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江湖十三之风起 > 第九十一章 思路

江湖十三之风起 第九十一章 思路

簡繁轉換
作者:舞昺十三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22 22:22:4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九月初九早上,姜星冉和卢林合练过后,吃过早饭就回去了,今日重阳,她要陪着师父、叔父他们去登神都西郊石窟山,此山原名早已经不知晓了,如今的名字是因为山中石窟,在山腰有石窟数十座,都有近千年了,石窟排列有序,形制各异,大小不一,造像八百余尊,浮雕、藻井、画像更是数千。后人均称此山为石窟山。

中午吃饭前卢林将汪成的剑铸造出来了,下午开始熔炼卫回的材料。早上姜星冉离去的时候就和卢林说过晚上可能不过来了,卢林继续看书誊录,看了【货殖列传】、【食货志】、【盐铁论】这几本后,钱庄暂时不开,这些日子看过这些书,卢林对于钱庄有些想法,思绪也散发开来了。

如今是世道太平,银价稳定,这钱庄开起来就是要赚钱的,怎么个赚法卢林不是很清楚,也只是听崔子芊说过一些,但是看过书之后,卢林觉得这用银子赚银子也是一种买卖,银子要不停的有人来借来用才能够从中赚银子,借还之间越多越快则赚得越多。

钱庄的事情多有依靠崔家,崔家虽然是零陵一带做得很好,可又如何呢?零陵城也仅仅是比庐陵城繁华一些大一些而已,崔家当初想做到桂州去,但是没有成功,还被黄总捕头算计了一把,差点让崔子芊坠入深渊。若是钱庄扩大起来了风险也是同样的大起来了,汇通江右和三湘的话,把几个镖局联络起来,往来银子运输周转应该是不会出现问题的,再想扩大就力有未逮了。

钱庄的买卖在借还之中,这就需要对来借的相当了解,有借有还就好,银子就稳稳当当的赚到了,就怕借出去了回不来就亏了,若仅仅是庐陵城,这些都问题不大,有戴老板、林老板还有入了商股的那些老板在,不会存在这些问题;而且这些经验崔家肯定是有不少,但是做到江右再到三湘后就不好把握了,风险大就需要得有可靠的人在各地才行,如今缺的就是人。

崔家是有零陵太守在后面支持帮衬,需要崔家出的本钱银子不多,崔家可以说是借鸡生蛋了;在林戴里开钱庄问题也不大,本钱不是问题,但是本钱怎么赚钱?缺银子的人很多,借十两八两银子这种应急的肯定会很多,这些人是根基,赚钱肯定不多;最初卢林想着是银子走镖带货能够赚不少,但是出了这次事情后,也谨慎多了,一年也就两三次,花不了多少银子;如果以后海运开了,那就需要大量的银子了,这银子怎么来?就需要好好想想了。

晋商票号开遍天下是怎么做到的?卢林从【货殖列传】、【食货志】、【盐铁论】、【天下郡国书】没有看出什么头绪来,做买卖的事情里面讲了很多,但是钱庄这些在以前是没有的,只有当铺。【货殖列传】、【食货志】、【盐铁论】、【天下郡国书】其中记载的一些见解和还有经历都值得再好好琢磨琢磨。

【货殖列传】、【食货志】、【盐铁论】三本书中记载的商贾都是铜钱为主,【天下郡国书】中记载的则是银子为主,和如今差不多,一般常用银锭分为五两、十两、五十两和一百两,官银还有五百两的;大锭上都铸印有铸造地名,重量及工匠姓名,小锭上有时还铸印有年号及地名。

卢林在庐陵城铁匠铺的时候,大掌柜给他们的月钱都是铜钱,他当初那点银子是攒着铜钱换的银子存来的,一般吃早饭都是带着铜钱,第一次去画舫吃饭的时候带的是散碎银子,半两、一两、二两的平时付账都需要一下秤一秤的,找零都是找的铜钱。如今是一两银子千文,但是【货殖列传】、【食货志】、【盐铁论】中记载世道不太平的时候,铜钱就会出现变化,有大小铜钱之分;【天下郡国书】则是银子兑换铜钱出现变化,铜钱贬值得厉害,一两银子可以兑换一千二百文到一千五百文不等。

