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 第1087章 短距低速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第1087章 短距低速

簡繁轉換
作者:打小就清澈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1 02:23:25 来源:源1

第1087章短距低速(第1/2页)

院长笑道:“怕什么,高委员都不怕我们出问题,给我们机会,我们只要抓住就行。”

相比侯处长,院长对这种场合更为自如,不就是部委领导嘛,见过见过,虽然一般一次性见不到这么多。

他非常清楚,这就是高委员给的机会,而且人家负责兜底,自己这边的同志只需要把做好的工作一一汇报好就行了,什么情况下该自己这边的同志上,什么情况不适合,高委员心里有数。

既然他主动邀请了,那就说明同志们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是让他满意的。

那还担心什么?自己这边的同志只需要做好一件事情就行:不怯场。

有了院长当定海神针,侯处长的心情也放松下来,他主要是怕工作没做好给单位、高委员丢脸,院长的话提醒了他,高委员都能主动邀请,那说明从本质上这件工作没问题,剩下的事情就好办。

有什么小问题,自然有院长、高委员一级一级的补充兜底,这种事情其实他自己都替自己处里的同志兜过,只是自己变成需要兜底那个的时候,他有点不习惯,主要还是会议级别有点高。

相反,薛崇礼就没这么多想法,想法最多的往往是中间侯处长这一层的,往上比较淡定,往下感受不到。

薛崇礼只是满心兴奋的看着现场这么老大一堆人,甚至他看见了另外两位同学,据说是去了不知道什么单位的林连伟、苏卫华。

两人看见他也非常高兴,听高振东电话里说过老薛在京城,但是本人反倒是今天第一次见,特别是苏卫华,这兄弟工作单位就不是常驻京城的。

“可算是碰见你了,前不久才听老高说你在京城,没想到今天就能碰见,哈哈。”林连伟还是那个咋咋呼呼的性子,上来就是一个熊抱,只是他个子比薛崇礼要矮不少,看起来有些滑稽。

“这算是托振东的福了,要不然啊,我还真没办法回来看到你。”苏卫华拍了拍薛崇礼。

几人围做一团说说笑笑,也算是这个会议室里一道特别的风景。

“等会儿叫老高办招待,我们几个好好撮一顿。”林连伟笑着,他和高振东接触最多,性子最跳脱,安排得很自然。

“这不好吧?”薛崇礼道。

苏卫华也笑道:“没事没事,这事儿振东爱安排,1201厂也是他的地盘,正好。”

“他的地盘?”薛崇礼听着有些不明白。

“对啊,他在这里有职务的,不用替他担心。”具体什么职务,其实林连伟也不清楚。

“公款吃喝?”薛崇礼有些替高振东担心。

“什么公款吃喝?他要掏腰包的。你就别替他担心了,他心里有数,他是土豪,我们今天打一打他的秋风,哈哈。”

在人群的旁边,一溜摆放了5台计算机,看起来好像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地方。

但是大家都知道,今天的重头戏,可能就在这5台电脑上了。

说笑之间,高振东也进来了,还带着1201厂的同志们。

他先和部委的领导打了招呼,然后向大家问了个好,才坐了下来。

一开口就直入正题:“领导们、同志们,今天把大家从百忙之中请来,其实就是一件事情,给大家看一看,我们在以计算机应用为核心的短距高速通信上的新进展。”

1Mbps的速度在日后是超级弱鸡,但是在这年头可以说是快到爆炸,是真的爆炸,至于炸的是什么,很快大家就会知道。

高振东这话让在座的同志都骚动起来,能被他称之为“新”的进展,想必是真的新,不是那种小打小闹小修小改的新。

对他有了解的同志都知道,当年就连显示器、键盘甚至打印机这些东西,他都不怎么看得上眼,不觉得那叫做“新”。

短距、高速,这两个定义很重要,这也是高振东没有叫上邮通委那边的原因,这东西和他们没关系,他们的工作是骨干大型远程通信网,而这一块,反倒是十二机部这边的事情多一些。

十二机部领导一听,觉得自己今天是来对了,计算机之间的高速通信,他虽然想不出要怎么用,但是一听就觉得这东西好。

但是更激动的,是高振东点名请来的那一批——包括军通所在内的防工委下属院所,他们正在为这事儿抠脑袋呢。

就在同志们都等着高振东往下介绍的时候,高振东自己却退位让贤了。

“我们在这方面,一共有两个课题,现在都取得了可喜成果,现在,先让承担短距低成本低速工业通信课题的水利科技院信息技术处,向大家汇报相关工作进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087章短距低速(第2/2页)

他甚至还一下子搞了两个!

