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俯仰人间二十春 > 74、云雾散(三)

俯仰人间二十春 74、云雾散(三)

簡繁轉換
作者:步月归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9 10:17:24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张濯听闻此言,并不急着反驳,反倒是直视着赵公绥的眼睛:“这又与我何干?”

赵公绥道:“若子息平安,三千两即刻便送到你府上。”

张濯绕过他走了数步,又笑了一下:“张某劫持着赵公子又有何用?反倒是慈宁宫那边......”

别有深意。

张濯说到这便不说了,眼底全是冷寂,言罢径自走向户部衙门,再也没有回头看赵公绥一眼。

赵公绥阴冷地看着张耀的背影,复又远眺慈宁宫的方向,脸上的神色几番轮换,让人很难猜出他的心中所想。

这阵子吏部的事情太多,连带着科道也忙个不停。郁仪停笔时,衙门里已经没有剩下几个人了。孟司记就是这时候来的。

她还是和过去一样,穿着紫褐色的官服,鬓发梳得一丝不苟,唯有一对耳环轻摇晃着,分外有风情的样子。

“郁仪。”她温声叫她。

“随我走走,好吗?”孟司记轻声问。

这个时辰宫门已经锁了,定然是要留宿在内宫了,郁仪也不推辞,起身道:“去哪?”

“就在附近吧。”孟司记也知道下钥之后不能随意走动的事。

她们两个人就绕着这几排瓦房走了走,今日宿在房里的人不多,灯也都熄了,只有借着月光照明。

今日的云层很厚,月亮的微光唯有透过如雾般的浮云,才能撒漏出依稀的光辉。

星星是一颗都看不见了。

“赵阁老的儿子失踪了。”孟司记道,“他今日来找娘娘理论,被娘娘申斥了。‘

“他以为是娘娘下的手?”

“对。他说这宫里有能力做这件事的人,唯有娘娘。就是这句话惹了娘娘生气,她把我们都赶了出去,不知道在里头说了什么。反正赵阁老是怒气冲冲的走了。”

郁仪问:“赵阁老的儿子......原本不在京中吧,我一直没见过。”

“叫赵子息,过去一直在军中。原本是要选作陛下伴读的,被娘娘给否了,也不肯让他留在京师里,硬是给送出去了。赵公子其实是很好的人,为人温和纯良,对我们都彬彬有礼,根本不像是赵阁老的儿子。

这也不难理解,怕的是他们父子都在宫中任要职,也害怕赵子息能借着赵公绥的威势狐假虎威。

“现下不知道他在何处。”郁仪道,“赵阁老的事姑且不论,于父母而言,子女只怕比一切都重要。”

地上摇荡着枝条的影子,孟司记轻声说:“嘉善她………………”

她一时想不到措辞。

“嘉善是个很伶俐聪慧的女孩儿。”郁仪知道她想问什么,“口齿很清楚,一直在找我问你的事儿。我没敢多说什么,只说不知道。她说我骗她,若我什么都不知道,又怎么会带她吃东西。你看这小姑娘,一点不是个傻的。’

孟司记抿了抿唇:“她怨我吗?”

郁仪道:“听她的意思,她爹没少编排你,她难保不会多想什么。但倒也没和我说什么,她只说她很羡慕别人都有母亲,所以常常对着你的画像说话。”

这一句戳中了孟司记,她的眼圈一红就落下泪来:“这孩子命苦。”

“还有一件事,”郁仪道,“她说她爹想给她定婚事了。”

“什么?”孟司记猛地抬头,“她刚十岁。”

“只是说先定着。”郁仪轻声安抚道。

孟司记站在原地,手微微发颤,她说:“郁仪,有没有什么法子,能把她接到我身边来?”“

她言语中分外不安:“我怕她爹为了几两银子就把她卖了。”

