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江湖十三之风起 > 第二百四十九章 庐陵

江湖十三之风起 第二百四十九章 庐陵

簡繁轉換
作者:舞昺十三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22 22:22:4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从螺子山回来差不多酉时二刻,卢林和姜星冉送了凤儿、皓儿回竹楼,准备回去吃饭,三叔却是留下他们二人吃饭。

吃饭时候凤儿和皓儿叽叽喳喳说着去螺子山的事,也说后天卢林答应带他们去烤鱼烤肉吃的事情,三婶听了没有多说什么。

等到吃过饭喝着茶,三叔随意开口说道:“阿林、星冉,你们去了南源村了?”

卢林闻言顿时心中一惊,三叔这就知道了,和姜星冉对望了一眼,老老实实说道:“三叔,回来那天在你带我路过的郭家店小酒肆吃午饭,问及那彭老板,得知有个南源村,我就和星冉过去看了看,然后……然后,我们去了道生叔家,离开时我和星冉……和星冉说……就当……就当没来过,所以……回来就没有说这事。”

说到后面卢林着实有些磕磕巴巴了,他以为和姜星冉不提就当没这回事了,没想到,这才过去三日不到三叔就知晓了,心中惊讶不已。

三叔喝了口茶,说道:“你去了汀州,也去查过了吧,这才走那条道回来的吧。”

卢林闻言额头微微出汗,连忙说道:“三叔英明,小子在汀州太守府查过爷爷的事情看见的,徒弟冷风儿跟着张若风、凝香从对门肖叔那里打听过,两处墓地修葺过了,各种时节都会去祭祀。”

三叔笑了笑说道:“你既然知道了,做这些也是应该的,若是你不去探寻这些也不是你了,你今年二十一了,也经历了不少事情,有你自己的想法了;以后你们也都该担起事来,过些日子再和你们说这些。”

卢林听了没敢再说什么。

三叔接着说道:“你那徒弟三人倒是还不错,你这次去了,教得如何了?”

卢林讲述了一下在汀州两日的情况,他指点了一下冷风儿心法和南拳,传授了【明玉十八手】前面十二式;姜星冉传了半套姜氏剑法和六式【南源剑法】。

三叔说道:“得空我去汀州看看,关于南源村的事情,你们也不要去多想什么,道生是我同父异母的弟弟,当年我打算行走江湖,我父亲并不赞成,我也就没有光明正大回去过,只是偶尔悄悄回去看望过他们几次,也不想因为江湖上的事情牵扯到他们。

知晓此事的人也没几个,就你大姑姑、二师伯、五姑姑他们几个知晓。道生能够平安在村里生活,衣食无忧,也是不错,后人若是有出众的,再做安排。当年我带你来庐陵城,也是想去看看他们,刚好大掌柜要开铺子,然后就此留在这里。”

卢林听得三叔如此说了,也是明白,他不告诉冷风儿自己的情况,也是这般想法,赶紧说道:“三叔,小子知道了。”

这时三婶要带着凤儿、皓儿去洗澡歇息了,顺带就把姜星冉也喊去了。

待得姜星冉跟着三婶走了,三叔说道:“阿林,你这说要成亲,说得突然了一些,可是星冉有什么想法么?你大姑姑信中也提了一下,你三婶也说星冉有些着急想要孩子,是个什么情况了?”

卢林听得三叔问起这些,顿时有些脸红,期期艾艾的说了起来,对于姜星冉想要孩子的想法,他不是很明白,但是说起来了,就想到在神都见到姜星冉时,说及腰带的事情,以及姜星冉外公家的情况,当初他答应姜星冉,若是生了两个孩子,第二个孩子随她外公姓的事情,还有在姜家过年,姜星冉母亲准备的新衣之事,也都一股脑的都说了。

三叔说道:“原来还有这缘故,阿林,你既然如是作想,也是不迂腐了,这事答应了也没什么不妥,只是这生孩子的事情随缘吧,莫要强求,如今星冉突破七脉还差些机缘,今年星冉突破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后面修炼慢一些无妨。”

卢林说道:“多谢三叔,小子明白。”

