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说是杂交水稻,新研发的,产量比传统的高很多。
大队长怀着一种期待、高兴的心情,郑重地告诉大家:“上半年,有公社种了这个杂交水稻,说是参加试验,成果很不错,达到了亩产千斤之多。咱们接下来也试试!”
队员们很惊讶、好奇,七嘴八舌地讨论:“亩产千斤,那可不得了!”
“咱们这里的田也能种出来?”
“要是能亩产千斤,咱们是不是分得更多粮食了?”
“那就太好了,咱们顿顿大米饭,多好!”
叶欣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非常震惊。
杂交水稻!
原来是这个时候就开始种了吗?
以前上学,她记得课本上写的是七六年才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然后水稻产量翻倍,人们都能吃饱肚子了!
这可是载入史册的伟大成果!
她按捺不住激动惊喜的心情,直接去找了大队长,了解这个稻种,听说是籼型杂交水稻之后,她几乎就确定是教科书上的那个了。
全国推广是七六年,但研发肯定是早几年的,还有试验期呢,所以现在出现也是正常的。
真是令人振奋的消息!
她激动地说:“大队长,咱们下一季全部种上这个杂交水稻吧!”
大队长摆手道:“还不知道是不是真那么高产呢,而且稻种也拿不到这么多,先种一半,看看效果。”
大家吃过以前那个时代“放卫星”的苦,就算听说了其他试验区产量翻翻,自己没有亲眼所见,也不会全信。
事实上,大队长听到“亩产千斤”这四个字,心里就嘀咕。要不是上一季种了这个杂交水稻的公社离得远,他都想过去看看,眼见为实!
粮食对于农民太重要了,现在也就是靠番薯勉强填饱肚子。遇上了灾年,还吃不饱呢!
这杂交水稻,怎么也是一个希望,先种一半试试看。
要是真有那么好,明年全种上!
怀着这种期待的心情,大家仔细地育种,插秧,期待着秋天的收获。
叶欣是知道结果的。一想到自己会经历这个籼型杂交水稻推广、人民从吃不饱饭到吃饱饭的过程,她就心情振奋,干劲十足,插秧都不觉得累了。
沈卓也听说了杂交水稻的事情,见她那么高兴,问:“你相信会那么高产?”
叶欣点头:“当然!”
沈卓:“你怎么这么确定。”
叶欣:“因为我进城看报纸了啊!这可是凝聚了许多科学院士的研究成果,已经试验成功,好的地亩产可不止一千斤!”
她简直是骄傲自豪,“你等着瞧吧,秋天收获肯定会惊掉所有人的下巴!”
第184章被催生
播下杂交水稻之后,等待收获的时间里,叶欣仍然按计划每个月进城赚钱。
连大队长都觉得她出门太频繁了,有些纳闷。不过鉴于她一惯表现良好,还是每次都给她开介绍信。
渐渐的,叶欣越来越熟练,还跑别的县城去了。
毕竟这边的县城跑多了,东西出多了,可能会引起怀疑。
摸去别的县城,没人认识,又是一番新天地,任她闯荡……她还找到了别的地方的黑市,又可以放肆出一批空间库存。
财源当然也是滚滚来。
沈卓觉得她胆子越来越大,一边觉得是自己纵容的,一边又明白自己根本拦不住她,很是为她担惊受怕,每次她出门了,他在家都是寝食不安,生怕她出什么事。
不过叶欣一向很谨慎,并没有阴沟里翻船。
到处跑到处卖货,空间里的粮食也消耗得差不多了。今年杂交水稻出现,也提醒叶欣该种些稻子了。
当然她种的还是传统稻种。
虽然已经出现了杂交水稻,但她没有想过要种。杂交水稻很高产、抗病,能快速有效让人民吃饱肚子,但有一个缺点是不稳定,不可自留种,年年需要买种子。而她空间里本就有产量增幅,也不会出现病虫害,所以传统水稻就足够了。
卖货、种地这些事情并不会让她很忙碌。
天性喜爱悠闲的人不会累着自己的。
总是忙一阵歇一阵。
空闲的时候,叶欣会到江静雨家串串门。
江静雨家在山坡上,没有什么人,也算偏僻的,很清净,叶欣蛮喜欢那边的环境。而且在那边不会见到讨厌的人,反而可以见到江静雨、张康明、王小薇、王有为四个老师,都是性格好、容易相处的人。
几个老师也经常到江静雨和张康明家。
毕竟原本都是住一起的知青同志,以前情谊也算深厚,后来一个个成家搬出去了,平时还不好见呢,现在倒有一个地方可以聚聚了。
而且大家现在分散开了,在不同村庄,有各自的消息,所以聊起来还挺热闹的,不愁找不到话题。
一时之间,江静雨和张康明家取代知青宿舍成为新的受欢迎的串门地点。
夏天,叶欣家的西瓜又大丰收。
在农忙过后的七月傍晚,她算好放学时间,送一个西瓜上去江静雨家,正好喊下班的几个老师一起吃,顺便聚聚聊聊。
大家自然很开心。
王小薇住得远,本来说不吃了,“家里还有活呢,得赶回去,不好耽误!”
叶欣拉住她,“什么活急得连坐下来吃块瓜的时间都没有?你婆婆和丈夫都在家,又不是没人干活。一天上课下来已经很辛苦了,坐下来歇歇再回去。”王小薇的小姑子已经嫁人了。
之前叶欣就觉得王小薇成家之后太辛苦劳累,人都瘦了好多,其实是不太赞成她忙得不顾身体的。
江静雨也劝:“小薇姐,你现在不是买了自行车了,回家方便得很。耽误一会儿不怕的。”
叶欣才知道这个消息,惊讶:“小薇姐买自行车了?什么时候买的?”
说起这个王小薇就高兴,笑道:“上个月买的。早就想买了,今年家里总算弄到了自行车票寄过来。走路要四五十分钟,现在骑车十来二十分钟就到了,有了车确实方便。”
叶欣就说:“那更不急了,留下来坐坐。”
这会儿正是热的时候,也是一年之中白昼最长的时候,天黑迟,坐会儿再回家也还没天黑的。
王小薇一想也是,也就不坚持要马上回去了。
她这个离家最远的都不着急了,住隔壁黑水塘的王有为更不急。
王有为笑道:“难得有那么好的西瓜吃,我可不错过!”
自从当上小学老师,他的颓废气息一扫而空,现在是意气风发。
他原本性格就有些温吞,教小孩倒是很耐心和认真,也是因为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教小孩教得好,孩子们也喜欢他。
张康明已经从厨房拿了菜刀来,摸了摸沁凉的大西瓜,对叶欣感叹道:“你不仅好心,还细心,每次都是凉好了送来。”
叶欣笑道:“放井里凉一凉,又不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