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江湖十三之风起 > 第一百零九章 迎亲

江湖十三之风起 第一百零九章 迎亲

簡繁轉換
作者:舞昺十三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22 22:22:4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五月初三,是日芒种。

宜:结婚出行搬家合婚订婚乔迁开业……

忌:动土破土。

.

一早卢林练拳的时候还有些阴云,没练多久其余人也都来了,玉宁见到章立东来了,两人闹腾得欢,其余人也都是嘻嘻哈哈的,热闹得很,卢林让黄云峰演练了下南拳,然后教了两遍,指出了黄云峰一些不足之处。

平日练拳要练到辰时二刻,今天辰时不到,二掌柜就过来喊大家去吃早饭,每人一碗面一碗红枣花生桂花鸡蛋汤,都是两个水煮蛋。吃完众人都去洗漱换上一身干净新衣服出来,二掌柜喊过他们,一人一顶布帕帽,中间别了一朵红花,等众人都戴好,仔细看了看,然后安排众人装点礼盒,把茶叶、芝麻、花生、红枣、绿豆、红豆、百合、莲子这些同等份数量分别装五六十个礼盒。

辰时过半的时候林老板来了,花轿也来了,马车也来了,还有十六人的仪仗队伍,铺子前的巷子顿时热闹了起来。林老板带来的东西也不少,都在马车上,喜饼一担,一百斤,是林老板昨天和伙计们一同做出来的,一共做了五百斤,还有四担已经在送去临江坊的路上。喜酒两坛子,一百斤;糯米、冰糖、砂糖若干;还有旗锣伞扇等物品。诸事皆全,就等曲风出来了。

曲风此时还在屋内一直没有出来,有喜婆在为曲风装扮颜面。待到巳时,曲风终于出来了,头戴一顶大红含帽,两侧插了簪花,两翅是乌纱,脸上扑了粉,掩盖了平日微黑的脸色看起来俊美得很,身穿圆领大红吉服,腰缠一条红色腰带,悬挂了一青一绿两块玉佩,斜披了一条大红锦缎,中间一朵大红花,足登一双千层底皂靴,整个人喜气洋洋的。

林老板作为主事人,见曲风出来,赶紧让人牵马过来,马是三叔上次骑回来的,颇为神骏,马头上挂着一朵大红花。待得曲风骑上了马,围观众人就让出一条路来了,林老板让卢林和郭文两人扛旗一左一右跟随在曲风后面,仪仗队也出来六人将锣伞扇分别拿好,跟着卢林郭文身后了,花轿是八抬大轿,尤师兄、侯师兄还有同来的滕、殷、罗、毕、郝五个师兄加上黄云峰去抬轿,黄云峰个头最小,在最后。后面就是马车装着喜饼、喜酒、礼盒等物品和仪仗队敲锣打鼓的跟上。晓梅没什么事情,带着玉宁和章立东两人在后面跟着。

二掌柜见一切都妥当了,就让人放起了爆竹,爆竹‘噼里啪啦’一响,林老板就牵着曲风的马开始启程了。迎亲的队伍敲锣打鼓一派喜气洋洋,浩浩荡荡从铁匠铺出发走九曲巷然后再转到马铺前和孔家湾交界处,由西向东到得戴家了。这一路走得极慢,到了戴家都用了大半个时辰。

戴家众人看见八抬大轿都欣喜得很,一般人嫁娶四人花轿就算不错了,如今见得是八抬大轿,自是满意得很。随着亲迎礼仪进行下去。林老板则是安排这边的人先将喜饼喜酒这些东西都搬进了戴家府内,然后将准备的好的礼物分发给戴家众人。一切妥当后,戴家一年轻男子背着头顶红盖的新娘子上了大花轿,大红头盖顶得老高,看不到新娘子是什么装扮模样,只看见也是一身大红吉服,足穿一双黄色的千层底绣鞋。

卢林看着背着新娘子的年轻男子有些面熟,听得戴家人喊起才想起是在天狱镇那边遇见戴老板时身边跟随之人,原来是戴水芸的堂兄。

戴家的嫁妆是满满八大樟木箱,四个箱子装着四季被子,两个箱子装着戴水芸的衣物,一个箱子装了各种生活物品:镜子、剪刀、量尺、梳子等。还有一个箱子最为沉重,满满一箱子铜钱。

陪嫁物品都装好之后,迎亲队伍由西向东敲锣打鼓浩浩荡荡继续前行,戴老板则等迎亲队伍出发后反向走从迎亲队伍过来的路赶去画舫。如今画舫只有掌柜的在主事招待,今日宾客众多,戴老板不得不早点赶去。

