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 第 71 章

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第 71 章

簡繁轉換
作者:鹿子草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02 11:08:05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叶满枝寄给市长的这封信,让陈主任觉得有些棘手。

别的信件可以转交其他部门,但面前这封信是给市长的邀请函,只能由办公厅或市长亲自处理。

他推了推眼镜,又将信件快速浏览了一遍。

写这封信的同志,应该是个年纪不大的女同志,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些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热情。

尽管有些用词还比较稚拙,但信里的内容其实是有些看点的。

一是,她最先提到的大鸣大放百家争鸣,确实是市里最近的热门话题,主要领导比较重视这项工作。

二是,思想政治学习通常是小班授课的,这种大规模的群众宣讲活动,在市里很少见。那个所谓的“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课”,不但是光明街的第一课,也算是全市的第一课。

三是,宣讲对象比较特别,按照信中所说,都是最基层的劳动人民。

如果让市长给干部们讲话,或者让居委会主任给居民们讲课,那就没什么稀奇的。

可是,一旦换成市长给最基层的劳动人民宣讲,那就很有话题度和影响力了。

陈主任一面暗自忖度,一面将信件装好。

这种思想政治课,更适合邀请书记出席。

不过,写信的小干部似乎跟市长有些交情。市长也是副书记,去基层给群众上个政治课,倒也能说得过去。

陈主任摘下眼镜,将信件重新放回信封说:“先给市长送去吧,是否接受邀请,由市长自己决断。”

就是不知这人民大课堂的开课时间是什么时候,会不会与市长的行程有冲突。

……

对于叶满枝来说,开设人民大课堂的想法,还只是一个雏形。

她现在一门心思只办两件事——邀请老师和动员居民听课。

至于开课时间,讲课内容什么的,可以由领导决定。

不过,邀请市长比她预想中困难太多了。

像她这样找机会见市长的干部不在少数,若想报名当人民代表,出席市长接待日活动,那得排队!

叶满枝听到结果时,嘴上说着无所谓,但下巴上却不声不响地冒出一个火疖子。

常月娥一边给她抹药膏,一边埋怨,“我把你们的婚礼包揽下来,是为了让你专心工作,但你也不能太操心工作啊,你看哪个新娘子的下巴上有火疖子!”

“我也不想啊,它自己跑出来的!”叶满枝郁闷地将镜子反扣到床上。

“市长哪是好见的!你请不来才是正常的!”常月娥把一堆贺礼推给她,“这是你二姐她们给你送来的新婚礼,你自己拾掇拾掇,搬到峥嵘那边去吧。”

“这么多啊?”

叶家的兄弟姐妹多,办喜事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大姐二姐都出嫁了,她俩属于出钱的。

大姐早就说过叶满枝结婚的时候,要送她一台缝纫机。

二姐的条件不如大姐,但也送了两个脸盆和两个暖瓶。

这年头结婚,亲戚间送的东西都不贵重,即使送几个鸡蛋,送个茶缸或是牙刷,也是正常的。

反正人情分往的事都是相互的,你送了多少礼,我以后回多少礼就行了。

大姐二姐送的这几样,算是很贵重的贺礼。

大姐的缝纫机已经不是简单回礼就能解决的,二姐这个倒是好说,等到妞妞周岁的时候,她可以给外甥女好好准备一份贺礼。

叶满枝按照妈妈教的,专门找出一个本子,用于记录人情往来。

以后她跟吴峥嵘组建了小家庭,就要由他们自己操持这些事情了。

常月娥把谁谁谁送了什么东西,谁谁谁帮忙操办了酒席都说得明明白白,让闺女一一写进人情簿里。

“来芽,你结婚我也没什么可送的,就送你两盆花吧,你拿到新房那边看个新鲜!”

叶满枝记录人情往来的时候,四嫂沈亮妹捧着两盆杜鹃花进门了。

“嫂子,你跟我四哥不是帮我操办婚礼了嘛,还送什么礼呀!”

