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江湖十三之风起 > 第十七章 儋耳

江湖十三之风起 第十七章 儋耳

簡繁轉換
作者:舞昺十三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22 22:22:4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三月二十九早上,吃过早饭,卢林让武南安排好众人上船,卯时过半就朝着西北崖州方向而去。

早上出发之时还是晴空万里,巳时开始刮起了风,还是从北而来的,船身开始不停的晃动,武南是有经验的,见状便让船工将风帆降下来,赶到船舱内和船工一起调整大船的方向和速度,午时开始下起了大雨,船身摇摆更为剧烈,卢林算是见识到了这海中的大风大浪,心中感叹不已,这等天威,人力是万万不可敌的。

卢林感觉这大船似乎改变了方向,还迎着风缓慢移动,约莫过了小半个时辰后,风雨止歇了;雨后的天空更是湛蓝湛蓝,空气也清新了许多,船板上居然还有一些鱼在扑腾,武南也出来了,让人扬起帆,清理打扫船板。

午饭也因此晚了一个多时辰,吃饭时,武南说道:“卢少侠,这风雨一来,水流改变了方向,我们这去崖州是逆流了,怕是要明天下午才可到得。”

卢林说道:“这倒无所谓,晚一天就是了。只是这海上暴雨时常会有么?刚才这船还逆风而行是为何?”

武南说道:“一般都有徵兆的,遇见了就尽快靠岸,刚才这风雨不小,而且徵兆也没有,来得突然,这般暴风雨来得快去的也快,逆风是为了躲避浪涛,不然随着浪涛摇摆了起来很容易翻船……”

卢林听着武南讲述也明白了一些这海上行船之事,这暴雨风浪是最为恐怖的,像刚才这般暴雨,一个处理不当就有翻船的可能,大海船就好多了,但是遇上更大的暴风雨也一样危险,这都是无法避免的;不过那样的大暴风雨不常见,若是在近海还好一些,进入深海就真的听天由命了。

下午行船就慢了许多,雅师姐、苏师姐拿着千里镜也是什么都看不到,入目除了是蓝蓝的海水就是蓝蓝的海水,一望无际,若是多日如此景象,也是枯燥烦闷得很的。

晚上吃过饭,卢林和武南说道:“武船主,你家在南定还是升龙?”

武南说道:“我是南定人,家如今是安在升龙城。卢少侠有什么事”

卢林说道:“等到了九龙山,我带着那几个交给官府的下船,去儋耳郡那边,然后再去白沙津,你驾船去白沙津等我,送我去岩州;这些女子就随船跟你走,你将她们送到升龙城客栈去,再安排那个熟悉真腊、苏禄国、满剌加国的船工跟她们一起,教授她们。

那边两个月后会有人走镖回来的,我写封信给你,等他们来了后你拿着我的信去找他们,让这些女子跟着他们去龙城,我这有事,是不能带着她们的,这船当初也说给你的。这些女子需要多少花费你算一下,我来给你。”

武南听了连忙说道:“卢少侠,你可千万说这些了,我定会按照你说的去做,她们这二十多人一人一月十两银子也不过五六百两银子而已。这船价值至少是十倍了,我得了船已经是很满意了。”

卢林说道:“这几日你也和那些女子好好说说这些事情,我并不是舍弃她们不顾的,是有事情要做,不能带上她们,你安排那船工就一直跟着她们,教会了她们话语后,我会安排镖队送他回升龙城的。”

武南听得卢林这话,心中有些惊讶,他是知晓升龙城那边客栈走镖的事情,没想到卢林还竟然可以随意安排镖队,这可了不得啊,心中对这黑黑的小子增加几分好奇和恭敬,嘴里连忙说道:“卢少侠放心,我会和她们说清楚的。”

卢林说完就回去写信去了,一封信是给苏师兄的,说了一下这些女子的来历和这几天的经历;另一封信是给周掌柜的,同样说明了一下,但是这些女子如何安排,卢林也不知晓,只是让周掌柜去安排她们先落脚,等她们可以交流了再说。卢林暂时是这么打算的,信写好了等分别之时再给武南。

