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江湖十三之风起 > 第十章 阳朔

江湖十三之风起 第十章 阳朔

簡繁轉換
作者:舞昺十三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22 22:22:4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走出了阳海山,人烟稠密了些,卢林让崔子芊戴上面具,这几天山路不好走,丛林枝丫到处都是,帷帽也被划得破破烂烂了,遮不住容颜了,崔子芊心不甘情不愿的戴上面具。

午时卢林和崔子芊找到了一处小酒肆,好好的吃了一顿米粉。找小二打听了一下,原来这已经是阳朔的熙平地界。卢林又问了问路,酒肆不远处就是熙平河,沿着河水岸边向南走上二十余里地就是熙平镇了。

两人吃过午饭就去了熙平,不到申时就到了熙平,打听一下才知道,这是原来的阳朔县衙所在,以前叫熙平县,后来迁往阳朔,此处就只余市集了,归阳朔管辖,熙平河在熙平镇西边汇入漓水。

湘水北去,漓水南流,熙平河狭窄,不到二十丈宽,漓水宽阔得很,熙平码头这边就有七八十丈宽,竹筏、小船多得很,也有运货送人的大船,卢林和崔在芊走了这六天的山路,见得有船只,立即付钱登船前往阳朔。

顺水而行,一路上风景秀丽,两岸岩溶山峰林立,虽是石山,却是青翠葱茏,看着就赏心悦目,碧水清澈,两岸倒影如画,可惜天公不作美,早上出来就不见日头,还有些闷,此时天空灰云四散,阴沉沉的,也不知道会不会下雨,看天色一时半会是下不起来的。

离开熙平两三里的水路,水面陡然宽阔了许多,有近两百丈了,最宽阔处河水中间有一七八丈方圆,高约三十丈的山峰,矗立在水中央也是醒目。两人站在船头看着风景,崔子芊一路赞叹不已,感慨常常听人说起桂州山水,更有来过阳朔的更是说,桂州最好的山水在阳朔,此言不虚。

酉时不到就到了阳朔县城,卢林下了船在码头观察了一会,没有严加盘查之事,也没发现什么异样,看来来阳朔的决定是对的,两人就牵马进城了,就近找了一家看着洁净的客栈住下,带着一大包药,卢林就自称是江右庐陵城药商卢三,掌柜也没多问什么,如今不比前朝,没事的时候不会查得那么严,真要有事,卢林也不担心,包袱里还有份秀才证明,这一路上都没用起过,至于崔子芊,能不透露出身份就尽量不要透露。

掌柜问起要开什么房间的时候,没等卢林说话崔子芊就说要一间上房,卢林听得惊讶不敢吭声。

两人登记牵马让伙计好好照料一番,这几天两匹马好像都廋了一些了,随后到了房间,卢林急忙说道:“子芊姑娘,这如何使得,孤男寡女同处一室,传了出去会坏了姑娘的清白的。一会我再去开一间房间。”

崔子芊说道:“两人一间才不令人起疑,开个两间就有些显眼了。你这些天进村子不是都说我们两个是私奔的么?”

卢林听了顿时尴尬起来,结结巴巴的说道:“那…那…不是一时…一时权宜么,又是在荒山野岭中…人迹罕至…出来了别人也不知道你是谁。这是在城里了,来来往往的人多的很,对子芊姑娘…你的名声不好。”

崔子芊笑嘻嘻的说道:“那这些天晚上你我不都是共处一洞么?这共处一室有什么区别?”