“你一个人带着一个孩子,日后只怕有流言蜚语。”郁仪轻声道,“我不是要劝你,我是想让你想明白。

“原本我还想着再等两年,此刻听你说完,我便是再也不敢等了。她爹为了银子什么事做不出来,我这心里当真是怕极了。”孟司记殷切地看着郁仪,“只是不能直接和她爹把话说明白,不然又要牵扯出多少事端来。”

郁仪想了想说:“我今日问了嘉善他们如今下榻的地方,她说他们还要在京中待许久,你暂且不要出面,后日我出宫把她带走,先找个地方藏上两日,等风声过去叫你们母女团聚。”

孟司记听罢摇头:“这样你太冒险了。”

“嘉善心里很通透,和她说明白,她是能懂的。”郁仪认真道,“她爹成日里喝酒,你信不信过了两三日他才能想起这个女儿。”

孟司记迟疑了一下,郁仪继续道:“你有没有听过智化寺?”

“智化寺?”

“这是兴平年间谢云华谢首辅主持修建的寺庙,如今香火败落,少有人烟。我带上一些迷药出门以备无虞,若一切顺利,就先把嘉善安排在智化寺里。”

孟司记感动得无以复加:“真不知道该如何谢你。”

“不必言谢。”郁仪笑道,“我不过是能帮则帮而已。

梁王瞻庭近来一直住在内宫里。

长秋宫是先皇后住过的宫殿,主殿内尚且供奉着她的灵位。

祁瞻庭在长秋宫住了三日,一直到第四日夜里,才听到门外响起了一阵脚步声。

他独自坐在昏暗的灯影下,不安地抬起头看向那扇关闭数日的门。

门外是锦衣卫幢幢如鬼魅般的影子,脚步声纷纷乱乱,似乎也在烘托着祁瞻庭的心思。

门开了。

一阵夹着寒意的风自门外涌动进来。

周行章与四位锦衣卫簇拥着一个高挑的人影走了进来。

摘下兜帽,祁瞻庭看清来人,他低泣了声“母后”,太后缓缓走到他面前。

“祁瞻庭,哀家是亲眼看着你长大的。你虽然比瞻徇大几岁,可哀家心里一直拿你当自己的孩子看待,你如今做这一切,都太让哀家失望了。”太后的语气没有什么起伏,甚至不是疑问句,她抬起头摸了摸庭的头发,动作充满怜爱,语气却

很冷淡。

“这是最后一次,哀家给你留余地。不管是对你,还是对赵公绥。”

漏夜残,冬夜将阑。

太后松开手背过身去:“天明后,哀家会让你出宫,过了除夕就去抚州就藩吧。这阵子,哀家会把你禁足在你府上,你不要再让哀家失望了。余下的事,哀家自己会处理,你好自为之吧。”

梁王低声道:“但凭母后做主。”

太后站直了身子,望向自己姐姐的牌位,静静地看了良久。

周行章递上一炷香,太后徐徐接过,拜了三拜。

她在心里道:“长姐,我如今做的这一切,都没有避讳你。一来是我问心无愧,二来也是我私心里想让你再看一看自己的儿子。如今我要把他送到抚州去,那个地方远离京师、远离权力争斗,我想保全他,也想保全自己的儿子。你若说我冠冕堂

皇,我也认了,日后到了泉下,任你处置。”

梁王被送出宫并不是什么秘密,对外不过是宣称他病了,所以闭门谢客。

很多人心里都明白是梁王做了不讨喜的事,惹了太后的不快。

皇帝后来专程去了一次诏狱,想要再看一看梁王的伴读和那个企图杀人的盐贩。

周行章告诉他:“这两个人都已经死了。”

“死了?”祁徇像是听到了什么好笑的话,“前阵子还好端端的人,一个晚上便全死了?”

周行章的脸上没有分毫的表情,冷淡得如同一尊石像:“伤重不治,自然是会死的。”

“那为何早不死晚不死,非要这个时候死?”看向那空空荡荡的牢房,眼神冰冷,“究竟是他们自己不治而亡,还是有人想让他们死?”