迎亲队伍顺着西街再一直转过马草巷向着南湖桥缓慢前行,就这样声势浩大的绕着庐陵城西北边走了一圈,也着实让看见的人惊讶了一番。一直到午时二刻的时候来到了南湖桥画舫,卢林看见婴宁、王文英、徐志高几人站在画舫前远远观望着迎亲队伍,他和郭文扛旗走不脱身,赶紧喊晓梅过去那边。

迎亲队伍从戴家出来多了两个六岁的孩子,一男一女,男孩子是戴水芸的同胞弟弟,女孩子是同父异母的妹妹,两个孩子都乖巧,有玉宁和章立东在,就不跟着别人了,就跟在晓梅这边。晓梅过去他们也都跟着过去了,玉宁看见婴宁赶紧喊了声“姐姐。”两个孩子也跟着喊了声“姐姐。”众人听见都大笑了起来。晓梅就顺带让两个孩子喊了徐志高、王文英他们哥哥姐姐。

大掌柜和二掌柜还有三叔他们早过来进去了,此时迎亲队伍来到画舫也都出来了。林老板也让众人都停歇了下来,仪仗队十八人轮换去吃饭,一半进去吃饭,一半人守着大花轿,他们和抬花轿的一起。曲风跟着戴老板他们去敬酒了。

这会戴老板请客安排得妥当,没有措手不及的慌乱,二十四个雅间二十二个用来招待宾客,两个小雅间备用不时之需。卢林他们也有一个十人的雅间,这会卢林和郭文过去带着婴宁、王文英他们进雅间。

卢林进了雅间才轻松下来了,这平常有个两刻钟就走完的路走了一个半时辰,一路的围观的不绝,根本放松不下来,总觉得有无数眼睛看了过来,不敢东张西望,也不敢松懈下来,老老实实扛着旗跟在曲风的马后。

卢林招呼众人落座,八大四小,稍微挤挤也坐下了。王文英先介绍了下戴水芸的同窗,女的叫冯清容,年方十八;男的叫晏明,年方十九,都是前年院试后和王文英、徐志高一起进的白鹭洲书院,他们两个和徐志高当年在仁山书院算是众人楷模,那年院试冯清容是第十二名,晏明是第九名,两人都比徐志高名次靠前,那年仁山书院是出尽了风头,但是文运似乎集中于三人了一般,就只有他们三人院试过了,去年没有出众之人,勉强过了两人而已。院试前二十之人向来都是乡试的大热人物,一般都可过,排在后面的能够过乡试的就不多了。

一边吃一边聊着,都是年轻人冯晏二人也不拘束,二人也是今年听得王文英他们去了天狱山回来后说起临江坊,都想去见识见识。说起来他们两人和戴水芸也是熟稔得很,他们二人也都住在孔家湾附近,不过是靠近马铺前一带,一同和戴水芸每日来回书院也有六年,这一年来他们在白鹭洲书院就和戴水芸极少见面,就是正月初二见了戴水芸,听闻要订亲了,有些讶然,然后就一直没有见过戴水芸,前天得知戴水芸婚礼就冒昧前来。

卢林倒是说道:“水芸姐姐,不,水芸嫂嫂成天在天狱镇那边忙着呢,你们见不到不知晓不奇怪的,等会去了你们就可见到那边如今的光景了。”

王文英是知道大概情形的,婴宁和徐志高不知道,问道:“这才五个月,有何变化?”

卢林指了指晓梅笑道:“这个就要问我晓梅嫂子了?”

几人转头看向晓梅,晓梅顿时脸红了起来,狠狠的瞪了一眼卢林说道:“小林子你少贫嘴了。”

婴宁这时问道:“晓梅,小林子说问你,你就说说是何事?”

晓梅平复了心情说道:“大掌柜让我家和戴家在那边弄个坊市出来。”

冯晏二人不太清楚情况,没感觉到什么,婴宁和徐志高是去过的,听了惊讶得很,问道:“坊市?哪是多大啊?”

晓梅说道:“就是将来把天狱镇和临江坊连在一起。”

婴宁和徐志高听了嘴巴张得老大。

晓梅接着说道:“那都是将来的事了,如今还是荒野,就是在修路,比之前宽敞了一些。”

婴宁半晌叹息道:“这是大手笔啊。临江坊以后要了不得了。”又看向郭文说道:“大掌柜非常人也。”

郭文听见,停箸说道:“真的还早着呢,不信,一会过去你们就看得到,不过我岳父想在城里找些铺子开个分店到天狱那边去,现在去便宜得很,以后就难说了。”

几人听得心头一动,冯晏二人家里都有些买卖的,想着去看看回来再说。一时安静了下来。

王文英这时掏出一本书来,上面写着【五曹算经】四字,递给卢林说道:“卢林,这本去好好看看。”接着又拿出几张写满题目的纸又给了过去说道:“这些可以做做。”

卢林还想着有些日子没有做数算题了,没想这就来了,说道:“文英才女啊,你先给晓梅嫂子吧,我和小文子还得扛旗呢,等到了临江坊再说。”

王文英又把书和题递给晓梅,晓梅谢过王文英收好了。

婴宁见状问道:“这是做什么?数算?”