十二机部领导转过头,对刚坐下的高振东道:“嗨,你说你,去耽误水利口的同志的时间干啥,这事儿我们自己部里不就做了嘛,下次不要这么麻烦其他部委的同志了嘛。”

说是“耽误”时间,可话里的意思,却对十二机部没耽误上这时间感到很是不爽。

高振东笑着打哈哈:“碰巧了,碰巧了,哈哈。当时就是有个水利上的传感器需要这个东西,我就教着他们做了。”

还真是,高振东原本就没考虑这东西该谁做,只是恰好水利口的采集设备和传感器需要这东西,他就顺手交给薛崇礼他们了。

“嗨……专业不对口,专业不对口啊。”

在十二机部领导的抱怨和两个部委总工的憋笑之中,薛崇礼开始了他的汇报。

随着薛崇礼略带激动的汇报,同志们又一次认识到,高振东的“低速”和他们意识里的低速,完全是两回事。

“低速?这东西速度这么高,哪儿低了?”

“对啊,这速度高得很啊,我觉得高委员带着邮通委搞的那个双音多频通信,那才是低速。”的确,DTMF用于通信速度是的确低,几个字节一秒,但是好处在于远程通信、指令编解码、控制直接成套。

“19200bps!在高总工这里就是个低速?”

“别想了,高总工眼里看到的世界和我们不太一样,你又不是不知道。”

“……”

其他同志还在惊讶于这个名字长得有些难记的设备的速度时,有些同志已经在心里激动得不得了了。

这东西太好了,只要能有50米的可靠通信距离,那这种设备就大有可为,说得难听点,就算是10米,大不了花高成本在中间加上几个中继,也不是不能用。

薛崇礼的汇报还在继续:“……按照高总工的初始设计,在他的指导下,我们第一步已经完成了分立元件组装设备的设计、调试和试验,在当前条件下,使用规定参数的双绞线,在19200bps速度下的可靠传输距离超过1000米……”

现场“轰”的一声就炸了。

1000米?短距?

19200bps?低速?

十二机部领导此时坚信一件事:高振东不会取名。

他转过头来,对高振东道:“振东同志啊,下次取名字这种事情,交给部里的那些笔杆子就好,你就不要在这上面多花精力了。”

高振东听得一头雾水,我起名咋啦?我家长缨长河的名字起得这么好。

然而他并没有和领导就这件事情展开讨论,因为现场已经热烈起来,不少同志纷纷向薛崇礼发问,搞得汇报经验不太丰富的薛崇礼有些招架不住。

还好,不用高振东出手,水利科技院的侯处长就站出来,接过了不少话头,有薛崇礼技术托底,他的经验做辅助,才算是应付住了同志们的热情。

其中最高兴的,是搞飞机、坦克、汽车这类复杂大型装备的那一帮同志,如果说搞导弹的同志,在导弹不够大、功能不够复杂的情况下还可以不需要这东西的话,那对于系统复杂的大型装备,这东西的好处可就多了。

特别是需要和计算机为核心的控制系统结合起来的时候。

“这东西好啊,这样我们就能在飞机的任何地方布置控制设备、传感器,并且还能把它们高速的连接起来。”

瓷飞厂的同志一脸的幸福,其实不只是瓷飞厂,还有其他的飞机研究所的代表也是相同的感受。

非要说的话,模拟通道倒是也能实现类似功能,但是在自动控制这方面,绝大部分应用上,模拟和数字之间的差别懂的都懂,后者的优势太大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模拟通道往往一条通道只能传输一路数据,但是数字通道可就不太一样,这在压缩装备的体积、重量等方面非常重要,而且还能压缩成本。

数字设备发展到最后,往往比相同功能的模拟设备要便宜得多。

各飞机研究所的同志看着这东西,心里好像有好多好多的想法飘过去,但是一时间又抓不住重点。

薛崇礼接下来的汇报,算是解开了同志们心中最后一点疑虑:这东西为什么叫低成本、工业。

“……我们现在正在进行这种设备的集成电路化设计,并利用集成电路的特性,将这种设备的应用范围进一步向高温、高湿、强振等方向拓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