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雨后听茶 > 35、师父

雨后听茶 35、师父

簡繁轉換
作者:眷希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24 10:24:24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前往王府待客的前厅需先穿过正院,入目一派粉垣碧瓦,沿途唯有穿行匆忙的婢女,除此之外,便寂静得只余融雪之音。

过仪门后,一座巍峨影壁映入眼帘,凿刻的是幅雕龙画凤图,色泽瑰丽缤纷,远看只以为是雕凿艺人的鬼斧神工之作,近看那浑然天成的莹润光华,才发觉这竟是通体珐琅彩瓷所铸。一整面墙般高大又毫无拼接痕迹的彩瓷,造价之昂贵可想而

知。

再入前院,雕梁画柱排列成行,撑起覆满琉璃瓦的歇山顶,异兽横檐,紫金生朱。

越颐宁和叶弥恒被侍女安置在前院的候客厅中,一落座,便有待女们手捧银盘,流水似的上着茶水点心,没一会儿桌面上已无处下手了。将他们领来的那位女低眉垂眼,朝这边一福身:“还请两位大人在此稍作休息,我们家老爷还在议事堂中

待客,奴婢先去请示一番。”

越颐宁点点头,等那侍女走出廊外了,坐在她身侧的叶弥恒仿佛屁股生钉般开始动来动去,紧闭着嘴像是憋气一样抿着,还时不时眼神示意她。越颐宁直接装没看见,抬手接过符瑶给她倒的一碗松菊茶。

本以为不会等待很久,但这侍女一去,便再也没有回来过。

燃香的炉火已点了一遍又一遍,殿内落针可闻,待立在门槛处的几名仆寺宛如石塑,恭顺垂首。

坐了一个时辰后,叶弥恒终于憋不住了,隔着半张木案小声喊她:“越颐宁。”

越颐宁素手拨开浮在水面上的茶叶,闻言抬眼:“叶大人是在喊我吗?”

“王大人为何还没有人来唤?这请示的人都去了多长时间了??”

越颐宁又撇开眼:“王大人还在与别人议事,你才不也听见她说了?”

叶弥恒左顾右盼,压低了声音:“我们可是提前约了时间上门的,那王副相就这样放我们在这干等这么久吗?”

越颐宁也看了眼门边的侍从,心里有了估计,低声道:“大抵是想看看我们的诚意吧。”

叶弥恒也不是真蠢,他只是不如越颐宁那么聪敏,如今都被晾了一个时辰了,还有啥不明白的?但听到越颐宁回应了他的猜想,他还是觉得很荒谬:“我们代表的可是三皇子与四皇子,他一个臣子,哪里来的胆子摆架子?”

“那又能如何?”越颐宁说,“如今是我们有求于人,姿态低很正常。”

“况且王氏就是有这个本事给你看他们的脸色。”

如今燕京四大世家中,当属谢王两氏最为辉炳。谢氏祖代官至一品者甚众,位高权重,沉淀深厚;王氏子嗣支脉众多,多数朝廷要职均被王氏子弟把持。

在世家权倾朝野的今日,夺嫡之争不可能绕开这两个家族进行。

四大世家中,顾家作为丽贵妃的母族,已经被默认支持四皇子,而谢、王、袁三家还未公开表明态度,均属于未站队的情况。抓大放小,近些年逐渐衰微的袁家也被暂时排除在外,如今三皇子与四皇子阵营摆在明面上的争斗之关键,便在于

谢王两大世家的抉择。

越颐宁有心想要拜访谢治,但谢治似乎政事系身,近期颇为忙碌,许多官员的拜谒都被拒绝了,越颐宁也不是不识趣的人,知道是谢家还打算再观望,便决定姑且先从王家下手。

这王家现在当家的人是王至昌,官至从一品尚书省副相,为人爽朗耿直,膝下育有十数个子女,嫡女王婉若嫁给了谢家现任家主谢治,二人的结合在嘉和年间也是一段佳话。

越颐宁看了眼叶弥恒,已经看出他对其间关系知之甚少了,“四皇子那边没有找人领着你了解吗?”

叶弥恒“喊”了一声,“他们都觉得不用教我,反正我想知道什么自己算都能算出来,他们是这么认为的。”

“拜托,五术无一例外都很耗精力的好不好,尤其是算命!要是一天到晚什么东西都靠算,那就别指望这人能干出点啥事了。”

许是叶弥恒话里的哪句说得好笑,越颐宁顿时有些忍俊不禁。二人小声谈话间,外廊上传来脚步声。

越颐宁望出去,来人正是方才那名粉裙夹袄的侍女,她往前略行一礼,柔声道:“我家老爷说,还请越大人再稍作等待。叶大人,请随奴婢来吧。”

叶弥恒先去了,两人中越颐宁成了留下来的那个,明明是一起来到,她却要等候更久。一侧站着的符瑶看着满院子的侍从,想抱怨也不敢太大声,只能小小声地气愤道:“这也太欺负人了.........