这些事情卢林想了半个来时辰,头都有些大了,这不是简单就可以明白的,不比在书院求学差了,尤其是其中一些数算之法和一些商贾之道,他看过后似懂非懂,或许应该给王文英去研究研究,王文英胆大包天的跟着走镖一趟收获应该不小,她还想着去东南沿海,这四本书她看正合适,卢林相信王文英的眼界,看过这些书后会有更多的想法出来。至于卢林自己的想法,他觉得【货殖列传】那句话很好:不害于政,不妨百姓。

次日一早。姜星冉和对练完了后顺带把汪成的剑也带走了。

酉时的时候,姜星冉带来了姜仲云写给卢林的这大半年用【人器合一】的感悟,以及如今对【破晓】的掌控契合状况。姜星冉告诉卢林说姜仲云明天就会带着姜家人回去。

晚上卢林躺在床上拿着姜仲云的感悟看起来了,看了一刻钟后,卢林愈发来了精神,从床铺坐到桌子旁边,还拿起笔沾墨写了起来。以前关于【人器合一】之说,是从卢林帮苏流铸剑开始,后来重新品鉴后想到的,这是很难做到,需要的机缘巧合太罕见;再之后就是在龙城问过严大厨用刀之感后才有了如今的【人器合一】之说。

姜仲云在感悟中说到自己第一次改变是以前过于珍视【破晓】,后来得大掌柜指点养剑才有所改变,对于【破晓】有了进一步的使用;再往后得知【人器合一】之说,尝试与【破晓】契合,如今已有了一些进展,并且在和李皇极切磋中感受到了。

卢林仔细看着姜仲云这些感悟,有了些想法了,提笔就记了下来,试着找出原因来。定制是根据人的要求来的,这样铸造出来的兵刃是能够与定制者自然的契合,这种契合在开始就有着很快的提升。这些如今都得到了验证,无论是卢林用【长天】还是姜星冉用【秋水】,以及梁世用【灵犀】、金良用【飞红】、古耀用【南离】、玄安用【红尘】、李皇极用【落霞】……还有最早秦仪用【紫电】都是如此,但是在往后就都慢了下来。

如今的【人器合一】之说令使用者有了显著提升,在这些人之中都是确认无误的。卢林之前也曾想过,这些兵刃,除了本人之外,再换人来用,除非得到了这些人的传承才可以延续这种提升,而且这种提升再如何传承有序,也不能达到不会有最初定制之人这样的提升和效果,定制兵刃的局限性就在于这里。

姜仲云这些感悟让卢林想到了另一种方法,定制是兵刃适合定制者,但是【破晓】并不是定制,姜仲云是根据【人器合一】开始用另一种方式和【破晓】契合,如今也有了一定的契合,虽然比不上定制的契合,但日积月累,或许也能够进一步契合,时间肯定是慢了,效果却是一样有。

【破晓】这种兵刃,不会有定制者的烙印,后续的执掌之人就不存在定制者之后执掌的这些问题,还可以根据姜仲云的感悟来借鉴,重新自己去执掌【破晓】,这样就不是定制兵刃适应定制者,是执掌兵刃的人去适应兵刃,然后慢慢契合提升,这样对于兵刃的传承有利;定制兵刃对于定制者有利,一个是针对性极强,一个是传承延续极好;这样就多了一条路出来了,各有千秋了,至于孰好孰坏,现在还不能评价,就在于选择了。

如今也只有姜仲云有这感悟,还没有更多的验证,卢林仔细想了想,从当初自己帮苏流铸剑想起,然后到后来龙城铸造兵刃,这条路应该也是可以的,应该会是厚积薄发;虽然定制兵刃有先天优势,后面已经慢下来了,再往后如何,目前还不清楚;自己用【长天】契合感悟更多,但是那杆枪却不是定制的,自己可以尝试用姜仲云的方法来验证,姜星冉也可以用以前自己给她铸造的剑来验证。

卢林在姜仲云的感悟基础上再写下来自己的一些想法,坐着想了会后,又不由自主的大笑了起来,若是这样,那这十八万两银子暗中从曹石手中购买的十一柄刀剑可就很值钱了,还真是捡了大便宜了;明天姜星冉早上来了可以和她说一说,姜仲云明天带姜家弟子回去,走之前来匠房一趟,和姜仲云商量一下这个【人器合一】之说,姜家有愿意的可以在从中挑一挑剑;还有自家师兄师姐也可以让他们做这选择,如今珍稀矿材搜集极为困难,他们若是愿意挑几柄刀剑也是不错的。

想好了这些,卢林将写下的这些再仔细看一遍,然后收了起来,等几天给郭文写信寄书的时候一起送到临江坊给大掌柜看看。

九月十一,姜星冉早早过来合练后,去膳房的路上卢林问道:“星冉,姜大侠准备什么时辰走?”

