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 第 81 章

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第 81 章

簡繁轉換
作者:鹿子草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02 11:08:05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叶满枝很快就惊喜地发现,胖墩墩不但能当摄影师,还能兼职翻译和向导。

别看人家年纪不大,但人家能讲一口流利的广东话。

在良宇的带领下,叶满枝和吴峥嵘走街串巷,把胖墩本人亲自认证的美食一一尝过。

最重要的是,叶满枝因此买到了一百斤干河粉!

这次出远门,她把家里的全部现金都带在了身上,还额外跟五哥借了一百块周转。

除了想满足口腹之欲,还想利用“给家人朋友送礼”的借口,多储备一些物资。

按照她的计划,到了南方要多买些海鲜干货,便宜、易保存,还是荤菜。

可是发现广州的国营饭店不要票以后,她又动了别的心思。

当初滨江的国营饭店不要票时,相应的粮食制品,比如挂面、鲜切面也不要票。

她让良宇小朋友帮忙询问供销社售货员,听说柜台边摆放的那些干河粉也不要票以后,果断买了一百斤。

良宇还体贴地帮她跟售货员解释,小舅和小舅妈是外地来的,想带河粉回家给亲戚们尝尝。

“小叶主任,”吴峥嵘被媳妇的大手笔震惊了,“你买这么多河粉干什么?河粉是大米做的,爸妈他们未必吃得惯,买十来斤给大家尝尝鲜就够了。”

北方习惯吃面食,供销社从没卖过河粉。

“我觉得好吃的东西,我爸妈肯定也觉得好吃。刚才吃的炒河粉和汤河粉都不错呀,反正都是粮食做的,有什么吃不惯的。”叶满枝拍拍他的肩膀,“就是要辛苦军代表同志,到时候还得指望你把这一袋子河粉带回滨江去。”

吴峥嵘劝不动媳妇,也不打算扛着河粉回滨江。

从供销社出来以后,他直接走进对面的邮局,办理了邮寄。

“还是你有办法!”

叶满枝一边表扬军代表同志,一边在单子上填了自家地址。

邮寄的速度极慢,等他俩结束旅行返回滨江时,这个包裹可能还在路上呢。

不过叶满枝并不嫌它又贵又慢,将一百斤河粉寄出以后,经过另一家供销社的时候,她再次买了一百斤干河粉。

吴峥嵘:“……”

河粉好吃到这种程度吗?

他媳妇只是吃了一盘炒河粉,就要采购两百斤干河粉回家……

叶满枝只当没见到他的古怪眼神,硬着头皮再次去邮局办理了邮寄。

这回她多长了一个心眼,以防这么多粮食被人中途截留,她将一百斤的河粉分成三个包裹,地址分别填了16号院、老叶家和五哥家。

让人一看就觉得是给亲戚邮寄的。

当她经过第三个供销社,还想故技重施的时候,吴峥嵘终于看不下去了,劝阻道:“总吃河粉你不嫌腻吗?”

“不腻啊,米饭馒头也是天天吃的,怎么会腻?”

叶满枝腹诽,这可是正经粮食,能填饱肚子就是对它唯一

的要求。

她其实也不想这样大费周章,采购几百斤河粉回滨江,加上路上的运费和损耗,并不比在滨江本地买挂面便宜。

可是,这是她目前能找到的,唯一大宗采购粮食的机会!

她之前储备的那些粮食,只能暂时放在地窖里,但这些干河粉在吴峥嵘面前过了明路,就可以大大方方放在家里保存了。

吴峥嵘不知她在想什么,沉吟一阵后,建议道:“两百斤河粉够吃很长时间了,要不你买点排粉吧。”

好歹能换换花样。

“……”以为还要浪费一番唇舌的叶满枝惊喜地问,“你怎么不阻止我啦?”

“你喜欢吃就买吧。再说,在家多存一些粮食有备无患。”

对于粮食的问题,吴峥嵘有自己的考量。

粮食统购统销限量供应,也就是这两年的事。

之前只在几个省市试点推行,现在却是全国所有城镇都开始使用粮票了,而且对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的定额做了很详细的区分。

足可见粮食供应紧张是全国性的问题。

他俩的粮票大多用在了单位食堂,家里几乎没什么存粮。

叶来芽买这些河粉,虽然运输麻烦,但不要票的粮食制品还是有采购价值的。

叶满枝按照他的建议,买了一百斤排粉寄回滨江。

再一次走出邮局时,不禁在心里感叹,跟聪明人讲话太省心了,她这边还没想出说辞呢,人家已经自动帮她找好理由了!

叶满枝心情激动,伸手将胖墩墩的脑袋扭向另一边,而后在邮局旁的巷子里,偷偷啵了军代表同志一口。

吴峥嵘:“……”

买点河粉就这么高兴?

