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江湖十三之风起 > 第九十八章 七脉

江湖十三之风起 第九十八章 七脉

簡繁轉換
作者:舞昺十三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22 22:22:4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三月初三上午,六掌派讲了西关大战他亲历的第一仗,这说的和王侍郎、马侍郎他们这几个月的就大相径庭了,他们讲述的都是各种典籍记载的典籍大战例,这些都算是战后的总结分析,胜是胜在那些地方,败又是败在那些地方,用的什么阵法这些。

六掌派讲述是亲历的,并没有胜败之论,只有身在其中的感受,是一场去支援途中的遭遇战,这是在大战之初,双方都没有太多的准备和经验,从开始的慌乱到逐渐的冷静;六掌派似乎是在回忆一般,慢慢的说着自己的感受以及这一队人马的遭遇。

这种遭遇战更为考验队伍平时训练的配合,以及主将随机应变的指挥能力,军士至今配合默契程度如何,能够快速在主将的指挥下布阵迎敌,就能够占据主动,损失就会减少很大;这样的遭遇战主将的决断和态度很关键,是战是退,是攻是守,需要在短瞬之间作出判断发号施令,第一道命令就决定了这场战事的大致结果了,过程就看将士们的了。

双方实力相差不大,主将快速果敢的决断,更容易带领队伍获得胜利,说是胜利其实就是保存了更多的人马下来继续去完成本来的任务;稍有迟疑就容易错失良机,队伍大损,任务失败;这种遭遇战胜负是很难说的,只能说损失少就是胜利;若是实力悬殊,遇见大部队了,那就得尽量减少损失撤退了;都需要主将在短瞬之间来决断。

这一场遭遇战,六掌派是跟着崆峒前二掌派的,那会也就是二十一岁,六掌派他们两千人马遇见的西胡人马比他们多了一千,前二掌派在遭遇之时果断下令布阵迎敌,最开始都很慌乱,西胡军队则是反应慢了一些,失去了先机,人数多也没用,一番拼杀后,西关将士军心稳定了下来,把优势发挥出来了,厮杀了近一个时辰,这才各自退去。

这场遭遇战,谈不上胜负了,六掌派这边折损了近千人,西胡人折损了一千八百余人,只能说六掌派这边战果更好一些,若是再继续拼杀下去,那真就不知道会有多少人能够活下来了。

王侍郎和马侍郎都是没有上过沙场的,两人都是四十余岁,在兵部为官也就十五六年,对兵书兵法钻研很深,讲起那些战例都很有见地,但和六掌派说的亲历相比就逊色多了,六掌派也不知道是不是讲过很多次,还是准备充分,讲得是有声有色,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其中的每一个细节,反正卢林听了觉得很残酷,心中有些发冷,再看其他人也听得都有些冒冷汗。

中午吃饭的时候,众人都讨论起六掌派所讲的,都心有戚戚;昨天六掌派说及领兵之事,众人听了都颇为振奋,今日再听这战事,犹如一盆冷水泼了下来,都警醒过来,这上了沙场是搏命,可不是一般的江湖厮杀,他们这些人都或多或少的经历过江湖厮杀,但是和这成千上万的大军厮杀完全是不一样的,江湖厮杀或许凭借武艺高强胜出,在沙场就很难说了,什么情况都会发生。卢林想着鄱阳湖大战,汉王不就是在大战中意外身亡的。

下午申时,卢林和姜星冉,找到苏师姐,照旧抄录一份苏师姐帮他润色过的感悟,但没有直接回匠房去,而是和姜星冉一起认真向苏师姐请教了一番;王侍郎和马侍郎讲述的那些战例,卢林抄录一遍交上去对付一下可以,六掌派这么用心给他们讲述亲历战事,不能这么敷衍了,得多了解一些,万一六掌派问起了也好应答。

如今战事将起,别人不清楚,卢林是知道一些的,西关这边多半是六掌派是主帅之一了,应该是在西关这边为主的,东关那边不清楚是不是二长老,再有一个就是兵事堂堂主叶成梁,兵事堂还兼顾其余各路的战事。朝廷这么安排他们来学兵法韬略,本就是为了战事做准备的,战事一起,他们自然要领兵上战场的。

