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阳神朋克 > 第三百七十二章 山河四省

阳神朋克 第三百七十二章 山河四省

簡繁轉換
作者:生煎包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01 22:31:11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清风亭中,乔银陪同两位王爷品尝着美酒佳肴。

直到天色将晚,完颜康又用宝鼎烹了香茶。几人品茶聊天,交流武功道法,颇为惬意。

大戎愿意拿出神玉王鼎这样的宝物,正是为了换取阴阳道经。如今在交流中得偿所愿,自是心满意足,双方的关系又拉近了不少。

总体来说,大戎是占了便宜的。

于是乔银便问道:“不知殿下能否割爱,将那艘战舰借与我们周年半载?”

“哦,大肃是想仿制吧?”

完颜康当然知道大肃发展洋务的成果,“若要借船也并非不可,只是此舰到底是国之军备,在下也不能一言而诺!除非乔大人能再帮我大戎一个忙。”

“敢问是何事?”

乔银见他终于松口,于是试探性的问了一句。

完颜康便说道:“久闻大肃产业发达,歌头水库的工程当真让人惊叹!只是引水入淮,惠及的只有海北四省,中原诸多省分依旧难解饥渴。”

乔银听了,笑道:“这点殿下不用担忧,如今我大肃在汉冲和胶州二府都有阴阳二仪,想来不出数年就能缓解北方旱情,让中原早降甘霖。”

“那以大人预期,能降霖多少?”完颜康问。

乔银答道:“夏季汉冲风向为南,胶东为东南,水气可以深入中原!除河西走廊外,山河四省理应都能增加降水。”

完颜康又问道:“那敢问,新增的塞北可否均沾?”

“这个……”

乔银望了他一眼,倒是不好直说,“塞北太远,且地势高陡,水气恐难深入。”

“果然如此。”

完颜康倒也没有见怪,“不瞒大人,自歌头水库竣工,敝国上下无不重视!吾皇下旨,让我等仿效大肃,增加北调的水量。”

说着,他手掌一翻,取出一张地图。

大戎如今的产业也有了提升,虽然不够彻底,但地图绘制却也精美。将地图铺在桌案之上,完颜康向乔银和宜亲王说了一些大戎准备兴修的水利。

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北方潢河的工程。

“潢河向北流入西口,在塞上造就出河套,素有‘潢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谚语;只是河道在河口又转流向南,进入山河四省。虽然也灌溉了不少农田,但害大于利,如若南方送来降水,恐怕难以调剂。”

完颜康比划着地图上的山川河流,说出了南水北调的利与敝。天地自然是一个平衡,乔银用阴阳二气龙强行向北方送雨,本意是好的,但也有可能引发灾害。

因此乔银很快找到了地图上标注在河口一带的虚线。

“所以贵国的打算,是在河口地区也修一座‘歌头水库’,将潢河东引,流入塞北?”

“不错!”

完颜康用手点在了河口县,“让潢河之水积蓄起来,引入口外,经燕赵两省之北向东入海!若是成功,不光能缓解山河四省之患,或许还能再造出一个河套。”

“好创意啊?”

乔银对这个工程,也感到期待。

宜亲王却说道:“如此一来,潢河下游岂不是无水可用了?”

“这个无妨。”

乔银用手又指了指河道,“潢河本身水量不大,从中游到下游,尚有许多支流补充,因此从河口县截断并无大碍!况且阴阳二气龙成形,正好均衡降水。”

说到这里,他又对完颜康说道:“只是殿下,塞北一地修建水库,和歌头镇大有不同!当地苦寒,春季更有凌汛,如若规划不当,恐怕会引发大害。”

“大人所言不差。”

完颜康重重点头,“这就是在下前来拜访大人的缘故!素闻洋务衙门精通地理天文,敝国想请大人前往塞北考察,然后再派官员亲临指导。”

“只要贵国愿意合作,我们定然不会推辞。”乔银拱手作诺。

完颜康听了,也不耽误,当即修书一封交到了乔银手上。

“大人既肯俯就,可带某书信前往塞北,相见行痴大师!有他在,大人考察必然不受节制;回程之时凭此书信,大人即可取走那艘钢铁战舰。”

“如此,乔某定当尽职!”

乔银倒没想到这位大戎郡王如此痛快,双手接过书信揣入怀中,算是吃下了定心丸。“眼下刚刚开春,正是汛期,在下这便去考察了?”