通常情况下,出过力的就不用出钱了。

这两盆杜鹃瞧着不起眼,却是她四哥精心伺候过的。

一般的杜鹃在入夏以后就落花了,但这两盆的花朵还火红火红开得娇艳。

四哥要是把这两盆花倒腾出去,也能赚不少钱。

叶满枝以为四嫂是惦记自己这个房间,才给她送花的,于是主动说:“嫂子,等我出门了,你跟四哥就搬来我这屋住吧。以后我回娘家的时候,就去霸占麦多的吊铺。”

她虽然想在娘家保留一个房间,但也要考虑家里的实际情况。

不料,沈亮妹却格外大方地说:“来芽,我跟你四哥商量好了,等你回门以后,彻底办完了喜事,再考虑换房间的事。”

反正这么长时间都等过来了,不差这几天。

叶满枝瞅瞅那两盆花,既然不是为了房子,那干嘛无缘无故给她送两盆杜鹃花呀!

沈亮妹将房间门合上,坐到她身边问:“小妹,你当了副主任以后,是不是就不兼任煤炉厂的厂长了?”

叶满枝确实有这个打算。

她当煤炉厂的厂长,主要是不想参与动员返乡工作。

这会儿劝返工作已经结束了,而且煤炉厂规模越来越大,需要一个专职厂长。

但这事她也只是在心里想想,并没对外透露。

“嫂子,你听谁说的?”

“就是我大哥听说你当了副主任以后,瞎猜的。”沈亮妹观察着她的神色问,“小妹,我大哥念过书,也在乡里的手工社当过组长,你要是不当厂长了,能推荐我大哥当厂长不?”

“嫂子,你知道煤炉厂是什么性质的工厂吧?”

“知道啊,国营的。”

“街道组织的国营工厂,那是必须严格控制在街道积极分子和本街基层群众手里的,要放在居民

党支部的领导和监督之下。亲家大哥不是咱们光明街的居民,也不是党员,别说厂长了,连组长都当不了。”

沈亮妹焦虑地抠手指,她没听懂前面那些,但她大哥没资格当厂长,她听懂了。

“来芽,这事就不能通融通融啊?”

“这是硬性规定,通融不了。”叶满枝皱眉看向她问,“嫂子,上次你侄子要进煤炉厂上班,我帮着办了,这次你大哥怎么又要当厂长?”

这是占便宜占上瘾啦?

沈亮妹被小姑子说得脸红,吭哧道:“那我大哥都求到我这里了,我有啥办法?”

“你是不是回娘家吹牛啦?”叶满枝不客气道,“说我四哥要当司机,我当了副主任,还嫁了个军代表?”

沈亮妹:“……”

这丫头咋啥都知道?

真是一句不差。

她这些年虽然嫁到了城里,但叶家只是普通工人家庭,叶满桂也没啥正经工作。

回娘家的时候,她从没受过特殊礼遇。

不过,自从听说满桂要当司机以后,侄子每次进城都给她从老家送粮食。

叶满枝也知道她娘家给她送粮的事,粮食送来以后,叶家人都吃过,所以四嫂求她给侄子安排工作的时候,她没推脱,直接安排进煤炉厂当了临时工。

让她安排一个临时工还行,安排厂长就是难为人了。

“嫂子,我上小学的时候,你就跟我四哥结婚了,咱们有感情基础,所以有些话我不跟三嫂说,却可以跟你说说。”

当然了,黄大仙挺有主意的,人家用不着她指手画脚。

沈亮妹愣了一下,“来芽,有啥话你就直说吧。”

“我四哥虽然去学车了,但656厂不让他进,以后还得找关系去别的单位当司机,你也一样,煤炉厂开春以后的生意一般,你这个编外供销员也没什么收入。你俩的翅膀还没长硬呢,就别给你娘家献血了。”

沈亮妹被她说得脸上火辣辣的,想拉下脸反驳几句,又不敢跟这个副主任小姑子撕破脸。

“嫂子,你在娘家的地位,是由你跟我四哥的社会地位和人际关系决定的。我这话说得可能不好听,但你不要怕拒绝娘家兄弟侄子的索取。你高兴的时候可以举手之劳帮一下,但不能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他们说什么你就答应什么,那怎么能行!”叶满枝叹气说,“你娘家兄弟以后还要求着你办事,即使你拒绝了,这亲情关系也不会崩的,你就放心大胆地拒绝吧,你大哥不敢跟你撕破脸。”

沈亮妹:“……”

她以前可从没往这方面想过。

叶满枝瞥她一眼说:“嫂子,你没什么事也去扫盲班学习学习,你大哥好歹还上过学,轮到你这里就是文盲了,我想给你安排个正式工作都不好安排。”

沈亮妹连忙问:“来芽,你真能给我安排正式工作啊?”