此时卢林也有些恍然明白了,姜星冉到龙城见到翠莲,就和翠莲单独说了半天话,见到黄云英也单独说了半天,来了临江坊,又和戴水芸、晓梅去说了半天,多半都是为了生孩子之事了。

在临江坊成亲,卢林没有告诉多少人,至于回姜家再筵请宾客的事情,三叔或得等到姜伯涛夫妇来了之后再说了,这次会来那些人,风大师、莫大匠是刚好赶得上,还有哪些人会来,三叔也不清楚,但是朱叔、彭厨子、杨叔、罗姑、蔡姑、周姑、王叔、许叔他们八人会过来。

庐陵城这边,卢林明日去看望婴宁,会请一下,姜星冉要去青原山,那眉庵大师也要请一下,西原书院的夫子也是要请一下的,太守那边估计大掌柜会去请了,其余也就林戴里相熟的了,再就是阁皂山葛大师是要请的。

三叔还说了裴易继任掌门的日子,龙掌门定在了冬至这天,卢林想着自己在临江坊呆到大雪时节差不多就要离开了。

差不多酉时的时候,姜星冉过来了,卢林就告别三叔回去了。

路上,姜星冉说道:“小林子,三叔这么快就知道我们去过南源村了,应该是对道生叔他们那里安排了人吧。”

卢林想了想说道:“三叔若是安排了人,怕是我们回来当夜就知道了,应该不是安排人,多半是交代过道生叔一些事情了,遇见了我们找去了后再传消息出来的。”

姜星冉说道:“嗯,也对,应该是这样了。”

卢林说道:“三叔既然说开了,我们就当没去过就是。”

姜星冉“嗯”了一声也就不再提及这事了。

夜里,卢林和姜星冉说及了这些事情,再问及姜星冉找翠莲、黄云英、戴水芸、晓梅是不是为了生娃的事情,姜星冉扭扭捏捏的都承认了;卢林也不好说什么,只说三叔也说了,这生娃随缘了。

.

八月十八一早,卢林告诉玉宁放了课回去一趟,他会晚饭左右去拜访曾副总兵,然后吃过早饭就选了一些礼物,和姜星冉骑马径直先去了青原山。

从天狱山到青原山不过二十四五里路,消不得半个时辰就到了;卢林带着姜星冉没有先去净居寺,先是去了青原书院那边,也没有进书院,坐骑寄放到农家,然后从青原书院旁边登山去了。

此时节的人不多,景致别样不同,山间的小道蜿蜒曲折,山林间的树叶从金黄到火红,各种色彩斑斓的秋叶在山间铺开,秋风拂过,树叶轻轻飘落,阳光照射下,这些秋叶显得格外绚烂,一路上空气清新宜人。

到得山顶,往下看去,红墙黄瓦的净居寺和青砖黛瓦的青原书院,一览无余,都掩映在这大片的黄绿树林之中,用千里镜看去,隐约能够看见在习武练拳的武僧和端坐上课的学子。

净居寺寺前有溪,由寺东南深壑中来,至寺前汇于翠屏之下,翠屏为水所蚀,山骨嶙峋,层叠耸出,老树悬缀其上,下映清流,景色万状;寺左循流而上,山夹甚峻,而坞曲甚长,曲折而入十里,抵山岭深处。

卢林带着姜星冉从另一端东南方向下山,这条路他以前没走过,下来后往净居寺方向去,只见水石清异,涧壑潆回,沿途有许多田坞,还有僧人耕种;卢林有些讶异,他没来过此处,也不知这里的情况,于是上前打听询问了一番。

原来净居寺曾经和青原书院混做一处,而且书院更盛,净居寺式微;还是眉庵大师的太师祖,本寂大师,说此处是七祖旧刹,而沦于书院,极为不妥,禅刹与书院必不两立,以立禅恢复,要尽迁诸书院于山外,待得书院外迁之后,始得坞中之田,都由净居寺寺中寻常僧人来耕种,伺候寺田遂复如初;寻常人只知有净居寺,不知寺后有此田坞也。