姜星冉笑道:“叔父他们打算吃过午饭就走,怎么,小林子你要去送一送。”

卢林说道:“星冉,不是去送的事情,有了些别的想法,一会吃过早饭,你去请姜大侠来匠房一趟,还有你四位兄弟也请他们一起过来,等会一起和他们说说你就知道了。”

姜星冉说道:“好。”

吃过早饭姜星冉就回去了,待到巳时,姜仲云带着姜星宇、姜星云、姜星辉、姜星纬过来了,梁世也过来了。

卢林早就准备好了茶水,见他们来了,连忙停下锻造,倒好茶水让众人坐下,先是简单和姜仲云说起契合【破晓】之事,然后把自己的想法也说了出来,这一说就说了大半个时辰,姜仲云听后大喜,说道:“阿林,你这想法补充了我的不足之处,很不错。”

梁世在一旁听得认真,不时点头,然后沉默思索了起来。姜家四个弟子却是听得一愣一愣的。

卢林连忙说道:“姜大侠见外了,这只是晚辈的一些浅见。”

姜仲云抚髯笑道:“阿林,是你见外了啊,还叫我什么姜大侠。”

卢林听得一愣,连忙说道:“是,姜叔说的是。”

姜星冉在一旁听见顿时有些脸红,垂头不语,不时用眼睛瞟了几眼旁边的几人。

卢林接着说道:“姜叔,还有四位兄长,前些日子购买了一些神兵利刃,品质都不次于【破晓】,如果你们谁愿意用姜叔的方法,可以在这里挑一挑趁手的兵刃去用。”说着就将剑匣打开。

姜仲云说道:“星宇、星云、星辉、星纬你们自己看着办,不勉强的。不挑也没事,以后有了材料还是会让阿林帮你们铸剑的,只是这如今材料难寻,你们且得等着就是。”

姜星宇起身说道:“父亲,孩儿愿意。”

说完,姜星宇就先挑起来了,他是见过【碎星】的,第一时间就是把【碎星】挑出来放到一边去了,然后再从中挑出一柄剑来,说道:“卢林,我就挑这柄剑了。”

姜星辉、姜星云、姜星纬三人互相看了看,姜星辉站了出来看了看卢林又看了看姜星冉,然后说道:“叔父,我也愿意。”说着也挑了一柄剑。

姜星纬也跟着说同意,挑了一柄剑。

姜星云则是说道:“三位兄长都挑了,那我就等着卢林帮我铸剑吧。”

姜仲云笑道:“这样也好,不是都一样,多了个对比的,就是星云你这铸剑的材料要等上一段日子了。”

姜星云恭敬说道:“父亲,孩儿明白。”

卢林看了看,姜家这几人都是见过【碎星】的,都知道【碎星】是最好的,但是都没有挑,看来也是有所避讳了。

姜仲云说道:“阿林,这三柄剑多少银子?”

卢林说道:“姜叔,几位兄长喜欢,这怎么能收银子呢?”

姜仲云摆了摆手说道:“阿林,这话以后再说,你这买来的银子还是从我和师妹这里借来的,不是小数,这样吧,一柄剑就按两万算就是。”

卢林还待开口。姜仲云说道:“阿林,就这样定了,还有,星冉,你也听见了,记住了啊。”

姜星冉说道:“是,叔父,侄女明白。”

梁世这时问道:“卢林师弟,我也挑一柄剑如何?”

