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 第 45 章

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第 45 章

簡繁轉換
作者:鹿子草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02 11:08:05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为了将社会上的零散资金,投向社会主义生产建设,人民银行早就推行了“有奖储蓄”。

叶满枝手上仅有的那点存款,30元买了公债,30元存了定期有奖储蓄,还有15元存了活期有奖储蓄。

公债推销工作,之所以不好做,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银行定期有奖储蓄的影响。

在银行存一年定期的利率是7.2%,而公债的年利率只有4%

而且在银行储蓄可以摇奖,头奖五百,末奖一块。

常月娥就曾经中过一次末奖。

“小何同志,你们银行应该不愁存款吧?相比于买公债,大家好像更青睐去银行储蓄。”

何山苦笑:“怎么不愁存款呢?别看我们搞有奖储蓄搞得挺热闹,但是真正有钱往银行存款的人,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最近又有公债分走了一部分居民储蓄,我们银行的日子真是不好过啊。”

叶满枝一手捂着自己的取款单,另一手把他拉到避风的屋檐下。

“小何同志,我说句实话,你可能不爱听。”

“嗐,咱们都这么熟了,你就直说吧。”何山还惦记她的大额存款呢。

“大家不去银行储蓄,主要是没有余钱,你说谁没事会为了那一块两块的存款,特意往银行跑一趟啊。”叶满枝推心置腹地说,“若想增加储源,还是得增加群众收入,你们那么大的银行,别总盯着个别人的口袋了,想办法让大家共同富裕起来吧。只要老百姓口袋里有了钱,自然就会往银行储蓄了。”

何山呵呵笑:“小叶干部,我就是个业务员,这么伟大的工作,暂时轮不到我操心呀!”

“业务员怎么了?我还是小干部呢,现在不是照样代理厂长!”叶满枝郑重道,“小何同志,我可不是为了找你贷款才说这样的话。我觉得你们支行,应该多跟街道上这些工厂和生产小组联系,主动帮大家解决生产上的困难,无论是资金方面的,还是生产资料方面的。”

何山:“……”

又想让我们上门|服务呗?

“你想想,如果街道工业发展起来了,工人的收入是不是也会随之增加?”叶满枝掰着指头给他算账,“就拿我们煤炉厂来说吧,起步阶段只要小小地投入一点资金,就能扩大生产规模,帮我们在旺季卖出更多的蜂窝煤炉子。我们厂的工资是计件工资,工人做得多收入就多了,自然也就能往你们银行存钱了。”

“小叶干部,这些我都懂,但你也知道,有些人是老思想,宁可把钱压箱底,也不愿意放到银行里储蓄。”

他忙活一溜十二遭,帮人家把工厂搞起来了,收入也提高了,结果工人没有储蓄习惯,不往银行存钱,那他不是白忙嘛!

叶满枝不以为然道:“这有什么呀,小何同志,咱们之前一直合作愉快,你帮了我们煤炉厂,我肯定不能让你吃亏。只要支行肯给我们贷款,我就负责帮你说服所有工人在支行开户存款。大不了让财务人员辛苦点,以后每个月去

银行一趟(),詢w??げ?w葶?????膉??虎恏????()『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你们总能想办法劝大家储蓄吧?”

“煤炉厂现在有多少工人?”何山问。

“现在人数比较少,扩大生产规模以后,预计有十几人吧。”叶满枝尽量把饼往大了画,“按照每人十五元的工资计算,能有两百多块的储蓄呢,一年下来,也有两千块了吧?这是咱们双方互利互惠的事,多好啊!”

何山沉思一阵问:“你们厂要贷款多少钱?”

厂子还没开工呢,叶满枝也不知要用多少钱,她大胆地报了一个数字:“200块吧。”

“我是办储蓄业务的,贷款业务不归我负责,不过我可以回去帮你跟领导提一下。你最好能提前写一个贷款申请,详细列举贷款用途,这样更容易拿到贷款。”

何山不知他们建厂资金只有5块钱的事,虽然觉得她报多了,但也没太惊讶,贷款没有要多少给多少的,最后肯定要压一压。

“小叶干部,你那笔汇款到底能不能存在我们支行?你给我个准话吧!”

“这事我还真没办法给你准话,”叶满枝凑近他小声说,“我跟你说实话吧,我这笔汇款是出版社的稿酬,要不是来街道工作,我也没机会出书,现在我们街道的公债任务还没完成呢,我肯定要用这笔钱填补一下窟窿的。最后剩多少,我就去你们银行存多少,这样够意思吧?”