随后六掌派每日上午讲述战事,都是亲历的,有大战也有小战,还有带领斥候去侦查的与西胡斥候之间的搏杀,都是江湖高手,没有大阵仗的惨烈,但更为惊心动魄,这些更考验个人的本事。

卢林这些天每日少铸造了半个时辰,下午申时就和姜星冉还有苏师兄他们,一同听取苏师姐的分说,然后再去匠房铸造,在三月初七这天,将剑胚锤锻到断裂,仔细看过断口,卢林知道这是他用折叠锤锻的极致了,再想更进一步是千难万难了,纵然是修为到了八脉顶峰也不能有太多进展了,就不知道极境后会如何。

在剑胚锤锻之前,卢林每日锤锻前都会试一试弯曲度如何,这天是可以八圈了,然后锤锻了一个时辰后断裂了的,已经试出来八圈是极致了;卢林就着手开始制作机括的铁条了,材料就用这普通的矿材和风磨铜熔炼在一起来折叠锤锻,用了风磨铜进去应该可以增加一成左右的韧性,其它的都不去考虑了,只求韧性。

这次不再是熔炼成剑胚样式来锤锻,是按照扇子和暗弩的尺寸来的,约莫六七分宽的铁片,厚度要锤锻到不过半厘;这需要很细致的锤锻,用的是小锤,这薄铁片长有三尺,一连锤锻了五天后,卢林隐隐觉得心法有突破的迹象,这是他第一次如此精细的锤锻,之前锻造腰带剑用大锤,和以前铸剑区别不大,这次精细锤锻还别有收获,对于一些铸造细微的体悟更多了。

三月十五这天,卢林在锤锻结束后,睡前修炼心法时,竟然一举突破了六脉,突破得很顺利,就是在修炼时自然而然突破了,这一突破,卢林心中大喜过望,暗自思索了一会,回顾了一下这些天的经历,推断或许是这折叠锤锻的缘故,机缘应该是自己这些天精细锤锻体悟,这铁片怕是不能再继续锤锻下去了,明日开始制作机括看看。

三月十六日一早,卢林早早起来练拳练刀练枪,仔细体悟突破六脉后的感受,自从除夕和初一分别与曹石、白云意交手之后,卢林就反思过自己的得失;这两个半月来,他重新将【霜寒刀法】一招一式拆解开练了一遍,尽量去简化,以便于配合【移花】出手,将【移花】这一招的出手前的徵兆隐蔽起来,既然曹长老看出来了,他就要去改变了,拔刀式也借鉴模仿了郑田川的拔刀式的诡异,配合步法,这样使出【移花】来可以不用【霜寒刀法】来聚势。

若是如今再对上曹石,纵然曹石有破解之策,他也有办法使出【移花】令曹石受伤,如今突破到七脉了,感悟更多了一些,隐隐觉得这【移花】可以和【霜寒刀法】前面十一式随意结合起来了,其威力虽然不及蓄势一刀凌厉,但是胜在出手更自然了一些,徵兆不明显,内力消耗也少了许多,【霜寒刀法】前面十一式可以简化为六式了。若是再突破了七脉,应该还可以简化。

南拳之前是练到五拳就没有再提升了,这一突破,又有余力开始朝着四拳简化去了,卢林记得三叔说过的,八脉可以练到四拳,那就是大姑姑教授自己【南拳】之时的四拳,再跨出半步,是三拳了,就是大姑姑如今的水准了。

七绝枪枪法第八朵枪花的枪影看得更清晰了一些,【明玉十八手】最后一式‘**广’和前面十七式更融洽了一些,这些都是修为突破提升带来的,卢林暗叹这果然是一脉不同一脉,【游龙掌】和【莫问十六指】也都跟着精进了一些。

再就是【南源刀法】了,小庙老僧演练的最后一招,卢林这些时日已经不再去想了,招式精妙是精妙,但也只是一个架势,自己若是想以此来练成最后一招是不行的,借鉴也都不去借鉴了,每日练刀法都是尽量揣摩前面十七式之间的联系,慢慢自己琢磨这最后一招。