不知道还得继续等多久。越颐宁自然清楚,这亦是代表着王副相对他们二人背后所代表的势力的态度。但与其说是更看好四皇子,不如说是四皇子相较之下更不好惹一些,至少越颐宁没感觉到王副相有站队任何一方的想法。

只是,王氏如今之举,多少有些超出越颐宁的预估。

庭院中有五色梅花展枝生发,争奇斗艳,底下芳草萋萋,已有春芽。寒气未尽,浸雪冰白的石子漫成甬路。越颐宁啜饮了最后一口茶水,将茶杯放在桌面上,“噔”地一声闷响。

她招手,唤来一个离他们最近的侍从。那侍从低眉垂眼靠近,行了一礼:“奴婢见过大人,是有何事需要奴婢效劳?”

越颐宁笑得温和:“你几岁了,可是这王府的家生子?”

侍从有些困惑,但还是恭谨答道:“回大人,是的,奴婢今年十四岁。”

“我等得有些无聊,想在这测算一下我今日的运势,以消磨时间,可否劳烦你为我掷出这枚铜钱?”越颐宁从袖中掏出一个圆润油亮的铜盘,搁在自己的膝腿之上,笑眯眯地递给她一枚铜钱,“往这盘中掷出即可。”

侍从小心翼翼地接过铜钱,掷入盘中。

“叮”,铜与铜相撞,发出鸣金之音。越颐宁并未抬头,但却能感觉到堂内有几道目光窥探过来。

在其他侍从眼中,这名着苔古色长衫的大人显然行举怪异,但他们并未言语制止,而是用余光留意着此处动静。

越颐宁望着盘中的卦象,又转动铜盘,接连扔下两枚铜钱。卦象摆布错综变幻几番,最终尘埃落定,各归各宿。

“好了,谢谢你。”越颐宁抬起头,朝那名侍从笑道,“卦象说,我今日运气还不错呢。”

侍从恭顺行礼:“能帮上大人的忙,是奴婢的荣幸。”

越颐宁望着那名侍从退回廊下,继续静默侍立,又收回目光,看向手中的铜盘卦象。

又过去了一个时辰,等那名粉裙夹袄侍女再来传唤时,越颐宁已经收好铜盘了。

“越大人,”侍女行礼道,“王大人请您过去,请随奴婢来吧。”

越颐宁整了整衣袍,起身。跟上侍女后,越颐宁状似不经意地问道:“怎么没看到叶大人?”

侍女回:“叶大人已经出府了。”

廊腰缦回,檐牙高啄。越颐宁穿过一片梅树,绕过嶙峋假山与嵯峨怪石,来到一座屋堂前。侍女为她推开门,越颐宁步入厅堂,一目所及皆为奇珍异宝,上梁绘彩,?炉燃烟。

坐在桌案后的是个大腹便便的中年男人,头戴宝冠,方脸大耳,目带精光,望之如有游蛇盘踞。

正是王副相。

越颐宁作揖问好:“在下越颐宁,见过王大人。”

王副相呵笑着起身,示意她入座:“越大人不必多礼,还请坐吧。”

“来人,为越大人斟茶。”

数里开外的锦陵城中,青云观腾于云雾间,苍翠欲滴,松涛阵阵。

世人只知天观修于万仞之巅,却不知天观那座巨大的天祖像背后,往往都有一处密林小院。此处乃是专供高门贵族驾候的询堂,由尊者坐堂解卦,非黎民百姓可至之地。

木质素朴的屋堂中,只闻更漏与流水交替声。

魏宜华不是第一次来青云观了。丽贵妃曾对她说过,她出生时便被抱来青云观,让花尊者算过命格。花尊者言她命格贵重,是福泽深厚之人,可护佑东羲国泰民安,皇帝听闻后喜悦万分,重赏了数千金银珠宝。

青云观是三大天观中离京城最近的一座,因而每年年初,皇帝都会带着受宠的嫔妃和子女来到观中祈福算运。

魏宜华年幼时每年都会来,自从读书后便渐渐抵触神佛宗庙之事,丽贵妃体贴她心情,都会借口她身体不适,令她能够留在宫中。皇帝也心知肚明,只是由于宠爱长女而选择放纵。

如今,这般回忆已如隔世。许是魏宜华去年主动提出前往天观,令丽贵妃误以为她已不再厌恶神鬼之事,此次前往天观祈福的队伍中亦有了长公主的身影。

她心中的抵触确因越颐宁之故而有所减淡,但魏宜华始终认为,所谓天道只是一场掩耳盗铃的虚妄。

魏宜华从前便不信命,死而复生后更不信了。都说尊者已是能窥探天道运转的大能,但花尊者当初算她的命,又有哪一点真的印证了呢?