卢林听了嘴巴张大却说不出话来,这几天确实是这样啊,就是山中无人,这是在城里,到处是人,有什么区别?卢林愣是想不出来,却总觉得怪怪的,说不来哪里不对了。

崔子芊见卢林呆头鹅一般,说道:“我信卢公子是正人君子不欺暗室,放心得很。”

卢林无言以对,暂且就这样吧。仔细看了看房间,只有一张大床,旁边是梳妆台,门口左边有个架子放着盥洗盆,右边有一榻和一椅,中间有张桌子,带抽屉,打开,里面放了几对蜡烛。那榻也可侧卧,卢林想想,也行吧,将东西放好,就和崔子芊出门去逛下阳朔了。

客栈提供的饭食卢林知道不会有什么好吃的,青梅客栈就是这样,吃要去风云酒楼。四处看了看,崔子芊挑了两身衣服和帷帽,然后找了个客人不少,伙计忙碌而且装饰雅致的酒楼,要了个小雅间,点了四个菜吃饭。吃过饭在漓水边走了走,看了看,漓水畔的晚风还算凉爽,一路上卢林有一搭没一搭的和崔子芊说话,其实是竖起耳朵聆听周围的人议论之声,看看能不能听到点什么有用的消息,却没有听到什么。

回来的路上有家书店,卢林和崔子芊进去看了看,挑了本书,看了看写书人的名字,他也不知晓,只是是介绍桂州、龙城、苍梧一带的风物人情,崔子芊也买了两本书,却是话本小说。回到客栈去各自洗浴就歇息,卢林枕着包袱睡榻上,他实在是觉得尴尬,不知道如何面对如此情况,洗浴回来的崔子芊摘了面具,换上新买的衣服,容光焕发,明艳照人,卢林有些心猿意马,不知所措,盘坐练了会心法就去躺下假寐。

卢林想明天去阳朔的茶楼做做,看看能不能从那听到些消息再做打算,实在没有消息后天就要去桂州打探打探情况了。自己可没那么多时间耗在这阳朔,只待有了确切消息,将崔子芊安全送到桂州,他就要赶紧去龙城了,七月初六出来的,按照三叔给的路线预计七月十六就该到龙城的,如今都七月十八了,明天再耽搁一天,后天再去桂州,顺利也要四五天后才可以到龙城。也不知九叔是个什么样的人,耽搁这么多天又没个消息传过去,是极为不妥的。

.

第二天起来,卢林说要一个人出门,崔子芊也想跟着,卢林说他是去打探消息的,让崔子芊安心在房间看书。

出了客栈,卢林四处随意转了转,辰时过半就转到了茶楼,茶楼这个时间刚开门,卢林看见旁边有店铺卖扇子,就进去看了看,买了把折扇,明天就是白露了,扇子还可用一个月。卢林看见三三两两的人进了茶楼,也就跟着进去了,没去靠近说书的位置,挑了个隔着说书的两张桌子的位置,这里方便他听茶客的闲谈,他这次可不是来听说书的。

卢林悠闲的坐在茶楼,要了一碗茶和一碟子一碟花生,眼睛看似看着说书人的位置,其实什么都没看,手里剥花生,耳朵却竖起来了听着周围人的议论,。过了小半个时辰,有人匆忙进了茶楼,有不少人认识他,一一和他打着招呼:“二爷回来了啊。”

那人也都一一回了一句问候,卢林旁边桌子有人直接喊道:“二爷来这边坐,这次怎么去了这么久才回来?有相好的了?”回头又喊伙计上茶上瓜子花生。

那二爷过去坐下,四处张望了一下,说道:“许老板,我这哪有什么相好的,可别乱说,这回可是出大事了。”

那许老板惊奇的问道:“出什么大事了?你这去了有八天了吧,你不是说十六就回来的么,今天这都十九了。”

那二爷说道:“可不是么,十六那天我起来,桂州就封了城,不让人随意出入,城里四处查人,一连查了整整两天没消停,昨天才说可以通行,出城检查了半天才放行的,我赶回来都子时了不然早过来了。”

周围的人听了都很惊讶,围在那二爷身边问道:“二爷赶紧说说,出什么大事了,还封了城,这二三十年桂州可没有过啊。”

