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大吉大利,今晚窃吴 > 第054章 写得一手好文书

大吉大利,今晚窃吴 第054章 写得一手好文书

簡繁轉換
作者:Ktv的章鱼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4 10:11:0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此时府内的管家李福正在向周仪汇报着府上的奴婢人员、姓名、籍贯,以及府上的各处建筑布局,前后院落规模。

“福伯,这间府衙来头不小吧?”

周仪问李福。

看起来有些年头了,极致奢华,而且应该是王公贵爵才有资格建起并住进去的资格。

“禀报主家,此乃已故右将军新建府邸,建成后还没来得及搬进去,右将军便已......”

福伯小声解释。

这是已经离世的右将军潘璋花费了大代价所建立起来的全新府邸。

“右将军病故之后,其子被至尊贬到了会稽,将军府上的所有家眷也随之而去。”

至于福伯,本来就是这间府邸的管家,刚被招进来,还没来得及效力潘璋,就被充公了。

“是步侯嫡女出手,请步夫人发话,买下了这间府邸及奴婢,赠予主家。”

福伯解释。

周仪:“......”

原来如此,还有这番渊源。

淮泗流寓系的将领潘璋死了,因潘璋之子的牵连,其新建府邸及奴婢被充公,后来又被步鸢托步练师的关系买下来,赠给周仪。

周仪坦然受之。

第二天清晨,周仪很早就起来了,他要前往太常府赴任。

府上的管家福伯也早早吩咐后厨人员,将早膳端上来,等周仪吃饱之后,便向周仪请示,说要购置些家具回来。

他把一份家具清单递给周仪。

周仪看都没看,下意识让福伯到府上仓库去取钱,这次周仪带了数十箱钱资过来。

买些家具不成问题。

“主家,我们在建邺城里购置家具,不需要花钱。”

福伯这话让周仪愣了一下。

“为何?”

周仪问。

“骠骑将军府在建邺城中,有自己的产业。”

福伯解释说淮阴步氏旁支子弟在江淮两岸经营生意。

周仪瞬间明悟过来。

大族豪强在权势起来之后,都会扶植旁支子弟去经营生意,为家族提供源源不断的钱财支撑。

当官出仕是嫡系子弟的任务,经商赚钱则是旁支子弟的责任,这才是真正的官商一体化。

“好。”

周仪点头,能不花自己的钱就不花自己的钱,他让福伯带着张五去购置家具,顺便让张五熟悉一下建邺的市集市貌。

“唯。”

李福、张五两人领命而去。

随后周仪又喊来少年李不惟,将一本公羊春秋递给对方。

“你先看,不懂的地方记下来,等我有空了教你。”

书籍是府上藏书,周仪拿来便用。

李不惟很高兴,家贫的少年总是比同龄人更加早熟,也更加懂得感恩和抓住机会。

当下,李不惟学着他人模样,模仿长辈语气,朝周仪拱手谢恩过后,便迫不及待地翻开书简,如饥似渴地阅读了起来。

周仪笑了笑,然后取来任命文书,让府上门口的小厮带路,前往太常府。

太常府位于建邺北城,作为九卿之首的府衙,占地面积极大。

到了府衙门口,周仪让身后小厮自己回去,他则拿着任命文书,交给门口的戍卫。

卫兵一看,当即向周仪行礼,并引领周仪进入府衙内的太祝署。

太常属官有太乐、太祝、太宰、太史、太卜、太医等六令。

其中周仪所赴任的太祝令丞是太祝令麾下的属官,主管祝铸、祭祀等事宜。

他的顶头上司太祝令是孙氏族人,姓孙名宜,周仪没听说过三国有这号人物。

倒是明朝有个叫孙宜的著名诗人。

“你今天先随府上的小吏熟悉一下太祝署的日常办事流程。”

孙宜接过了周仪的任命文书后,吩咐了一名小吏陪同周仪熟悉太祝内部的办事日常。

中午,周仪在太祝府内吃的午餐,非常简陋,但是管饱。

他也不挑,大家吃什么他跟着吃什么。

下午时分,陪周仪熟悉流程的小吏出去办事了,周仪则在自己的办公场所浏览着案桌上的书简。

多是些礼记、祭祀之法和说辞的文简。

【山致其高,**起焉。】

太祝府奉命进行的祭祀,要么是在宫中,要么是在建邺城外的钟山上。

【山川之灵,足以纪纲天下,谓名山大川能兴云致雨以利天下也。】

看着看着,不知不觉已是日影西斜,晚霞顺着西窗照射进来,投在周仪面前的竹简上。

此时门口处走进一道身影,正是太祝令孙宜。

“宜曾听闻你写得一手好文书?”

孙宜说最近建邺周边有春旱迹象,至尊下令让太祝署去钟山祭祀求雨。

如今要起草一册祭祀之文,孙宜特地过来找周仪。

周仪闻言,心中明白这是孙宜在考察自己的本事。

他也不扭捏,直接提笔就写。

【盖闻经国序民,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祭有二义,或祈或报,报之章德,祈以弭害......】

【钟山神君居江河之首,参吴会之壹,连体封龙,气通南北,幽赞天地,长育万物......】

【祈年谷岁熟,百姓丰盈,粟斗五钱,国界安宁......子子孙孙,永永番昌。】

【嘉禾四年太祝令扬州吴县孙宜字季祖,太祝令丞荆州临湘周仪字伯礼,长史...祭祀掾...石师...】

写完祭文,各标名字,放下手中之笔,周仪将其递给孙宜。

孙宜一看,拍手叫好。

他当了十年的太祝令,第一次见到周仪这种允文允武允政之人,上来就能写祭文,着实是让他惊喜不已。

“好好好,往后太祝府的所有祭祀文书,都由伯礼亲写。”

孙宜认可了周仪的文采,当即委以重任,他像是捡到了宝贝一番,毫不吝啬地接连夸赞周仪。

夜里,太祝令孙宜邀请周仪到其府上畅饮,见周仪酒量极佳,孙宜更喜。

两人推杯换盏,宴席间觥筹交错,欢声阵阵。

“宜总算明白为何太常会不吝举荐伯礼。”

孙宜看着眼前这个十九岁的青年,内心欣慰,一直以来,太祝府都缺一个善写文书、祭祀经言之人。

日盼夜盼,孙宜终于将周仪盼过来了。

“宜已将钟山祭文递交上去,太常御令我等于明日到钟山上祭祀求雨。”

宴席散去,宾主尽欢,孙宜吩咐周仪明天早点到太祝署。

“唯。”

夜空之下,周仪告别上司孙宜,独自归家。

次日清晨。

天还没亮,周仪便已经抵达了太祝署,跟随孙宜办事。

凡郊庙之祝板,先进取署,再送往祠所,此时钟山之上,人影晃晃。

周仪站在孙宜身后,听着孙宜诵读昨日周仪写的祭祀颂文。

繁文缛节很多,走完一趟流程后,当众焚毁书文,敬告天地山神。

整个过程,太祝于钟山太庙迎神,太乐奏迎神乐,太祝再取玉币,持版进于神座右侧,最后奏乐送神。

周仪全程没见到东吴至尊孙权。

按理来说,像这等规模的祭祀,一国之主无论如何都要露面,象征性祷告天地也好,走走流程也罢。

谁知孙权没来。

祭祀结束后,满脸光彩的孙宜给周仪放了两天假,让周仪去办自己的事。

“好。”

周仪放工回去后,写了一份名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