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鸳鸯佩 > 分卷阅读174

鸳鸯佩 分卷阅读174

簡繁轉換
作者:顾青姿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17 22:53:44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一定有大明的气象。”

赵诚:“但他不比朱家人逊色,此赵宋,非彼赵宋。他是有些雄心在的。”

至今等着决战后,动税制。伺机蛰伏的人才是大患。

杜从宜对这个王朝一点都不客观。

“那不照样北方开始丢了,北方少数民族照样会南下,谁能挡得住?那些天天弹劾人的相公们吗?”

赵诚:“放心,天下不会乱,民生多艰是常态。但凡能改善一些,百姓就会好过很多。”

杜从宜:“我很不喜欢谈起这些,我能做的很少,我的专业窄到,都没办法给任何提供帮助,我只会做那点生意,但是和你的木材和商队生意比起来,只算是毛毛雨,你说我为什么会来这种地方?”

赵诚了她耳边的头发,轻轻笑了下。

他一米八几的大个子将她整个人笼在怀里:“可能是,让你来陪我吧。我一个人太寂寞了。”

杜从宜白他一眼,挣扎着要走,他死命抓着不放。

论力气,杜从宜根本不是他的对手,两个人之间还差着年龄,她就更不是他的对手了。

八月过了已经在等秋收了,赵策看了北方的折子后,带着人去了后苑登高北望。

只有宗瑞和赵诚跟在身侧,汴京城地势局促,赵策眺望着北方,问他;“你觉得黄河结冰开战合适,还是未结冰开战合适?”

“都可。”

赵策:“你觉得,北方哪里设坚城踞守,才定能北方?”

赵诚不确定他是闲聊,还是想听真话,所以沉默不语。

赵策很懂他的顾虑,直接说:“只管说,信口开河都可以,让朕听听你们的想法。”

赵诚:“骑兵怕水,但结冰不结冰,只是挡一时,不能改变大局势。拿下晋阳以北在手,就不惧怕太行山以东平原。过了滹沱河,一路往北,争取踞守燕都、蓟城一带,将辽金驱入漠北,挡在关外雪山丛林里,踞关而守。”

赵策扭头看着他,目光如炬问:“然后呢?”

赵诚:“迁都。”

赵策两眼一眯,什么都没说,转身望着北方,气氛突然就冷了。,

宗瑞听的两眼一睁,人都麻了。

官家前几日才刚写的迁都。

赵若甫又一次和官家想到了一处。

赵策:“我去过燕都,当年先帝驾崩,我就在北方前线,燕都是个好地方。”

“确实有龙兴之气。”,赵诚毫不意外说。

南北融合,是历史的必然。

赵策点点头,却在此刻生硬改口问:“你们家老夫人如何了?”

赵诚:“好些了。”

赵策笑笑,摆摆手,让人退开。

他一个人在山顶的亭子里坐了一下午,连宗瑞都被打发到山下不准靠近。

宗瑞和赵诚唠叨:“你怎么敢有这种想法?迁都,那是多大的事,你知道吗?”

赵诚:“能有多大?比祖宗社稷还大吗?”

宗瑞直接语塞了。

论喷人,宗瑞不是赵诚的对手。

赵诚只是和赵策讨论,他不参与朝政,不参与文武之间的斗争,尽管这样,依旧一直有御史台的人弹劾他,他也不当回事。

赵策后来不再频繁出卖他,反而愿意和他私下里闲聊。

所以他也愿意和赵策讲一讲历史的必然。

汴京城确实不适合做国都,单单黄河水患,都治不了,四面平原,无处可守。

汴京城地处平原,而且太过逼仄,不是国都首选。

赵诚还在想,赵策怕不是也起了迁都的念头。

第114章襄阳侯府

赵策今日看着像是心情不佳,又或者是有些难以决断的事情。一直等汴京城上灯,赵策都在亭子里不肯下来。

宗瑞急的在赵诚眼前团团转,赵诚被他晃的眼晕,问:“你若是实在急切,就上去问问。”

宗瑞长呼了口气:“你跟我一起去。”,赵诚都听笑了,但也为了早点下班,跟在宗瑞身后,硬着头皮上楼。

赵策见两人上来,问赵诚:“你看看汴京城繁花似锦,你就不留恋?北方苦寒,你觉得大家能习惯吗?”

赵诚老实答:“各有所长,北方夏季凉爽,冬日寒冷,但因为新城,所以更适合新政,和新的人。人多了自然就习惯了。”

不要小看了人的适应能力。

赵策笑着点点头,什么都没说,只是伸手拍拍他肩膀。

“若甫二十岁了,若是当年好好读书,朕定然点你做状元。”

赵诚:“臣愚笨,不是读书的料,父亲也不强求。”

赵策难得不和他抬杠。

“你父亲学问极好,想必更了解你心思不在书本上。天赋终究不是书上学来的。”

他这话其实说的是对的,但是让那帮相公们听见了定然会反驳他。

读书确实看天赋,他自小也不是多勤奋的孩子,只是善于读书而已。

除了读书之外的社会规则,却都是他一点一点吃亏,学会的。

人不可能对什么都擅长。

赵策究竟怎么想的,没人知道。

反正赵策听了宗瑞的劝告就听话地下楼了。

赵诚被放回去了,赵策反而一个人回了后苑。

九月中旬,杜从宜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将汪伯言送她的几幅收藏,全都临摹一遍,然后又送到汪伯言府上。

对杜从宜的勤奋,汪伯言从来没有怀疑过,她天分好,但是技艺高不够精专是大忌。

通俗讲,就是她会的多,但都没有达到自高水准。

汪伯言喜欢她的天赋,也有自己的私心,想把自己的所长教给她。

妙的是杜从宜的书法也好,所以杜从宜送汪伯言的《吴兴赋》,这是杜从宜临赵孟頫的行楷,舒展而小巧,十分灵动。他最喜欢的就是这幅字,他欣赏之后,并且转送给了官家。

杜从宜的画他也欣赏之后,大部分送了人,只说是自己学生的作品。

老头也知道给自己学生扬名,收到画的,都是他的老友,也包括官家。

赵策是真的喜欢杜从宜的画。

江山万里,那是他的江山。

所以等杜从宜和陈氏几个人跟着邹氏去襄阳侯夫人府上赴宴时,已经有些名声了。

邹氏特意和杜从宜说了句;“今日宴会,大多是汴京城贵夫人,夫人们之间闲言碎语,不过是闲趣之谈,若是真让你哪里不舒服,也不必放在心上。”

杜从宜笑起来,这是怕她又当刺头吗?

“我记住了。”

陈氏挽着她:“今日咱两作伴,我也不耐烦和那些贵女们攀比。咱们家的人都不爱攀高枝。”

杜从宜只是好奇,像高皇后和襄阳侯夫人这样的女人,姐妹两能在汴京城的女眷中搅弄起风云,必然是有本事的。

政治场里的女人,就算远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