竟然敢在光天化日之下主动亲他了!

良宇捧着汽水瓶子问:“小舅妈,你拧我脑袋干嘛?”

“哦,那边有个糖水店,你要不要吃芝麻糊?”

*

顺利买到三百斤的河粉和排粉,让叶满枝心里愈加放松了,跟着小外甥到处转悠了一下午,吃过晚饭才将人交到大姐夫手里。

忙碌了一天的叶满枝又累又困,只想回招待所睡觉,然而她这边刚从公共浴室出来,大姐就找上了门。

“小叶,你们滨江那边真有自行车的货源?”

吴岱岚下班回家,见到儿子带回的那个字条,便马不停蹄赶了过来。

“有啊,不过只是一个中等规模的工厂,今年刚开始试制自行车,暂时没什么名气。”

叶满枝一边擦头发,一边向她介绍了第3五金社的情况。

“而且省里对自行车的供应管得挺严,不拿其他物资跟我们交流的话,恐怕行不通。大姐,那条子你看了吧?能找到相关货源么?”

“常州篦子和福州牛角梳的产量低名气大,一直是紧俏货,我们百货商店也很难采购,不过,山苍子油倒是能想想办法。”

山苍子油是制作香皂和

化妆品香精的原料。

现在每个省市几乎都有日化厂,山苍子油也是紧俏物资,一般人还真不好找到货源。

但吴岱岚是当百货商店供销科长的,采购自行车、手表、缝纫机的时候,她得求着各大工厂。

轮到采购普通日用品,尤其是计划外日用品时,就是别人来求她了。

吴岱岚没有山苍子油的货源,可是各大日化厂肯定是有储备的。

她找个本地日化厂匀一些山苍子油转卖给滨江,这事未必不能成。

反正她只要两三百台自行车,既然是双方交流物资,那山苍子油也不用给太多。

吴岱岚将自己这边的情况介绍了一下,又说:“小叶,你把滨江那边的负责人介绍给我,我自己去跟他们联系。你们好不容易来广东一趟,还是珍惜时间到处走走看看,我的事你就别费心了。”

她这小弟妹真是热心肠,第一次见面就愿意帮她解决麻烦,甭管事情成不成,等弟弟两口子返回滨江的时候,她得准备点东西给小两口带回去。

叶满枝如实道:“我找的是滨江商业局的物资处长,不过我们是在火车上认识的,之前没啥交情。大姐你跟她谈的时候,可能得下些功夫。”

反正她这种小干部,在领导那里是没什么面子的,这一点得跟大姑姐解释清楚。

……

叶满枝和吴峥嵘在广州吃吃喝喝玩了四天,等到老吴打长途电话给女儿,委婉询问小儿子的情况时,他俩才不紧不慢地收拾行李,带着专用摄影师一起登船上岛了。

小两口过二人世界,还愿意帮她带孩子,吴岱岚真是不知说什么才好。

这个弟媳妇真是没得挑,她得打电话跟亲妈念叨念叨。

是的,她觉得小两口愿意带上良宇一起出行,一定是叶满枝的功劳。

她那个弟弟是什么脾气,她还是清楚的,正面瞧着挺和气,背面的尾巴却恨不得翘到天上去。

让他陪孩子待一会儿还行,若想让他长时间带孩子,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吴峥嵘确实不耐烦陪孩子玩,但胖墩墩的良宇有自己的价值,他还挺愿意带上这个外甥的。

“小舅妈,你的头发吹乱了,你跟我小舅换一下位置,让他帮你挡风!”

叶满枝憋着笑,换到吴峥嵘另一侧,理了理头发问:“这样行不?”

“还行,小舅,你怎么不笑呀?”

胖崽摄影师比照相馆的老师傅上道多了,经常要求二人微笑、大笑、咧嘴笑。

尤其是听他妈说过胶卷特别贵,一张胶片差不多能买两个牛脷酥的时候,他拍每张相片之前都要提醒小舅笑一笑。

叶满枝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看看成片了,胖崽摄影师拍出的效果肯定很不错。

她遇到的几位摄影师里,只有小朋友良宇会要求他们挨近一些,多笑一笑。

胖崽真可爱!

叶满枝在甲板上掏出三块酥糖,塞给吴峥嵘和胖崽每人一

块,“良宇,你经常去看姥姥姥爷吗?那边的环境怎么样?”

“以前常去,后来我姥姥没工作了,我就不爱去了。环境还行呀,离海边不远,我喜欢下海游泳,但我姥爷总是不让。”

叶满枝愣了一下,问:“你姥姥怎么没工作了?”

她记得她婆婆好像是小学校长来着,谁敢把她这个校长撸了啊?

良宇坐在长椅上,惬意地晃悠脚丫子,“反正就是没工作,不上班了呗。”

吴峥嵘替外甥翻译:“他姥姥退休了。”

“什么时候的事啊?”