卢林和姜星冉谢过僧人后,顺着溪流峡谷南转,循流攀涧,宛转其间,约莫有二里余路,只见石山当户,清涧抱壑,净居寺西向而峙。

这个方向过来,卢林也是头一回,一路都很幽静,到了净居寺,自然是要拜会眉庵大师,卢林拿出带着的檀香送给眉庵大师,坐了约莫一刻钟左右,眉庵大师听得卢林成亲之事,恭贺了卢林和姜星冉一番,说九月初八定会过来,姜星冉是第一次来净居寺,眉庵大师还带着二人去了寺后七祖塔,随后二人告辞离去。

离开净居寺之后,卢林和姜星冉去了农家取马,然后直奔张家渡去了,从张家渡乘船去了永和,到得永和东昌已将近午时了,卢林寻了家吃过的酒肆,点了几个菜吃饭,来这里主要是想吃永和豆腐;永和豆腐细腻、淳厚、爽滑,和天宁豆腐相比是另一种风味,姜星冉吃了也觉得很不错。

吃过午饭,卢林带着姜星冉在永和转了转,说及临江坊未建成之时,他和郭文、郭武每逢春分、秋分、夏至、冬至都会在天狱山淬火,再送到这边来发送出去,如今的永和渡是不如临江渡了。

转了一圈,见得舒家窑兴旺了起来,占了有四成的出货了,这还是寻常瓷器,大宗的都在临江渡那边发送,李家窑还有三成左右的出货了,颓势已经很明显了;卢林再说及他跟着三叔第一次出去时,郭文、郭武兄弟两人都未曾习武之前,那年冬至来永和发送货物,与李鹤林起了争执,两兄弟都没打过,还吃了亏之事……

当初姜星冉听得卢林这些往事还曾在卢林擂台比试受伤后提及过,如今再到这几处事发之地提及,时过经年别是一种感受了。

离开永和之时差不多未时了,卢林和姜星冉往庐陵城去了,过渡登神冈山顶北望庐陵城一番,此处是安、永小江汇入赣水之处,在山顶用千里镜能够看见白鹭洲,白鹭洲头自南关之西,尾径东关,横亘与江中,首伏而尾高。

两人下得山后,沿江岸一路向北而去,虽是秋日了,但是卢林此刻和姜星冉纵马一路疾驰往庐陵城,心情大好,却是有那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感受,不对,此刻卢林觉得秋日比春日更好,秋风得意马蹄疾。

疾驰了约莫十五里,到得青原台,寄放了坐骑,卢林带着姜星冉踏着浮桥去往白鹭洲,说起来,卢林自己也未曾进过白鹭洲书院,幼时和郭文、郭武兄弟嬉水,都是在沙州一带,后来常常来白鹭洲找王文英,他也没有进去过,都是晓梅进去的。

白鹭洲书院在白鹭洲的高处,进去后有三坊,一曰名臣,二曰忠节,三曰理学;坊内两旁排列着数百号馆,是为诸学子修习课业所在,各县与庐陵郡学优异的莘莘学子,都汇集于此。各楼都有楹联,颇显文风,其内由桥门而进,正堂是正学堂,中楼是明德堂;后有三层阁楼,阁楼回环,飞檐翘角耸立,下列诸贤神位,中曰“天开紫气”,上曰“云章”;此阁楼名云章阁。

白鹭洲长三余里,宽一里有余,为一梭形江心绿洲,由江水挟带泥沙沉积而成,因形似白鹭,洲上茂林修竹绿荫如盖,成为百鸟栖息之所,故名之。洲心地势比江岸高,站在岸上望之,总觉得白鹭洲远比江岸低,然而每遇洪水,江岸水淹,而洲心不没,故有“水涨白鹭浮”之说。

白鹭洲书院闻名天下是当年文丞相高中状元,同登进士金榜有数十人,震动朝野,得赐御书【白鹭洲书院】匾额,悬挂书院大门。从此,书院名声大振,与白鹿洞、豫章、鹅湖同为江右四大书院。

从白鹭洲书院出来已经是申时三刻了,卢林和姜星冉直接去了徐校尉家了,徐校尉家在仁山,经过画舫之时,卢林还和姜星冉介绍了一番,当初在画舫吃饭是他和郭文、郭武羡慕已久的事情,直到他那年回来,才在画舫吃了一顿,然后在婴宁院试之日再来就认识了戴水芸,叫着水芸姐姐来着,孰料半年不到就成了水芸嫂子了。

