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大宋:从帮宋徽宗处理朝政开始 > 第十六章 大事不妙

大宋:从帮宋徽宗处理朝政开始 第十六章 大事不妙

簡繁轉換
作者:有道长言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28 22:29:5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向氏没有得到皇帝的准确态度,一时间竟也琢磨不透面前这个以往都是轻佻无能形象示外的君主。

先前赵佶刚刚登基,地位不稳,或许是出于报恩心理,或许是想稳固帝位,总之官家是主动将朝政大权交到了她手里。

可眼下皇帝登基已有月余,威信渐渐确立,朝臣归心,她若是还执意争权,遭人弹劾是早晚的事。

毕竟所谓的史书都是文官所写。

“人老了,不知不觉中记性消磨了大半,有时候看着看着竟不知劄子上写的什么字。”

“老身若是继续以这种状态处理政事,对国家,对官家,对老身自己,都是不幸。”

向氏嘴上这么说着,一双浑浊的眼睛倒是紧紧盯着赵翊,试图从皇帝的面部表情中找出什么。

赵翊敏锐察觉出太后的意图,当即明白了慈德宫这位老妇人不是真心想归还政事。

他也开始惺惺作态起来。

“母亲有病在身,儿子竟毫不知情,本就已经痛心疾首,您又何故说出这种话来。”

向氏微愣,没能料到皇帝会是这种反应。

这下是真琢磨不透这位年轻皇帝的心思了。

向氏不放心,继续试探:“官家博学,在讲学时能让张哲都哑口无言,便是先帝,也不能如此。”

“今日后宫各位娘子来请安,刘美人还向老身说官家勤政,连陪她吃块糕点的时间都没有。”

“我大宋有此良君,何愁不兴?”

向氏这话一出,赵翊算是彻彻底底的明白了一切。

原来这向氏是听闻了他在讲学时难倒张哲一事,又加上刘长音机缘巧合将昨晚他搪塞的理由当众说了出来,让向氏起了疑心,以为他动了要勤政的念头,故意如此。

向氏见皇帝迟迟没有表态,叹口气道:“老身迟暮之年,老眼昏花,处理政事力不从心,”

“官家身有才能,又心怀天下勤于政事,雏凤清声,也不枉太祖皇帝创业垂统。”

见事情已成定局,赵翊只是道:“儿子回去会抄写经书,为大娘娘祈福。”

“祈愿您一切安康。”

向氏点头,随后便表示自己累了,赵翊也不再废话,起身行了个礼便离开了。

待赵翊离开后,徐纪宁屏退了殿内的内侍宫女,小心翼翼的询问面色疲惫的太后。

“太后,官家到底是何意思?”

此时的向氏虽有些捉摸不透皇帝的心思,但心里隐隐约约总是觉得不妙。

“太后?”

见向氏一直眉头紧锁,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徐纪宁开口小声提醒。

向氏的思绪猛地被拉回,看着面前有些担忧的徐纪宁,这位慈德宫主人做了一个决定。

“准备出宫。”

“出宫?”

徐纪宁一愣,有些没反应过来,太后没有什么特别的行程安排,为何好端端的要出宫?

向氏只是补了一句:“老身要去韩相府里,快去做准备。”

...............

待到了殿内,童贯立马屏退了殿内的侍从和宫女,焦急询问赵翊:“太后在殿内同你说了什么?”

“一一道来。”

这么说着,童贯倒是拿起一杆毛笔和一张白纸,准备记录下谈话内容,以备如实禀报尚且在西侧间养病的官家。

赵翊未有刻意隐瞒,如实说道:“太后把我叫到慈德宫,先是说了后宫用度问题,她准备增加后宫开支,还命令太医署为后宫每位娘子准备易孕汤药,希望皇嗣昌盛。”

童贯将赵翊的话进行一番美化修改后写在纸上,抽空对赵翊道:“继续。”

赵翊咳了一声:“最后又同我说她准备归政了。”

童贯手中毛笔一颤,写不出任何字。

“归………归政?”

童贯脑中的一根玹猛地断了。

归政?

哪个归政?

是他理解的那个归政吗?

知道童贯肯定一时间接受不了此事,赵翊“好心”解释了一下:“太后准备在明日大朝会时宣布归政。”

童贯只觉得头晕目眩,看了一眼手中的毛笔,气得他直接将其甩在了地上。

“好端端的………怎么会突然要归政?”

童贯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赵翊自己说了什么。

“你,你是不是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不然太后为何突然要归政?”

童贯心急之下,也只能怀疑赵翊。

赵翊马上为自己辩解:“童都知就算再怎么不喜欢小民,也不能这么诬陷我。”

“小民何德何能,有何口才,能说动太后主动归政?”

他才不会告诉童贯太后要归政确实有他的原因,一系列的巧合堆积在一起,阴差阳错让向氏以为皇帝想要权。

童贯噎住了话,赵翊说的确实在理,若是太后没有动这个心思,赵翊一个乡野小民,肯定劝不动太后归政。

那为何……………

童贯只觉得此时身心俱疲,脑瓜子嗡嗡直叫。

这可怎么办?

官家尚在病中,马上要进行切口排脓疗法了,根本分不出心思处理政事。太后若是归了政,那朝政交给谁处理?

难道要交给赵翊?!?!

童贯自己都被自己这想法给吓到了。

两相为难之下,童贯根本拿不定主意,他让赵翊在殿内待着,便急匆匆的去寻张译。

……………

空中下着小雨,又因是寒冬的天气,京城街道上人烟稀少。

萧瑟寒风中,当朝左相韩忠彦紧张的望着左侧,待远远的马蹄声与车轱辘碾压声传来时,他心中一松,赶忙吩咐府中的仆人准备木凳以及御寒衣物。

“今日寒气甚重,尊驾怎么屈尊来到寒舍?可是有大事嘱咐?”韩忠彦亲自接过仆人送来的茶壶,细心的为太后倒上暖茶。

向氏只是道:“吾有要事要告知韩相公。”

韩忠彦瞬间心领神会,马上便命令屋内的侍从尽数退下。

向氏心急,也不拐弯抹角了,直接便道:“依韩相公所见,朝臣是否都不满吾继续执政?”

韩忠彦一愣,没想到太后来这儿一趟是为了说这件事,当即表明态度:“太后何出此言?”

“自您执政以来,朝堂纷争大为缓和,之前被污蔑陷害的旧臣也陆续回归朝廷。”

见太后依旧皱着眉头,韩忠彦再次补充:“太后罢停了一些祸害百姓的新法,深得民心,您又何故怀疑朝臣对您的忠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