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2003:从外贸开始 > 第553章 收购的底线

2003:从外贸开始 第553章 收购的底线

簡繁轉換
作者:如梦如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28 10:29:2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从李总的态度来看,应该是同意了,现在就看我们的报价了。”

张永跟着谢俊鸿一起去了永州,这边剩下的是黄鸣跟檀锦程二人带队,喝完茶之后檀锦程向黄鸣说了一说茶室里二人交流的分析。

“这么看来应该是有卖的打算了,只不过暂时还过不了心理这一关,另外就是价格的问题。”

扬子汽车当初在皖省也是红极一时的,最早他们是做电风扇,冰箱一类的,扬子电风扇年纪大一些的皖省人应该还有印象。

不过后来还是跟很多地方国企业一样,在市场竞争当中受不了冲击,慢慢没落了下来。

早在长风收购扬子汽车之前,扬子汽车就已经有过一次改组,那次是跟香江中银合作,很可惜的是同样是没能救活。

“当初扬子汽车是做价4亿的,不过那是三年之前的价格,现在你觉得我们报价多少比较合适?”

也就是说当时的长风集团实际是花了2.2亿元现金的,如果能够直接收购长风集团持有的55%股份就是最好的了,这样也就不用跟新华联交涉了。

黄鸣也是有些头痛,三年前花了2.2亿,肯定是要有个溢价的,不然对方哪怕是同意卖了也不爽,影响后续继续收购长风集团股份的操作。

但是看老板这态度是不想给太高,如何谈下来就看是团队的一大难题了。

老板有时候抠门是真抠门啊,尤其是在收购的时候,这一点他深有体会,总是说那么一句能抠100万就抠100万,用来给大家发工资也好。

黄鸣思考了片刻后道:“这个先给不了答复,我回去做个方案思考一下吧。”

要想便宜点的话,看来还得从二级市场上做文章,配合着长风集团的炒作,把他们的股价拉上去,或许有些机会,这方面黄鸣有经验。

“行,那过几天再说,咱们也不着急,有必要的话我也可以去一趟永州,这里交给你们。”

去永州看看,看看那边的投资环境怎么样,矿产资源这玩意儿地里挖出来就是钱,营商环境不行是真没辙,还得有地头蛇的配合。

长风集团虽然总部搬到了湘城,但是在永州依然还是很好说话的,扯着这么一个大旗,多少是有点用的。

“也行,这种谈具体的价钱的话老板你还是不要出面比较好,我相信李总也不会出面的。”

老板说出的价格就是最终的价格,直接上来就把底牌露出来,万一不满意也就没法谈了。

“对了老板,我还有個好奇,既然造车为什么不选江淮呢?您在皖省的人脉更多啊,江淮现在不也是车子卖得不好嘛。”

江淮的三大主力产品瑞风,轻卡以及客车底盘,连续两年都销量不佳,今年的一季度更是惨得一批,财报上来看江淮已经连续两个财年利润与营收双双大幅下滑了。

各大机构普遍预测,江淮今年或者会迎来上市以来的首度亏损,对于老板来说未尝不是一个机会啊。

檀锦程摇了摇头:“那个就别想了,一个是成本太高,第二个你不是皖省人不了解江淮的地位,那就是省里的命根子,根本不可能卖的。”

10几年后,皖省人有这么一句调侃:“皖省容不下第三家本土品牌”,这话虽然有点调侃的意思,但纵观整个皖省汽车工业史来看,也不是特别的夸张。

奇瑞背后芜湖,拥有当地的绝对支持,加上地理环境的优势以及自身努力的成果,硬生生的杀了出来。

其他一些城市例如安哒尔品牌,扬子就没这么好的命了,地方ZF支持不够,省里不支持加上自身经营的缘故,不是破产就是被收购。

唯一得到大力支持的就只有江淮汽车,并且这种态度始终如一。

“什么意思?”

黄鸣有些疑惑,真说起来比起长风集团,江淮的问题更大,全国汽车市场持续增长的情况下,江淮却是连年的营收利润双降,并且是全线产品不给力。

长风集团起码还有ZF的越野车采购合同,能够稳稳的保证猎豹系列每年都能卖出去2万辆,这2万辆采购合同也是长风利润的保证。

既然敢蛇吞象干长风集团,为什么不能干同为上市公司的江淮,成本是高不少,但是收益也大啊,江淮的规模可比长风要大很多。

檀锦程撇了撇嘴:“不是钱的问题,是你会把你的儿子卖掉吗?”