卢林说道:“梁世兄尽管去挑。”

梁世拿起那柄【碎星】说道:“我就挑这柄剑了,这应该是最好的了,算三万两银子吧,回头我和师姑说一声。”

卢林张口说道:“梁师兄,这有些贵了啊……”

姜仲云看了看梁世,说道:“这样也好,阿林,就这样了。”

卢林闻言就不再说话了。

姜仲云起身说道:“这次有这结果很不错,阿林,我们就先回去了,你也莫送了,自己多小心一些。”

卢林起身将姜仲云等人送到匠房门口。然后回来收起这些刀剑,十一柄刀剑还剩四剑三刀了,但是借了十八万两银子如今就剩一半的债了,轻松多了。这用刀的还师兄师姐也只有狐师兄了,也不知狐师兄是回岭南了,还是在何处,等到神都大比问问狐师兄,狐师兄愿意的话先挑一柄刀去用。

至于剑,用的人多了,四柄剑若是师兄师姐愿意用,加上这些天铸造节省下来的材料,可以铸造五六柄剑了;丹师姐有了【破凤】;谣师兄是用鞭的,赤云火石已经有了,见到谣师兄就可以帮他铸造了;雅师姐是用分水刺的,所需材料不是很多,这样一来师兄师姐的兵刃也都齐全了,苏师姐的兵刃忘记问郭文了,黄云峰应该帮苏师姐铸造好了。

卢林想到这十八万买下的兵刃如今可算大派用场了,心情极为舒畅,姜星冉的三位兄长都挑了剑,这是大好之事,至少姜仲云回去和姜伯涛提起二人之事肯定更多支持的,梁世挑走【碎星】留给道门了,那曹长老就算知道了也没有办法迁怒姜家了。

至于还去不去南定购买海铁,卢林想了想,还是要去一趟的好,这如今材料紧缺,搜寻极难了,多多益善。去那边一趟,还一个事情就要去零陵,襄阳孟淑之事还是要和陈堂首说一说的,具体怎么说,卢林也不知道,想到就有些头疼,不知该如何向陈堂首开口,想了想,没有什么头绪就暂时不去想了,等见到陈堂首再说吧。

再想了想,卢林暂时没有别的事情了,就在匠房安心铸造等着朱箴言来神都了,去一趟淮水钟离朱氏,把令狐雍一家三口安顿好,然后再去百炼堂一趟;至于欠下的铸造,先在这里铸造,到百炼堂后接着铸造就是,也不去急于完成,顺着心意来铸造。

下午申时,姜星冉就过来了,说道:“小林子,叔父他们回去了,对你可都是夸赞了一番啊。”

卢林笑道:“我这也是从姜大侠那些感悟中得到启发的,最后如何还不知晓,至少姜大侠用【破晓】有效果的。”

姜星冉忽然说道:“小林子,你刚才说什么?”

卢林连忙改口道:“姜叔,是姜叔。”

姜星冉这才慢悠悠的“嗯”了一句。

卢林又说道:“星冉,之前给你铸造的剑,你可以继续用,就用姜叔的法子。”

姜星冉笑道:“那是,这可是小林子你帮我铸造的第一柄剑,我之前用得很顺手的,一直舍不得的,这次比试都是用这剑的。”

卢林接着说道:“星冉,你和梁世兄说说那【碎星】也可以这般来用,而且梁世兄买下这【碎星】怕是帮姜家挡住曹长老吧。”

姜星冉说道:“嗯,梁师兄是这个意思,他自己做主的,中午吃饭都说了,他已经写信给掌教说明这事了。”

卢林说道:“梁世兄敦厚稳重啊,这事办得两全其美。”

姜星冉说道:“我看神都大比后,可能掌教就会逐渐安排梁师兄接手道门的事情了,这次梁师兄和我去龙虎山可能也有掌教这般安排,回来还要去武当山,叔父应该会在武当山等他。”

卢林说道:“这是五大派第一个这么安排的吧。金良、古耀、玄安他们都还没这样的安排,临清就不清楚了。”

姜星冉说道:“临清是有些古怪了。不好说。”

卢林问道:“星冉,李前辈说了你什么时候去龙虎山么?”

姜星冉说道:“现在去可以啊,但是师父说等你些日子一同去。”

卢林想了想,这恐怕是李皇极为自己的安危着想了,说道:“嗯,我明白,这几天你去铺子那边看看,朱箴言肯定不会一个人来神都的,我师兄师姐他们肯定会有谁一起过来的。”

姜星冉说道:“好,此前是两天去一趟,明天开始我每天去一趟。”

卢林点了点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