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文豪1983 > 第四十五章 留学生

文豪1983 第四十五章 留学生

簡繁轉換
作者:小时光恋曲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22 22:22:0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十月》创刊以后,发生过三次风波。

一次是原出版社领导被调到中宣和新闻社任职,而后新来的领导要求加强《十月》的“阵地”意识,主张对《十月》进行严格管理,不要再发引起争议的文章。

主编王世民发动了自己的所有人脉,又让整个团队一齐假装跳槽换出版社,最终领导们妥协了。

一次是伤痕文引发了争议,此类文章的地位还没有确立,刊登的风险很大,王世民和一个叫章仲遏的人,通过加设“学习与借鉴”的名义,变相的把一些高风险文章登上去了。

还有一次是出版社的纸浆不够用,纸张是国家按计划分配,出版社全年只有1200吨纸的配额,王世民愣是要到了120吨纸,占到全社用纸的10%,而且是优先供应。

遗憾的是,即便有这种魄力和人脉,《十月》却始终没有等待使得它一刊封神的作品或是作家。

全编委会上下,都迫切的想要改变这种尴尬的境况。

所以,骆一禾再来找余切的时候,他已经携带了主编的尚方宝剑。

骆一禾以一个编辑的身份,对余切说:“余老师,我们在周五会有一次见面,介绍你和咱主编王世民认识,王主编也非常想认识你,他对你赞不绝口,说你就是我们文坛的希望……”

余切当然不会信这套了:“骆一禾,你可别扯淡了……为什么是周五,而不是明天或者是今天呢?”

“因为要给你留时间去谈恋爱……你不是拿了两张电视房的票吗?和你对象拿去看吧,我听说,明天就要放《大西洋底来的人》第一集。”

骆一禾说,“进了咱《十月》的福利是很多的,常常有发下来的各种票和文学沙龙,以前是作为观众去参与,而现在,我们就是那些活动背后的组织者本身。”

也就是说,能经常去看电影、看话剧演出啥的……

由于这时期的文艺活动相当匮乏,所以骆一禾给出的福利,确实很有吸引力。

这不是看电视都能成为情侣活动的时代吗?

“余老师,”骆一禾沉声道,“咱《十月》这个刊物,能在改变全会之前创刊,就应该成为一个时代开始的象征,我们是有开风气之先的气魄的——我们所有人都这么想!”

说罢,他没有再耽误余切,而是挥挥手,“我们在周五的时候再见,现在,我就不打扰你了。”

“骆一禾,你呢?你去干什么?”

“余老师啊,我也要去谈恋爱了,我也是有对象的人。”骆一禾笑道。

——————

“张俪,张俪?”

余切来了招待所门口,报明自己身份,就站在门外边儿大声喊。

“你出来,我们去看电视!”

张俪放下《红楼梦》,“诶,来啦~”

张俪一边踩着鞋去开门,一边心里却想书里边的事儿:

这个黛玉,为什么要叫袭人“好嫂子”呢?

袭人照顾宝玉从小到大,等到宝玉日后成亲,花袭人肯定是房里人啊。

所以林黛玉在爱情上,难道没有排他性吗?

林黛玉能接受袭人,就更能接受宝钗了,可是宝钗却不能接受,到底她要的是做“宝二奶奶”,还是唯一的正妻,到底要怎么办呢?

唉,《红楼梦》太复杂了,还是不要去想了。

打开门一看,“哟!”张俪轻叫了声,“今天打扮过了?”

只见余切穿着呢料大衣,露出一截红色的毛线围巾——正是张俪送的那个。他的大衣剪裁合体,肩膀的线条利落而笔挺,双排扣闪着低调的金属光泽,既沉稳又干净。

又把衣领微微竖起了,当然是为了挡风,但是,嗬!还挺有个性。

张俪的眼睛都亮啦:“你还理了头发呢,三七分,像是画报从书页中走出来哩!”

余切笑道:“我过两天要去和人见面,整理了一下样子,正式一点。”

“原来不是为了我,”张俪失望道,“那你和谁见面呢?”

“王世民。《十月》刊的主编。”

“你都能上《十月》了?”张俪惊讶道。她虽然不怎么看小说,也知道《十月》的名气。

正在筹备的《红楼梦》电视剧背后的顾问团阵容十分豪华,是文艺界的一场盛世,其中很多人同时也是文学大家。

张俪被动的也知道了《十月》这本刊物。

“就是《十月》!”余切说,“我有份稿子被看上了,正在和他们那边接触……嗨,说这些多无趣,走,咱去看电视。”

播放《大西洋底来的人》的电视房就在留学楼底下,凭票进入。

正如国内许多大学一样,燕大也专门有留学生楼,在学校南门附近,一共两座楼。

为了促进留学生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当时抽调了78级中文系的近三分之一的同学,并且大多是燕京本地人。

因为他们周末一般都要回家,这也可以给留学生同屋留下一点自己的空间。

张俪对燕大的一切很好奇,抓着余切问燕大的事儿和物,然而,偏偏她最先问的就是留学生们:

“余切,燕大怎么这么多外国人?不怕被人看吗?”

“有什么可看的?我们燕大外国人多,大家见怪不怪了。”

“啊!白的、黑的都有呢,还有褐色的……吓人!要是回我们蓉城,这些人都要被围起来看,然后来了带帽子的警察说,不要聚众围观外国人!”

余切说:“我听骆一禾聊的八卦,说这些老外不仅是长得不一样,性格也很不一样,而我们却以为他们都一样。”

“你快给我说说,什么不一样!”

“这是我听骆一禾聊的——据说这些外国人来中国后,天天培训学习,搞起斗争来,比我们中国人还厉害!但是又各有各的搞法,很有意思。”

“他们还搞阶级斗争呢?”张俪惊讶道。

“四年前,留学生们为了声援柬埔寨难民,组织起几百个学生开大会,然后团结起来筹到了捐款,又在学校里面到处张贴小字报,都签上名字摁手印……”

张俪纳闷了:“余切,这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的?不也一样吗?”

余切就摇摇头:“你不要着急,到了实际行动的那一环节,留学生就各有各的民族性格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