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文豪1983 > 第四十一章 陪住

文豪1983 第四十一章 陪住

簡繁轉換
作者:小时光恋曲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22 22:22:0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你哪来的票?这不是外国留学生才能看的吗?”

《大西洋底来的人》是美国hbo电视台的科幻连续剧,乔公访美后,该电视剧作为引进美剧,得以在央视播出。

一经播出,这个科幻片就引起了轰动效应。

但是燕大的宿舍没有啥电视机,只有电视房,而且是只在留学生宿舍——这得要电视房票,凭票观看。

骆一禾道:“我女朋友在和一个老外‘陪住’,他们老外的文娱生活相当丰富,又定期发各种票——他们早不想看啦,就拿去给我女朋友。”

“你既然都知道我在《十月》当实习编辑了。我也告诉你,最近忙得没时间看,就正好拿来给你。”

我听到了什么,陪住?

余切懵逼了:“我知道‘陪读’、我知道‘陪学’,什么叫他妈的陪住呢?”

骆一禾一副你为何大惊小怪使得友邦惊诧的模样:

“就是怕外国留学生过来之后,没办法适应我们的生活,就选了一些学生和他们一起住,当然是男的和男的住,女的和女的住……你不知道,因为留学生福利好,大家还抢着去陪住呢。”

众所周知,余切今天给张俪找了一整天住的地方,这下差点没被气死。

我一个作家,帮女朋友找个地儿住跑遍了全城,我女朋友堂堂正剧女演员,也找不到个门路住下来。

结果,留学生们甚至宽裕到了安排起“陪住”来,这是何等的操蛋啊。

“你竟然不知道?”骆一禾见余切似乎感兴趣,就给他继续讲:

“这个陪住生啊,有很多好处。留办每周都会组织留学生看一场电影或一出戏剧。电影票通常也发给陪住生,戏票因比较贵,往往只限于外国学生。”

“但是留学生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能观看,把票转给了同屋,或请其他不去的朋友领出票来转让,这样,陪住生的机会仍然很多。”

“星期六,看《大西洋底来的人》,星期天,又去电视房看国产片《山乡风云》——他们外国人自然不会看!”

“星期三,看卓别林的电影《寻子遇仙记》与《悠闲阶级》——这就轮不到我们了,他们爱看。”

“还有,长艺话剧团演出的《救救她》,青艺剧场的话剧《猜一猜谁来吃晚餐》……”

骆一禾说,“我们有时候没法儿进去看,非要打电话给外国同学,证明了外国朋友们在电视房里边儿,才能让我们登记进去。”

余切摊开手:“骆一禾,我竟然不知道如何评价,咱燕大这个‘陪住政策’了。”

“总算是有你不知道的了?”骆一禾反而有些得意,爆出猛料,“我那一届还有女生和苏丹黑人留学生谈恋爱的呢,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了,父母实在是不同意,不愿意女儿远嫁,女生哇哇的哭了一场就算了……”

燕大姑娘和苏丹黑人?

余切说:“我有时候感觉咱八十年代的人,有点保守,有时候又觉得过于疯狂了。”

骆一禾道:“余切啊,你不要瞧不起人,苏丹可比咱们的条件好……他们都是我们的外国朋友,喜欢中国才来留学的……总之,你就先拿着这两张票吧。”

“谢谢了啊,骆一禾。”

骆一禾道,“我马上找地方给你对象休息。”

————

骆一禾既然在《十月》刊当编辑,找的自然是《十月》刊的主编王世民。

王世民被誉为京城四大名“编”之一,门路多,人脉广。

当时文学期刊都是作协系统在办,出版社只有书号,刊号必须要到市委宣传组织报批,于是有的团体创刊喊了很久,却一直拿不到批号。

一些刊物从创立到死亡都没拿到个正规军编制,一直打游击。

王世民却敢让大家先把《十月》做起来,收稿子,刊号的事情他来搞定,最后确实搞定了。

《人民文学》的主编刘芯武原先也在《十月》刊的少儿组做过编辑,后来被调走了,刘芯武的小说《爱情的位置》,就发在《十月》创刊号上。

作家可真是一个圈,是吧。

然后,1977年,《十月》一开始发行的时候就大受欢迎,却因为找不到足够多的纸浆,只能每期限量发行十万册。各地经常有邮局写信,问“同志,怎么才能订购到《十月》?”

到81年,燕京出版社搞定了纸浆的问题,《十月》尝试发行十四万册,然后是二十万册,再到五十五万册……

总而言之,王世民和《十月》刊在小圈子里面很有影响力。

所以骆一禾就找到主编王世民说明情况,之后请求:“给安排一个住处。”

王世民问:“安排给谁?”

“给余切。余切是《天若有情》的作者,他是我同学,”骆一禾说到这补充了一句,“我和他私交特别好。”

王世民立刻明白了:“你想要挖余切过来咱杂志?”

骆一禾没有说成不成功的事情,而是道:“余切不可能一直在《红岩》发东西,他是个川渝人,却成长在了咱燕大……您看看啊,连一个招待所的事情,也要跑来跑去,简直不配他的名气。”

“既然在首都,一些事情,还是要本地人来帮忙才行。”骆一禾的话堪称掷地有声。“他在川省是川省人,在咱燕京,就是燕京人!”

王世民何等人精啊,也懂了,“你不要着急找他邀稿的事情,再接触一段时间,一禾,帮人要帮到底,又不能立刻提要求,得过段时间。”

于是,招待所就这么安排好了。

这个地方是燕京作协这边专门安排作家创作的地方,挂靠在燕京出版社底下,靠近燕大,也靠近圆明园。

走路就两三公里,半小时的事儿。

既能带着张俪看电影,也不耽误她随时去培训。

瞧瞧,安排的多好啊,余切一来这就明白了,这骆一禾所图甚远,让哥们欠上他人情了。

张俪哪知道这些事儿呢,只觉得余切真真是神通广大,“余哥哥,今天一整天都麻烦你了。”

余切注意到,今天开始,她已经彻底不再叫余老师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