“好像是前几个月吧,我之前也不知道,还是昨天听姐夫说的。”

胖崽继续透露:“我姥姥不上班以后,一点也不好,我干什么她都不允许!我妈说我姥姥现在是更年期了。”

叶满枝心想,以前人家天天上班,没工夫管家里这些孩子,如今退休有了精力,可不是要关心一下孩子们么。

这个消息让她小小紧张了一下。

按照他们原本的计划,大家白天都要上班,他俩可以在家或出门自由活动。

可是,她婆婆退休以后,肯定大部分时间要待在家里的。

那岂不是要每天跟她在家大眼瞪小眼?

如果婆婆是大姑姐那样的性格,她还挺乐意与对方相处的。

但是,通过仅有的一次见面来看,她婆婆不是多话的人,似乎也不是爱说笑的人。

确实比较符合她刻板印象中的小学校长形象。

叶满枝挨着吴峥嵘,悄声问:“咱妈退休了,咱俩还能出去玩吗?”

“她退休,跟咱俩出去玩有什么关系?”

“咱们休的是探亲假,她要是上班也就算了,既然退休在家了,总要趁着这个机会好好相处一下吧?”

吴峥嵘望着汹涌的浪涛,语气很随意地说:“咱们是小辈,这种事轮不到咱们操心。你到时候跟着我,见机行事即可。”

叶满枝暗道,对哦,吴峥嵘是亲儿子,她只是个儿媳妇,凡事跟着吴峥嵘就行了。

*

另一边的吴政委家里。

吴淮年也在与老伴谈论两个孩子。

“你穿这件就可以了,不要再换了!两个孩子结婚的时候,咱们没有出席,这次儿子第一次带着媳妇回来,说什么也要去码头上迎一迎。”吴淮年看了眼手表说,“老孙同志,请你提高效率,今天外面堵车,咱们要提前两小时出发。”

“你还没出门,就知道外面堵车?”

“小刘提前汇报过了,市里有游行队伍,车子不好开。”

孙汝珍惊讶地转身问:“怎么又有游行?又有哪里出事了?”

“英美侵略中东了。”吴淮年再次看手表,催促道,“你可快一点吧,今天不要迟到!”

孙汝珍侧身做到旁边的椅子上,与他商量:“老吴,要不你代表我去吧?我就不去了。”

“咱不是说好了吗

一起去接儿媳妇!”()

空?襛妗虎??????瑞肋???“v塝綆????????羕?葶????恏??葶?楛偛?抗葶?????膉??卟??葶?偛?獓罏????彎???轵???”

?想看鹿子草写的《五十年代军工大院》第81章吗?请记住.的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老吴觉得自己跟儿子虽然见面不多,但常有书信和电话往来,父子关系还是比较亲热的。

但老孙同志在这方面的表现,远不如他。

儿子带媳妇回家,这么大的事,她居然临阵打退堂鼓了!

“你不要总是对以前的事情心存芥蒂,咱家这种情况是时代造成的,那个年月有多少家庭分崩离析,咱们都能好好活着,已经很幸运了,只能说是造化弄人吧。”

当年大哥牺牲的消息传来后,他和老三很快便意识到世道艰险,为各自的身后事做了打算,还把年龄最小的峥嵘送回了老家,算是给老吴家留个香火。

结果亲儿子刚被他送回老家不到一年,大哥的两个儿子就被人送来了他身边。

大嫂在大哥牺牲后一病不起,拖了半年多,也撒手人寰了。

那个年月,他们三兄弟为了工作分散在各地,通讯极其不便。

若是早知大嫂带着孩子回娘家,会是这样的结果,他早该把这母子三人送回滨江去。

这会儿再想找机会送侄子回去,已经很不安全了。

当时日军全面侵占东北,路上兵荒马乱的,大哥只留下这两个儿子,万一在路上出了岔子,他以后怎么跟大哥大嫂交代?

于是就只能暂时将侄子留在身边抚养,把小儿子放在了父母身边。

也许孩子们都受过委屈,但这么多年下来,老吴觉得自己问心无愧,对得起任何人。

跟四个儿女和两个侄子也都相处得不错。

唯一的遗憾就是老孙同志,不知她是怎么回事,面对小儿子的时候总是冷冷淡淡的。

“当年送孩子回老家是我的决定,你不用自责,孩子也从来没有怪过你,对咱们这对父母也算孝顺,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吴淮年再次催促,“快点换衣服吧,咱们一起去接儿媳妇!”