至于【寂灭刀】卢林就是尽量简化,最初练刀是练的这刀法,适合初练,如今对敌用起来,这些招式就有些平庸了,卢林已经简化了一半招式,精妙了一些,还远远不够;自从练了【霜寒刀法】和【南源刀法】后,卢林用在【寂灭刀】上的精力远不如从前,这两个多月来都重新补上来了。

早上卢林就这样感悟了近一个时辰,然后高高兴兴去膳房吃了早饭去了学殿。中午,卢林悄悄和姜星冉说起昨夜突破的情况,以及自己的猜测,姜星冉闻言很惊讶道:“小林子,你这真是得益于铸造了啊。”

卢林点了点头说道:“星冉,以前我不清楚,昨夜我想过应该就是这个原因了,这来了兵部后,别的我也没做什么啊,和曹石、白云意交手都是除夕和初一的事,都三个多月了,你们每天会互相切磋,我在匠房也只是早上独自练拳练刀,其余时候我就是铸造了腰带剑熟练了这新的锤锻之术。”

姜星冉说道:“小林子,那你这扇子应该可以制作出来了,我倒是好奇会是什么效果了,是不是和那些记载上一样神奇。”

卢林说道:“我也不清楚,觉得主要作用就是出其不意,和这腰带剑差不多吧,可能就是更隐蔽一些,令人防不胜防。”

姜星冉说道:“能够这样就有很大的作用了。”

卢林说道:“这还没制作出来。不知道情况,只是我的推测而已。”

姜星冉说道:“小林子,那你还要几天可以锤锻好?”

卢林说道:“昨天锤锻后心法突破了,我感觉锤锻差不多到极致了,不能再锤锻了,这几天准备开始制作了。”

说起制作,姜星冉就愈发来了兴趣,和卢林说起想要制作出一柄什么样的扇子来了,王文英的扇子她是听说过的,那会是二殿下李暃听闻后去见识过了,想出一万两银子买下来,但是看过后就没再提了,告诉过姜星冉,那会姜星冉还没去龙城,不认识卢林,只是后来说及王文英之事提到扇子,就和卢林说了一句曾经有人出了万两银子想买下之事。

王文英的扇子是淡青色为主,展开后山水云纹是白中还有金黄之色,姜星冉如今用的【秋水】是淡蓝色,对于淡蓝色有些偏好了,当初给卢林定制衣服也有淡蓝色的,这扇子就想要淡蓝色为主,听从了卢林的建议,中间图案用上淡紫色搭配,在两边扇大骨刻上星冉二字,中间也要卢林想办法刻出个姜字来。虽说姜字比王字复杂多了,卢林听了没敢不答应,还说一定会让姜星冉满意。

姜星冉接着告诉卢林这些天查找书籍的事情:“小林子,你说的那个何普胜、何云野、柯云野、云野道人的书,我和苏师姐将那几本看过了之后,又找到了两本署名何普胜的,说的是一些教授给军中将士器刃养护之法,苏师姐看过后,说你懂的都比那些更多,就没和你说。”

卢林闻言说道:“你们都找完了?”

姜星冉说道:“这次比上次还仔细多了,苏师姐说每本书都打开看一眼,看看里面有没有你说的这些名字,怕是遗漏共同著书名字写在里面了,这样慢了许多,如今也找了一大半了,再有七八天应该能够找完了。”

卢林说道:“星冉,辛苦你和师姐了。这些书等我得空再去看看,或许有些可借鉴之处。”苏师姐都说这器刃养护之法不怎么样,但是卢林来找书是有别原因的,三叔和十三姨都是单独嘱咐他这些事情,他也不便和姜星冉详细说明找这些的原因,只找了这个由头。

姜星冉说道:“好,等我们都找完了看看还有没有别的再告诉你;这事我和苏师姐有什么辛苦的,跟你比就差远了。”

卢林笑道:“我这是习惯了,又是为娘子制作扇子,那是应为之事。”

姜星冉说道:“小林子啊,苏师姐说你越来越油嘴滑舌了还真没说错,还赖我,说是我教你的,我何曾这般教过你,你这是从哪里学来的?”