周行章姿态恭敬,语气却不容反驳:“陛下是在质疑娘娘的意思?“

“不敢。”祁詹徇道,“母后威严慈训,朕唯有俯首帖耳,哪里敢有半字质疑。”

他不再如过去般沉不住气,如今的祁瞻徇更懂得虚与委蛇这一套。

“他们既已死,生前事也无法再深究下去,就这么结案吧。”祁瞻徇嘴上这么说,眼中却又充满了对周行章的试探。

不知道是不是祁瞻的错觉,他分明感受到周行章的神色微微松了松。

走出诏狱的门,天光大亮,白日冷冷。

他背着手走出数步,心中起伏难平。

宝仁小心翼翼地问他:“陛下此刻想要去哪?”

祁瞻徇没头没尾道:“有时真不知道她是谁的母亲。”

“那人动摇的是朕的江山,心里想的也是如何结党乱政,母后依然宽恕了他。换做是朕,一定要夺了他的尊荣体面,若屡教不改,便非杀他不可。”他说这话时神色平淡,就连是喜怒也看不出来,那一刻宝仁心里想,眼前这位年轻的皇帝,终于

有了几分皇帝的模样。

冰冷的、果决的、不近人情的。

“但没关系,朕可以等。”

“等到朕足够强的那一天,他们便都无路可逃。”

*

陆零在这件事里展露出了几分头角,太后到底没有再让他回去看城门,而是给了他一个锦衣卫书的职位,可以到锦衣卫衙门里当差,也算是个堂上官了。

郁仪为陆零准备了一份礼物当作贺礼,收下了,又回信表示感谢。

他生性就是如此,话不说,人也有些冷淡,从来不愿意欠别人的人情,能还的情谊当场就还了。

郁仪早了解了他的为人,对此也不觉得意外。

梁王妃却专门来见了她一面。

郁仪不想见她,生怕别人觉得自己和她关系匪浅惹来非议。

梁王妃猜得出郁仪的心思,于是派人留了一封信给她。

这封信郁仪本不想看,左右为难良久,到底是拆开读了一遍。

信里极尽感激之情,显然梁王妃以为此次梁王能被开释回府,少不得郁仪的功劳。

除了这一封信外,梁王妃还为她留了一张银票,说这笔银子是她对郁仪的一点心意。

郁仪扫了一眼金额,一千两。

这个数字无疑是一笔巨款,多少大齐的官员干上一辈子,都?不到这个数字。

她将这张银票拿在手里,心中倒多了几分感慨。

难怪这天下的人求名求利,这哪里求的是虚名,求的分明是白花花的银子。

她把梁王妃的信烧了,这张银票被她交到了祁瞻徇的手里。

祁瞻徇才从文华殿出门,见郁仪等在门口,招人来给她?茶:“何事?”

郁仪将银票交给他:“广宁府旱灾未解,这是下官的心意。”

祁瞻徇嗤笑一声:“苏郁仪,你哪来的这么多银子?”

他挥手叫左右走远些,仪才道:“是梁王妃给的。只是下官未为其谋事,不敢收这笔银子。可与其退回去,不如捐给广宁府。可下官人微言轻,又不想招惹是非,所以思前想后,这笔银子交给陛下最得宜。”

“为何不给我母后?”

郁仪自若道:“下官以为,给陛下的用处反而比给娘娘更多些。”

太后对梁王徇私容情,明眼人都看得清楚,这张银票看似是郁仪对灾民的慈悲,不如说是她对皇帝的投诚。

她在证明自己心里是同祁瞻徇站在一处的。

看清了这一点,祁瞻徇心里也觉得宽慰许多。

“银子的来路纵然不清白,可谁能说银子不清白呢。”他扫了一眼这张银票,上前来扶郁仪站直,“好些日子没见你了,映禾前还闹着无聊,又不敢来打扰你。母后说如今苏给事是为国为民的栋梁,不是陪她胡闹的女史,她也不敢说什么。”

