次有人闲话,我一问三不知。”

“公司在地区附近搞了几个试点,其中有一家在金牛山,要是有人问,你介绍他去那。”

“就是跟罗总一起上新闻周刊的金牛山?”

“不然干嘛选那,就是冲着广告效应,省得贴钱宣传。”

曾多福由衷叹服。

“罗总境界高深,一点一滴的时机都抓住了,曾某人难以望其项背,实在佩服。”

梅娟忍不住看向罗静,后者微微眨眼。

说是考察实践,其实更多游玩之意,什么评审他们也不懂,最多看一看瞧一瞧,跟着就上手帮忙摘果子,不光是梨,举凡成熟能吃的水果,都品尝一遍,混了个肚圆。

到晚上回宿舍,梅娟还有诸多未尽之意,频频夸赞曾多福和李提营是好人。

“静啊,你要当老师,可得学这俩人,活泼轻松,善解人意,绝对有口皆碑,别整的跟灭绝师太似的,人憎狗厌。”

“几颗水果就把你收买啦?梅组长,你这意志不坚定呐。”

“NO、NO、NO.”梅娟道,“不止水果的原因,还有曾多福背后的付出,要是他图省事,看一天文件资料怎么也熬过去了,就是不想我们实习无所得,才折腾一番带我们出门。搁一般人,就算有这个心思也没这个胆量,请示上司说服同事,忙活半天就得一句谢谢。”

“这倒是,我瞧他办公桌上有优秀员工的奖杯,敬业友善估计是少不了。”

“什么奖杯,我怎么没看到?”

“就是一座山峰上飘着几朵云彩的造型。”

“啊?那不就是一个摆件。”

“青云奖杯就是这模样。”

“那他可真厉害,侯修丰和蒋宾都没有。”

“……”

翌日,梅娟几人跟着单据来到进料检,在待检区看到昨天他们采摘的梨子,熟悉的周转箱上还有他们帮忙填写的标签。

一种莫名的成就感在他们心中蔓延。

“来料接收之前,必须要经过检验,外观气味质地,重量尺寸密度,农残重金属微生物,根据不同项目,还要检测水分糖度酸碱……”

接待的质量检验人员十分年轻,看起来比他们还小,却说得头头是道,仿佛非常在行的老手,顿令众人产生怪异感,叫年纪比自己小的人前辈,比叫年纪比自己小的人长辈还要困难,后者是辈分使然,出生决定,前者却要认可学无先后,达者为先,这并不容易。

面嫩者被轻视似乎是一种常见的陋习,如医生老师不得不扮老成赢信任。

“王工,你多大年纪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