卢林赶紧说道:“星冉,我离开你这大半年可没和谁学过的,一路的经历都告诉你了,在海上同行雅师姐、苏师姐可是都在,然后就独自去了你家和朱氏、少林、崔家就来神都了。”

姜星冉见卢林有些发急了,说了这么一大通话,觉得男儿有些可爱了,心底一片温柔,伸出手指堵住卢林的嘴,说道:“小林子,你莫说了,我信你。”

卢林闻言,嘬了一下姜星冉的手指。

姜星冉脸色一红,连忙收回手指,还朝门口处看了看,说道:“小林子,这大白天的,你……”

卢林说道:“看见娘子有些忍不住。”

姜星冉起身道:“不和你说这些了,走吧,去藏书楼。”

卢林见状跟着起身和姜星冉一起去了藏书楼。

申时过半回到匠房,卢林开始琢磨如何制作机括了,先是将薄铁片均匀细致锤锻了一遍,然后开始弯曲铁片,弯曲到八圈之后,再将铁片紧密合到一起,松开看了看,弹力不小,远胜竹子类的;再测量了一下扇子尺寸。

扇子一般是上端扇大骨,宽一寸左右,底部是三四分左右,一般扇子合起来七八分厚,若是要安置机括到扇子底部,底部就得和上端一样了,外观要改一改,呈直条状了,这个机括就是一寸长七八分厚了。

按照这个比例,卢林将铁条分成三段了,一尺一段,先试着将这铁片弯曲到极致后,测量了一下尺寸大小,然后开始制作这机括的外壳;这是第一个机括,黄云峰也不在身边,如今就是写信去请教得不到回信,卢林没有什么好办法,也没什么人可以商量,只能用这样的笨法子来制作了,想着是总得先制作一个出来再说,不管制作得如何,不行就改。

这一动手制作就到了亥时才制作出来,卢林试了试,略微有些宽松了,仔细再测量了一下尺寸然后就去休息去了,明日再来重新制作。

第二天快了一些,不到亥时卢林就将外壳制作出来了,大小合适,接下来就是制作开启的蝶形铁片,这样式还是那天姜星冉和苏师姐找到关于这何普胜的那本堪舆书,在最后面记载的样式,只有一个样式说明,并没有制作方法,看来这何普胜是没制作过。

卢林再仔细一想,也不能这么说,那几本书应该是差不多同时间留下来的,多半还是明月皇朝立朝之前的事了,谁知道这何普胜后来有没有去制作过了,这人能够知晓这么多已经是很不凡了,铸造技艺也肯定差不了的;闲着无事研究这些,对何普胜来说不是难事,只是江湖上未曾见到过这袖箭的流传。

三月十九,卢林终于将机括制作出来了,九分半长、七分半厚,高一寸,铁片弯曲八圈左右塞进去,上端用蝶形铁片堵住,这蝶形铁片的两边蝶形处更厚实,一按压两片蝶形可以打开机括,这样铁片弹出来将前方的扇片弹出去,这弹射的力道不小,具体能够弹射多远,还需制作扇子或是袖箭来试一试了。

随后两天卢林按照记载的袖箭图样制作出了袖箭出来,还配了三枝短箭,用扇子暂时还不行,需要将这蝶形改成和机括上端一般大小才行,还需要改变一下开启的方法让铁片弹射出来。袖箭的箭筒卢林也改了一下,之前苏师姐给的图样标注是筒长一尺,他试过了,有些过长了,就是八寸也长了,只能是藏于小臂外侧。

卢林这次制作的袖箭筒长五寸半,机括是一寸,内装的箭枝为空心的铁杆,弹射出去后方向更稳定,至于速度,卢林试了试,三丈之内可以保持迅猛之势,越近越容易命中伤害也越大,这弹射的距离,最远是五丈了,三丈后速度就慢了下来,到四丈就力道不行了,在这之后都没有伤敌的作用。

样式是难看,效果还行,卢林觉得还交代得过去,不枉费自己这些天费心尽力的制作了,这个可以寄送回去,让黄云峰在机关坊那边改进样式,包括这机括的位置也可以调整,他做这些远不如黄云峰,这袖箭还有许多细节需要打磨的,这些细致活,机关坊那边很多能工巧匠比他厉害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