在檀锦程的计划当中,完成对长风集团股权收购的资金大概在10到12亿元左右,江淮如果收购30%的股份的话也能成为控股股东,凑凑也是能凑出来的。

但你看看他前十大股东里皖省还有庐州方面占了几位,这根本就不是股份的事儿。

可以说檀锦程要是敢打江淮的主意,动力电池项目也就不用在庐州做了,等着血本无归吧。

“额,还有这种说法儿?”黄鸣对这方面倒真不是很理解。

“不能打他的主意,这个咱们说说就行了,另外我告诉你一下我收购长风的底线价格吧,在10亿到12亿元之间,如果拆开来收购的话伱看着办吧。”

橙子科技马上就要上市了,一旦上市檀锦程就能直接走质押程序,加上巨量引擎这边凑个10亿元出来一点问题都没有。

当然不可能把巨量引擎的家底全部掏空,还得买点其他汽车公司的股份,例如曙光汽车等等二线品牌,但凡是上市的只要有机会的檀锦程都想买点儿。

江淮汽车也是可以买的,等到下半年之时,买个一两个点当个小股东,将来搞搞合作顺带着在股票市场上捞一把。

涨个两三倍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别的公司还有倒闭的风险,你要说国内的汽车公司,在檀锦程看来谁的倒闭风险最小,那指定是江淮,待遇好到能让所有的汽车工厂嫉妒。

“10到12亿?行,那我明白了,我这就去做拆分计划。”黄鸣松了口气,内心的一块石头总算是落地了。

这老板什么都好,做生意的天赋巨强,投资思路也很清晰,甚至于说还有思维方式也很超前,运气也非常的好,每次他准备赌的时候都能让他赌对。

唯一让黄鸣这些科班出身不习惯的就是老板的思维太跳跃了,往往想什么就干什么了,而且也没有一个具体的规划,来谈了这么多天了,收购价格的底线都没给他们透露过。

这或许就是野路子的思维方式吧,毕竟老板没有学过多少专业的管理知识。

“老规矩,价格压得低的给这次随行人员酌情增加奖金,看你们的本事了。”

“哈哈,明白。”

单单巨量引擎账面上的现金就有近6亿元,除去一部分用于二级市场协议股权转让之外,还有很多的剩余资金,另外老板之前也曾经说过,等到橙子科技正式上市之后他会质押一部分股权。

这个收购价格几乎等同于长风集团现有市值的三分之一了,收购是没有问题的,并且也不会对公司现金流造成多大的影响。

“行了,你们去准备吧,我这边跟李总联系一下,我也去永州那边看看。”

白天檀锦程跟李健新聊了很多,并不单单只是关于扬子汽车收购这一件事儿,通过这种交流,双方都有了一个更深的理解。

李健新能够感受到檀锦程的野心,对于造车也是相当的认真,这一点他是从檀锦程对于技术研发的态度上看出来的。

“长风集团的技术研发中心非常不错,不过在我看来研发投入还是不够,如果是我的公司,我会将技术研发的费用至少提升到营业收入的5%以上。”

好大的野心啊,长风目前3%的研发占比已经是国内非常高的了,要知道很多车企的研发占比不过就是1%左右。

拿市场龙头,世界500强的上汽来说,他们去年的研发占比也没有那么高。

见李健新有些不相信,檀锦程解释道:“没什么好奇怪的,虽然外界一直宣扬我是一个营销型老板,但其实我们公司的研发占比一直不低的。”

“电动车?还是服装?”

“都有啊,电动车要研究新的技术,服装也要研究新的面料之类的,而且我始终认为做营销的核心是把好的东西卖出去,而不是一味的瞎忽悠。”

“营销的核心是把好的产品卖出去?”李健新若有所思的道。

“是的,所以李总把扬子汽车卖给我吧,我也想做出更好的产品,像闪驰科技的电动车一样在市场上有一席之地。”

是啊,做营销的核心就是把好的产品卖出去,而不是如大家想的那样怎么忽悠人,长风集团如今的问题就是面对民用市场上的产品不够好,问题太多。

这样的产品,怎么可能持续营销下去,口碑也让他坚持不下去啊,必须得改变了。

“没想到被你一个年轻人给教育了;行吧,我原则上同意闪驰集团收购扬子汽车的计划,回去之后我就召集董事会开会,我会说服股东们的。”

“非常感谢李总对晚辈的支持,放心,我们会好好对待扬子汽车,也会跟长风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