卢林听得桂州事儿,身子也侧了侧,仔细听了起来,多半是黄总捕头的事了。

伙计端了茶和瓜子花生过来,那二爷也是个有点摆谱的人,端着茶碗喝了一口,低声说道:“具体详情我也不知道,据说啊,是据说,桂州的黄总捕头出了事,勾结腾云岭的山贼,劫了零陵城九嶷镖局的镖。”

旁听的人都是一阵惊呼“什么?还有这等事情。”也有人不相信说道“不会吧,腾云岭的山贼盘踞多年,还只在黄总捕头手里吃了瘪的。”还有人说“这不就是官匪勾结。”

卢林听了也想知道这是这么发现的。众人都急着问二爷下文呢,这二爷铁定是个常常来听说书的主,不慌不忙的又喝了口茶,润了润喉咙说道:“说是零陵城的崔大老板闺女貌美如花,去年被腾云岭的强人看上了,崔大老板就找到了黄总捕头要送闺女来桂州避难,请了九嶷镖局护送,结果在全州不远的大碧头歇息时被腾云岭的山贼撵上了,杀了个天昏地暗,那镖头李良护着那崔大老板的闺女和婢女生生杀出了一条血路。”

说到这里,这二爷又喝了一口茶,众人催促道:“二爷别卖关子了,赶紧说。”

那二爷或许等的就是这句话,接着说道:“说起这镖头李良也是个有勇有谋的,竟然用了瞒天过海以假乱真的计谋,有三个一样的车一样的人,分开跑的,他护着正主,这样才杀了出来,然后遇见了来援的镖师带湘山寺的僧兵,这才得救了。”

有人问道:“这还有镖师早早逃了啊。”

二爷说道:“那是,这不是有行旅之人常常跟着么,遇见劫镖的,那镖师是护送这些人的,带着雇来的几十个刀客拼杀出来的,江湖规矩是不得伤害无辜百姓,就这样先到了全州求援,这些人和那些山贼杀得是血流成河,死了不少刀客,山贼都死了,这些行旅之人都无大碍,死了一个婢女,只有一个山贼劫持了一个小姐逃了,有个刀客去追了,至今还无消息。怕是凶多吉少了。”

这时有人催促道:“二爷赶紧说,你还没说到黄总捕头怎么勾结呢。”然后又接着朝伙计吆喝一声“伙计,这边给二爷续水。”

二爷听得吆喝,心满意足,又喝了口茶说道:“这镖还在,第二天镖头李良就召集剩余的人手,让那镖师和刀客带着行旅之人先去桂州,他则请了湘山寺三十多个僧兵随后继续护送崔大老板的闺女去桂州。据那镖头李良说,崔大老板请黄总捕头护佑闺女花了不少银子的,黄总捕头答应镖队出了全州在大溪洲接应。谁知道镖队走到大溪洲等来的不是接应,是腾云岭的山贼还有一群蒙面人,那天上午杀得是血雨腥风的,那崔大老板的闺女和婢女都被杀了,镖头李良也被砍了左手,那些僧兵死了大半,镖局的人只剩十之一二,逃回了全州,全州知县知道后是又惊又怒,这边安排官兵去大溪洲,还写信让驿卒急报零陵城。”

有人这时问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还有人促使道:“二爷别卖关子了,赶紧的说。”伙计也听得入神,一时忘了加水,被人催促了下才反应过来,卢林听了才知道当日李镖头逃了,没想到黄总捕头这么狠,接应变劫镖了,直接下死手了。

二爷喝了口茶接着说道:“这是七月十三和十四的事了,零陵城当日傍晚得到了消息,九嶷镖局云总镖头找了城中其它两大镖局的总镖头,一同带人连夜赶去全州,同去的还有零陵城的刀客陈堂首和崔大老板。零陵城太守也随后派遣了两千兵马去全州,到了全州看见这等惨状,都是极为震惊。崔大老板信誓旦旦的说这约定接应的事情只有他和黄总捕头知晓,那李良镖头也是临行那天才得知的。于是众人商议了一番,认定问题多半就出在黄总捕头的身上,因为崔大老板是想让闺女避难,这下连性命都丢了。”

