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 第1091章 电传操纵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第1091章 电传操纵

簡繁轉換
作者:打小就清澈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1 02:23:25 来源:源1

第1091章电传操纵(第1/2页)

“嗯,是有这个问题,就算加上助力装置,也改变不了本质上飞行员是在和飞机较劲的本质。”要说这个,感受最深的,应该就是搞高机动战术飞机的同志们。

简单来说,最典型的就是战斗机。

“我们战斗机随着机体和速度的增大,别说早期的纯拉线,就连液压伺服系统,也有类似问题,整条力的传导途径还是存在的。”说起这个,搞战斗机的同志就有话说了。

“嗯,就算是轰炸机也是这样,虽然速度不是最快,机动性不是最强,但是纯拉线是很困难的,而液压系统不但要考虑机械连接,还要考虑液压的建立,要多出一套子系统来。”

“不止一套,液压的可靠性不如纯机械,如果要可靠性高的话,要两套,而且是必须相互独立的。”在场有同志就是负责操纵系统的,对这些情况非常清楚。

实际上,有些听起来很先进的飞机,在一开始并没有那么先进,比如早期的“机库皇后”F-15,这货就是液压助力的,也是用了两套独立液压操纵系统。

大家讨论了一会,这才想起来,高总工只说坏处,但是怎么解决并没有提到。

“高总工,你想用电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大家都不是傻子,特别是瓷飞厂的同志和高振东相当熟悉,干脆直接问了出来。

高振东点点头:“是的,我就是这么考虑。我在想啊,能不能搞一套系统,利用电信号传输控制信号,这样带来的好处,可能不止刚才提到的那一点点。我初步给这个技术定的名字,叫做电传操纵。”

——电传操纵,这就是高振东想搞的事情,几十年后稍微上点档次的军用飞机必定采用的技术,当然,也不止军用,民用也用得很多,因为这东西别看卖得贵,实际上对于不论是设计方、制方还是运营方,都能带来极大的好处,属于是典型的多赢技术。

在实际的商品中,有不少从厂商宣传看来诚意满满的新技术,实际上对用户并没有什么实际的好处,厂商大量采用的唯一原因,是看起来好看还省钱,但实惠却没多少甚至是在开倒车。

但电传操纵不是。

这玩意可不只是听起来把上下左右传到飞机机翼上那么简单,能带来很多的好处。

“电传操纵?振东同志,详细说说?”防工委总工兴趣一下子就上来了,这玩意听起来就好听,一定是个好东西。

高振东点点头:“最基本的想法,就是将飞行员的操纵指令转化为电信号,然后通过电线传输到各个受控舵面的作动机构,将翼面的运动与飞行员的操作在机械连接上解耦。”

“可是这样有什么好处?高总,这种技术一听就价格高昂,技术难度高,但是通过电还是机械传递,本质上没什么区别,如果说电信号速度快,拉线操纵因为弹性形变、热胀冷缩、摩擦系数等原因无法和它比及时性的话,那液压系统的刚性连接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和电信号的反馈速度基本是一致的。”

一位搞液压操纵的同志对此提出了疑问,其他同志也纷纷点头,如果只是解决时延问题,那这个听起来就价格高昂的技术优势并不大。

高振东站起身,开始在会议室的黑板上画飞机。

“你的说法是对的,但是我们就算先抛开其他各种各样的好处,仅仅是从敏捷角度出发,液压比起电传,也有固有的缺陷,那就是机械 液压传动,实际上是存在传输延迟的,只是通过高昂的代价解决了这个延迟。”

只要弹性形变存在,机械就免不了带来延迟和其他连接问题,而且这条传输路径越长,问题就越严重,就必须采用更加复杂的设计来解决这个问题。

例如液压系统几乎都是刚性连接带来的巨大重量,代价不可谓不大。

高振东又说起了另外一个没法解决的缺陷:“而且从本质上来说,在大速度和大机动下,机械也好、液压也好,迟钝的问题实际上并没有解决,控制面在机动中对操纵者的直接抵抗是固有存在的,这甚至都和延迟本身关系不太大了。”

这就好像开车,虽然一打方向盘它就会听话转弯,但是齿轮齿条助力、液压助力转弯的力度轻盈、车身姿态和反应却很难和电动助力相比。

“可是有的运输机虽然用到了液压助力,但是还是以拉线为主吧?这样不就能兼顾重量和延迟了?”有的同志觉得好像不是那么回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091章电传操纵(第2/2页)