到得徐校尉家的时候,徐校尉上值还未回来,只有婴宁抱着几个月大的娃娃和徐母还有两个仆人在家;卢林见到抱着婴儿的婴宁也是有些恍惚,心中也是感慨不已,当年那个梳着大辫子的小姑娘再也回不来了,如今是已为人妻已为人母的徐家新妇,日后也会是市舶司官员的曾婴宁了。

徐母见到卢林也是认识,当年婴宁出嫁是他背嫁来着,更是后来得知是临江镖局的总镖头了,也是慌忙说道:“总镖头来了,志远也不提前说一声。”

卢林说道:“徐伯母,你这般叫我,真是折煞小侄了,不需如此见外,喊我卢林就是了,我和婴宁也是同窗,这才回来,听得她喜得贵子,过来看望一下。”

徐母犹豫了一下说道:“总…卢林,志远也是跟着你们才有出息了。”

卢林说道:“徐伯母,这镖局还是当初志远、明远、明志带着郭武一起,才建立起来的,他们可都是元老了。”

婴宁说道:“娘,小林子都是朋友,不需要这样客套了。”

徐母闻言点了点头,就去安排人上茶去了。

卢林递上礼物说道:“徐伯母、婴宁,来得匆忙,这是一点礼物。”

婴宁说道:“小林子,你这来了就是,还带什么礼物。”

卢林说道:“这怎么说我也是当舅舅了,给外甥一点见面礼不是应该么,还有个好东西是星冉从南洋带回来给你的。”

姜星冉见徐母走了,掏出一面水晶镜递给婴宁,说道:“婴宁,这是我们从南洋得来的,你用合适。”

婴宁闻言说道:“小林子、星冉,你这么说,那我就收下了。”说着就接了过去。

卢林说道:“来,婴宁,我来抱抱这个小外甥,婴宁你好好看看这水晶镜。”说着就抱过婴宁怀中的婴儿。

婴宁得以空出手来,拿着水晶镜看了起来,一照之下,惊喜道:“这是什么镜子?怎么如此清晰,真是好物件!”说着不停的照着。

姜星冉笑道:“是西洋人鼓捣出来的,也不多了,只能给你一面了。”

卢林抱着孩子看了看,眉眼似乎像婴宁多一些。

三人坐着说没一会话,徐母让人送茶过来了,接着就要去准备晚饭,说要卢林和姜星冉在这里吃晚饭。

卢林说道:“徐伯母,我和星冉就不在这里用饭了,早上出来的时候,和玉宁说过了,一会去曾副总兵家吃晚饭的。”

徐母听了有些遗憾的说道:“卢林,你这难得来一次的,改天再让志远来请你。”

卢林说道:“徐伯母,没事的,以后有机会再来。”

婴宁闻言说道:“小林子,你要去我家吃饭啊,那我一会也回去吃饭。”

徐母听了后说婴宁早去早回。

接着卢林问及了婴宁的一些近况,徐志高在三月就去了番禺,六月得知孩子出生后,回来了一趟,呆了三日就又去了番禺,如今晏明会时常寄送一些相关海运的书籍给她,冯清容没随船去南洋也会将一些处理海运之事的情况写书信给她。

有了晏明和冯清容的这些帮助,对于海运之事,婴宁在庐陵城生养也有落下什么,她打算过了年,带着孩子和徐志高一起去番禺,毕竟一家人在一起更好,更何况婴宁才是市舶司的官员,徐志高还要考核之后再说。

婴宁生了个儿子,徐家高兴,婴宁的父母也是高兴,如今婴宁和徐志高的关系都还不错。关于徐志高和李晟是不是神都相识的事情,卢林也识趣没有去问及,李晟都去了南洋了,那等以后见到了王文英再说。