若她福泽深厚,怎会久病难医,死于芳华之龄;若她能护佑东羲万民,为何前世却只能眼睁睁看着皇朝倾覆,生灵涂炭?

队伍中,一身云霞银朱丝缎广袖袍的长公主低眉垂眼,满腹心思。

因今上抱恙,此次出行的皇族唯有一众宫妃。魏宜华跟在丽贵妃身后,一步步迈入庭院中。春雪盛而玉兰开,淡粉玉白的花苞拥于枝头,俏丽婉约。数株玉兰点缀在一片淡青初芽的树丛间,如同春色山水画里一点点缀丽生动的粉白。

魏宜华在一众竹石松柏中看到了数年未见的花尊者花姒人。杨妃粉的长裾配牙绯上襦,柳乍含其烟媚,兰芬容色,玉莹桃腮。

她看上去如此年轻,与记忆中那依稀可辨的容颜重合。令魏宜华感到惊奇的是,时隔多年,花姒人似乎完全没有衰老,她的脸上没有岁月斧凿的痕迹,一双桃花眼眯笑时,竟如孩童般天真明媚。

丽贵妃等人被迎入堂中,小童端上来滚热茶水、晶莹糕点与墨宝,魏宜华落座于丽贵妃身侧,丽贵妃颔首,语气恭谦:“许久未见,花尊者近来身体可好?”

“贵妃金安。托贵妃的福,小道一切安好。”花姒人在桌案前亲自招待她们,笑眼盈盈,“丽贵妃依旧美貌动人呀。”

丽贵妃温婉一笑:“今上身体抱恙,无法前来,他本人很是遗憾。不知他的签文可否由本宫代行抽取?”

花姒人:“自然可以。”

二人交谈寒暄片刻,丽贵妃望着不远处的桌案后坐着的女子,意有所指:“花尊者,请问那位是.......?”

魏宜华跟随母妃进入堂中后,也留意到了那位独坐廊下,正在解卦的女子,虽衣饰简朴,却气质斐然,令人不禁为之侧目。姿态幽然自淑,宛如云孤碧落,月淡寒空,屏然世外尘气。

花姒人“啊”了一声:“那位是我的故友,远道而来拜访我,本来昨日便要走的,听闻我今日待客,便说留到今日午后与我吃顿便饭再走。”

“贵妃应当对她有所耳闻,她便是紫金观的尊者秋无竺。”

魏宜华端起茶水的动作一顿,心中惊讶,再度眺望去,竟然恰好与秋无竺对视。

她容貌甚美,却冰冷得毫无人气。那双眼看着人时极黑极静,没有一丝波纹。

魏宜华心恻,先一步垂眸避开。

花姒人:“正好,长公主殿下的签文可以由我故友为她抽解,这样殿下也不用久等。”

丽贵妃:“此举可会劳烦秋尊者?”

“不会不会,她在那干坐着也是闲着嘛。”花姒人起身走到了秋无竺身边,不知她说了什么,只见秋无竺微微颔首,似是应下了。

丽贵妃面容顿时染上一丝欣喜,她手掌扶住魏宜华的肩胛骨,轻悄道:“华儿,你去吧,母妃待会儿再来寻你。”

魏宜华应声后,起身步出厅堂,来到廊下。

魏宜华心中有一丝古怪感,秋无竺自见到她以后,便一直盯着她看,而过于直白的注视让她有了些被冒犯的感觉。但她知晓对方并无恶意,更何况她还是越颐宁的师父。

魏宜华默默忍下了。

“见过秋尊者。”

秋无竺这才收回目光,垂落的睫羽轻扫眶下,开口声音清越:“公主殿下,请随意告知我三个数字,我为殿下算上一卦后,会依据卦象指引,为殿下抽取预示今年运兆的签文。”

魏宜华随意报了三个数字,她是真的对算命之事无兴趣,姿态语气都略有散漫,也不知秋无竺有没有看出来。

魏宜华看着低头时露出一段雪白脖颈的秋无竺,云母细纹薄衣穿在这人身上,凭空多了几分出尘之色。听闻一个人的年龄可以从脖颈看出来,即使容貌姣好如年轻少女,只要上了年纪,脖颈皮肤都会松弛耷拉,如同起皱的老皮。

秋无竺既是越颐宁的师父,说明她至少比越颐宁大了十五岁,可能还不止。但她这般容颜,如何也无法与三十五岁的女子联系在一起。即使是她往日里极其注重护理的母妃,颈部也不可能连一条松弛的细纹都没有。

“公主殿下。”

秋无竺的声音拉回了魏宜华飘远的思绪,她重新与秋无竺那双黑瞳对视。

秋无竺望着她,薄唇一开一合:“公主殿下,可是死而复生之人?”