第二天,苏师姐和雅师姐没什么事情,看海也看得无聊,就找到武南还有那船工,让他们转述,和那些女子交流了一天,酉时到了崖州,苏师姐、雅师姐还带着这些女子下船进城购置了衣物,在岛上她们的衣服都是破旧得很。回来的时候,这些女子个个都是喜笑颜开,搞笑得很,和雅师姐、苏师姐也热乎了一些。

晚饭的时候,雅师姐告诉卢林:“卢师弟,这些女子大多数是举目无亲了,她们被海盗劫掠之时都是跟着家人在一起的,家人都被海盗杀了,少数几个有亲人,也都说不清楚情况,她们可是认定你了。”

卢林说道:“武船主没和她们说些什么?”

雅师姐说道:“应该说了吧,我们也听不懂,看她们的神色,似乎不太愿意你这般安排。”

卢林说道:“我看二位师姐带她们买了衣服后,似乎关系近了一些,明日再和她们交流交流。”

雅师姐笑道:“这女子那有不喜欢的,没人喜欢蓬头垢面破烂不堪的。”也是同意卢林说的。

四月初一晚上亥时才到得九龙山,这么晚了也就没有下船,雅师姐、苏师姐和卢林说了一下今天交流所得,这些女子其实出身都不错,只是遇见了海盗,举家遭难,逃又逃不走,忍辱偷生的过了两年,当初还有一些女子都因为各种原因被杀了,还有想逃的也被杀了;她们本已经没有什么念想了,此次得救后就想跟着救命恩人,没有别的想法,看来还得卢林自己去解释了。

第二天早上吃过早饭才下船的,武南安排的人已经回来了,带着从儋耳郡请来的船工木匠,还有两个儋耳郡的衙役。

武南和请来的船工木匠去商议修船之事,卢林则是和两个衙役简单说了下这海盗之事,两个衙役见卢林年少,有些不相信,卢林掏出自己的秀才文书,这才信了大半;便押着两个海盗和那几个女子去了九龙山县衙,还交代卢林等会也来九龙山县衙一趟。

卢林先是和苏师姐、雅师姐商量,船上还有这么多货物,应该留一人跟船,雅师姐说道:“这跟船还是我留下合适,你们两个去儋耳郡。”

苏师姐说道:“那就有劳雅师姐了。”

卢林说道:“这去儋耳郡一两天就到了,最多去郡府衙门呆一天,我们就去白沙津,最多初五初六就可以到。雅师姐,这几日跟船,就再和那些女子再亲近亲近一些,最好从她们中间挑出几个有些见识的,能够带头的,等后面我就好和她们说。”

雅师姐点了点头,三人回到船上,卢林和苏师姐牵马下船,那些女子见状都围了上来,卢林连忙喊来武南,转述自己的话,自己是先去衙门处理海盗和那几个女子的事情,过几日会到白沙津汇合。那些女子见雅师姐还在船上,也没再说什么的了,只是告诉武南说卢林不要舍弃她们,卢林后这才和苏师姐得以下船去了。

卢林和苏师姐先去了九龙山县衙,知县已经审过了,此事罕见,海盗之事他也不能做主,安排了几个有些身手的捕快跟着儋耳郡的衙役,一起押送这几人去儋耳郡,由儋耳郡太守来定夺,并让卢林再去儋耳郡陈述。

知县如此说了,卢林也没说什么,只是说这押送慢,他会先去儋耳郡,约定四月初四到太守府去。说好后,卢林便和苏师姐骑马先去儋耳郡了。

巳时过半,卢林和苏师姐离开县衙,沿着驿道前行,这一带的驿道极窄,山高林密,瘴疠横行,破瘴药也都用上了,世人常言:岭南天气卑湿,地气蒸溽,而儋耳为甚。卢林算是体会到了,此前也只是在九龙山歇脚,这一路走来,感受比传言还要严重几分,或许是季节的原因;沿途也没有遇见多少行人,遇见的也都是三五成群的骆越黎人,没有见到单人行走的,据说是山林之中有劫匪出没。

