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江湖十三之风起 > 第一百零四章 海船

江湖十三之风起 第一百零四章 海船

簡繁轉換
作者:舞昺十三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22 22:22:4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四月十一日早上,卢林和姜星冉练了一刻钟刀剑合璧,然后就匆匆回到房间,把装着空葫芦的箱子背着下来,再和苏师兄他们说了一声,要将这些带回去,留在这里怕被发现,那就不太好了,然后会在将作监那边吃过早饭过来。

到得匠房,卢林把箱子放下,就去了膳房,管事监也在,卢林端着稀饭和包子坐到管事监身边坐下问道:“大人,这一会我就要去乘船了,可是你们造的大船?”

管事监说道:“卢大匠,这就要动身了,你最多一个时辰就能够见到,和你说也无妨了,正是两个月前造出来的大船,也多亏了卢大匠你帮忙铸造出来的铸剑,不然可要多一两个月的时间;卢大匠上了船可以帮忙好好看看,你铸造的那些铸件都用在一些紧要部位,应该还可以改进的。”

卢林说道:“大人说了,我定会好好看看的,不知这大船和大宝船还差多少?”

管事监说道:“按照这图纸记载来看,大宝船应该能够有三万石的载重了,最大的可能有十万石的载重,关于这些情况,我们都商议过了,十万石载重的大宝船我们如今是万万造不出来的;三万石有可能造出来,但肯定不是那么容易造出来的,不可能有那么多木料来制作的,应该可以多制造出载重万石左右的多一些。”

卢林说道:“大人,这些我也不是很懂,不知临江坊那边造船如何了?”

管事监说道:“工部这边数月前去了几个人,但还没有回来,不知晓是什么情况,也就是前几个月彦纯从那边来过信,说是遇见了一些问题寻求办法,我们这边能够解决的都写信过去了,其余情况都不清楚。”

卢林见管事监这么说,多半还是现在不能告诉他,也就不再多问了,吃着早饭和管事监说了一会话就赶紧去了兵部小楼,到的时候辰时二刻已经过了一会。看见众人收拾好了包裹,都是背着一个包袱带着换洗衣物和日用之物,带着随身刀剑,陆陆续续往学殿去了,姜星冉正等着卢林,卢林也匆匆上楼背着包袱带着【长天】下来,和姜星冉去了学殿。

到了学殿,六掌派还没有来,除了王侍郎和马侍郎外,还有两个兵部官员端坐在上面,过了片刻后,六掌派来了,将这两位官员向众人介绍了一下,一个是水师将领,名叫杜元勋,在兵部为数不多的水师将领中最为出色的一个,熟知水战各种事宜。

另一个是漕兵参将沈子启,在禁海运这两百余年,兵部水师可以说是名存实亡,也得不到重视,研究水师的更是寥寥数人而已,大多数熟悉喜好水战的都是在漕兵中为官任职。

漕运是大事,运送钱粮米盐,每年从东南运往神都、洛城的盐粮就有两千万石之多,还不说其它各种货物了,事关百姓生计、社稷安危;兵部独设有漕运总督一职,品秩却与兵部尚书等同,总督府在清江,独领漕兵十五万,并不参与神都朝政。

漕运总督除了主持漕运重任外,尚总理军政事务、督理钱粮、操练兵马、修理城池、抚安军民、平叛剿匪、禁革奸弊等事项;如有战事,即可调兵遣将,迎战抵御。沈子启是漕总手下得力参将,有多年清理漕运沿岸劫匪盗贼的经历,对于江河水战极富经验。

六掌派说完了也不再说什么了,大手一挥,整队出发,一行六十八人就离开学殿出了皇城,来到护城河畔,只见三艘战舰停靠在岸边,战舰不大,长约三丈余,宽约一丈,比之平常百姓乘坐渡河的舟船小了近一半左右,可乘三十人左右。