孙汝珍坐在椅子上没动地方。

送孩子回老家,确实是老吴的决定。

但他最初想送回去的,其实是大儿子峻岭,老吴想把已经懂事的长子送回老家。

可是,最大的一双儿女,陪她熬过了一段最艰难的日子,她对长子和长女的感情是最深的。

听说老吴想将儿子送走,孙汝珍的第一反应就是强烈反对,想尽办法想把大儿子留在身边。

老吴铁了心要送走一个孩子,于是她慌乱之下,便提议将两岁的小儿子送回去。

两岁多的孩子,正是让父母最费心的时候,吴峥嵘自打能说会走以后,就没有闲下来的时候,比他哥哥姐姐都淘气。

那么小的孩子,动不动就自己开门跑到胡同里去了。

孙汝珍当时的大部分精力都花在这个小儿子身上,这孩子旺盛的精力

(),时常闹得她精疲力尽。

所以,能把小儿子送回老家,交给祖父母抚养,对孙汝珍来说也算是另一种解脱。

她还记得那孩子被抱走的时候,一声也没哭,也不像往常那样妈妈妈妈喊个不停,只是安静趴在大人的肩上,用一双乌溜溜的眼睛望着她。

她当然舍不得孩子,只是无奈之下,在大儿子和小儿子中,选择了前者。

小儿子被送走了,她哭得泣不成声,午夜梦回时,总能想到幼童那双乌黑明亮的眼睛。

她那时还不觉得怎样,后来有了机会,也会回老家探望小儿子,可是当她听到婆婆以一种炫耀地口吻说,“峥嵘跟他大伯小时候一样聪明,两三岁时背过两遍的唐诗,到七八岁还能记着呢。”

孙汝珍说不清当时是什么心情。

她没有为儿子的聪颖而欣喜,她只是突然感觉手脚冰凉。

峥嵘很聪明,两三岁学过的唐诗,他能一直记着。

那她跟老吴建议的,让小儿子替换大儿子回老家的话,他是不是也一直记得?

峥嵘两岁前跟他们夫妻住在一起,大人觉得小孩子不懂事,谈话时从不避着他。

他对大人的谈话也许是有印象的。

这些年老吴找过不少机会,想帮她缝合与儿子的关系。

孙汝珍也尝试着跟儿子解释些什么。

可是每当她想要开口的时候,面前那双仿佛能洞察一切的眸子,总能与她梦里那双孩童的眼睛重合,将她所有的话都堵在喉咙里。

他们之间的隔阂从来不是养在她跟老吴身边的两个侄子。

而是她当年选择了吴峻岭,放弃了吴峥嵘。

这也许是他们母子之间心照不宣的秘密,解释太多,反而显得她很虚伪。

吴淮年不知老伴心里的芥蒂,帮她挑了件端庄的裙装后,又一次催促:“快走吧,今天第一次见儿媳妇,咱们绝对不能迟到!儿子都那么大了,你跟他没话说也无所谓,这回不是有了儿媳妇嘛,只要能跟儿媳妇好好相处,跟儿子也就慢慢亲热起来了。”

*

叶满枝本以为公公能派个车来接他们回家就不错了,毕竟今天是工作日,大家都要上班的。

没想到接待水平远不止于此,这老两口居然亲自跑来码头上迎接他们了!

在吴峥嵘为双方做了介绍后,叶满枝大方而热情地喊了爸爸妈妈。

老吴高兴地哈哈笑,连声应好,还在码头上呢,就给了儿媳妇一个改口大红包。

叶满枝摸着那红包的厚度,估摸应该不比当初的见面礼少。

她婆婆这次似乎也亲切了一些,虽然话还是不多,但是认真询问了他们旅途上的情况。

因着市里正在组织反对英美侵略中东的游行,一路上的话题多是围绕时事展开的。

再加上有亲外孙胖崽活跃气氛,初次见面的双方谈话还算融洽。

沿海城市的雨水说来就来,雨滴落在车窗上,让叶满枝没太看清驻地附近的环境,等她从车上下来,冒雨跑进公婆的住处时,连房子的外观都没弄清,就稀里糊涂进门了。

吴峥嵘正想说先带她回房间把湿衣服换下来,外面刚合上的大门却再次被人推开,有个中年女人撑着伞走了进来。

“孙校长在家么?”

孙汝珍招呼道:“我们也是刚回来,刘主任快请进吧!”

家里突然来了客人,叶满枝是儿媳妇,现在离开未免显得没有礼貌。

于是就笑着陪坐在一旁待客。

对方是军区副司令的爱人,这次来吴家,是想请刚退休的孙汝珍重新出山,与其他家属一起筹办一所幼儿园。

孙汝珍刚把儿子儿媳接回来,之后还要一起相处好几天,现在哪有工夫想什么幼儿园的事。

听了对方的请求,就想以招待小夫妻为由婉拒对方。

见她脸上露出迟疑,叶满枝心里有些着急,她很想说,您不要管我们了,还是以大局为重,出去搞事业吧。

这样她也能心安理得地跟吴峥嵘出去吃吃喝喝,到处潇洒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