说到这里,二爷又停了下来,众人又催促了起来,卢林急于想知道后面的情况,也恨不得去揍这厮一顿。

二爷拿捏足了,接着说道:“云总镖头和三大镖头还有陈堂首带着零陵城的人是多大场面,哪个不是响当当的角色,既然有此怀疑就要去桂州了,湘山寺的人武僧总教习也带着五十余僧兵,全州知县也派遣了五百兵马,一路快马加鞭赶去了桂州。云总镖头他们快一些,连夜就赶到了桂州,找到了桂州太守,说及此事,太守也知非同小可,找人传口谕带那黄总捕头前来对质,结果发现黄总捕头家大门紧闭,敲了半天才开,进去一问,那黄总捕头已经两三天没在家了,见太守派人前来才发觉不妙,顿时一片慌乱。太守得知大怒,令人连夜查抄了黄府,所有人收监待审,贴上了封条,找衙役一问,得知前几天黄总捕头带了人说去追捕一个通缉盗贼去了,太守然后又命人封城,谁也不得进出。”

二爷又是一停,众人不耐烦了,催促不已,还有人对二爷说的大肆贬低表示不信:“二爷,这些你也是道听途说来的,你也不可能亲身经历。”

那二爷听不得这话,立即说道:“我这是认识九嶷镖局的古镖师,听他说的,就是他和刀客带着行旅之人先来到桂州的。”

卢林暗自惊讶,这二爷居然还认识老古。

众人还有不信的,让二爷接着说,二爷脖子一梗说道:“我这两天也是在桂州的,零陵城和全州的兵马十六也到了,整整封了两天的城,意外还抓出了一些人,就是黄总捕头没有踪迹,黄府的人也都审讯了一遍,大多不知晓黄总捕头之事,连他正妻和两房夫人都不知晓。昨天一早才解封的,老古临走时和我说,这边桂州太守也派了两千兵马,三大镖局的人也都跟着,一起去腾云岭剿灭山贼去了,这次声势浩大,定要将山贼剿灭。”

还有人问道:“后来呢?”

二爷说道:“哪还有什么后来了?昨天上午放行我就连夜回来了,后来怎么样我怎么知道?这些人到没到腾云岭还两说,山高路远不好走,陈堂首和湘山寺的僧兵没去,暂时留在桂州。想知道你们自己去桂州打听啊。二爷我今年都不会去桂州了,除非腾云岭的山贼被剿灭了。”

那二爷说完,众人都议论纷纷了起来,这事还真是大事,总捕头勾结山贼劫镖杀人。这时又有几人来到茶楼,有人相识,都纷纷打起了招呼,还有人问道:“张爷,你也是去了桂州才回来的,可是桂州出了大事?”“万老板,听说你也去了桂州,给我们说说这两天的事。”“王掌柜,你也是从桂州回来的,来,坐下说说。”

茶楼顿时热闹非凡,说书的见状都没说书了,也跟着众人一起听了起来,听完了得记下来,回去还可以交上去,就着这事写本书出来。

卢林也喊伙计续水,继续要了一碟花生,边剥着花生边仔细听着其他几人的叙说,基本上和那二爷说的都对得上,就是还没有二爷知道的多,说得全。说起来都是感叹不已,如今桂州城都是议论纷纷。这些人路上走得慢了些,都是丑时寅时才到家,起得也就更晚。

听得差不多了,卢林相信这二爷可能和老古真认识,还有些交情的,不然不会知道这么多,旁人听了也有人向那二爷道歉刚才无礼冲撞的说话。

这一说一听的,也跟听了一遍说书一样,只是卢林本就是牵扯其中之人,是那二爷口中的追了下去,凶多吉少的刀客,那个被劫持的小姐还在客栈看话本小说呢。众人又议论了一番就到了午时了,三三两两相约去喝酒去了。卢林也起身回客栈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