“听说庆阳郡主已经入宫了,她和殿下年纪相仿,应该也算是投契吧。”

听了庆阳郡主这四字,祁徇的脸色就不大痛快:“难能呢,你也知道映禾的脾气,她喜欢谁就亲近谁,不喜欢的人便是看也懒得看一眼。庆阳郡主吃了她好一通瓜落儿,哪里是投契呢。”

说完这句,祁又笑了一下:“映禾就是喜欢和你玩,也是稀奇事。”

苏郁仪不是什么簪缨家的小姐,叶子牌双陆棋一个也不会下,至于投壶簸钱打马球这些富贵人家小姐才会的东西,她也是不大会的。按理说她们俩本不该玩到一起去,可永定公主整日里眼巴巴地盼着郁仪到慈宁宫去陪她说话。

而像庆阳郡主这样的小姐,她反而瞧不上眼了,说她们身上带着一股拿乔的娇气劲儿。

庆阳郡主在娘家时也是说一不二的主儿,到哪里都是众星捧月,来了京城才知道泼天的富贵都在帝王家,到了永定公主面前,也只能温柔小意,不敢像家中那样高高在上。

像庆阳郡主这样的贵女,永定公主见也见得多了,所以她更喜欢郁仪身上那种平日里不常见的性情。

郁仪听皇帝说完,抿唇笑道:“改日里陪公主殿下说话,这阵子实在是没抽出功夫来。”

“朕回头告诉映禾,她定然是高兴的。”

看着郁仪,祁瞻又道:“朕倒是希望你们能一直这么要好,日后朕为映禾选一位京中的驸马,你们俩依然能作伴。”

郁仪闻言不由道:“还是让殿下选一位称心如意的驸马吧,她生性要强,只怕寻常人入不得她的眼。”

祁徇颔首,又挥了挥银票:“你对百姓的恩情,朕记得了。”

待郁仪走远了,他又轻声自语:“若说起来,你对联,倒比朕的母后还要更真一些。”

这是个快要下雪的天气,梁王府外被锦衣卫围得水泄不通。

书房里,祁瞻庭默默看了地图良久,在抚州上圈了一个圈。

这里既不是要塞,也不算是重镇,就藩去了抚州算是彻底告别了权力。

他听到身后有脚步声响起,知道来人是谁,所以不曾回头:“你来了。”

“是,王爷。”说话的是一个年轻女人,她的汉话说得不甚好,声音却带着一股独特的动听。

祁瞻庭放下手中的笔,声音分外涩苦:“阿日娜,本王这一回当真是被逼到绝境处了。”

他回过身,看向那穿着汉人衣裙,却长了一双琉璃色眼珠儿的年轻女郎:“你是北元的公主,无名无分地委身于我,实在是受苦了。”

这许多年来屈居下的生活,让詹庭早已练就了一副惹人怜的面具,他握着阿娜的手,真诚又痛苦地说:“我找人秘密送你回北元吧,你大好的人生,不要和我这无用之人荒废在抚州了。”

假亦真来真亦假。

阿娜脸上的笑分外动人:“王爷,此刻还不是自暴自弃的时候,我愿意联络我的王兄助你一臂之力。”

祁庭眼底划过一丝了然的暮色:“果真?”

阿日娜上前一步,伸出手臂勾住祁瞻庭的脖子,在他唇上落下轻轻一吻:“果真。”

她的五官原本就惊为天人,眉目如波,澹澹生光,这轻轻一吻分外惹人想入非非。

祁瞻庭回抱住她:“我的那日苏,我都不知道该如何谢你。”

那日苏在北元语中是太阳的意思。

阿娜被他拥吻住,一时间难舍难分。

“瞻庭,”阿日娜深情唤了他的名字,在这拥吻的间隙里,轻声说,“可我是有条件的。”

祁庭正是意动情深处:“说罢,要我的命都可以。”

“杀了她。”啊日娜笑语嫣然,“让我做你的正妻,好不好?”

