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过河卒 > 第一百二十章 谢知世

过河卒 第一百二十章 谢知世

簡繁轉換
作者:莫问江湖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04-03 23:07:15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大聚义失败,宋怀义的身份败露,自然是不能再返回道门了,只能彻底“落草”。江南道府也发布了宋怀义的通缉令。

另一方面,吴光璧露了底还在其次,关键是卢先生被抓了。

儒门之人可能有节操,但是儒门之人有节操不太可能。

不到真正的生死关头,谁也不知道儒门之人到底有没有节操,到底是水太凉,还是从容赴死,恐怕就连当事人自己都不知道。

作为幕后黑手的谢三公子当然第一时间知道了这件事。

大掌教的女儿亲自到了江南,亲自抓了卢先生,又要亲自断案。

都说这位小掌教是个混世魔王,但是不可否认,凡是敢于小看这位小掌教的人,都没有讨到好去。

所以谢三公子从不小看小掌教,反而有些如临大敌。

江南的局势紧张起来,就如这天空阴郁幽沉,不黑也不白,为整个谢府笼罩了一层不祥的气氛。

谢三公子的确姓谢,却并非行三,只因他擅长音律、书法、绘画,堪称三绝,被人称为“三绝公子”,谢家三绝公子,如此一个谢三公子。

真要去谢家去抓三公子,那就闹了笑话。

谢三公子大名谢知世,谢林渊是他的叔父,他是正儿八经的长子长孙,若论家族地位,甚至比庶出的叔叔谢林渊还要高一些,如今便是由他执掌谢家大权,出面迎来送往。

在这一点上,哪怕是走得最快的张月鹿,都不如谢知世。

张月鹿走得这么快,还是多亏了齐玄素的大力扶持,就算有齐玄素的支持,张月鹿也要等到天师飞升,才能染指张家的最高权力。

姚裴要慢一点,虽然姚令倒了,但还有一个七娘,从年龄上来说,七娘算是七代弟子,所以姚令还要熬上个几十年才能上位。

李长歌就更慢了,如今在他上面有两代人,分别是国师和清微真人。

至于齐玄素,他没有家族,上头也没人,不在此列。

谢知世年纪轻轻便执掌谢家,尤其是在谢家老一辈还在的情况下,可见这位谢三公子的确有些过人之处。

此时谢知世正在谢园的水榭之中,凭栏而坐,手中轻轻旋转酒杯,望着外面的细雨,牛毛一般的雨丝落在人工开凿的小湖中,激起无数涟漪。

谢知世眼神恍惚,低声道:“春日春风动,春来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声。”

便在这时,一名窈窕女子自雨中款款而来,手中撑着一柄油纸伞,眉眼间笼着几分愁绪,行走之间,如扶风杨柳,一时间分不清是人从画中来,还是人入画中去。

女子进到水榭,收起纸伞,坐在谢知世旁边。

谢知世将杯中酒一饮而尽,随手将价值千金的“卵幕杯”丢入水榭外的湖水中。这种“卵幕杯”出自制瓷名家“壶隐老人”之手,薄如蝉翼,轻若绸纱,一枚才四十八分之一两,透光性极好,对光看去,如彩云追月,若隐若现,披光含雾,动中有静。毫不夸张地说,齐玄素作为大掌教都没用这么贵重的酒杯,结果就这么丢掉了,可见谢家的底蕴豪富。

女子伸手揉开谢知世紧皱的眉头,柔声问道:“公子,何故忧愁?”

谢知世没有拒绝女子的小动作,坦然说道:“老卢被抓了,我担心……”

女子轻声道:“老卢是个忠义的,定不会让公子失望。”

谢知世叹息道:“只怕是由不得老卢,道门之人的手段,我还是略知几分,诸如‘度世佛光’和‘道胎种魔’,可以让人性情大变,完全变成另外一个人。都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如今道门就连本性都能强行修改,还有什么是道门做不到的?老卢落到了他们的手里……”

女子轻轻打断道:“公子,我正是为此而来。”

谢知世挑了挑眉。

女子稍稍压低了声音:“我此番入京,见到了太后娘娘。”

谢知世已经娶妻,这名女子显然不是谢知世的正妻,倒像是侍妾一类的角色。

女子名叫汪瑶迦,既不是侍妾,也不是丫鬟,而是类似外室的角色。

她最早是野道士出身,并且在江湖上小有名气,人称“秋水仙子”,只是后来因为女子间的争风吃醋得罪了慈航一脉的正宗仙子,也许站在齐玄素或者张月鹿的角度来看,慈航一脉也就那么回事,主要就是长袖善舞,不过站在寻常人的角度来看,慈航一脉就是庞然大物,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