晓梅说道:“文英指点我们今年院试考数算一道,这些天教了我们数算之学。”

婴宁本就觉得它们三人考过院试比较难的,这数算她也不是很懂,既然是王文英这样说了必然有原因的,于是看向王文英。

王文英说道:“他们三个数算有些根底,再学学应该可以过院试的,如今我也在学数算。”

婴宁听了颇为意外,问道:“文英,这数算有何作用?”

王文英说道:“以前我也只是略微知晓一些,我已经今年决定去参加乡试了,寻找策论题选,他们三人数算也给了我启发,而且数算在很多地方都用得上,你们都可以尝试一二。”

婴宁他们几个白鹭洲书院的听得王文英说今年要去乡试极为惊讶,虽说王文英才女之名庐陵城远近皆知晓,他们常和王文英一起学习,对王文英也是佩服得紧,但对于乡试还是很谨慎,不禁问道:“文英,你这就去乡试有多大把握。”

王文英笑道:“目前五成吧。”

几人听了都有些沉默,五成的把握去乡试,对于他们来说有点低了,一般在白鹭洲书院学三年,他们这些院试前二十的至少都有六七成把握的。几人看向王文英的目光都是复杂中带点忧虑,他们都佩服王文英的勇气,若是再等一年他们绝对相信王文英乡试毫无问题。此时又不好说什么。

王文英倒是坦然,微微笑道:“不是还有三个月么,这三个月也足够增加几成了。”

卢林听了毫不介意的插了一句:“大才女不可以平常看待。我看大才女是谦虚了,估计乡试已经是囊中之物了。”

书院几人听得卢林的话不禁一愣。王文英瞪了一眼正夹菜吃的卢林说道:“有吃的堵不上你的嘴么?”

晓梅和郭文听见捂嘴窃笑。

卢林赶紧将嘴里的菜咽下去,正准备说话。这时戴老板领着曲风来敬酒了,众人连忙端着杯子起身,四个小的也有模有样的跟着举杯。戴老板说了一番感谢的话,众人说了一番恭喜的话。敬完酒戴老板带着曲风又匆匆去了下一个雅间。大掌柜二掌柜他们不需来敬酒,此时已经吃过了饭,先去临江坊安排了。

这一敬酒,卢林忘记刚才想说什么来着,婴宁他们几人倒是请教王文英数算之事,王文英也不藏着掖着,就拿刚才的【五曹算经】说道:“比如刚才这【五曹算经】讲的是田曹、兵曹、集曹、仓曹、金曹之事,对于政事、策论极有帮助,之前还给过他们几本数算之书,有入门的也有测量,以前我也略知一些而已,建议他们三个院试考数算,我由此也多了解了一些,这才发现其中许多都有益,平常经书子集这些空泛了一点,有了数算可以补充许多不足。也翻阅了一些传记记载,才发现不少宰辅能臣、文豪墨客其实都精通数算,只是不知这些情况为何并不为人知晓。”

婴宁他们听王文英如此一说,也起了研习数算之意,都对王文英拱手说道:“文英如此说,定是错不了,回到书院望不吝相教。”

王文英自无不可,说道:“同在书院同窗,你们愿学,自是很好,我们共学共勉。”王文英还有她的打算,平日找卢林三人不便,这四人才智都非常人,天天都在一起,更为方便。

几人就这数算说了有小半个时辰。直到林老板过来说准备出发了才停了下来。

卢林和郭文两人整了整衣冠准备出去扛旗了,忽然又想起马车一事,和晓梅说道:“晓梅,一会到了临江渡,你和杨师傅去找那些马车师傅准备接送宾客。”又转头对王文英他们说道:“才女,你们几个一会到了临江渡坐马车去临江坊如何?”

王文英反问道:“你呢?”

卢林说道:“我和郭文扛旗呢,得一路跟着新郎官走着去啊。”

王文英说道:“我们也一路跟着你们走着去,顺便路上看看。”然后又问婴宁他们:“你们走还是坐马车。”

婴宁笑道:“文英你都跟着走,我们岂好坐马车,你也说了一路可以好好看看,那就一起看看。”如此提议,徐志高、晏明和冯清容三人自无不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