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大宋:从帮宋徽宗处理朝政开始 > 第五十六章 手诏

大宋:从帮宋徽宗处理朝政开始 第五十六章 手诏

簡繁轉換
作者:有道长言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28 22:29:5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内东门小殿。

翰林学士王智漠,张哲,徐扈,杜俞四人奉诏静候,待赵翊走进殿内,皆俯身行了一礼。

“都不必拘礼。”赵翊摆摆手,随后坐上主座。

童贯紧随其后,因是大臣在场的缘故,此时此时倒是安静侍立一旁。

“朕今日召你们来,是要降下手诏。”

宋代诏令类型有很多,主要有制、诏、赦、批答、国书、口宣等六种,虽然用途各异,但都是合法的文书,宋朝惯例,凡诏令都必须经过中书门下讨论过后再由学士院起草颁布,而其中也有不合法的诏令,称为内降。

所谓内降,就是皇帝从皇宫中直接发出诏令,可以不经过中书省、枢密院的审议直接颁发,而内降中有一种合法的诏令叫手诏。

宋前期内降诏令较少,其开始大量出现是在仁宗朝刘太后当政期间,后因为仁宗“严格自身”“自觉接受监督”,内降诏令内容虽然为非法任命官职与非法减免处罚,但数量都不多。

而到了神宗一朝,内降数量大大增加,其内容已经从仁宗朝的法外任命官职和法外减免罪责演变成了包括国家政事的方方面面。有对官员的赏罚任免,有对新法实施的指导,甚至对边防战事的指挥。

陈茗道先前并未有过什么特殊贡献,故而像这类皇帝看中破格提拔的官员,一般不会走正常流程。

皇帝降下手诏并不是什么稀奇事,四人恭敬应下,聆听着官家的下文。

赵翊便道:“朕考虑到学士院近日缺些人手,再三思索朝中大臣谁可进学士院分担重任。”

一听是有关自己所在的翰林学士院,还是要增添人员,四人心中顿时敲响警钟。

说实话,他们并不希望这种事情发生。

翰林学士身为直隶于皇帝的官员,升任宰执的机会极其之大,现在朝中几位宰执年纪大多都已在耳顺之年,日后若是要进行替换,极有可能在他们之间考虑。

一杯羹就这么多,他们四人都快分不过来,若是再来一人,喝不饱就是必然的结局。

四人中最有声望的张哲自然不愿意这时候跳出来一个拦路之人,于是立刻恳切的开口:“翰林学士院公务虽重,但我们倒也应付得过来,官家无需忧虑此事。”

赵翊却自动忽略张哲的这句话,直接宣布道:“故而朕决定让陈茗道入翰林学士院。”

陈茗道?

四人微惊,顿时有些错愕。

若是旁人也就罢了,可为何偏偏是陈茗道,两相对比之下,谁更得官家信任一目了然。

张哲犹豫片刻,还是开口“规劝”:“我朝凡选有文武,文选吏部主之,武选兵部主之,皆为三铨选,尚书、侍郎分主之。”

“怎可……………”

后面的话张哲并没有说出,但其中的意思却十分明显。

童贯对面前这四位翰林学士的心思摸的一清二楚,但此时他还是选择了沉默。

………………

赵翊却不吃这一套。

“朕召你们来,是让你们起草诏书,不是询问你们的意见。”

“朕也知陈茗道原官阶不高,就先命其直学士院。”

王智漠最先回过神来,他知道官家心意已决,再说下去也是毫无意义,反而会吃力不讨好。

他心思一动,抢在张哲再次开口之前道:“臣早些年就听过陈茗道的事迹,深有印象。”

“若是其能进翰林学士院,定能为官家分忧。”

这………………

张哲诧异的看了一眼一旁的王智漠,却见对方面不改色的继续道:“臣自请起草诏书。”

张哲一惊,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被王智漠背刺了。

他急忙张了张嘴,想要补救一番,却听见官家略带赞赏的开口。

“不错,起草诏书之责就交给你了。”

赵翊这般说着,目光落在剩下的三人身上,还不忘再加上一句:“写得好了,朕有重赏。”

与张哲的后悔莫及不同,王智漠心中一喜,赶忙俯身道:“臣定尽心竭力,不负官家所托。”

童贯在一旁看了全程,眼瞧着王智漠那股表现劲儿,心中叹了口气。

杜愈,徐扈二人虽然全程都未发一言,但对局势看的却是一清二楚。

想他王智漠也算是个学识渊博之人,怎么现在又这般糊涂,不会真以为能得到官家什么赏赐吧。

赏赐?

能有什么赏赐?

那时就算有赏赐恐怕也尽是陈茗道的。

…………………

福宁殿。

赵翊先前特意嘱咐过今晚不用上太多膳食,故而御厨便精心准备了一碗羊骨粥。

想起前不久晋汝则对自己的再三托付,自己也从他那儿得了不少好处,童贯思虑片刻,便将今日进殿呈膳的内侍换成了沈玓。

“进去之后不要乱说话,将粥放下后便自行退出大殿。”童贯叮嘱沈玓。

沈玓恭敬道:“小的明白,童都知宽心。”

…………………

赵翊翻看着今日新拿来的劄子,很快便被其中一份吸引了目光。

这是分司西京的少府少监邢恕所写的一份劄子。

赵翊仔细看了一遍,其内容便是邢恕推举章惇为山陵使,负责主修哲宗皇帝的皇陵。

以往皇帝只要一登基就会开始着手修建自己的陵墓,一直到皇帝驾崩,陵墓都会一直修缮。

后宋太祖觉得此举太过消耗民力,就规定皇陵在皇帝死后再开始修建,七个月内必须完成,而后下葬。

而负责修建陵墓的按旧制一般都是宰相,会授予宰相山陵使之称谓,故而邢恕此建议也算是中规中矩。

不过,章惇也正是因为在护送哲宗灵柩前往皇陵的路上出了差错而被谏官抓住把柄,肆意抨击。

赵翊正这般想着,突然殿外响起了一道声音。

“禀官家,今晚的膳食到了。”

赵翊此刻正思考着章惇护送哲宗灵柩一事产生的一连串后果,此刻只是随意开口。

“进来吧。”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