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古代末世的文弱书生 > 第十三章 太隼了

古代末世的文弱书生 第十三章 太隼了

簡繁轉換
作者:陈词懒调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26 22:54:3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除了驱邪用的熏香,温故在青一道长这里问了“不饥丸”的囤货量。

这东西吃着方便,顶饿,适合赶路。

大概是为了维持高人风范,把村里看作一条退路,道长又赠予了一张减配版不饥丸的方子给村里。没那么强的药性,但能抗饿。

职业习惯,赠方子时,道长又提了糯米的“驱邪”性。

村里人信得很。

村长恨不得磕头感谢,心里早就没半点怨言。

所以这段时间,村里也在做类似的东西。

批量做,节省柴火又方便储存,做好了能直接食用的。到时候让村民用工分来换。

从青一道长那里出来,温故去村长那里换点儿低配版不饥丸。

不能什么都指望青一道长。

村长最近忙得很,村里分配物资,又要搞建设,还要练习道长教的那些祭神仪式。

见到温故,村长欣喜道:“正要去找你!快,快过来帮忙看看这里对不对?”

村长拿起一张纸,上面是由他口述,孙子豆苗负责记录的,祭神仪式步骤。

道长指点他们时,温故也在场。

温故接过纸张看了看。

字不算工整,勉强能认出来。

旁边的豆苗不好意思地垂头。在温故面前,他这手字确实上不得台面,他已经很努力地把字写得大家能认出来。

温故面上并无异色,只是去看上面写的内容。

祭神步骤非常详细,后面甚至还写了驱邪香燃烧的香灰如何处理。

香灰村长宝贝得很,这是能抹在窗台门槛、撒在自家辟邪的东西,一般人可分不到这个,只有做了大贡献的人,才能分到。

温故对此没发表异议。

香灰本身确实有那么点防腐驱虫的效果。

村里自有它的生态,如今的世道,不需要过度干涉。

看完后,温故把纸递回去:“非常详细,步骤写得很清楚,并无错处。”

村长安心了:“那就好那就好!”

一桩心事解决,村长语气轻松地跟温故说起现在村里的建设进度。

搬运回来的木石砖瓦,已经分处堆放好了,有几处已经开始修建。

村里都是自己建房,虽说材料方面没有用过这么“高档”的,但花点时间摸索一下,也能搞定。

只要不是大的技术难度,村民有自己的土法子解决。

温故已经给他们村,画出了在这个乱世里面挣扎求生的方向。剩下的,都不是大问题。

温故写的话本,如今已写完第三本,都在村长这里。

村长打算等大家筑堡太累的时候,再拿出来提振大伙儿的精神状态。

豆苗这时拿了两个药包出来给温故:“县城时常有南地的商人经过,我听过一些水蛊水疫的防治之法,自己琢磨着做了些药包,或许你们赶路能用上。”

“多谢!”温故收下,郑重一礼。

唉,豆苗真是个很有潜力的小伙子,可惜挖不走。要是以后有机会,再回来挖一挖。

转身回屋的豆苗突然莫名打了个寒颤,抬头看看天色,要降温了,是得添加衣物。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气温步步降低,村里做针线活的人整天都在忙碌中。

温故除了找人做衣服,还用结实的布,找人做了三个双肩大背包。

没有拉链,就用纽扣。背包内有隔层和小口袋,能分装大大小小的物件,需要时寻找起来更方便。背包的肩带上也可以别东西。

另外,纸裁剪之后,他请人缝了几本方便携带的口袋笔记本,加上从道长那里捞的两支炭笔,以防路途有一些重要线索需要记录。

清点物资,温故又去了木匠家。他请木匠做水壶。

竹子做的水壶,其实就是带盖子的竹筒杯。

村里之前也有不少竹筒水壶,带卡口的那种,能防止里面的水溅出来。

温故上次来找木匠时,提议可以试试做带螺旋纹的接口。

没想到,才过去两天,就已经做好了。

“不难。”

木匠话不算多,对温故的态度很友善,也很感谢温故给他的这个建议。他这两天不止做水壶,还尝试做了其他东西。

作为感谢,木匠没有收温故给的加工费,温故定做的独轮车也给了个有力的折扣,自己还搭了些木料。

“独轮车我这两天就给你做出来。”木匠说。

他做这个熟,以前世道没乱的时候,村里有人找他做过,推着东西去镇上卖。

前些天在镇上搬东西,除了双轮的木板车,还有好几个人推着独轮车运货物。

而温故定做的独轮车,在一些细节处又有改进。木匠自己也受益,把村里别家的订单都挪后了,先赶制温故的。

小刘猎户这段时间常来温故这儿。

家里已经给他准备好了远行的东西,他爹让他过来温故这里帮忙。

他爹说了,他们这个小团队里,温故才是主心骨。虽然只是个文弱书生,但这位才是做决定的人。

如果能够安然到达北地,到时候也是要托温故照应的。

他爹说了:“可以把温故看成是雇佣你的‘东家’,咱得让东家知道咱有多大本事,有什么绝活儿。”

