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伐清:从太子当流寇开始 > 第39章 借清军南下平叛

伐清:从太子当流寇开始 第39章 借清军南下平叛

簡繁轉換
作者:黑咖啡少糖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23 10:23:17 来源:源1

将重伤员就地安置之后,轻伤员可以轮流乘坐大板车赶路,新兵需要背的辎重也减少了一些。

负担明显减轻,明军的行军速度自然快了不少。渡过滏阳河之后的第三天,终于抵达武邑城附近。

和武强相比,这边的守将和士绅明显热情很多。

游击袁灿然率领百余亲兵出迎十里,同来的还有景州千总高廷试、绅士曹思诚等人。

一见到朱慈烺,曹思诚便扑倒在地嚎啕大哭,直呼太子得以幸免,乃大明之大幸。

袁灿然也丝毫没有拒人城外的意思,反而极力邀请太子进城,说百姓翘首以盼,近卫营想休整多少天都行。

朱慈烺并没有接受这份好意,反而让士兵在城外一里扎营,来了个过门不入。

原因有两个:

其一,他觉得郑君锡的劝谏挺对的,如果没有坚守城池的意思,最好不要进城。否则一路走过去,沿途的老百姓都要遭殃;

其二,朱慈烺觉得这三人都不太像好人。

袁灿然就不说了,根据孙二弟意外缴获的文书,可知此人或许已经接受清廷伪职。

高廷试和袁灿然一样,是驻守景州的明军武将,因顺军来时投降得很痛快,部分亲兵得以保存。

也正因如此,后来顺军失势时,他的倒戈一击异常顺利,一举擒杀伪景州牧贾元麟。虽然他举着反顺复明的大旗,却让人有种两面三刀之感。

曹思诚就更厉害了,他虽名为土绅士,实则是进士出身的大人物。天启年间,他历任太常寺卿、刑部左右侍郎、吏部左侍郎等要职。

最后,更官至户部尚书和左都御史,加封太子太保。

论资历,相比崇祯年间才爬到尚书位置的田唯嘉,高了好几个档次。方圆百里之内,除了建极殿大学士谢陞,没有人盖得过他。

可惜清算阉党时,曹思诚作为主审官之一,却极力为“五虎”和“五彪”开脱。在审理期间,“五虎”之一的田吉,甚至还能出去逛街和遛鸟。

还有,他还冒天下之大不韪,极力维护臭名昭著的田尔耕和许显纯,仅给这二人定了一个“过失”之罪。

要知道,在田尔耕执掌锦衣卫期间,北镇抚司成了滥施酷刑的人间炼狱;许显纯则亲手把钉子钉进了杨涟的脑门。

这种阴奉阳违的态度,恬不知耻的判决,彻底激怒了崇祯皇帝。

最后,崇祯亲自审理,把曹思诚一起定为阉党,来了个削官为民。

总而言之,朱慈烺宁愿相信出言不逊的程虎,也不愿意将后背露给这三个人。

袁灿然等人见太子态度坚决,便让老百姓从城内运来几十坛美酒,几头大肥猪,犒劳近卫营将士。

又让城内酒楼送来一桌席面,说是大厨精心炮制,专为太子接风洗尘。

朱慈烺越看越觉得这个场景似曾相识,好像在哪里见过。咦,滹沱河与滏阳河交汇的地方,看起来很像一支三叉戟呀。

于是,他敷衍过几句场面话,便悄悄找到孙二弟,下了死命令。

“传令下去,今天晚上,全营将士一律不许饮酒。”

孙二弟心领神会,偷偷出去安排。

酒过三巡,曹思诚果然按捺不住,忽然说起一个真假不知的消息。

“殿下,草民前几天听北来行商在传,福王已于月初在南京登基,以史可法为内阁,改元弘光……殿下要早做打算呀。”

此话一出,赵大勇、毕长喜等作陪的几个近卫营军官直感晴天霹雳,顿时懵在当场。

福王是哪根葱,太子还好端端在这,他有什么资格登基,有什么资格继承大明道统?

如果这个消息是真的,近卫营接下来该怎么办?是承认福王为新皇帝,还是讨伐不臣,夺回帝位?

带着这些问题,众人齐刷刷看向朱慈烺,企图找到一个答案。

哪知,朱慈烺仅仅皱了皱眉头,又恢复到平时的从容和淡定。

朱慈烺向曹思诚问道:“依曹老之见,本宫该怎么办?”

曹思诚道:“殿下已居东宫十四年有余,乃国之储君,天下共知。福王竟敢抢夺帝位,实为叛逆。草民恳请殿下南下平叛,问福王一个不臣之罪。”

“殿下,末将袁灿然,愿追随殿下左右。”

“末将高廷试,愿追随殿下。”

“嗯……”朱慈烺脸上露出犹豫之色,“福王乃本宫堂叔父,同室操戈,不太好吧?再说了,高杰、刘泽清皆当世帅才,手下猛将如云,就咱们几个,恐怕……难啊!”

曹思诚道:“殿下有大义名分,得道多助,高、刘二人也是大明之臣,怎敢阻挠殿下兵锋?”

这番话,说到了赵大勇等人的心坎上。

自古以来先帝驾崩,太子作为国之储君,理所应当继位。除太子之外,所有觊觎神器者,都是谋逆叛乱。

别说朱由崧(福王)只是崇祯皇帝的堂兄弟,就是亲兄弟,亲儿子,也轮不到他呀。

要不然,先帝册立太子来干什么呢?

朱慈烺还是摇头:“你们刚才说了,江北四镇拥立,福王才得以登基。他们怎会向本宫效忠呢?近卫营只有四百余人,你们有多少?大不了四五百。加起来不到一千人,南下问罪,恐怕力有不逮。”

曹思诚的眼睛越听越亮,听到最后的“逮”字,再也忍不住,忽然向朱慈烺拜倒:“草民有一计,可助殿下平叛。”

“哦?说来听听?”

曹思诚道:“平西就在京城,他的关宁铁骑比高杰、刘泽清手下的虾兵蟹将强百倍。若有平西追随护驾,此事成矣。”

朱慈烺不禁暗想:“怎么又是吴三桂?难道……他们每个人都觉得,能用吴三桂的名号骗到我吗?”

又故意叹道:“平西刚刚与顺军大战数场,手里恐怕没有多少兵马了。”

曹思诚要的就是这一句话,连忙提议道:“那要不,咱们向清军借兵?我听说清军这趟是为先帝复仇而来,想来也会愿意帮忙。”

朱慈烺不知可否,转过头问袁灿然和高廷试:“你们说呢?”

两人齐声道:“此乃良策。”

“哼哼,”朱慈烺猛地一声大喝,“近卫营将士何在,将这三个狗贼拿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