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 第1128章 必定成灾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第1128章 必定成灾

簡繁轉換
作者:打小就清澈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1 02:23:25 来源:源1

第1128章必定成灾(第1/2页)

所有的同志都被请进了一间大会议室。

应急管理局名字上是个局,但是级别和部委是一样的,此时在这里的,还有应急管理局的局长,以及其他部委的同志,其中还包括了防工委、陆军的同志。

看着这个稀奇古怪五花八门的人员配置,高振东隐隐约约猜到了什么。

“同志们,先向大家报告一个好消息!就在几个小时前,我们的第二颗卫星,影像遥感卫星‘实验一号’,在西北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并且成功传回了实时遥感影像。”

应急管理局的局长先通报了一个好消息,只是这个好消息为什么是应急局来通报,大家就都不太明白了,无论如何,旁边坐着的防工委的领导都是更合适的那个选择。

不管怎么说,这个好消息还是让大家很高兴,第一枚卫星上天才一个多月,这第二枚能干更多工作的卫星就又上天了?

别说别人,就连对“实验一号”比较了解的高振东,都感到了一丝惊喜,这是真的快!

会议室里响起了一阵掌声,但是很快大家就停了下来,很明显,把大家请到应急局来,恐怕不只是这个好消息,还有坏消息。

高振东几乎能确定是什么事情了,因为自己上辈子那位搞水利的长辈的原因,这件事情他有印象。

“然而这颗卫星拍下来的第一批照片,就给我们带来了一个不太好的消息,同志们请看。”

一台显示器显示出了一张黑白照片。

在京城南方几个省的上空,是一大片雨云,而且量非常大!

这片雨云,将这几个省罩得严严实实!

“同志们都看见了吧,这一片雨云异常的大,可能带来很大量的降水,把同志们召集过来,就是想和大家商量商量,这件事情要怎么处理。”

雨还没下下来,甚至下不下来、下来之后有多大都在未定之天,所以同志们还比较轻松,特别是年轻同志。

但是年纪大一点的同志却是皱起了眉头。

雨还没下,但是“水火无情”、“欺山莫欺水”这些老话的含金量永远都在。

“这片区域太大了,几乎将整个倒海江流域都笼罩在里面,很难办啊。”

“如果要做应对,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太大了!面积太广。”

“可是如果不做应对,万一酿成灾怎么办?”

“如果应对了,灾情没有预想中严重那又怎么办?”

“这一看就很大片,成灾的可能性不小。”

“但是大片不见得就大雨,如果厚度这些不大的话,问题倒是也不大。”

“……”

同志们七嘴八舌,莫衷一是,大家说得都有道理。

高振东举了举手:“云量好办,马上把最新的防空导弹雷达拉过去,用雷达扫一扫就知道了,或者用青鸟市的别-6巡逻机去飞一趟扫一扫就知道。但是……”

雷达云图,日后很常见的一种气象手段,虽然防空导弹雷达不是专业干这个的,但是对于雨云的判断还是有帮助。

部队的同志马上就在现场抓起了电话:“通知青鸟市圆岛基地的别-6巡逻机,马上出发!”

其他同志对高振东的“但是”更感兴趣。

“但是什么?”对于这位年纪轻轻就在上次抢险中出了大力的同志,应急局的领导很是看重,更别说在边上还有防工委的人在。

高振东接了下去:“但是我建议,现在就腾库,马上放空!流域内的所有水库,全部放空。而且要做好水库漫坝抢险的准备。”

“放空?这枯水季节眼看再过两个月就要来了,现在把水库放空,是不是有点不合适?”有同志有些迟疑。

“是啊,这一片大大小小水库好几百个呢,都放空?如果没那么大的灾情,怕是要被老百姓骂死。”

“漫坝?不至于就这么严重吧?”

高振东摇摇头:“我坚持我的意见!”

这话说得很严重,作为应急局级别最高的几位技术顾问之一,高振东的话分量很重。

应急局的领导看向高振东:“振东同志,你看出什么来了?”

我没看出什么,但是我记起了一点什么。

高振东很清楚这件事情有多大。

“看这里!”高振东指了指照片的西南角。

“这里?这里是什么?”看起来依然像是一片云,没有什么特殊的。

“西南的低压在持续产生,而且一直在往这个方向叠加!”