祁瞻庭霎时间愣了一下,旖旎的气氛荡然无存:“什么?”

他吞了吞口水:“她可是我父皇赐给我的王妃,她母家是昆山顾氏,这……………

“既然对王爷没有助益,留着她又有何用?”阿娜坐在庭的书台上,俯身在他耳畔低语,“阿娜没名没份地跟着王爷,又为王爷诞下了公子,阿娜的兄长也能为王爷谋夺江山,于情于理,我都值得一个王妃之位,即便王爷现在不册我也

无妨,可我不想整日里看她的脸色了,她死了,我也就自由了,还请王爷成全了阿娜。”

祁瞻庭看着面前这个笑靥如花的北元公主,一时间心情复杂。

她檀口微启,语气幽幽,却如同一条正在吐信的蛇,用她冰冷的身躯缠绕着他,直至让他再也无法呼吸。

阿娜是脱火赤的妹妹,在北元人眼中,这样的公主并不值钱,再加上大齐与北元关系一向不融洽,所以很多年来都不曾有过和亲。

可阿日娜不是寻常的女子,她孤身来到大齐,带着她皇兄的期许与自己的野心,她选中了祁确庭,就像是咬住猎物的狮子,再也不会松口。

她也笃定了祁詹庭舍不得抛弃她这张底牌。

窗外的云压得很低,天色泛起一丝昏黄,像是随时都会下起一场骤雪。

房檐下的冰凌倒垂着,如同一把又一把尖利的武器,不知何时就要血淋淋地刺进人的胸膛。

*

转一日清早,纷纷扬扬地飘了一场小雪。

待到天光大亮时,地上已经落了薄薄一层积雪。

骡马的口鼻呼出一阵又一阵的白气,聚集在胡同口的各家马车,都似泡在云雾里一般。

郁仪去了晋安坊,她记得嘉善说过自己现在住在这里。

晋安坊是京师中最鱼龙混杂的地方,各式各样的人混在一处,有暗娼也有赌坊,有屡试不第的穷秀才,也有离开紫禁城养老的老太监。

郁仪头一次来这样的地方。

若说紫禁城是一座辉煌煊赫的名画,那么晋安坊就是这幅画的背面。

黯淡的、不为人所知的,唯有浓墨重彩的颜色晕染在苍白泛黄的纸页上,构成这里为数不多的一点亮色。

郁仪看到了嘉善。

他们租住的房子刚好在一家暗娼的对面。

暗娼里的女人带着昨晚没卸的脂粉浓妆,正在送一位客出门。

“明日还来吗?”那女人娇声问。

“来。”狎客宿醉未醒,捏了一把那美妇的臀,“你这小贱人记得等我。”

女人啐他:“不正经。”

而嘉善就在一旁站着,乌黑的眼睛看着那调笑着的一男一女。

“丫头。”郁仪叫她,随后捂住了她的眼睛,“别看这个。”

郁仪想到了自己的童年,想到了自己郁孤独又荒芜的成长时光。

那些污秽的、那些作呕的,那些黏?着**的东西。

嘉善轻声道:“那是我父亲。”

这一句话叫郁仪如遭雷击。

她感受到嘉善的睫毛在她的掌心轻轻眨动,如同蝴蝶脆弱不堪的翅膀。

“好孩子,和我去吃点早饭去吧。我见胡同口摆摊子,卖杂豆粥和锅贴饼。”

嘉善的身子微微发抖,郁仪问:“我给你的外衣呢?”

“叫我爹当了。”她说,“不然他怎么有钱来……………”

来狎妓。

“好了。”郁仪低头问她,“愿不愿意跟我走,这样以后每天都能吃饱穿暖。”

嘉善轻轻摇头,郁仪问:“为什不走?”