差不多酉时的时候,卢林和姜星冉就告辞离去了,既然婴宁一会也要回家,两人成亲的事情就等到了婴宁家再提了,徐母送卢林和姜星冉出门就去雇马车去了。

卢林带着姜星冉又去了铁匠铺看了一下,尤师兄日子如今过得舒坦得很,已经是有儿有女了,藤师兄也成亲了,两人管着铺子,经营得不错;卢林以前住的那间屋子还空着,尤师兄一直留着,大掌柜来过也没说什么,卢林带着姜星冉进去坐了坐,都没有什么改动,应该是有人经常来打扫,洁净得很。

信源药铺那边郑药师也是怡然自得,在这里带着几个药童做着【固元散】、【正骨膏】、【顺气散】的买卖,不用操什么心,偶尔抓点药配点药,轻松得很。见到卢林过来,连声称呼东家好久不见。卢林闲谈了几句才离开。

再去了茶楼看了看,蔡小姑一家如今在庐陵城汇聚了,除了当初腊八之事后,都没有什么大的事情发生,日子平静得很。卢林和姜星冉就将坐骑放在了茶楼,打算走路去曾副总兵家。

路上姜星冉还问及了卢林当年扳倒祁家之事,卢林带着姜星冉去了半苏巷,说及当年的事情,如今想起来,好像做得还不错,就是当时不知晓自己的身手如何,再回想应该是还过得去的,他和郭文两个也是能够对付祁家三兄弟的,就是两人没有经历过什么江湖事,没有什么经验。

听得卢林自卖自夸的话语,又见到一副洋洋自得的样子,姜星冉忍不住掐了卢林几下,说道:“小林子,你还说我十五岁如何,你这十三岁打架,十四岁到地痞家里来搞事,能得你啊!”

卢林见状连忙讨饶不已,两人就这么说说笑笑的走着,随后又去了林老板家的糕点铺子看了看,到曾副总兵家都酉时过半了,玉宁是早已经回来了,在门口张望着,见到卢林和姜星冉来了,连忙迎了上来说道:“卢林哥哥、星冉嫂子,怎么这么晚才来?”

卢林说道:“玉宁,刚才去看你姐姐了,你姐姐说也会回来吃饭的。”

玉宁惊讶道:“姐姐也会回来啊!”

卢林点了点头。

玉宁说道:“卢林哥哥、星冉嫂子,你们先进去坐,我爹等着你们呢,我在这等会姐姐。”

卢林也不客气,带着姜星冉直接进去了。

曾副总兵见到卢林来了,起身说道:“卢林啊,你如今可是稀客了,来,坐。”

卢林连忙说道:“卢林见过伯父,这是我娘子,楚州姜氏星冉。”

姜星冉也说道:“星冉见过伯父。”

曾副总兵听得一愣,说道:“卢林,你成亲了!?什么时候啊?”

卢林说道:“伯父,还没,定了日子,下月初八成亲。”

曾副总兵说道:“别站着了,坐下说。”

才说得几句,婴宁抱着孩子和玉宁回来了,看得出是梳妆打扮了一番回来的,听得卢林说及要成亲之事,也是恭喜了起来,到时候她肯定会过来喝喜酒的。

晚饭吃了一个多时辰,曾副总兵主要是为了玉宁去参加武举之事感谢卢林的,卢林寄送回来的那些兵法韬略的书籍就是曾副总兵也是难寻得到,对于玉宁去参加武举,曾副总兵是丝毫不担心自己儿子会不会中的问题,还有些期望玉宁能不能拿个武状元回来。

婴宁也感叹,当年自己就根本没有想到这些,一味想要玉宁去科举,玉宁不喜欢这些,若是真去科举了,院试是能过,乡试就要两说了,更不要去提院试了。

这也是婴宁在自己家里了,话多了一些,说及生孩子之事,还真是意外,她本是想在市舶司做些事情出来之后才有这打算的,冯清容都随船去了南洋,她若是不生孩子也想去的,她这一生孩子,周贞和张芷都注意了起来,如今正是海运要紧之时,她们还需做出点成就来,方可在市舶司立足,这也是甚为女子的无奈之处了。

卢林和姜星冉宽慰说以后这样的机会会越来越多的,姜星冉听了这些,有些无奈了,她是没有什么顾虑的,可是想生孩子来着,却是一直未得,只能暗自感叹不已。

吃过饭后,玉宁送婴宁回了徐家,等着卢林和姜星冉一起回临江坊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