其实这个图上是不大看得出这件事的,但是现在的高振东可以不需要解释,我说我看出来了就是看出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128章必定成灾(第2/2页)

而且他说的是一直在发生的事实,如果他没点出来那同志们不一定考虑到,他点出来了,带着答案找问题就容易多了。

高振东很清楚,这一次暴雨极大,暴雨中心甚至是我国内陆连续7日累计雨量的最高记录,高达2000多毫米。

这个雨量有多高?这么说吧,一般降水较为丰沛的区域,一年总共也就下这么多雨。

所以高振东至少要尽量多救人。

“是好像有那么一点意思,卫星有没拍再偏西南这个方向一点的照片?”有气象专家推了推眼镜。

“有的,发现这个问题之后,负责控制卫星的同志连续在周围拍了多张照片,而且如果需要的话,每两个小时,卫星会重新回到这片区域上空,可以调用卫星反复拍照。”应急局的同志操作计算机,一张一张的翻起照片来。

啊?我们现在都这么先进了?居然能调用卫星盯着某个区域反复看?

气象学专家们盯着这些照片看了一会儿,又看了看附近的气象站发过来的数据,抬起头来:“这位同志说得很对,这片区域现在受深低压控制,受山脉抬升影响,冷暖交织,西南的低压也在一直叠加!特大暴雨的可能性非常高!”

高振东又点了点倒海江的水系图:“而且从季风风向来看,如果形成暴雨,暴雨雨峰会自南向北移动,这会带来一个大问题——各支流的降雨产流,还有降雨本身,会在几乎同一时间到达下游平原!”

倒海江是自南向北流的,和雨峰的移动正好同向。

“嘶~~~~~~”在场的同志们全部都倒吸一口凉气。

“有这么严重?”应急局的领导有些不敢置信。

水文、气象的同志,顺着高振东的话,在倒海江的水系图上看了一遍,估算良久之后,他们看着应急局的同志,沉重的点了点头。

“那这么看来,成灾几乎是必然的事情?”

“是的,概率极大。而且一旦成灾,这个区域粮食减产、工业受损几乎成定局。”气象、水文专家语气沉重。

“这样,直接通知这片区域的同志们,能抢收的农作物先抢收!尽量减轻损失。”

“嗯,同时要他们做好防灾预案,尽可能的减少损失,至少人不能有事。”

“振东同志刚才说的腾空水库的工作要马上做起来,实在不行条件太差的,直接炸开!”

同志们纷纷发言,出起主意来。

高振东也没拉下:“我认为,这一次,主要是保人,从当前条件来看,这一次的洪水几乎是全流域、全河段的,要尽量发挥水利工程的功能,但是不能把希望全部寄托在水利工程上,因为这一次,我估计洪水指标会超出相当一部分水利工程的设计指标,防不住。”

“振东同志说得有道理,我根据经验预估了一下,这一次的下游洪水流量,估计不会小于6万方/秒,非常严重。”搞水利的同志经验很丰富,虽然还没有观测数据,但是他还是估计了一个大差不差的数字出来,而高振东知道的数字,甚至比这个数字还要大。

“时间够不够?”这是应急局最担心的事情。

“时间是肯定不够的,无论多少都不够。”有同志道。

“什么时候这个雨可能下下来?”

“现在缺数据不好说,但是应该很快了。”

“报告!空军的别-6把雨云数据传回来了!”

“快快快,给我看看……”

别-6毕竟不是专业气象飞机,上面带的雷达也不是气象雷达,但是多多少少还是有些作用,传回来的数据用两个字就能概括。

厚、大。

如果说大已经是被卫星照片早就证实的话,那厚这件事实,几乎给这件事情钉上了最后一颗钉子。

“必定成灾!大概率1号左右就会下!”气象学专家拿着数据,对比卫星照片,算了半天之后推了推眼镜,斩钉截铁的道。

高振东放下了心,不用自己找机会预测下雨的时间了,这位专家预估非常准。而自己预测下雨时间的话,会非常奇怪,能躲就躲。

第二只靴子终于落下,同志们不再考虑别的,现在他们只考虑一件事情,怎么减小损失!

“通知铁道部门……”

“调集防汛物资……”

“调动附近驻军……”

“就地组织抢收……”

“检查水利工程和堤防……”

“工业厂矿注意做好抗灾准备……”

一条条意见和决定被提出和执行,一个个方案在快速成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