天黑时在至来西北境山中寻了一处山洞歇息,寻到的干枝枯叶也都很潮湿,燃了半天才燃起,烤了点野味吃,但是夜里蚊虫肆虐,师姐弟二人被这些蚊虫弄得苦不堪言,一夜都没怎么睡好。前人都称儋耳岛是流放之地,孤悬于海外,隔绝于九州,这一日一夜的经历,卢林可算是见识到了。

苏子曾经流放于儋耳的儋耳郡三年,回去后不过一年就病故了;后来庐陵县的老乡胡铨也曾流放于崖州八年;如今的儋耳远胜数百年前,但这生存状况相比九州各地还是恶劣了一些。以前儋耳有骆越黎人时常作乱起事,史书记载的黎乱是三五年就有一起,如今倒是太平了许多,骆越黎人和汉人相处融洽了许多。

次日下午未时才到了儋耳郡,卢林和苏师姐找了家上好的客栈歇息,好好洗浴了一番,这两天赶路浑身黏糊糊的难受得很,晚上又没有歇息好,晚上吃过晚饭才在儋耳郡闲逛了一会。

儋耳郡汉人倒是和九州没什么差别,骆越黎人就不一样,妇女多穿直领、无领、无纽对襟上衣,还有穿贯头式上衣,下穿长短不同的筒裙,束发脑后,插以骨簪或银簪,披绣花头巾,戴耳环、项圈和手镯等各种饰物,倒是和瑶人女子有些相似。骆越黎人男子装束一般结发于额前或脑后,上衣无领、对胸开襟,下着腰布,有些男子上衣与女子无多大分别。

客栈有驱虫之物,门窗也都封闭严实,好好歇息了一夜,四月初四早上吃过早饭,卢林和苏师姐就去了一趟儋耳郡,见到太守卢林说及的海盗之事,儋耳太守听闻后甚为惊讶,押送海盗的衙役还没回来,太守见过卢林的秀才文书,得知卢林乃是临江坊之人,颇为重视,并婉言留二人在太守府用午饭。

押送的衙役还未回来,卢林想着此事重大,不便就此离去,就应了太守的要求留下来吃午饭,此时还不到巳时,卢林便和太守品茗闲谈,倒是得知了一些儋耳的情况。这两天沿途所见不少峒寨,卢林是区分不了;太守说黎人居处架木两重,上铺以草如楼,呼曰栏房;上以自居,下以畜牧,形长且阔,茅檐低矮,状若覆舟,亦称船形屋。

骆越黎人多是翁堂沃工的族群聚集生活,由辈份最长、年龄最大者充任畏雅,畏雅相当于是族长家主,聚集一起称为峒,峒有大小之分,大峒之下包括几个小峒,小峒就是一两个小村子,峒与峒之间有严格的边界,互不侵犯,但因为用水、伐木等事常常会引发两峒械斗;若无这些事情,平常各峒互相之间还算友好,还会互通婚姻。

以前儋耳穷苦,是流放之地,如今是改善了许多了,儋耳岛上人口也有数百万了;得益于占城的稻种传入,能夏种秋收,增加了产量,耕种水稻一年两熟,骆越黎人如今普遍使用从汉区传入的铁质农具犁、锄、镰刀等,儋耳水多,不少人还学会了水转筒车引水灌溉方法;以前儋耳是要靠北边运粮来儋耳岛维持生计的,尤其是各府衙官吏吃用全都是靠北边广府送粮过来分发的,若是遇见风浪耽误了送粮过来的时间,歉收时节饥一顿饱一顿饿个七八天也是常事,如今倒是送粮往北去了。

儋耳的苎麻一年可收四次,儋耳妇女工纺织,拆取五色丝加木棉,挑织为单幕,又纯织木棉、吉贝为布,所织出布匹称为黎锦,也叫吉贝锦,色彩鲜明,不易褪色,图案花纹精美,精细、轻软、耐用,在各地颇受人喜爱,连同儋耳出产的沉香、洗瘴丹、赤白藤、花梨木等物品通过商贾贩运出岛。

午时正用饭时,押送的衙役回来了,太守饭也没怎么吃,匆匆和卢林说了一声,就去审讯去了,回来对卢林和苏师姐感谢了一番,写好塘报让人急送州牧;此案也要在儋耳岛内各地张贴布告出来,大肆宣扬一番。