“你先去扫盲班回炉脱盲吧,你看现在哪个好单位没有学历要求?”

沈亮妹跟小姑子聊了半个钟头,揣着一肚子先进思想离开时,脑袋还晕乎乎的。

她坐在客厅的板凳上,回味了一下小姑子说的话,似乎还挺有道理的。

可是她想着想着,就觉得好像哪里不对。

她大哥是她的娘家兄弟,但叶满桂也是叶满枝的娘家兄弟啊。

而她作为娘家嫂子,刚才正在向小姑子索取……

叶满枝拒绝给她帮忙,她也确实不敢跟叶满枝撕破脸。

“???”

所以,小姑子那话到底是啥意思啊?

*

叶满枝可以给亲戚帮忙,但必须是她心甘情愿的,要想仗着亲戚关系占便宜没够,那她当然要拒绝啦!

她将话跟四嫂讲清楚,就带着一箱子书和两盆杜鹃花去了16号院。

厂里最近有新项目,她进门时吴峥嵘还没下班回来。

叶满枝先把书箱搬进书房,打算在书架上找个地方,安置她仅有的这些书籍。

与吴峥嵘壮观的藏书相比,她这几本书真是不值一提。

但她这种才算是正常的。

大家看书都是相互传阅,或从图书馆借阅的,像吴峥嵘这样一定要把书据为己有的,才是少数。

叶满枝在书架下方找到一个空位,想把那上面的十来本书暂时挪到别的位置。

然而,将书取出时,她却发现有几本新书竟然是重复的!

《机械零件设计计算实例》、《军事知识词典》和《汽车故障预防与抢修急救》都有三四本一模一样的!

再喜欢也没必要买这么多吧?

她从后往前翻了一下那个什么计算实例,里面密密麻麻全是计算公式和各种线条。

看得她眼晕,赶紧将书合上。

而后就在蓝色封面的下方,赫然发现了“刘波涛吴峥嵘著”的字样。

叶满枝:“!!!”

她又去查看另外几本书的封面和扉页,词典里有他的名字,但是排在好几行人名的最后面。

而汽车故障预防那本书的作者栏,只有吴峥嵘一个人的名字。

天呐,她家军代表同志竟然出过书啊!

她蹲在地上消化了一阵,然后顾不上整理她那一箱子书了,抽出一本汽车故障预防,打算拜读一下吴峥嵘同志的大作。

这会儿吴峥嵘不在家,她也就不用顾忌婚前不能坐床的习俗了。

脱了鞋子,换了衣服,先在柔软的床褥上打个滚,而后捧着军代表同志的作品,认真阅读起来。

吴峥嵘下班回家的时候,看到的就是他媳妇穿着他的背心短裤趴在床上,翘着小屁股呼呼大睡的画面。

哦,胳膊底下还压了一本书,好像也是他的。

叶满枝被乍然亮起的电灯晃醒,趴在床上缓了好一会儿,才迷迷糊糊地坐起来。

“你怎么才回来?”

“明早要去拉练,军代室提前开个会。”

吴峥嵘说话时,正好瞥见她那苏式XX,从背心的大跨栏里跑出来一只。

叶满枝全无走光的自觉,缓过神以后,拿起枕边那本书,兴致勃勃地问:“军代表同志,你以前出过书呀?”

“嗯。”

“那你岂不是能收到很多稿酬?”

吴峥嵘将目光从那一大片白花花的饱满上移开,转身去桌上倒了杯凉白开。

“只有一本拿了稿酬,其他的都上交单位了。”

“是不是这本?”叶满枝晃了晃手里的书,见他点了头,便语气欢快地说,“我一猜就是!这书上只有你一个人的名字!”

吴峥嵘对那些书和稿酬没有半分兴趣,灌了口凉水问:“你跟咱妈说今天几点回去?”

“八点钟,我睡过头了,这就回去。”

叶满枝趁他背身的工夫,快速换好衣服,而后抱住他在嘴唇上啾啾了两下,便逃也似的飞奔出门。

还好还好,她用稿酬转移了吴峥嵘的注意力,他都没来得及问她婚前坐床的事!

她可真是机智!