何山觉得她这话还算实在,叮嘱她定期储蓄的利率高,尽量多存银行,终于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

次日上午,叶满枝在妈妈的陪同下来到邮政所。

高柜台、铁栏杆,汇兑窗口前排着两列长长的队伍。业务员噼噼啪啪拨动算盘珠子的声音,在她耳中宛若天籁。

将汇款通知单和户口本递进小窗口时,叶满枝甚至能听到自己胸腔里扑通扑通的心跳声。

排队取款的人着实不少,业务员往人群里望了一眼,顿住已到嘴边的话,用铅笔在汇款金额上画了一个圈,提醒道,“一共是这些钱,你们多清点几遍。”

常月娥的动作比闺女利索多了,刷刷刷点了两遍,确定是780块无误后,把信封往棉袄口袋里一塞,便拽上闺女快步离开了。

“这钱你打算怎么支配?”

常月娥见过比这更多的钱,虽然替闺女高兴,但她心里并没有多激动。

“我想买辆自行车!还想买个收音机!对了,还得再买一台缝纫机!”

叶满枝从来不是勤俭节约的同志,以前看似勤俭,那是因为她没钱。

如今有钱了,那当然是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常月娥隔着棉袄在她屁股上拍了一下,“你这是要把四大件凑齐啊!这些东西买回来,少说得五百块钱,我看你就是有钱烧的!”

叶满枝得意洋洋道:“周主任说,出版社给我的定额是1万册,如果能卖到2万册,我还能再得780块呢!”

“你那本书不是学生念书要用的教材,

()也不是什么文学小说。而且还是专门针对女同志的,除了城里某些爱打扮的女同志,谁会花钱买这种书?能卖1万册就是烧高香了,你快别白日做梦了!”()

?貔d?“……”

?鹿子草的作品《五十年代军工大院》最新章节由??全网首发更新,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干嘛这么现实啊,就不能让她多美几天?

“这些钱你不许乱花,你上班就在家门口,买自行车有什么用?缝纫机也不许买,你大姐说,等你出嫁的时候,他们两口子给你陪嫁一台缝纫机。”

叶满枝惊讶地问:“我姐夫能乐意吗?”

“哼哼,据说是胡建南主动提的,估摸已经听说你跟小吴的事了,”常月娥拉着她说,“你记着你大姐的情就行了,胡建南那边不用管。”

叶满枝嘟哝:“自行车和缝纫机都不让买,那我买台收音机总行吧?”

常月娥继续泼冷水:“不许买,现在买了收音机,算你个人的,还是算咱家的?等你出嫁的时候要不要带走?”

“那我就把收音机留在家里呗,你平时在家还能听听戏曲和新闻。”

“我要是想听话匣子,早就想办法买了。你四哥整天在家鼓捣花鸟鱼虫,要是再给他配个话匣子,他就更不想上班了。”

叶满枝无语道:“我好不容易得了笔巨款,这也不让买,那也不让买,总不能全拿去买公债吧?”

她原本打算把四大件凑齐以后,就用剩下的钱买公债。

她赚了一大笔稿酬的事瞒不住,可以预见的是,肯定会有人打她这笔钱的主意。

与其到时候得罪人,还不如买了公债省心。

公债兑付需要抽签,只要她不说,谁也不知道她中没中签。

常月娥拉着她在路口拐弯,“陪我去给你二姨打个电话。”

“找我二姨干嘛啊?”

“上个月就听她说,她家旁边有套私房要出售,我打电话问问她,那房子卖了没有。”常月娥低声说,“买四大件还不如给你置办一套房产。”

叶满枝惊讶地问:“单位不是分房子嘛,咱们还花钱买房干嘛呀?”

“你听我的,钱先别乱花,我帮你买个房子。”

叶满枝是根正苗红的工人家庭出身,她的一贯认知就是房子由单位分配。

常月娥虽然也算是工人家庭出身的,但她爸曾在解放前当过外资工厂的副厂长,因着是从海参崴被苏联老板带来滨江的,他们那一批大师傅被称为“崴子帮”。

崴子帮来到人生地不熟的滨江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买房子安家。

而她前夫家里是开绸缎庄的,买房子开分店更是家常便饭。

常月娥见得多了,下意识觉得应该给闺女置办个像样的房产。

叶满枝捂着棉袄口袋问:“我二姨那边的房子挺贵吧?得花多少钱啊?”

“她上次说要1100块。”

“那么多?咱们这边买个私房的院子才四五百块钱。”

“那是市中心的地段,咱们这里都到郊区了。”

()叶满枝对买房子当然是动心的,“但我的钱不够啊!人家不可能降价那么多吧?”

