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 第1045章 种菌 今天只有两章了,明天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第1045章 种菌 今天只有两章了,明天

簡繁轉換
作者:打小就清澈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1 02:23:25 来源:源1

第1045章种菌(今天只有两章了,明天四章)(第1/2页)

“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但是这种成果的名义你是从对面抢不过来的。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同时,我也拒绝这样,你们是在用我的学术声誉开玩笑。”罗伯特摊了摊手。

说完,他用手指了指这篇论文的作者——

“你认识他吗?这是当前世界上最为优秀的计算机学者,他发表的成果并不多,但是每一份成果,都是世界上所有研究计算机的学者第一时间要学习和追随的,你们不可能封锁住这些消息,所有研究计算机的人都会在第一时间拿到,你们的这种想法是在招人耻笑,明白么?这不是一个籍籍无名的小学者!”

从道德层面拒绝了兰利中心的要求之后,罗伯特又从技术层面让兰利中心的人绝了心思。

“不过无论如何,这对你们是个好消息。这种加密方式可以满足你们对加密的某些特殊要求。你们可以把这份论文复制一份带走,放心,不需要我的帮助,你们的计算机人员有能力实现这个算法。”

兰利中心的人接过这份译文正想离开,被罗伯特制止了:“你们听不懂我说话么?先生们,你们可以复制,但是不能带走,我也只有这一份!”

看着灰溜溜离开的兰利中心的人,罗伯特对自己的助手道:“你用最快的速度,想办法联系一下东方那边的人,我想将这份论文转载出去,让更多人看到它。如果能获得他们的授权,是最好的。”

如果能够获得授权,罗伯特还是希望能让这件事情变得更加完满一些,这是学者之间的相互尊重。

类似的事情,在老毛子家里也在发生。

但是作为相同阵营的同志,他们对于这件事情是非常的喜闻乐见。

“南方同志干得漂亮!这是密码学里的突破性进展。”

一位老毛子对他的同事称赞道,很是高兴。这篇论文不但有理论高度,而且也很有实用性,至少卢比扬卡的同志会很高兴。

这篇论文在数学的道路上可能一文不值,但是在密码学的角度来说却是重大成果。

“我的达瓦里氏,你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对于我们来说,这种算法需要更为强大的计算机,才能实现便携装备或者是可移动装备使用上这种算法。”他的同事看着论文,皱紧了眉头。

大数分解算法的缺陷就在这里,加密倒是还算快,可是解密时间相比DES、AES这类对称加密算法,速度要慢很多。

在当前的计算机技术下,对老毛子来说,这个运算量有些大,想要获得实用性,他们缺乏足够小的计算机。

“我也发现了,也许我们还是需要南方同志的帮助。我不相信他们只有C6108或者那种简单的单片机。”8位机算这玩意的确是有些过于抽象了。

“先不考虑那么多,我们的工作是把算法实现,至于设备,让负责经贸和交流的同志去头疼吧。”

类似的对话,也在我们内部发生着。

“高振东同志还真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算法!天才!要我说啊,他就该搞数学!”

一位研究数学的同志对高振东的论文赞不绝口,同时也颇为惋惜。要是让高振东听见这话,恐怕第一反应就是落荒而逃,数学不会那是真的不会,高振东有自知之明,大部分悬而未决的数学问题,他连题目都看不懂。

“你这话可不能让防工委、十七机部的同志听见,要是传出去,人家可能抄着家伙就来找你了,哈哈哈。”另一位同志大笑起来。

“也是,他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好手,我们数理化学部有他加入,也算是生力军了。你发现没有,他真的是把更好的算法留着自己用,公开了这个性能没那么优秀的算法,甚至他还能挑挑拣拣,在应用上,这真是个天才。”

对于高振东在自用和公开上面的选择,这位数学家也也是赞不绝口,两个算法都到了他手上,他都有研究。

椭圆曲线算法相比大数分解,加密性能越好,密钥长度比就越高,以2048位的大数分解为例,同等保密性能的椭圆曲线密钥长度只有210位,运算时间后者大约只需要前者的1/5~1/4。

“嗯,一个军用,一个民用,非常好的安排。行了,我们现在的任务,是给同志们把这个算法解释明白,振东同志这是给我们揽活儿来了。”

两人笑了起来,但是和老毛子不同,他们并不担心我们没有计算机可以用。

——

高振东下班回到家,看到娄晓娥又没什么精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045章种菌(今天只有两章了,明天四章)(第2/2页)

他倒是不急,这种事情偶尔会有发生,但是娄晓娥自己很会调整,很快就会好起来。

“今天又怎么了?”高振东递了一杯水给娄晓娥,顺便问了一声。

“没什么,又看见去世了一位病人,有些感慨。没事的,一会儿就好啦。”娄晓娥笑了一下,将头靠在了高振东肩膀上。

“噢,这次是什么原因?”