申时,卢林和苏师姐辞别了儋耳太守,往白沙津去了,临别时,卢林还向太守讨要了一份处置海盗的文书;离开太守府,路过苏子书院,进去看了看,此处是苏子当年贬谪儋耳居住生活、讲学授书、饮酒会友的地方,以前叫做载酒堂,房屋简陋破小,数百年来儋耳人感念苏子在儋耳所作所为,历经扩建,才有如今的景况。

儋耳人当地流传的话语是:苏子不幸儋耳幸。苏子来儋耳之前,儋耳并无举子,更无进士,此后人文方始兴盛。苏子流放儋耳曾与友人书:某垂老投荒,无复生还之望。还有诗云:此生当安归,四顾真途穷。

但是三年后,苏子渡海离开儋耳吧北归前留诗一首,却是豪迈得很: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只可惜天不假年,苏子病故于此归途之中。

戌时,卢林和苏师姐在临机地界临江畔歇息,抓了几条鱼炙烤,烤出来的味道一如从前,比海鱼美味多了;卢林请苏师姐好好评价了一番自己的炙烤手艺,苏师姐只说自己不如他,对于炙烤她并不知道多少,但是味道还是很不错的,比之去年此时在郑县时手艺提高了不少。

对于炖汤,卢林也请教了苏师姐,苏师姐也说不清楚,她是和严大厨学的,但是后来严大厨说她炖的汤更有味道,教不了她了,原因也不清楚,最后只说可能是苏师姐这方面天赋异常,或者说是鼻舌对炖汤的感觉比常人灵敏数倍;严大厨这么说是因为苏师姐炒菜很一般,唯有炖汤是一绝,无人能及。

卢林听了很无奈,严大厨厨艺是没得说,这般判断是极有见解的,他想着炖汤来对付凤儿和皓儿基本是不行的;苏师姐得知后笑个不停,她去年跟着三叔三婶一路去扬州、临清、东关、神都,炖汤做饭这些事自然是她这小辈做得多,根本没想过这些的,如今想想凤儿、皓儿确实是因为喝汤对她亲近,确实是无意得来的。

苏师姐建议卢林炙烤朝着孩童的口味调整调整,她们吃卢林炙烤没什么,孩童可能会觉得口味过重,应适当再略微淡一些;卢林听了,接受了,可这没有什么孩童来试验。等有机会再说了,如今还是让自己吃得过瘾为主。

四月初五一早,在渡口渡过临江,临近未时到了白沙津,海岸坡度平缓,岸线开阔连绵,卢林见到岸边的白色沙滩和小岛那边的很相似,沙滩洁白,海不扬波,也明白这白沙津名字的来由了,白沙津是儋耳黎母水入海之处;自儋耳岛有海运始,就在白沙津一带迁津建浦,后来海运禁了,只往来岩州,此地便萧条了许多,不复昔日商贾络绎、烟火稠密之繁华了。

白沙津旁建有一座所城,周有一千余丈,高四丈,阔三丈,雉堞近千,旁有窝铺数十,城有四门,所城大体为方形,东北临大海,筑石岸于百余丈外,环城浚濠。卢林和苏师姐进城寻了个酒肆用饭。

一边吃饭,一边打听了下白沙津的情况,很早以前城东一带是叫做通津坊,坊市林立,并不适宜船舶停靠,五百年前因一次异常猛烈的狂风暴雨突发,导致黎母水冲泄而出入海,形成了这白沙津如今的模样,变得适宜船舶停靠了。

数百年前这一带还有市舶司,各地商船往来频繁,贸易持续兴旺,东南海路往来贸易都会在此停歇中转,南海诸国番邦朝贡不绝,曾有记载白沙津之盛况:帆樯之聚森如立竹,汪洋浩渺之间,山微微如一线,舟杳杳如寸苇。

此地繁盛也因此引来海盗和扶桑贼寇的觊觎,往来驾小舟流劫白沙津一带海洋间,隐泊野岛,窥视商船劫掠之;前明月皇朝和扶桑国曾经联手在东莱到越州一带合力打击剿捕海盗,清平了有数十年光景,后来双方勘合贸易中断,海盗又肆虐了起来,于是就禁了海运,海盗流窜到了白沙津,白沙津本还有些走私贸易的,被海盗劫掠了几次后也断绝了,只往来岩州了。