都上船后,战舰离开就启程,沿着水路一直来到了大河边,此处在去年卢林乘船离开神都北边,差不多有两里多远,是朝廷的官渡,远远就看见一艘大船停泊在岸边,很显眼也很新,到了近前一看,木漆都是新的,应该就是管事监说的新造出来的大船。

此船还不是尖底船,是平底船,卢林见了有些诧异,不论是在南定乘坐武南的船还是那海盗船都是尖底的,不知道工部怎么造的是平底船,船长约十丈,宽有三丈半左右,方头方尾,头尾都悬挂了两个四爪大铁锚,看大小,比墨潭船坞那边铸造的铁锚还大一些,怕是有五六百斤重一个了。

船上前中后立着七根高大的桅杆,中间的应该是主桅杆了,旁边两根,前后再各两根,船身中部两侧各设有腰舵,舱房在大船中间略偏前的位置,有三层在船板之上;这大船可以轻松装载二三百人不是问题,方头方尾也都宽阔,可容十余人宽松站立张弓引箭。

此船比那海盗船还大了近一倍,卢林纵然是听管事监提及过,想象过,但是真见到了实船仍觉震撼不小,郑田川和雅师姐、苏师姐更是吃惊不已,其余人应该都没有见过这么大的船,都是一脸震惊;这应该是本朝第一艘大海船了。

狐师兄平复了下心情,感叹道:“这才是大海船啊,以前在番禺只是听闻老人言及过,如今才真正见到了,只是似乎和所说样式有些不同。”

苏师姐说道:“这是平底船,不是我们乘坐过的尖底船。”

雅师姐也说道:“嗯,是很大了,和江上行的大船样式差不多,但是大了数倍了。”

姜星冉问道:“小林子,你们在海上的行船是什么样子,这有什么区别?不都是在水上么?当初我们从升龙到南定不就是这种船么?就是小多了而已,这一船装上整个镖队绰绰有余。”

卢林说道:“这平底船容易触礁搁浅,越州那边沿岸礁石遍布,平底船就不适宜这种船行驶,这以前我也不清楚,从升龙城到南定那边礁石不多,他们不敢远离海岸行驶,靠着岸边行驶就都是这种平底船。

那海盗船是要去深海的,他们的隐蔽居处小岛礁石遍布,不易快速行驶,容易搁浅触礁,海盗都带有数十小舟,便于来登船劫掠,尖底船就不容易触礁搁浅。这海船如此制造我也不清楚原因。”

姜星冉说道:“小林子,什么时候得闲了,带我去那些小岛看看。”

卢林说道:“等九叔回来问问情况,听郑田川说过真腊、苏禄国、满剌加国、浡泥国、须文达那国那边的游历,我也很想去看看的。”

苏师姐说道:“也不知师父如今回来了没有”

姜星冉叹了口气说道:“唉,这半年多了,没有一点消息,憋闷得很,小林子告诉我说三叔有意和叔父去明州的,不知道是什么情况了。”

卢林说道:“半年多不都过去了,最多也就是端午了,也不到一个月了,回来就可以知道了。”

丹师姐笑道:“星冉,你和卢师弟去的时候喊上我和你驿师兄啊。”

驿师兄也连忙符合说应该去看看。

苏师兄、晗师姐、狐师兄也是。

雅师姐撇了撇嘴说道:“你们一个个的不就是惦记着吃文螺么?”

苏师兄坦然道:“雅师妹,你们都吃过玩过了,就不能让我们去看看见识见识,尝一尝味道?到时候你不用去了,我们带着泰师弟去就是。”

雅师姐闻言一滞,不再说什么了。

郑田川悄声说道:“江姑娘,此次回去后,瀛洲那边我打算搞个水军出来,想请你来教一教他们,如何?”

