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 第1134章 型号合作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第1134章 型号合作

簡繁轉換
作者:打小就清澈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01 02:23:25 来源:源1

第1134章型号合作(第1/2页)

“振东同志,最近我们会召开一个航天工作的规划工作会议,到时候请你参加一下。”

搞卫星的同志倒是很简单,几句话就把事情说清楚了。

这个会议的来源其实并不复杂,就是在倒海江暴雨之后,首长说的“要充分发挥卫星的功能”,那可就不只是现在一颗实时图像遥感卫星能撑得起来的。

对于搞卫星应用的同志来说,意见是要广泛听取的,特别是像高振东这种同志的意见和建议,那更是要多听。

他们离开之后,防工委领导才笑着介绍:“这是民航委的游总工,他有一些事情,想要咨询你。”

此时的民航规模并不大,绝大部分机场名义上是军民合用机场,实际上多半由空军代管,民航委还是被合并在部队体系下面的,实际地位,不严谨的说大致相当于是一个军种,但是架子远没有那么大。

毕竟机场也没几个,飞机也没几架,航线也没几条,从业人员也没几人,整那么大个架子大可不必。

游总工笑道:“振东同志,久闻大名了。这一次和高卢人的客机合作,最早是你提出来的,现在事情有了一定的眉目,我们急需听取你的意见。”

对于高振东的建议,游总工是非常佩服的,不是谁都有这个眼光和能力,选中高卢人这个合作对象的,虽然一开始听起来很离谱,但是没想到这么来来去去的,居然就出现曙光了。

虽然不一定就稳成,但是光是这份综合了政治、军事、技术、地缘、经济等多种因素的眼光,就已经是非常独到。

在这之前,哪怕是民航委内部,都没人敢这么大胆考虑薅高卢人的羊毛,关键是眼看这还要薅成了。

没错,这件事情在我们内部看来,就是在薅高卢人的羊毛。

高振东连连客气,防工委领导带着他们找了一个会议室坐了下来。

几人坐定之后,游总工拿出了一份文件。

“振东同志,这是高卢人向我们初步提出的想法,你可以看看,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尽管提,我洗耳恭听。”

高振东也不客气,接过来就看。

不谦虚的说,只要他想,他只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就能成为当前全国乃至全世界对未来客机发展把握最为精准的那个人,没有之一。

此时谦虚,那就是对工作不负责。

高卢人很有意思,他们并没有提出以合资公司的形式进行合作,而是以型号为单位进行合作。

简单来说,就是两家合起来,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搞一架中型支线客机,然后在型号基础上进行利益划分。

高振东知道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建议,毕竟我们能彻底绕开老毛子做事,公司这种形式也无所谓,但是高卢人不行。

他们头上,现在还有半个太上皇——花旗人。

以型号为单位,几乎就是高卢人能做出来的极限。

这反而让高振东舒了一口气,他非常清楚,空中客车的诞生,几乎是必然的事情,同在一条路线、一个地缘、一个种族的框架下,他们合作具有天然的向心力,而且我们在短时间内的经济状况和地缘关系,不见得能对这种趋势施加太大影响。

如果等到这件事情真的发生,那以公司形式合作反倒会非常麻烦,没有型号合作这种方式来得干净清爽。

而且“合资公司”这种形式,在国内也会受到相当大的阻力,带来很大的顾虑。

型号合作,那就没这个问题,这就是和国际友人在技术上的一次交流合作而已,甚至可以说,是我们想办法在大客机这条路上,利用难得的机会和特殊的方式搞了一次成功的技术引进。

这种说法几乎没有什么阻力。

“关于这种形式,你有什么看法?”通过高振东翻页的位置,游总工能判断出他看到哪里了,毕竟这份文件他滚瓜烂熟。

“我觉得很好……”高振东先是点了点头,至于为什么很好,他没有深入的说,想来大家都能判断得到。

“不过,我有个建议,那就是一定要要求技术共享,在这方面寸步不能让。”这是高振东最关心的地方。

他知道高卢人在这方面经验有限,甚至暂时还比不上约翰牛,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比我们肯定是强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嗯,对,我们也是这样考虑的,这件事情是我们最看重的,甚至哪怕为此让渡一定的利益也在所不惜。”一顿饱和顿顿饱,我们的同志还是能分得清楚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134章型号合作(第2/2页)