就在汪瑶迦险些被慈航一脉压死的时候,谢知世出手帮助汪瑶迦渡过难关。

接下来就是老套路了。如果被救女子没有看上救命恩人,那就是下辈子做牛做马。如果看上了,那就是无以为报以身相许。

谢知世被称为三绝公子,又一表人才,堪称才貌双绝,更不必说家世摆在这里,就算比不上秦、张、李、姚这几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也是一流世家。汪瑶迦自然选择了第二条路,无以为报,以身相许,甘愿做了谢知世的外室。

谢知世并没有把汪瑶迦视作玩物,反而在汪瑶迦的身上投入了很多资源,让她代为处理一些他不方便出面的事务,比如这次前往帝京。

现在的汪瑶迦与其说是谢知世的外室,倒更像是谢知世的助手。

谢知世问道:“太后怎么说?”

汪瑶迦说道:“太后说,如果到了事不可为的那一步,那么就请公子去帝京避难。”

谢知世没有说话,而是伸出手以掌心覆住了汪瑶迦正在揉按眉心的右手,两人就这般互相依偎着,享受片刻的无言温存。

过了好一会儿,谢知世才缓缓开口道:“走,容易。可是一走之后,再想回来,那就难了。难道我要只把他乡作故乡吗?”

顿了一下,谢知世又道:“我这一走,江南的谋划怎么办?”

汪瑶迦犹豫了一下,说道:“我可以代公子留下来。”

谢知世握紧了汪瑶迦的手,摇头道:“太危险了。道门已经疑上了我,而且如今坐镇江南执掌大权的是天师张无寿,只要有机会,张无寿不介意将谢家满门抄斩。宁可错杀,不可放过。”

汪瑶迦道:“不至于如此吧?天师似乎不是这样的人。”

谢知世苦笑道:“过去多年,三师一直是并列齐名,难分伯仲,西洋人称呼他们为‘三人议会’。如今国师反了道门,姚令谋害两代大掌教,同为三师的天师会是个好人,你信吗?”

汪瑶迦沉默了。

谢知世问道:“你还要留下吗?”

汪瑶迦坚定道:“我还是要留下,这里总要留一个人。如果我们都走了,那么人心就散了,那些好不容易聚拢起来的人必生二心,公子这些年的诸多谋划便要付诸东流。若是我代公子留下,别人还以为公子仍在江南,人心便不会散,公子在帝京遥控指挥,仍旧可以图谋大事。”

谢知世望向外面雨幕,幽幽一叹:“无论大事成或不成,留下的人都是九死一生。”

汪瑶迦不由一笑:“公子何时变得如此婆婆妈妈了?自古以来,成大事哪有不死人的。自从那日公子把我从慈航一脉贼婆娘的手中救下,我便把自己的性命交到了公子的手中,一生归宿萦于公子一身。就算是死,只要是为了公子而死,我虽死无憾。再者说了,我也不仅仅是为了公子,更是为了自己,我要找慈航一脉报仇,这应该是我此生唯一的机会了。”

没了酒杯,谢知世直接拿起酒壶灌了一口酒,长叹息道:“自二百余年前帝京一败,皇朝更替,道统鼎革,道门取代儒门成为天下之主,儒脉万马齐喑。时至今日,三师内斗,又有英明神武之皇帝陛下和程相奋起抗争,天下千万士子,皆侧目以视,当此之际正是吾辈捐躯济难之时,取义全节以为楷模,唤天下有识之士同声相应,只是……”

谢知世顿了一下:“我的确还有不能死的理由。我可以死,却不能死在当下,也不须长了,只要一年半载,我便可成仁取义。”

汪瑶迦轻轻唤了一声:“公子。”

谢知世又望向汪瑶迦,满目柔情:“只是苦了你,你非儒门弟子,自是没有为道统而死的道理。”

汪瑶迦微微一笑:“我心甘情愿,甘之如饴。”

谢知世站起身来,望向水榭外,长声吟诵道:

“国脉如丝,叶落花飞,梗断蓬飘。纷纷万象,徒呼负负;茫茫百感,对此滔滔。几见降魔道愈高?

“一念参差,千秋功罪,青史无私细细雕。才天亮,又漫漫长夜,更待明朝。

“异说纷纭,民命仍悬,国本仍飘。人生落落,黄流已失,天浪滔滔,斗角钩心意气高。

“朱门绣户藏娇,令瘦影婆娑弄腰。乍长羽毛,便思扑蹴;久贪廪粟,犹肆牢骚。放下屠刀,归还完壁,朽木何曾不可雕。”

吟罢,谢知世将酒壶中的一点残酒饮尽,朗声道:“吾可死矣,祝诸前进,一上当朝。”

恰逢此时,春风裹挟着料峭寒意袭来,又多几分凄清。

天色愈发阴沉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