雅师姐略微犹豫了一下说道:“郑兄,这事我得问过师父再说。”

郑田川继续说道:“你们上次一路过来,这文螺是在西瀛吃的最多,我会安排人去捕捞的,管够。”

苏师姐听了眼睛一亮,说道:“雅师姐,到时候我和你一起去。”

雅师姐说道:“苏师妹,我们去了有什么用,卢师弟不去,没那味道,你来弄么?”

苏师姐闻言顿时脸色一变,姜星冉和晗师姐、丹师姐闻言则是大笑了起来。

玄安和金良、古耀他们见卢林他们说得欢乐,都看了过来,古耀问道:“苏兄,你们说什么呢?”

苏师兄笑道:“几位师妹看见这大船就想到吃海货来了。”

古耀问道:“是什么海货这么馋人了,我们这不是要去海边么,应该可以吃到的吧。”

玄安闻言念了一声“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古耀白了一眼道:“光头,没喊你去吃,你到了吃海草就是了。”

众人闻言又是一阵大笑。

金良笑道:“古师弟,玄安师兄可是买酒给你吃了,莫忘本啊。”

古耀说道:“我可没有忘本,等端午我来请玄安师兄去吃美酒佳肴,十倍百倍都行,就怕玄安师兄不吃不喝,要不请玄安师兄去耍耍也行。”

玄安闻言双手合十又念了一声“阿弥陀佛。”就转身跟着前面的人上船去了。

其余人也都跟着上船去了。

船上已经有数十水军和船工了,舱房很多,都没有装载货物,但也不能做到一人一间,六掌派他们几人是一人一间,其余人就是两人一间了,卢林被郑田川拉去住一间了,姜星冉和方婉住了一间,白云意是单独住了一间。

众人上了大船后,沈子启便安排启程,六掌派他们都回房去了,这路上以及后面的事情都交由沈子启和杜元勋负责了,船上的水军和船工都是漕兵,是跟着沈子启过来的,杜元勋对水师很有研究但是都是纸上谈兵,这次机会不错,沈子启在曹兵声名远扬,他跟着好好学一学。

姜星冉和方婉、鱼小容、江飞鸿分别去了雅师姐和苏师姐的房间,用千里镜看起了沿岸风景去了,晗师姐和雅师姐也都去了。

卢林闲着去船板上逛游去了,管事监说让他好好看看,他也有意看看,这大海船不仅精致美观,在戗脊、吊梁、挑檐、窗格、扶手、门花等各种部位雕刻出花纹和造型,精细传神;除去这些,这大海船还结实得很,走在船板上就感觉得到,比海盗船要精美坚固多了。

在上船之前,卢林就看见船身贴着河神的符图,人身鸟首的造型,两翅如桨划行,船首船尾都雕刻有各种龙凤图案以及各种彩绘,精美不亚于扬州长春河的画舫。

卢林在船板上走着,遇见一人,三十余岁,看着面善得很,细想一下,是将作监的工匠,他在将作监膳房吃饭时常看见,连忙上前问道:“这位大人可是将作监的?”

那人闻言一看,连忙说道:“卢大匠,莫喊我大人,当不得,我是将作监的,姓胡名宗全。”

卢林说道:“那就是胡大匠了,我就觉得面善,却不知你姓名,有些抱歉了。”

胡宗全说道:“在将作监我勉强算是个大匠,但在卢大匠面前却是当不得了,这大船能够制造出来,管事监大人常常念叨卢大匠在关键处帮助极大。”

卢林说道:“那是管事监大人抬爱了,我也只是帮了一些小忙而已。不知胡大匠怎么也随船来了。”

胡宗全说道:“这大船的情况我是知晓得多一些,第一次试水,工部便让我带了几人跟着来,若是有什么事情可以随时照看一下。”

卢林闻言,顿知这胡宗全肯定是熟知这造船之事,不然工部随便派人跟船的,于是请教了起来。

胡宗全对卢林了解还比较多,这倒也是,卢林只是埋头在匠房铸造,将作监这边也就他这么一个外人在,自然都对他好奇,卢林铸出锹钉、铁锔、铲钉、蚂蟥钉以及软铁片这些都很清楚,对卢林的铸造技艺也是很佩服的。