高振东笑道:“因为他们是运输机,不需要那么敏捷。而且就算是运输机,电传操纵的其他好处也足以让它取代机械、液压了。”

“嗯……”提出疑问的同志陷入了沉思,好像是这么回事,运输机这东西对敏捷、延迟这些好像是没啥需求。

“我们先不管刚才提到的问题,那在电传操纵带来的好处里,算是最微不足道的一种,毕竟有一定的可替代性。我们来看看别的好处。”高振东笑道。

同志们暂时先放下这个事情,高总工说得有道理,只要其他好处足够大,那哪怕延迟这些指标都差不多,那也是值得搞替代的。

大家看着高振东在黑板上笔走龙蛇。

“第一个,就是重量,众所周知,电缆的重量比起钢缆、连杆这些东西来,可要轻得多。虽然我们可能需要布置很多电缆,但是总体下来,这一套东西还是比液压的要轻。液压如果要保证可靠性的话,代价非常大,多套独立的液压操纵连接,这个代价可是很大的。”

说到这里,高振东还开了个玩笑:“而且,我们都知道,电是没重量的。”从宏观角度说,这话一点问题都没有。

大家笑了起来,纷纷点头。光凭重量优势一项,就足够让人动心,至于说拉线操纵方式,在飞机速度、重量越来越大的今天,好像也就能在小型飞机上用一用。

“第二个,就是结构便利性,我们都知道,电线是可以拐弯的,电也可以。相比对安装的位置、结构都有严格要求,其他系统必须对其做出妥协的刚性连接和拉线连接,在这方面电传操纵的优势大得无以复加,它可以见缝插针!”

别说刚性连接了,就连拉线这种名义上是软钢缆、但是实际上依然对传输路径的布置依然有要求的方式,也没法和电传操纵相比。

这个倒是好说,高振东一说,大家就明白。

对于搞飞机结构的同志来说,刚性连接路径这种东西,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就足够了——“如鲠在喉”。

“对,这种对空间和路径有硬性要求的东西,越少越好。”

“这样一来,在结构件上的开孔数量、位置、大小都很容易调整,对飞机机体设计非常有好处。”

“嗯,能降低材料要求,减小加工难度,从制造上来说,也是能节省成本的,而且不需要为了这套系统做出其他妥协。”

“不止是制造啊,还有维护!设计得当的话,换电线比换刚性连接件可要简单多了。”

“……”

看见同志们一兴奋越说越来劲,把话题引到了九霄云外,防工委总工笑着敲了敲桌子:“同志们,先不急着讨论,我们听振东同志说完嘛。”

大家停下了讨论,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嗨,一看见好东西就把什么都忘记了。

高振东也不以为意,有吸引力,才说明这个技术的优势巨大嘛。

“第三嘛,就是电传操纵的控制更加精细,通俗的说,就是控制分辨率更高,这对于增强飞机的机动性,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更容易和机载传感器、机载计算机、控制系统集成,计算机发出的控制信号能够以更为直接的方式在作动机构上实现,两者结合,能极大的提升飞机的机动性。更精细、更直接、响应快、易集成这四点加到一起,其实,这才是我想搞电传操纵的最核心原因——它能提高战斗机的机动性。”

高振东说得高兴,但是同志们听着有点懵。

“高总工,飞机的机动性是由飞机本身的特性决定的吧?就算是控制再精细,反应再快,各类传感器的输入参数再多,但并没有办法在本质上提升飞机的机动性啊。”搞飞机总体或者气动的同志对此感到不解,直接提出了异议。

高振东笑了起来:“这个嘛,在这里我一时之间没法展开说,总之大家记住,有了电传操纵,我们才能够利用一种新概念、新技术,大大提升飞机的机动性。而且这个技术不只是提升飞机的机动性,还能带来其他好处,比如降低设计重量,降低所需推力等等好处。”

“嗡”的一声,现场所有的同志都骚动起来。

什么神仙技术?居然能带来如此强大的效果。

提升机动性、减重、降需,这任何一项,都是搞飞机设计的同志梦寐以求的,高总居然能用以一个技术满足三种诉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