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伐清:从太子当流寇开始 > 第4章 大明太子三条腿

伐清:从太子当流寇开始 第4章 大明太子三条腿

簡繁轉換
作者:黑咖啡少糖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23 10:23:1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主意既定,士气如虹,朱慈烺便一声吆喝,带着大家一起离开了树林。

他们在路上抓了一个农夫做向导,很快找明道路,直奔目标杀去。

朱慈烺猜得没错,北岐河村就在饶阳县境内,距离小树林不到二十里路。众人走了一个时辰,便遥遥看到村子的轮廓。

然而,随着距离越来越近,大家的表情开始凝重起来。等摸到村外的小树林,搞清楚状况,所有人都面露难色。

北岐河村规模很大,占地一里方圆,起码住着几百户人家。

村子外围筑有土墙,高度接近六尺,村口设置了重重拒马和栅栏,还有十几个乡勇站岗值守。

这哪里是一个小村庄,简直就是一个大土寨嘛。小一点的市镇,大概也就这样了。

赵大勇曾转战多地,打土豪的经验丰富,很快做出了判断:

这个村子没法打,不是几十人吃得下的。

乡勇在外打仗不行,守卫村庄可非常卖力。没有土墙还好,找个缺口冲进村子,大砍大杀一通,什么都妥了。

北岐河防卫如此森严,又是土墙,又是拒马、栅栏的,根本没法强攻。

战士们的盔甲都在逃亡途中丢弃了,就连普通土弓都没法抵御,恐怕还没冲破村口,几十号人就被箭矢射光了。

朱慈烺伏在草丛中观察了一阵,再回头看时,所有人都垂头丧气,士气溃散了七八分。

因为大家都能想到,就凭装备不齐的几十号人,威胁不了北岐河村。由此推之,田唯嘉也不会急急忙忙回援。

这样,在野外击溃援兵的计划就没法实施。袭扰村子除了招来报复,没有任何好处。

“朱秀才,要不……还是算了吧。”

毕长喜是北直隶人士,京营出身,见村子防备森严,忍不住打起退堂鼓。

“小的有个亲戚在霸州做买卖,要不……您跟着我去投奔算了。到那里当个账房先生,多少有口饭吃。”

“……”

朱慈烺默默摇头,霸州在北边,应该早就沦陷。去那里等于自投罗网,自然不行。

赵大勇也叹道:“只好算了。祁州城距离这里不太远,若耽搁太久,那半个牛录兴许过来帮忙,到时就不好办了。”

“只能这样了,散了,散了。”

“朱秀才,小的也有一个亲戚在沧州,不嫌弃就跟着去吧。”

各什长纷纷摇头叹息,有人甚至开始反穿军服,准备假扮平民潜逃。孤身上路再危险,总比留在这里送死强。

朱慈烺彻底无语,原来之前高昂士气只是回光返照,遇到一点点难题,便瞬间打回原形。

散是不能散的。

其他人可以投奔亲戚,或者回小树林继续潜伏,或者找个城池投降,唯独自己不行。

团结这队士兵一起往南走,是他的唯一出路,现在则到了最后关口。

成功,就能拉起一支队伍;失败,则只剩下两个人……或者一个人。

想到这里,朱慈烺一咬牙,决定实施另一个计划。

“大家先别着急,我有一个办法,能把田老贼引回来。大伙就在这片林子里等着,我保证天黑之前,田老贼必到。”

-----------------

午后,朱慈烺带着孙二弟等十几人走出树林,大摇大摆地出现在北歧河村的村口。

值守乡勇看到陌生人出现,立即猛敲铜锣,大声发出示警。

随着“咚咚呛呛”的声音响彻全村,数十名手持武器或农具的庄稼汉涌到村口,行动之迅速,堪比百战精兵。

朱慈烺看得头皮发麻,暗呼此村乡勇果真彪悍,若正面强攻,伤亡必定不小。

随行左右的士兵则眉头紧皱,心中怒气难掩。

因为很多乡勇所持武器是顺军制式,有些人身上,甚至还反穿着顺军的军服。

不用说,这个村最近一定截杀了不少落单顺兵。

等村口聚齐几十人,领头乡勇才将栅栏打开一条小缝,隔着几层拒马大声问道:“你们是什么人,来咱们村干什么?”