从神都沿着大河一路去东海,也是先到韩城,转入黄河,有八百里左右,上次乘船到韩城用了一天一夜,一般行船很少是敢夜路的,都会停歇几个时辰;从韩城去往东海,有两千三四百里,也不知道沈子启是如何安排的,正常行船就是顺水也要三天。

卢林就和胡宗全攀谈了起来,虽然卢林乘船在大海上两个多月,但对于造船之事他并不太了解,也就是来神都之前去墨潭船坞走马观花的看了一遍,听得徐主事简要说过一些而已,反正在船上没什么事,这几天的时间大多是和胡宗全喝茶闲谈。

胡宗全对于卢林竟然在儋耳击杀海盗得了海盗船在南海行船两个月,还去了瀛洲、涠洲等地方羡慕得很,他是祖上数代造船的,精通造船却不曾去海上经历过,说起造船那可是头头是道,门清得很;卢林听了很是获益,工部派胡宗全跟船考虑得当。

先是说起这大海船的构造,船制底为地,枋为宫墙,阴阳竹为覆瓦;伏狮前为阀阅,后为寝堂;桅为弓弩,弦、篷为翼,橹为车马,纤为履鞋,索为鹰雕筋骨,招为先锋,舵为指挥主帅,锚为扎车营寨。胡宗全这般描述,犹如排兵布阵一般。

卢林听得颇有些听说书一般津津有味,再说及造船工匠,卢林更是惊讶自己以前的不懂,比之在墨潭船坞所见更为复杂,那些桅杆、篷布、橹、篙、铁锚、铁钎、板枋、枋舵、纤绳、黄麻、苘麻、桐油、水胶、细丝、荒丝、钉线、鱼线胶、生漆、定船石……都需要数百道工序。

需要的匠工就有很多,锯匠、木作、铁作、索作、缆作、蓬作、缨作、线作、旗作、旋作、染作、铜作、桶作、锡作、墨作、竹作、桩錾、雕錾、锯板、扯钻、穿椅、油漆、修饰……各种匠工齐心协力,一一制作出每一项技艺都精致到细微末节处。

细分起来还有脚夫、拆船匠、大木匠、细木匠、锯匠、艌匠、箬篷匠、铁匠、芦篷匠、竹匠、索匠、桐油匠、画匠、还要雇牛拽木、加工帆篷、绳索、铁钉等零部件……卢林就是在铁钉等铸件上帮将作监这边解决了问题。

至于为何制造出来的是平底船,不是尖底船,胡宗全说这是用于东海沿岸浅海一带的,那边都是浅海浅滩多,平底船宽、大、扁、浅,适宜这些地方,不仅速度快,还能逆风斜行,轮流换向,走折形路线,甚至逆风顶水也能前行。

这大海船船首装有梗水木、船腰增设腰舵、船尾加挂太平篮,遇见风浪放下太平蓝使船减少摇摆,腰舵可以组织船横向漂流;又不是为了去远航南海那边,工部为了稳妥起见,决定先按照大宝船图样制造出这大海船来试水。

胡宗全他们随船来,一是为了解决行船遇见一些突发的问题,能够及时处理,再就是要了解清楚这大海船在东海这边实际行船的情况,做好记录回去,毕竟是两百余年没有开海运,只有一些典籍记载,那是完全不够的,得需要他们来实际了解。

再说及这大海船的用料,胡宗全也是门清,这大海船用度:用了楠木二十根,杉木三百零二根,杂木一百四十九根,榆木舵杆两根,栗木两根,丁线三万五千四百七十二个,橹梭三十八支,杂作一百六十一条,桐油三十二斤八两,艌麻一千二百五十三斤三两二钱,石灰九千三十七斤八两,船上杂物黄麻、白麻、棕等。

