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鸳鸯佩 > 分卷阅读67

鸳鸯佩 分卷阅读67

簡繁轉換
作者:顾青姿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17 22:53:44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他的意思,拜堂送进洞房礼成了,生米煮成熟饭了,事情就结束了。

“谁去拿人了?”

赵敬看他一眼,凑他耳边说:“制堪院。”

其实就是官家直接拿人,不允许刑部、大寺等人插手。

赵诚知道城外的事情,肯定影响很大。但是没想到会牵扯到了宫中,让那位吕大班首当其冲丢了性命。能让官家直接拿人,可见牵扯有多深。

晚上宴席后送完客人,今天乱中有序,起码这场亲事顺利完成,端王府没有掉链子。

剩下的都不重要,赵宗荣难得在场清醒,领着赵敬赵恒,还有赵诚回了他的书房。

不知道是不愿意让他们掺合二房的事情,还是觉得有话说。

反正今天老喷子从头到尾,都没出院子。

赵敬今晚喝了不少,赵恒向来不怎么在府里,更不关心这些,见大哥这样,开玩笑说:“你怎么比新郎官喝的都多,你看五弟就清醒着呢。”

赵诚好笑:“他是长兄,咱们家的脸面,自然喝的多。”

赵恒笑起来;“五弟客气了,宋门之外,谁不知道赵五郎出手大方,御下有方。”

呵,这是调查过他了?

“二哥说笑,为官家当差,总不好小气。”

他才不会争辩自己有上进心。

赵宗荣却教训他:“什么叫为官家当差,你是为……”

他说到一半又不肯说了,可能觉得浪费口舌。

领着三人进了书房,赵诚扶了把赵敬,让他坐下,赵恒就说:“大哥何故喝这么多?三弟都好好的。”

赵恒这个人坏倒是不坏,就是有点小心眼。

赵诚不是很想和他说话,大男人跟个绿茶似的,尤其后来赵敬和他走得近,赵恒就很计较这个事,很爱给他上眼药。

这会儿又讲究二房的赵焱。合着你亲哥和别人亲,和你不亲?

怎么不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

赵宗荣:“你整日就计较这些?让你读书,到底学了些什么?”

赵恒很挑衅,翻着眼皮,叛逆的很,其实就是青春期还没有过去。

赵敬有些昏头,但没醉,教育赵恒:“你少说两句,快坐下,晃的我眼晕。”

赵恒立刻就乖了,而且立刻坐在赵敬身边,让赵诚没地方坐了。

嘿,搞半天你是这样的赵恒。

赵宗荣今天大约是累得有些烦心,无奈说:“今天端王府的喜事结束,这几日都不要出去闹事。汴京城最近不太平。”

赵恒:“那是二婶攀刘家的富贵,和咱们有什么关系……”

“混账!你说的这叫什么话?那是你二叔!他们不好,你难道就能得了好?”

两个儿子被骂得噤声,赵诚不知道赵宗荣到底想说什么。

他自己坐在最外面的椅子上,听着赵宗荣说:“你二叔经手的生意,和刘家脱不开干系,早晚会被查到。若甫,你去问问大宗正,若是涉案的钱财上交或者……”

赵诚打断他:“我一无所知,甚至不知道怎么开口问。总要等事情明了后,再去打听。”

赵宗荣有些踌躇,看得出来他很担忧端王府惹上麻烦。

“他用府里的名义,和刘家合买了一股海船。之前安平郡主献给宫中的东西,有两件也是他给的。老三的差事原本就等着中秋过后,谋的是京都衙门的功曹。”

赵恒听的更生气了,“这么说来,好处都是二叔占了。拿府里的钱给他儿子买前程,这会儿惹出麻烦了,咱们都要保他。真是……”

赵诚没会赵恒:“我知道了,我明日去晋王府走一趟。但大宗正很久不过问朝中事情了。我不能保证。”

因为大宗正只对官家负责,赵吉就说过祖父并没有几个朋友。也不希望他和过多的人交往甚密,他给赵吉铺的路,就是下一任大宗正。

赵宗荣:“不要紧,只是问问。眼下不要让咱们府里沾上麻烦就行。刘家涉事太深,逃不过的。你们记住了,端王府的子弟,不得私交朝臣。”

赵敬最后才说:“我老师,因为汪相公被罢相后,也遭弹劾,只好自请去职。我的师兄出身东南,被人弹劾去职,从前我一直想,新旧党,争的是念学说,是为了百姓能好活。可近来我发现不是这样的,我的老师出身福建,当地望族,家中子弟皆有仕途,家业甚至比咱们端王府都要富裕,我的师兄也是出身豪族,朝中出身东南的,几乎没有几个人是贫苦出身,所谓新旧,争的时候是什么?官家为何要启用新党?又要遏制党争?”

赵诚听着他问,就知道赵敬今年秋考会脱颖而出的。

他能看到官家想看到的局面了。眼里少了争执。

他看了眼赵宗荣,赵恒像是没听懂一样呆愣愣的,不免让人羡慕傻人有傻福。

赵宗荣:“你这是,反师门?难不成要欺师灭祖?”

这个世道就是这样,拜在谁门下,一辈子就是师生,这辈子的仕途荣辱都和老师联系在一起。

赵敬:“父亲言重了,只是对万世之治,不那么笃定。”

士大夫治天下,是因为乱世道德沦丧,武人肆无忌惮,拥兵自重,肆虐无度。

才用文臣,重新建立道德制度。

眼下文武互相平衡,只要官家能压的住,就没事。

但若是官家压不住,那就又是一场乱局,赵诚今日听到那位自小伺候官家的吕大班死了,还是有几分佩服那位官家的决心。

赵宗荣:“新党难道就真的都是信任武人的吗?多的是附庸揣测圣意之辈,因为官家想北方用兵,所以,只要支持北伐,就是对的。他们心里明明不认同,但也要上书请愿北方用兵,至于其他人怎么样,都不重要,只要顺着官家,就能得重用。东南的百姓就不顾了吗?北方的百姓是人,南方的百姓就不是人吗?”

赵诚只是听着,并不出言。

赵敬:“当年李相公,先是支持保河东路百姓,只会关东军守河东,后因为军中作乱,他又出尔反尔暗中指使撤军南下平乱,三叔同当年北上的两榜进士们,都是自请北上安抚边镇,结果被李相公抛弃了,都死在河东路。官家是因为这个才杀了李相公,不是因为李相公是旧党,所以被杀。”

赵诚其实并不知道那位父亲的死因里,有这么多纠葛。

赵宗荣见他不说话,问:“若甫就没什么想问的吗?”

赵诚沉默了很久,其实轮不到他说话的。

“先帝不也践行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父亲身为赵家宗室男儿,与先帝同志,死社稷是他的选择,我没什么可说的。”

赵宗荣盯着他半晌都没说话。

赵恒这会儿听出来点意思,但是简单的很,就问:“那说了半天,你到底是支持新党还是旧党?”

赵诚:“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