“我跟你爸打算在你出嫁的时候,给你陪嫁二百块钱,加上这些应该够了。”常月娥低声嘱咐,“甭管这房子买没买成,你都不许回家乱说,听见没?”

“知道啦!”

*

二姨接到电话以后去帮忙询价了,叶满枝答应得挺好,不回家跟其他人说。

但转过头来,她就没忍住跟吴峥嵘说了。

“我妈不让我提房子的事,但是那么多钱花出去,总要有个去处吧?”

吴峥嵘从书桌后抬起头来,问:“你原本打算怎么支配这笔稿酬?”

“买自行车,收音机,缝纫机,然后剩下二百左右买公债。”

吴峥嵘往面前茶缸瞟了一眼,又看向煤炉子上的水壶,给她一个自行体会的眼神。

叶满枝会意,立即提起水壶,帮他添了茶水。

然后期待地望着他,准备听听他的高见。

吴峥嵘喝了口热茶,从写字台抽屉里拿出一个活期有奖储蓄存折。

“这里有二百,你取出来就去单位买公债吧。”

叶满枝不好意思要他的钱,推回去说:“算了,还有将近五百的窟窿呢,这个办法不好用。”

“那缝纫机、自行车和收音机又不是想买就随时能买到的,别人问起的时候,你用这理由随口应付一下就行了。再说,收音机和自行车我这里都有,你拿去应付亲戚盘问也没问题,实在有那追根究底的,你就说这手表也是你花钱买的。”

街道办只有主任和凤姨有手表,叶满枝担心太打眼,总把新手表藏在袖子里,偷偷摸摸看时间,外人还不知道她已经有手表了。

叶满枝又往他的茶缸里添了点水,不过,添水不足以表达她的激动心情,她还凑上去帮人家吹了吹热气。

“嘿嘿,那我就帮你买二百块的公债,回头我给你送过来啊!”

“嗯。”

“对了,出版社给我发样书了,我先送你几本。”叶满枝狗腿地将新书奉上,“你可是第一个收到我新书的人!虽然你自己用不上,但是可以转送给家里的女同志们。”

吴峥嵘笑着将书收起来,看了眼手表问:“你是不是该去党校上课了?”

“哎呀,把正事忘了,我这就出发!”

……

吴峥嵘将快要迟到的小叶干部送去了党校,而后调转方向,驱车回到了省大附近。

吴家在这里有一栋二层的宅子,他祖父母和姑姑一家都住在这边。

收好钥匙推门进屋,迎面就是一股暖融融的梅花香。

祖母正往花瓶里插花,见他进门,立即惊喜地问:“怎么突然回来了?今天能在家吃晚饭吧?”

“吴代表公务繁忙,哪有时间在家里吃饭?”吴爷爷放下报纸,圆形镜片后的目光仿佛能洞悉一切,“吴代表无事不登门的。”

“不如吴院长日理万机。”吴峥嵘随口回了一句(),偗げ饬?MN??厐?[()]?『来[] 看最新章节 完整章节』(),“奶,我在家吃晚饭。”

吴奶奶欢喜地应着,将花瓶推到一边,拉着孙子问:“听你小姑说,你最近正跟一个姑娘谈对象?那姑娘多大了?家里是什么情况?性格怎么样?长得漂不漂亮?”

吴峥嵘笑:“我小姑应该跟您介绍得差不多了吧。”

“长辈问什么,你就答什么,”吴爷爷摘下眼镜说,“我们想听听你的真实想法。”

“这姑娘还是您请党组织牵线介绍的,您有什么可担心的?根正苗红的工人家庭出身,目前在基层当干部,漂亮,性格脾气也很好。”

吴爷爷不咸不淡地嗯了一声,关心道:“文化程度如何?我听你小姑说她只念到高中就不读书了。”

“嗯,毕业后没再读书,现在已经出书了。”吴峥嵘拆开带来的牛皮纸袋,将叶满枝送他的那几本书拿出来,“她最近刚出版了一本图书,我送几本回来给你们看看。”

吴小姑从厨房出来,闻言好奇地问:“谁出书了?”

“峥嵘的对象,那位小叶姑娘。”

“小叶才多大呀,就能出书了?”吴小姑放下砂锅,快步走过来说,“拿一本给我看看是什么书。”

吴爷爷也没料到,组织介绍的对象,文化造诣居然能达到出书的程度。

他从茶几上拾起一本,眯眼看向封面上的书名。

《服装款式图汇编:女装100例》。

嗯?

这是什么书?

他重新戴上花镜,继而打开书页,一页一页向后翻去。

嗯?

怎么不是裙子就是裤子?

“这算什么书?出这种书的意义何在?”