卢林听得是佩服不已,就这些可以看出这胡宗全是个顶尖的造船大匠,说起来这些数据可是相当详实的,和王文英当初写策论说及林戴里有得一比了,这般工匠是很难得的,黄云峰遇见或许更能和胡宗全聊得尽兴。

再说及这看得见的七根桅杆,胡宗全说,做大桅杆用的木头,一律用端直杉木;如果长度不够,则需接一根相同的杉木,用铁箍逐寸包裹;船舱前道留下当中空,以便树立大桅。树立中桅时,常常合并数条大船,用几条长缆拉起,各方用力,拽起大桅。梁与枋樯用楠木、槠木、樟木、榆木、槐木;舵杆用榆木、榔木、槠木;关门棒用周木、榔木;橹用杉木、桧木、楸木。

听得这些卢林颇是有些头大,他还真不明白其中的道道,胡宗全似乎兴致很高,还说及木材来了。造船所用木材最珍贵的是楠木了,楠木来源于深山老林,益州极多,雅师姐和泰师兄他们就做的这买卖,相对于峨眉是小头了;尤其是上等楠木号称是:水不能浸,蚁不能穴。备受追捧。

楠木长在那难于攀登、且有毒蛇猛兽、瘴气蚊虫的峭壁上,砍伐极难,采运之夫,历险而渡泸,触瘴死者积尸遍野。砍伐完成后,便将木料沿着旧路,拖到江河之滨,待来年二三月水涨季节,再把巨木推进江河中运往各地。

有典籍记载:楠木生楚、益二州,深山穷谷不知年岁,百丈之干,半埋沙土,故截以为棺,谓之沙板。佳板解之中有纹理,坚如铁石。试之者,以署月做盒,盛生肉经数宿启之,色不变也。

说到后面,胡宗全说及那些看不见的地方,造船最重要的就是龙骨了,这卢林在墨潭船坞是见过,但再听却是不一样了,这龙骨犹如人之脊梁;从船体基底中央连接船首柱和船尾柱,纵向成形,再用横向船肋加固,连接船首和船尾,直通船首柱。承受船体纵向各种力道,保证船体结构牢固可靠。

龙骨架构上,还有各种构件;两侧的旁龙骨,旁龙骨是纵向构件,承受部分纵向各种力道,提高船体承受外力强度;肋骨,船体内横向构件,承受横向水力,保持船体形状;龙筋,船体两侧纵向构件;和肋骨一起形成网状结构,以便固定船侧板,并能增大船体结构强度。

还有船壳板,包括船侧板和船底板;船体承受纵向力道、水力挤压、浪涛冲击等各种外力,这些外力首先作用在船壳板上;这艘大海船还装有舭龙骨,装在船侧和船底交界的纵向构件,能减弱船舶在波浪中航行时摇摆;船首柱和船尾柱都下连龙骨,能增强船体承受浪涛冲击力和水力,还能承受纵向碰撞。

胡宗全说起安放龙骨,那可是造船之中最重要的事情,仪式犹如筑屋架梁;安装龙骨后,才有接下来的各种工序,船工按照顺序,陆续安装肋骨框,形成网状结构;做隔舱、装配外板、安装桅杆、舵、披水板……等。

最后的工序就是船体防腐了,木材对风雨最没有抵抗力,更加经不起火灾、风侵、雨蚀、虫蛀等损伤,须用桐油、油灰、黄麻、钉锔、大漆加以护饰、覆盖;漆工们为大船刷上一层层桐油,就是为让船体木材防腐,保证船体经久耐用,船必须上油五遍以上,新船油好后,经过一段时间,等桐油完全干透后,就可以下水了。

这大海船是两月前制作出来的,也是等到桐油完全干透了,这才安排卢林他们随船来东海的,此前只是停泊在神都官渡试了试水,并没有行驶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