“那我就没有亲人了。”她小声说,“我没有娘,也没有爹,那我就是孤儿了。”

她看着郁仪:“那天那个漂亮的夫人,真的不是我娘吗?”

“你希望她是吗?”

嘉善轻轻摇头说:“她过得这么好,我会是她的拖累吧。”

她长得和孟司记有几分像,皮肤更黑些,眼珠儿也更深邃。

郁仪摸了摸她的头发,附耳在她身边说:“她看上去活得很好,其实每天都很辛苦。如果别人知道她嫁了你爹这样的人,她就再也不能过好日子了。”

听了这话,嘉善的眼睛骤然亮了:“她………………她真的是......

“好孩子,你现在不能和她相认,但是我保证,你们一定有相认的那一天,你愿意听我的吗?”

嘉善的手指攥着自己的袖口,小脸因为激动泛起了红色:“她......她愿意认我吗?”

“自然是愿意的,但是在时机成熟前,你只能装作不认识她,也不许和任何人说起这件事,可以吗?”

嘉善用力点头,她说:“姐姐,为什么我这么想哭啊。”

说着就开始抹眼泪。

郁仪看着巷子里还在和窑姐儿说醉话的男人,对着嘉善说:“跟我走。”

嘉善犹豫着回头,郁仪说:“你想认下你娘就要忘了他,能答应我再跟我走,不然我只能把你留在这。”

她说话虽然温柔,确是不容置疑的坚定,嘉善立刻说:“我和你走。”

于是郁仪牵着她的手一路走出了晋安坊,路人只会以为她们俩是一对儿姐妹。

“从现在开始,你就叫嘉善了。”郁仪道,“我会带你去一个能藏身的地方,过几天会让你娘来看你。”

她从路边租了一辆马车:“去智化寺。”

在马车里,嘉善一直紧紧握着郁仪的手,好像有话要说。

“怎么了?”

“我娘如果认我,她丈夫会答应吗?”十岁的女孩儿已经渐渐懂了事,她小声说,“我不想让她为难,只要能和她说两句话,我已经很开心了。”

郁仪摸了摸她的头发:“你母亲没有嫁人,她现在过得还不错,你跟着她也会过得好的。”

嘉善很轻地嗯了一声,如同一只略带惊惶的小兽般无助。

“你来京城,你爹是如何说的?”

“他说要带我找我娘,他还说如果我看到了像我娘的人,一定拉住她,然后喊人。”

“但那一天,你没有这么做。”

“我原本想喊的,只是我看那位夫人穿着那么精美的衣服,她过得这么好,不管她是不是我娘,我都希望她能一直活得那么好。”她轻轻吸了吸鼻子,“我家很穷,我爹想找到我娘让她给他银子,可我………………可我不想这样。”

她的头发很软,说得人心都化了。

郁仪说:“你听我的,以后一定把过去全忘了,知道吗。”

“好。”

说话间,马车已经开到了智化寺外。

郁仪牵着嘉善的手走进了智化寺。

这地方她并不是第一次来,平恩郡主曾多次提起这个地方,她说这里的主持曾是谢首辅的朋友,他人很好,经常不取分文收留无以为生的穷人。她知道这里悄悄供奉着谢云华及家人的牌位,所以捐过几次香火钱,和住持也算是相识。

郁仪自报家门,说这女孩是她在路上捡来的,听说是进京寻亲的,她会为她寻找家人,恳求住持暂且收留几日。说罢,又捐了一笔香火钱。

住持果然应允:“只是如今智化寺的东禅房中已住了一名男客,这位小施主便住在西边的禅房里吧。”

智化寺向来少有人来,郁仪没料到竟然还会有人住在这。

她看着嘉善:“你先过去收拾一下,我给你做点吃的来。’

嘉善跟着住持走了,郁仪往另一个方向走,东西禅房的厨房刚好设置在两间禅院的中央。

经过东禅院的院落外,郁仪听到里面有人在说话。

隔着一道墙垣,听得不甚真切。

唯有一句:“张大人得空会再来看你。”被郁仪听得真切。

张大人?