咚!

魏宜华瞳孔紧缩,脑海中一片空白。

她感觉到她的唇瓣颤抖难抑:“......你说什么?”

秋无竺于是又重复了一遍:“殿下可是死而复生之人?”

魏宜华的牙关在战栗,她面露惊惧异色,脱口而出的声音碎裂开来,“……………….我听不懂你在说什么。”

“殿下听得懂。”秋无竺语调平稳,“我已为殿下抽取了签文。无论是卦象还是签文内容,都在指明我这一点。”

“殿下,你曾经死过一次,因为某种不为人知的巧合机缘,你虽身死,却又奇迹般地复活。与此同时,你还保有前世所有的记忆。”

“殿下,在下说的可对?”

她怎会知道?不对,她难道是在诈她?普通人怎会联想到借尸还魂这样荒谬的事,更何况她们还是第一次见面,话都没说几句??魏宜华神色僵硬,忽然意识到自己错得离谱。

面前的女子根本不是普通人,而是越颐宁那位声名远扬的师父,天下最有威名的天师秋无竺。她曾听闻一二,据传这位禀赋卓绝的尊者已化至半仙的臻境,只需一眼便能洞悉某人的三魂七魄,只需一盘便能算出某人的前世今生。她曾以为那只

是流传于街坊的风言。

被夸大得将近邪术的能力,居然是真的。

她思绪混沌,眼前一片斑斓,她只听得见她颤抖恐惧的声音:“不要……………不要告诉别人………………”

若是让母妃和父皇知晓,她根本无法解释。那些早已化为尘埃弥散的过去,那段以所有人的悲剧结尾的残生。她无法解释清楚的,她该怎么解释才好?

秋无竺的声音变得很远:“殿下请勿惊慌,此事我会为公主守口如瓶,不会告知他人,这一点还请长公主放心。”

“只是,我必须提醒长公主一点,”秋无竺的脸从扭曲变得清晰,她盯着她,声音淡而悠远,“不要做多余的事。”

多余的事?什么叫做多余的事?魏宜华后知后觉地明白了秋无竺看向她的眼神,明白了她话中的深意。她似乎是在告诫她,不应当试图去插手和改变他人的命运。

重活一世便想着能够逆转天命,不过是她庄周梦蝶的妄念,如今也该被打破了。

“华儿?”

丽贵妃近在咫尺的声音震醒了魏宜华,她转过头,发现不知何时丽贵妃已经来到了她身边,正低头看着她,面带奇怪之色:“为何表情如此难看,可是身体不适?”

“怎么握着签文不摊开?母妃帮你吧。”

原本应该在秋无竺那里的签文竟不知何时已经到了魏宜华手中,她心中一惊,来不及阻拦,丽贵妃已将她手中的签条展开??

丽贵妃念出签文:“葳蕤繁祉福禄满,萱堂日永架腾辉。积善之门大吉昌,顺遂无虞皆所愿。”

“这签文看字义,似乎是极好呀!”丽贵妃笑逐颜开,喜形于色,“秋尊者,您给华儿看看?这签文可是大吉之意?”

秋无竺接过签纸,颔首:“确实是大吉大利,平安顺遂之象。长公主殿下不必忧虑,按签文所言,公主所愿皆会成真,只需行积善道德之举,便可福泽深厚。”

丽贵妃抽到的签文与算出来的卦象也极好,于是离开时明显比来时多了几分真心实意的笑容。

临行前,在丽贵妃未注意到的地方,秋天竺将另一张签文递给了她,声音淡淡:“方才我见贵妃走近,便给了殿下假的签文。我明白殿下不愿暴露还魂之事,故而为殿下遮掩了一番。这才是殿下刚刚依照卦象所指抽出的签文,还请殿下拿好。”

“殿下可以下山后再看。无法为殿下解签,还望殿下勿要怪罪。”

魏宜华握着那团签文,浑身冷汗地下了山,直到坐在车中时手脚才从深重的僵麻中纾解出来。

车外传来御马声,宝马嘶鸣,车轮开始滚动。

她抖着手,慢慢摊开快被汗浸湿的签纸。

宣纸薄如蝉翼,字却浑黑:

观棋不语保全身,回天之人误欲甚。

妄念乱心舟沉海,衔泥作垒坏须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