“还是和上次那位一样,下了手术台,但是后来死于感染,振东,你说,我们不是有青霉素了么?为什么还会有不少病人因为感染去世?”娄晓娥看着高振东。

“呃……大概是因为耐药性?我记得你有一段时间在看抗生素的书,应该知道这一点吧。”高振东大致知道一些,科普视频他可是什么都看的,而且耐药性这东西前世经常听见,就算不懂也能知道一点点。

“对,书上倒是有说过,机理很复杂,到底是什么原因,不一定的。”娄晓娥想起自己曾经学过的知识。

实际上病菌的耐药性这东西有很多种途径和手段,现在的研究就更少,说不大清楚也是正常的。

“你和你们老师没有探讨过?我记得现在应该是有半合成青霉素和万古霉素这一类抗生素了吧?”能关心一下娄晓娥的工作,高振东在这个问题上谈兴也很浓。

“倒是探讨过,不过我们是胸外的,在这方面并不是非常的擅长。老师倒是说过,其中一个原因,是β-内酰胺酶分解青霉素导致的,有这东西在,什么青霉素都不管用。你说的万古霉素这东西不是什么时候都能用,而且价格还贵,使用要求高。你说,可不可能制造一种效果和价格类似青霉素的抗生素,但不被这种酶分解掉?那是不是就能解决一部分抗药性问题了?”娄晓娥并不是学药的,但是对药多多少少有些兴趣。

“你怎么对药感兴趣起来了?不学胸外了?”高振东笑道。

“胸外要学啊,对药感兴趣也正常吧,再说了,你都能横跨多个领域,我为什么就不行?”娄晓娥皱了皱自己的小鼻子,很是可爱。

在她看来,高振东都能跨这么多个领域,那我小小的一跨两个总是可以的吧?

她这个想法如果被别人知道,恐怕要感慨她被高振东带坏了。

但是高振东不是一般人啊,有他在,就算娄晓娥不跨多学科,至少给人家出出主意总没错。

高振东笑道:“我倒觉得,不一定非要对抗β-内酰胺酶。”他脑袋里有一点记忆,现在算是被娄晓娥给彻底唤醒。

“不对抗?那不是还是会被分解么。”娄晓娥咬着手指头。

“我的意思是,抑制β-内酰胺酶起作用,比如说,抢先把这种酶给抵消掉,让青霉素正常发挥自己的作用就行啊。”

“你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找一种东西和青霉素混合起来,和β-内酰胺酶同归于尽,这种东西可以不是很好的抗生素,但是要能抑制β-内酰胺酶的作用。杀菌还是青霉素出头。”

娄晓娥想了半天:“诶,你说这个办法好像可以,又能抗菌,又能抵抗β-内酰胺酶的抗生素可能找起来很麻烦,但是找一种不影响青霉素的效果,但是又能抢先结合β-内酰胺酶的东西可能就简单一些。”

这本来就是青霉素对付耐药菌的手段之一,虽然现在还没搞出来,但是相关研究却是已经开展了的,毕竟β-内酰胺酶在40年代就被发现了。

想到这里,娄晓娥激动起来:“我明天就去找药学的老师,和他们谈一谈这个想法!对了对了,你帮我设计个寻找这种物质的办法呗。”

从《简明基层医生手册》的情况来看,娄晓娥总觉得高振东一定能有办法,哪怕是他本职工作和这些东西八竿子打不着。

高振东努力的回想着自己当时看到的科普视频。

“还能怎么找,搞抗生素的,不就一个办法——种菌呗。”

“种菌?”

“对,你们如果能搞得到能产生β-内酰胺酶的菌种,就弄一批含青霉素的的培养基,在上面挖几个洞,把各种微生物的提取液放进去,同时在培养基里培养能产生β-内酰胺酶的菌种,如果微生物提取液能起效,那在小洞周围就不会长菌,否则这种菌种会长满整个培养基。”

这是约翰牛的办法,在这方面,约翰牛还是值得信赖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