张这个姓在朝中的确不算独一份,可说话的声音却是耳熟的,似乎是在张濯府上听过,只是郁仪此刻也不太能拿得准。

她与张濯向来保持着一种默契在,既不探寻彼此的公务,也不指摘对方的决断。

即便这里面真的是张濯的人,郁仪也理应当作不知。

她走进厨房里,才想起住持适才说过的话,东禅房里住的是一名男客。

郁仪微微呼出一口气,又对自己一闪而过的释然感到羞愧。

男人又如何,女人又如何?

又与她何干。

厨房里有数个灶眼,其中一个炉灶上烧着药,看样子住在左边禅房里的是个体弱多病的人。

郁仪随手烧了几道素菜,拿到西禅房里和嘉善一起吃了。

这一餐饭吃得嘉善食不下咽,心事重重的样子。

“怎么了?”

嘉善嘴里有菜,轻轻摇头不说话。

“你在担心吗?”郁仪又问。

“我爹,他………………会担心吧。”嘉善轻声说,“我也不知道他会不会担心,但是我有些担心他。他过去常说,养我花了很多钱,要靠我让他过上好日子。”

郁仪坐在她身旁的凳子上,轻声说:“你不能指望着靠自己一个人改变任何人的命运。他都没能救得了自己,你这样小的一个女孩子,哪里能帮得了他呢?”

嘉善定在是在她父亲的言语捆绑间浸泡得久了,这个年岁的女孩儿正是唯父母命是从的时候,让她们反驳父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郁仪拍了拍她的肩膀,正色道:“很多事不见得他能做得比你好。他不过是侥幸多吃了几年盐,占了一个比你年岁更大些的便宜。等你日后到了他的年纪,必然会做一个比他更好的人。有你是他的福气,但有他未必是你的福气,明白吗?”

这一席话不知道嘉善听进去了几分,郁仪继续说:“如果他对你好,真心实意的爱你,那么你对他有反哺之心是天经地义的事,不仁不孝到了哪里都要被戳脊梁骨。可他若对你不好,连你避寒的棉衣都要当了换钱,那他就不能算是对你

好。

嘉善听懂了,默默点头,可看得出她还是有点难过的样子。

郁仪知道很多事一时半会也急不得,所以也没有深劝:“我还有事,这几日你先自己住在这,我得空还会再来看你,你母亲应该也会来的。但在那之前,你不能和任何人说你们的关系,知道吗?”

“好。”嘉善答应了她。

郁仪又在这里陪嘉善坐了坐,嘉善不认识字,郁仪还教她写了自己的名字。

时间过了正午,她和嘉善告辞出了门。

皑皑白雪铺满了整个智化寺,飞檐翘角,碧瓦飞薨,都笼罩在苍茫的白色里。

东禅房外站着两个人,一个清隽峭拔,一个温润和煦。

身量更高些的男人穿着一件黑色的披风,又举了一把纸伞背对着她立在雪中。

而另一个更瘦弱些的少年正在同他说话。

“多谢张大人告知,若我父亲得空时,还请张大人将我这封信转交给他,子息在此谢过。”

许是听见脚步声,赵子息的声音微微一顿,下意识向郁仪的方向看来。

而那个独立天地间、擎着纸伞的男人,亦轻轻踅身。

赵子息,张濯。

郁仪今日没有带伞,雪花静静落在她的发间。

张濯的目光从始至终都落在她身上,郁仪垂下眼只装作不识,想要快步离去。

“苏郁仪。”他在她身后叫她的名字。

郁仪脚步停下,却未曾转身。

张濯不知和赵子息说了什么,他轻声道了句好,径自走回了自己的禅房中。

郁仪听见皂靴踩雪的吱吱呀呀声自身后传来。

张濯手中的伞撑在了她的头顶。

“终于对我失望了,是吗?”他的声音也和今日的雪一样清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