至于具体利益怎么划分,这就不是高振东擅长的,同时在这个阶段也是不清晰的,高振东没有多说。这件事情,恐怕负责谈判的同志和对方还有得扯皮呢。

“对于他们要求我们承诺在飞机成功之后至少60架以上订单的事情,你是怎么看的?”防工委领导饶有兴致的问道。

他知道,高振东在经济方面虽然自称不懂,但是每每有惊人之语,神来之笔。

高卢人也是鸡贼,本来算的50架就够,而且这50架原本不应该全部落在我们身上,结果硬生生抬了一档,变成60架。

高振东在心里算了算,问题不大。

以此时国内的现状和日后的发展,等到这架飞机做出来,还真能吃得下。

本来现在就在购进老毛子的伊尔-18等飞机陆续开通国内和部分国际航线,到了70年代,从约翰牛、小巴、老毛子、花旗佬那里陆陆续续购进的三叉戟、707、伊尔-62等飞机的规模也超出了这个数字。

没错,我们有部分三叉戟是从小巴那里买的二手机,而且老毛子哪怕69年和我们大打出手,也不妨碍他们在71年卖给我们伊尔-62。

而这架合作飞机的时间短不了,这60架订单也不可能一次性吃进,说得难听点,飞机也不会一下子就有那么大的产能。

“我倒是觉得问题不大,不过在里面加一条,为了达到此目的,要求对方至少支持我们建立一到两座飞机厂,我们自己出钱。否则他们那儿的产能供自己和欧洲就捉襟见肘,会误我们的事。”

高振东知道,三角飞机公司曾经为了水星100一口气建了4个厂,只是那惨淡的销量让这几个厂在早期几乎无用武之地,至于在空客时期是不是发挥了作用,那就是另外的事情。

“60架我们真能吃得下?”防工委领导对民航不熟,反倒是有些担心。

游总工笑道:“振东同志的把握还是精准的,我也估计到时候问题不大。”

高振东补充道:“不止,而且这种飞机不但能民用,还能军用。”

“军用?”防工委领导觉得高振东脑洞有些大,这东西除了临时当做运输机,甚至连合格的战术运输机都算不上。

“对,在我看来,这种飞机的布局、结构、经济性、飞行性能等特点,相当适合用来做一些特种机。”

说到这个,防工委领导可就不困了:“比如?”

“比如我们正在搞的预警机、我曾经提出过的加油机,以及一些特殊的电子战飞机,用这东西来做,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就好像花旗佬的707,本来就和KC-135加油机同宗同源。”

还有E-3“望楼”预警机,高振东在心里道,只是此时E-3还没问世,也只能在心里说说。

至于此时我们自己的预警机的发展情况,那是另外一个有趣的故事,高振东并没有展开说。

对啊!还有这个作用!别看这是个民用飞机,可振东同志还是没忘记部队的装备啊,不忘初心了属于是。

想到这个,防工委领导就豁然开朗,还别说,有了这些用途,加上民航的用量,如果这架飞机真的搞出来,短时间吃下60架的订单还真不是什么问题。

“游总工,你们在和对方谈判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一件事情,那就是不能限制我方飞机的用途,如果对方没提这件事,那就当不知道,如果对方提出,一定要坚决拒绝。”防工委领导乐呵呵的转头对民航委的同志道。

游总工郑重的点点头:“嗯,明白了,这件事情我们一定注意。”

在这个年头,在不影响群众利益的前提下,尽量从部队需求出发,满足部队的需求,也是正常操作,大家都觉得理所当然。

此时,高振东已经翻到了文件的后半部分,看得出来,高卢人,或者直说是三角飞机公司,对此次的合作意向很强,他们甚至都在文件里提出了准备搞的飞机的总体方案和参数。

总体方案和参数非常重要,对于民航机来说,在确定这些指标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这架飞机的一生。

三角公司在文件里提出这些东西,说明他们是真的对这次合作很有想法。

只可惜,在规划飞机指标这方面,至少三角飞机公司自身的能力非常拉垮。

“振东同志,我知道你也是飞机方面的专家,你看看从你的角度出发,高卢人的这些想法是否合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