卢林看了看这矗立一两百年的所城,那些雉堞建得如此密集,比之西关三丈一个的垛口还密集了一倍有余,原由就是为了防御海盗才如此筑造的。此时酒肆客人只有他们师姐弟二人,店家也就说得比较详细,了解了一些白沙津的情况,卢林和苏师姐吃过饭会钞时多给了半两银子给店家,然就去岸边寻找雅师姐去了。

酉时,在城外西南边二里外,找到了大船,只见这海盗的大船船头已经修补好了,看来白沙津还是水路发达之地,船工木匠不缺好手。见到雅师姐后,雅师姐说他们已经到了两日了,她曾经去所城内城主府通报渡海去岩州,但是这一船人来历说不清楚,只能等着卢林来了再商量。

卢林说道:“我们明日一起再去问问。”

苏师姐笑道:“雅师姐,没事,临江坊的名头很好用,我们去儋州郡,那太守听闻了,很客气的接待我们了,事情都很顺当。”

雅师姐说道:“也是啊,临江坊是三大铸之一了,早知道我就不去这一趟了,多事了。”

武南就卢林来了,也过来了,问道:“卢少侠,明日可渡海么?”

卢林说道:“武船主,应该可以的,如今那些女子如何了?”

武南无奈说道:“暂时还是都想跟着卢少侠你,我说的不太管用,怕是还得卢少侠你亲自和他们说才行。”

卢林想着这事就有些头疼,说道:“等分别之时再说吧。”

雅师姐说道:“卢师弟,我这几日交流,倒是有两个有些见识,能够理解的,再有几日,由她们领头去说应该问题不大。”

卢林苦笑道:“明日就要渡海了,我们哪有这么多时间了?”

苏师姐说道:“岩州走海路可以去番禺的,我跟着师父去见十姑姑的时候,听师父说起过,十姑在番禺,我们本来就要去拜见的,如今有这大船,走海路还要快一些的,两三日就可以到得,走陆路怕是要五六天。”

雅师姐也点头说道:“卢师弟,番禺那边有珠江水入海,用这船过去是极为便捷的。”

卢林闻言,眼睛一亮,今日才初五,和王文英约定的是四月底,左右也无事,走走海路也不错,只是这去过了番禺,再回来合浦时间肯定没问题,只是这般往来有些浪费了,当初和王文英说的时候,可没想到会遇见海盗,还能够获得这么一艘大船。

当初想着这一路不要太匆忙,慢慢边走边看的过来,如今可是人算不如天算,不过这是好事,就是还要和武南商量一下,或许还可以到合浦和王文英汇合后,再一路来番禺再走海路去温陵,能够节省不少时间,到了温陵然后再让武南连人带船回南定去。

卢林想了想,这样似乎也很不错的,于是问武南道:“武船主,你这些时日可着急回去?”

武南说道:“卢少侠,你有什么事但说无妨,我这出来是不定时的,要提防海盗,时常是一个月两个月的,无妨的。”

卢林说道:“我这想去番禺再去合浦,然后又回番禺去往温陵,不知武船主觉得可以么?”

武南思索了一会,说道:“卢少侠,这几处地方我也略微知晓,这船比我那船还好上许多的,去是无妨的,只是没有走过这边,海路的情况不熟悉,若是有海图问题不大,不然怕是不好走,或者找个识得海路的人来指引。”

卢林说道:“武船主这么说,那就好办,我明日去城主府找城主说说,如果城主有海图我尽量想法子拿一份回来。没有的话,我去所城打听打听,雇个知晓海路的人来领路,你可以去安排一下,我明日来处理好这些事情。”

武南听卢林这般说了便去安排了。

卢林和雅师姐、苏师姐说了自己的想法,她们两个没有什么意见,只是对于卢林竟然约了王文英在合浦会面同行有些讶异,看向卢林都是一副意味深长的神色,然后不管卢林怎么解释,转身回各自舱房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