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神话水浒:从镇压天罡地煞开始 > 第三十六章 新官上任

神话水浒:从镇压天罡地煞开始 第三十六章 新官上任

簡繁轉換
作者:陈风暴烈酒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21 10:20:1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宋国,皇城司。

“小道见过吴勘契。”

一袭绿袍的道人上前一步问好。

对面则是一个头戴桶子样抹眉头巾,打扮像学究的儒雅中年男子。

那学究上下打量道人一眼,不徐不疾地递过去一块令牌。

“何道人,这是你要的。你说龙池起了变化,我就给你这个机会,各地都有潜伏的蛟龙种子,平日不显,关键时候才会露出头来。如今既然你瞧出了端倪,那就去把龙种摄来,若是事成,必定在内侍都知的大人前保举于你。”

吴勘契淡淡说道,言语间不经意流露出几分冷漠与高傲。

“多谢大人。”

何道士拱手作揖,双手恭恭敬敬接过令牌,显得尤为客气。

此令入手,从此就能出了皇城,不再受龙气桎梏且从此是龙归沧海虎归山,他心头如何能够不喜。

“嗯,不要令老夫失望。何道长你记住了,天地有时节之变,能寻到蛟龙抓来处置最好,寻不到也无妨。毕竟于天下而言,江湖再大,也就是个浅浅的池子。若事有不成就早些回来。”

吴勘契面无表情地敲打一句道。

勘契这个官职小得没品,最早的意思就是校对鱼契之意。

鱼契又是什么?

那是鱼儿形状的符信,乃是皇城司上属官专门的身份证明。

《宋史·舆服志六》之上,所记载“今聞皇城司見有木魚契,乞令有司用木契形狀,精巧鑄造。”

说的就是这个东西。

至于皇城司这样一个机构,简单来形容,与后世明朝的锦衣卫相当。

不过权力肯定是比不上锦衣卫的,巅峰时期则不相上下。

皇城司如今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探事司与冰井务。

探事司主内,更像是锦衣卫,早年还有一个名字叫做武德司。

巅峰时期,上下共计约有万人。

一有制衡宿卫诸将领之权,主要是针对殿前司,以及侍卫亲军司两个部门。

第二则是不隶台察,完全由宦官主持,为天子耳目,不隶台察的意思就是不受御史所督察。

第三则是行特务之职,探事,伺察之职。

最初赵匡胤立武德司时候,此司的主官乃是社稷学宫的隔代传人王仁瞻,甚至处理过晋王赵光义“勋旧戚里用事吏”一事,就连当时的宰相,赵普都畏惧此人。

不过,随着赵光义后续上位,探事司权力逐步消减。

最差的时候,上下不过五百来人。

而除了探事司外,冰井务则是专门对外,监查江湖,尤其是四大真统遗脉踪迹的机构。

在一些文人的书籍上,冰井务是专门负责给皇家制冰的一个机构。

实际上其中收拢一大批异人,左道高手,作为朝廷的鹰犬。

不过,随着四大真统逐渐销声匿迹。

冰井务规模也不断缩小,如今就上下两个押班,以及一个武德大夫在管。

押班管理玄门正宗与龙虎山也有对接。

而武德大夫则是管理旁门左道高手。

在宋国武臣官阶五十三阶中,武德大夫则是其中第二十七阶,平日可谓海量吞吐龙气。

而押班更是正六品官衔,需要用王朝气数来补给自身修行。

其下设勾押官,押司。

而押司下面才是堪契。

堪契之下就是寻常吏员,若无重要事情,这些不入品的小吏,是不允许出皇城的。

供养佛道等异人,对于任何王朝都是消耗。

宋国最高能给到六品职衔,已经远迈辽国的监正院,西夏一品堂等收拢旁门左道特殊人才的机构。

何道人自然明白吴勘契话里话外的敲打。

“大人您费心了,小道必定不负大人所托。”

何道人再度开口,躬身作揖。

“行,下去吧。”

吴勘契挥了挥手。

何道人倒退着走出这间供奉不少神佛雕像的铜绿大殿。

殿中的冰鉴盒子不住往外冒着寒气,袅袅的烟雾中,满屋神像下,却是把吴勘契负手于背的身影衬托得越发高大。

……

一支车队缓缓行进在泥泞的小道上,车轴嘎吱嘎吱作响。

地上拖拽出两行长长的车辙,而骡子不时地叫唤,则更是让车上的人心烦。

“怎么一个小小的华阴县城,半天还没到?”

骡车之上,八字胡须两腮红,断眉方脸威严相且着一袭赤红长袍的官吏不满问道。

此人体魄魁梧,双臂扎实有力,手里提溜着一个青色酒葫芦,身上有带过兵的痕迹,不过长年累月下来,却又是为酒色所累,眼袋浮肿,失了曾经的气度。

“禀知县相公,前面再有三十里就是华阴县城。卑职早已差人备下薄酒,还请知县相公赏光。”

李吉随行一侧,骑着毛驴。

这驴子的毛,李小娥都涮过几次了,却还是有点淡淡的臭气。

“有酒肉就好,嘴里早就淡出个鸟来,李都头啊,听说少华山的一伙贼人都被你给赶跑了?你可真是神勇英武。”

骡车上的知县再问道,话里话外却是让人听出一股不好的意味来。

李吉心中咯噔一下,正待说些套话,却是又听对方言道:“咱们也是本家且过去同做个都头,可谓缘分不浅。往后可得多亲近,亲近。”

说来也巧。

此人也姓李,名字叫做李达天,更巧的是此人竟然是都头上位。

李达天本是清河县的巡捕都头。

没错,这个清河县就是水浒中武松任职的地方。

没等李吉差派,毕竟关系到一众吏员自身的前途,早早地就有人打听出李达天任职的履历。

这几日,李吉的院子外可谓是门可罗雀。

毕竟新官上任三把火,理论上来讲第一把火,没意外就该烧到李吉身上。

哪个新官会启用上一任的心腹?

而李达天在清河县任职巡捕两年后,不知道是上头有人,还是钱财使得够够的。

总之,李达天的官职再往上走了一步。

本来撑死也不过是清河县本地的主薄一类的职务。

却没想到,不知是何等的原因,竟然给调到华阴县城来而且担任县丞一职。

都头,主薄,县丞(县尉),知县。

按照地方升迁规律来讲,已经算是连跳数级。

都头与主薄之间其实也没有升迁途径。

毕竟都头只是吏,而主薄是官。

如今状况,只能说李达天背后有通天的关系。

而华阴县这种中等城池,上面既然设了县丞,就不会再放知县下来。

李达天必然就是一把手。

李吉唤李老头作为知县相公。

新来的这个也得叫知县相公。

李吉眨了眨眼,思忖话里的意思,口上却是道:“卑职一定唯知县相公的话,马首是瞻。”

他当先表明态度。

“呵呵。”

李达天不置可否轻笑一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