因此,小刘猎户很积极地在温故面前展示才艺。

箭术已经展示过了,他还有温故感兴趣的。

“我也有养一只隼,训两年了,它叫麻团儿。”

他小时候跟着爹进县城,吃过一次那里的油炸麻团,记到现在。后来进城谋差事,也都只是远远看了一次,只是想着以后挣到工钱,自己买了吃。

县城的人吃得多好啊,住的也好,还不用辛苦种地,也不用进山冒着生命危险打猎。

小刘猎户一直希望某天能在县城谋个差事,和一家老小居住在县城里。

如今,只能换个梦想了。

“麻团儿”这个名字,藏着他朴素且执着的向往。

不过“麻团儿”现在出去觅食了,还没回来。

小刘猎户看看周围,不远处堆积着石材木料,上面站着一只乌鸦。不知道是在这里歇息,还是好奇观察人类活动。

附近室外没有其他人,若是有,肯定会将这只乌鸦赶跑。

小刘猎户很信神鬼那些,但或许是对飞禽比较熟悉,对待乌鸦没有村人那么敏感。

“那边有一只乌鸦。”

小刘猎户观察着温故对乌鸦的态度,有些文人很讨厌乌鸦的。

不过温故并未表现出反感,而是接着小刘的话:“我游学时,听说过一件关于乌鸦的小事。”

温故讲了乌鸦喝水的故事。

小刘猎户激动得连连点头:“对对!它们能利用工具,其实非常聪明!比许多鹰隼都要聪明!

“我小时候不懂,还问我爹为什么不多训一些这样的鸟。后来才知道,因为忌讳。”

温故理解。

“我……游学时听闻,很久很久以前,乌鸦是有正面象征意义的,只是后来战乱和灾祸,亡者众多,乌鸦又有食腐性,就是吃腐肉,所以常在那些地方看到乌鸦盘旋。文人写的诗词文章,会用它去隐喻凄凉景象。”

除了凄凉景象,还有政治隐喻,不过这个就不提了。

反正,让小刘猎户知道为何大家忌讳就够了。

选择猎禽,这里的人还是多选择鹰隼,在富户和百姓心中,多是正向的寓意,代表勇武,也有破邪的象征。

“哦哦,原来是这样。”

小刘猎户回想着温故刚才的话,心中感叹,难怪每年那么多读书人都要出去游学,懂的真多!

前面那只乌鸦不知道发现什么,又或者是想近距离观察人类,它从石堆那儿跳到地上,离温故和小刘猎户更近了些。

这也让小刘回过神,继续刚才的话题。

“除了忌讳,我们不训练乌鸦,还有原因就是它们太聪明了,不服管教。”

温故点头:懂,智商越高越容易“叛变”。

有些时候太过聪明,太有主见,反而不适合。甚至可能会反过来试探主人的底线,最后不确定究竟谁训谁。

而鹰隼则不一样,更容易训练成狩猎工具。

见温故都能理解,小刘猎户非常高兴,只觉得这个“东家”人真好,不像县城里那些老爷,不懂飞禽还叭叭的喷人。

小刘趁此机会推荐起自家的隼:“‘麻团儿’虽然不比乌鸦聪明,但性子很好,很听话,会很多绝活儿,等它回来我让它给你表演一个……”

一道身影从空中俯冲下来,精准且快速地,把那只乌鸦一脚怼地上。

被踩的那只乌鸦扑腾着翅膀哇哇叫。

冲下来的隼,强有力的爪子踩着乌鸦,嘴还去拔乌鸦的毛。

凶得很。

一时间,黑色的鸦羽乱飞。

小刘整个人都快裂开:“没有!我没有让它表演这个啊!!!”

好一会儿,那只乌鸦终于扑腾着翻身,扇动翅膀逃跑了。

只留地上那只满脸凶相,嘴边还挂着绒绒鸦毛的隼。

挨打的那只乌鸦飞远。周围有其他乌鸦飞过,鸦声阵阵,不知道是在幸灾乐祸嘲笑同伴,还是在对他们这些人类骂骂咧咧。

温故从空中收回视线,再次看向面前的那只隼。

果然是猛禽,太隼了!

炼丹炼到眼花,出来散步的青一道长,正好见到刚才那一幕,瞥了眼温故,眼神讥讽,又似乎带着暗示——

有些时候,任你再多心眼,武力决定一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