吴峥嵘在封面的“女装”二字上点了点,“这种书对您来说确实没什么意义。”

“你还是看党章吧,这书是教我们女同志穿衣打扮的,”吴奶奶将一本红色册子递到老伴手边,又将剥好的橘子放进孙子掌心,轻言细语道,“你爷爷前阵子被吸纳进党组织了,最近正要求进步呢!你俩以后就是同志了!”

吴爷爷摘下眼镜,眼里透出严厉,“谁跟他是同志?这个家里还有没有规矩?”

“党内互称同志是为了体现民主平等,”吴峥嵘靠在沙发靠背上轻嘲,“咱们家向来没有平等,吴院长确实还需要多看党章多学习。”

吴爷爷狠狠拍上扶手,怒喝道:“放肆!当个军代表,让你连长幼尊卑都忘了?你今天就是特意回来气我的是不是?”

“我是特意回来提醒您的,”吴峥嵘掰开一半橘子塞进他手里,“我怎么听说您最近经常跟人谈论政治?”

“那是我的事。”

吴峥嵘在厂里还会有意收敛,面对亲爷爷时,却向来畅所欲言。

“到了您这个年纪,早该退休给年轻人留些机会了。您若是还想留在学校,那就安心钻研学问。如果想搞政治,最好能离开学校

()。一边搞学问,一边又要搞政治,搞不好会让您晚节不保。()”

?v塝聟?蜉???齷虎N???厐?“656葶衬艓羕N????艓?卟?纘?????彎??????発??????円N?????①()『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眼见老爷子的脸色比外面的雪天还阴沉,吴小姑打圆场说:“要不是潘校长再二挽留,你爷爷早就退了。他身体硬朗,每年都有学术产出,想退休都找不到合适的理由。等你结婚生了孩子,他也就有借口退休了。”

吴小姑在心里直叹气,这祖孙俩每次碰面都让她头大。

她的二个兄长很早就离家参加了革命。

大哥不幸牺牲后,为了给老吴家留个香火,也是为了让父母安心,二哥将最小的儿子送回了老家。

吴峥嵘因此成为所有儿孙中,唯一被老爷子带在身边亲自教养的。

老爷子喝过洋墨水,为人却异常古板固执,且掌控欲极强。

大到人生规划,小到吃喝拉撒,甚至是孙子的坐卧行止,饮食口味,必须按照他的规划执行。

奈何她这个侄子只在穿开裆裤的时候听话,懂事之后时有不逊之举。

好在他读书天赋极高,在学业上从没令人失望过,被老爷子视作平生最成功的作品。

然而,吴家男人的血液里似乎从没有温驯顺从细胞。

在所有人都以为,吴峥嵘会继承祖父的学术衣钵,甚至青出于蓝时,他竟然不声不响地中断学业,参军入伍了!

这招出其不意,闹得家里人仰马翻,老爷子险些登报与孙子断绝关系!

因为这件事,他面对孙子时,一直没什么好脸色。

不过,吴小姑瞄了眼亲爹手里的橘子,经历过硝烟,读过军校以后,吴峥嵘还是有些长进的,最起码知道哄哄他爷爷了。

吴爷爷被两瓣橘子酸得眯起眼睛,驳斥孙子的话就在嘴边,却一句也说不出口。

猛灌了好几口浓茶,才缓过劲儿来。

他从沙发上站起身,沉着脸呵斥道:“你跟我上楼来!”

“行啊,我陪您谈谈政治,顺便讨论一下液压起重臂的问题,”吴峥嵘将没吃完的橘子放到茶几上,笑着对奶奶说,“这橘子有点酸,让我姑给您煮一煮,放点糖再吃吧。”

目送祖孙俩一前一后上了楼,吴奶奶不无担忧地问:“他俩不会又吵起来吧?”

“没事,我爸越吵越精神。再说,峥嵘有分寸,不用咱们操心。”吴小姑安慰道,“等他娶了媳妇以后,那就更不用咱们操心了。”

吴奶奶重新拿起茶几上的时装书,嘀咕道:“也不知什么时候能把人领回来,这都几个月了,我连人家姑娘的头发丝儿还没见到呢。”

“那小子是个顺毛驴,这事咱不能催他,我估计他还没登过人家姑娘的家门呢。”吴小姑低声说,“最近市工会、市妇联,还有苏联领事馆,要在友谊宫那边举办时装晚会。小叶刚出版过时装图书,肯定会对时装晚会感兴趣。我找关系要两张邀请函,让峥嵘邀请小叶参加晚会,到时候您在晚会上瞅一眼就行了。”[1]!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