“也不用急于一时半刻。”

完颜康倒没想到乔银比他更痛快,连忙虚拦了一下。

宜亲王也说道:“是啊,现在太阳落山,不如在此休整一夜?明早让颜王往大戎发道电讯,告知行痴大师,也免得过于冒昧。”

“也对,是我太心急了。”

乔银看着山岭边的夕阳,也跟着笑了起来。

……

次日一早,再次享用了一顿珍馐佳肴,乔银便向宜亲王和颜郡王告辞,向北飞向了大戎。

时值早春,中原还没有完全渡过隆冬。不过月牙海北岸四省醒春最早,田间已开始耕作,去年的丰收使得很多地方都开始加种水稻了。

淮水水量的增加,主要补充向北方。放眼望去,能够看见密集的水网,还有劳作的人群。

但越过这四省,中原依旧是以旱田为主。

放眼望去,这里是一望无际的广阔平原,也就是真正的“中原”,文明的发祥之地。看到这片平原,才能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平原”。

身处空中的乔银,用末法之眼才能勉强看到平原尽头。而且因为地形太过平坦,甚至能够显出大地的球型轮廓,其壮阔简直难以形容。

一条略显浑浊的大河,从这片平原内蜿蜒而过,向东奔流入海,由此分划出三个巨大的区域,赫赫有名的山河四省有三省便在其中。

这条大河,自然就是潢河。

北方降水不足,但因为有潢河的灌溉,孕育出了中原文明。不过也因为这条潢河,中原经常暴发水患,可以说是苦与乐并行。

山河四省西北是潢土高原,也是通往西域的河西二省。潢河从这两省之间流下,带来了大量泥沙,致使中原河床抬高,成为了引发水患的一大诱因。

历朝历代,治理潢河始终是头等大事。

“饮水要思源,治水也要治源!潢河的源头虽不在河口,却是从塞北往南的转折点,如果把这个源头治理好,水患必然能减少一半。”

乔银看清了中原的地形,然后继续向北。越过河西高原,终于来到了塞上。

这里就是潢河最北端的一段流域了。

时节已是雨水,大肃的南方早已开始春耕,不过塞上依旧是大雪冰封。凛冽的北风在盆地上呼哮,卷起一片片夹杂着碎冰的黄沙,尽显酷寒。

潢河在这里也早就结成了冰。河道上,一队队穿着狗皮大袄的劳役,正用各种工具开冰凿渠,干得热火朝天;就连官员也亲临现场监察。

“唉,这就是没有普及庶民教育的弊端。”乔银看在眼中,心中暗暗叹息。

这些人挖河凿冰,正是为了抵御凌汛。

因为潢河流经塞上,河道呈“几”字型,入冬时北方河道会先结冰,导致上游河水堵塞,引发洪涝。而到了春季,河流解冻,汇聚的水量会突然涌入下游,从而引发凌汛。

目前应对的方法,就是在更季前尽量将河道挖开。

这是一项艰巨的体力劳役,如若是像洋务衙门那样普及庶民教育,又有好的工程器械,派上许多先天高手,开渠必然要轻松许多。

大肃现在已经做到了。每每抢险救灾,都是军队的小伙子们一马当先,既完成了国家任务,他们也能获得功勋,真正的实现互利。

东瀛则是培养平民忍者,以任务的形式雇佣。

当然,无论是哪种体制,大肃和东瀛都努力了几代人。

大戎明显还没有普及教育,即便有,也因为体制原因不能让有功名的人做苦役。因此在这里挖河的都是普通人,工期进展缓慢。

“看来要帮大戎把河口县的工程建好,并不是容易的事啊!毕竟工程是人建设的,更是要交给人使用的,归根到底,还是制度的问题。”

乔银从空中显现出毁灭明王的化身,倒是看出来工程比想象中的困难。

一是自然条件上,比预期中的还要恶劣。乔银的毁灭明王如今已是巅峰武圣的化身,在狂暴的寒风中都有些瑟瑟发抖。

若是鬼仙神魂,可能就直接冻死了。

更重要的,是歌头水库建在大肃,从施工到运营都由他们自己安排。大戎并没有健全的体制,即便把工程建好,他们也未必能正常管理。

呼!呼!呼!……

就在这时,一展大红袈裟从远处飘扬过来,不多时就停在了乔银面前。袈裟上传出一阵阵神魂波动,问道:“来者,可是大肃乔大人?”

“正是在下。”

乔银依稀记得这件袈裟,应该是行痴大师所穿戴,于是拱了拱手。

袈裟上的声音说道:“小僧已收到王爷传谕,得知大人行将至此!大人远道而来甚是辛苦,请先至衙门用膳休整,再行商谈如何?”

“如此讨拢了。”

乔银听了,便随同袈裟一同降落下去,最后落在了一片庭院之中。

袈裟披在了一位年轻僧人身上,顷刻间就穿戴齐整;乔银见这僧人眉目清朗,气宇轩昂,果然是大戎国师行痴。他旁边还有几位同样气度不凡的僧人。

小院的另一边,则是几位大戎官员。看他们的服色,显然也是封疆大吏。

“恭迎乔大人!”见乔银到来,众人都上前行礼。

乔银也拱手还礼:“大肃使臣乔银,受颜郡王殿下邀请特来拜会,见过诸位大人!”

说着,行痴便上前一步,合掌道:“酒宴已然齐备,请大人登堂入座,聊表敝国敬意!”

“岂敢劳动大师,请!”

“请!”

很快,乔银便和众人一同进了衙门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