朱慈烺遥遥拱手,大声应道:“学生朱之佐,乃癸未科二甲进士。族叔朱大典与田老尚书是同年同榜的至交,今儿兵荒马乱没地方去,特来贵村投奔。”

癸未年就是崇祯十六年,所以癸未科二甲就是新科进士。

领头乡勇着实吃了一惊,连忙把栅栏再推开一条缝,探出脑袋细看。

只见来者虽然衣衫褴褛,却肤色白皙,举止端凝,确实像暂时落难的读书人。

他心中信了三分,态度便恭敬了许多。

“不巧,老爷今天不在家……小人粗鄙不懂事,公子稍等一等,小的这就请大管家过来说话。”

说完,领头乡勇重新关上栅栏,招呼同伴去请管事。不一会儿,一个中年人来到村口,正是田管家。

田管家见过大世面,行事非常谨慎,没有轻信“朱之佐”的说辞,而是细细询问了一番。

朱慈烺作戏做全套,自称因时局动荡,去年未能谒选官职,不幸滞留京畿。

后来顺军、清军轮番破城,便趁乱带着家眷逃了出来。

东拉西扯间,又说与同年状元杨廷鉴、榜眼宋之绳、探花陈名夏都是至交好友,并且将这些人的表字、身材、容貌说得有鼻子有眼。

还说前些年曾拜见过田老尚书,如今一副乞丐模样来投奔,真是惭愧。

朱慈烺是当朝太子,自然见过田唯嘉,见过杨廷鉴等一甲进士,说得有板有眼。

除了他不是朱之佐本人之外,其他描述都是“据实说来”,一点都不掺假。

总而言之,足以证明他就是朱之佐本人,绝非流寇派来的细作。

到最后,非但田管家深信不疑,就孙二弟都不禁感慨万分。

“我滴个乖乖,原来朱大哥是新科进士呀,我真是瞎了狗眼。他们把文曲星喊成秀才,岂不是连降两级?”

“唉!”

朱慈烺对这个效果非常满意,故意长叹一声,又道:“学生实在是万不得已,才来冒昧前来投奔,见笑了。”

“哪里的话,时局大乱,大家都不容易。只是老爷确实不在,要不……劳烦您去城里找他。”

“我们一路躲躲藏藏,好不容易才来到贵村……算了算了,既然田老不方便收留,学生就另想办法吧。打扰了,打扰了。”

朱慈烺摇着头拱手告辞,作势就要离开。

田管家顿感左右为难。

要知道,明代官场非常重视同年同榜之谊,特别是殿试同榜,更是了不得的紧密关系。

朱大典官至漕运总督,地位比六部尚书丝毫不差,他的族侄前来投奔,田家是一定要维护周全的。

且朱之佐又是新科进士,堂堂的官老爷,更不能有所怠慢。

谁知道此人以后会走什么运,当什么官。这可是二甲进士啊,以后就是当上首辅,也一点都不稀奇。

如果仅因为怠慢而结怨,太不值当了。老爷一旦得知,肯定会重罚。

想到这里,田管家连忙将朱慈烺叫住,诚诚恳恳地道以歉意。

说是老爷进城前吩咐过,一定要严加防范,不得放任何外人进村,免得着了贼寇的道。

“这也是应该的,要不……您派个人进城问问?”

田管家略想了想,觉得这个折衷方案确实可行,便一口答应下来。

“那就劳烦朱老爷在村口稍等,小人这就派快马进城通知老爷。”

朱慈烺知道事情成功了一半,心中不禁一喜,连忙拱手道谢。

村口栅栏很快打开,田管家带着家仆送来几张桌椅板凳,并奉上茶水糕饼。同时,一匹快马疾驰而出,赶往饶阳报信。

田管家寒暄了几句,又一声告罪,谨慎地带人缩回村内。

狼吞虎咽完一张葱饼,孙二弟终于忍不住低声问道:“朱大哥,不,朱先生,您真是进士大老爷?”

朱慈烺笑道:“骗他的,我若是朱大典的族侄,早就去地方上任了,怎会一直分不到官缺。”

孙二弟仍将信将疑:“那你咋知道那么多?连琼林宴上用什么酒盏,文曲星排什么座次都清清楚楚。”

朱慈烺道:“现编的,我谅田管家也没吃过琼林宴。我就是说大明太子有三条腿,他不也得信?”

孙二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