*

以防自己再次起火疖子,叶满枝渐渐将精力转移到自己的婚礼上。

他俩的不少同事和亲友都提前送了贺礼,光是整理记录这些东西就要花好多时间。

不再一门心思盯着工作,叶满枝的情绪终于放松了下来。

张勤简的招聘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了,在众多关系户中精挑细选了两个人。

一个是根红苗壮的往届毕业生,高晓光,男,20岁。

据说学习成绩很好,之前一直想考大学,可惜连续两年落榜,今年还有一个月就要参加高考了,但家人觉得他考上的希望不大,于是趁着光明街招人的机会,把他塞来上班了。

高晓光不太爱说话,与刘金宝和赵二贺完全不是一个类型的。

但人家字写得不错,可以接替叶满枝,辅助凤姨做民政工作。

另一位同志彭兰,35岁,之前是粮食局的临时工,此次调来街道上班,明显是冲着正式干部编制来的。

与这两位相比,叶满枝觉得自己推荐的郎庆红是最靠谱的。

最起码人家有相关工作经验,还曾因此获得过县级先进个人。

街道办八人编制全部凑齐,张勤简给大家开了一个欢迎会,顺便重新调整了每个人的分工。

叶满枝的工作没有太大变化,只是把民政工作分给了高晓光,然后接手了曾经由庄婷负责的工商业工作。

张勤简开会的毛病就是拖沓,人家穆主任开会的时候,时长从不超过两刻钟,轮到老张这里动不动就能开一个小时。

叶满枝被他念叨得犯困,正想学习凤姨看看报纸时,挂在墙上的电话却忽地响了。

她顺手拿起话筒,听到对面有个温和的男声说要找叶满枝同志。

“我就是叶满枝。”

“我是市人委办公厅的罗恒。叶满枝同志,

你上周的来信,已经转交市长并批复了,请你有空来办公厅一趟。()”

?貔d??げ“?羕?()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两个字的时候,脑子出现了短暂的空白。

她的信真的交到市长手里啦?

市长看到她的信还批复了?

鼻头在此时莫名酸了一下,她赶紧压下那股涩意,问:“罗同志,市长真的看到我的信了吗?他同意来给人民大课堂上第一课了吗?”

听了她的问话,办公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叶满枝的脸上。

罗恒在电话那边说:“市长愿意接受群众邀请,与大家交流学习心得。就是不知你们将开课时间定在了哪一天。”

叶满枝赶紧说:“活动的具体时间还没定,我们可以配合市长的时间!”

“那就这个月20号或21号吧,你们派人来办公厅,具体细节还要商量一下。”

叶满枝赶紧答应下来,与他约定了去办公厅的时间。

……

市长要来光明街为基层群众上“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课”,无论是对光明街还是对正阳区来说,都是一件大事。

叶满枝最先把这件事汇报给了穆兰,穆兰又是光明街的老领导。

所以,她就成了区里负责此次活动的领导。

市长来讲课,虽然只有一个小时,但现场的秩序、安全、卫生等等都要提前安排准备。

这对穆兰来说也是一项考验,光明街的小干部全都被她动员起来主抓这项工作。

如今已经入夏了,刘金宝和高晓光从人民体育场回来时,热得满头大汗。

高晓光这个文弱书生,半路上还中暑了,被刘金宝架着肩膀扛了回来。

叶满枝提议:“要不咱们单位买一张汽车月票吧,一个月三块多,谁出门办事,就带着月票出门,乘车往返。”

累成死狗的刘金宝终于有了些生机,赶紧点头说:“叶副主任这个提议好,其他时候还罢了,这大热天的走那么远的路,谁能受得了啊?”

“这才几步路?让你们去走长征路还得了?”张勤简否决道,“咱们每个月的办公经费才两块钱,买什么月票?尽量发扬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精神,有困难都克服克服。”

所有人:“……”

你咋不克服克服呢?

出去跑腿的全是下面的小干部,主任是在办公室里统筹指挥的。

他不用在大热天出门,根本不了解小干部的苦!

叶满枝也是从小干部过来的,这会儿就替大家发言了。

“主任,区里拨的办公经费虽然少,但咱去年截留的利润不少呀。”

张勤简摆手说:“钱要花在刀刃上,入夏以后,除四害,修水渠,维修危房,哪个不用钱?以前的干部都是徒步出门办事的,轮到你们怎么就不行了?”

刘金宝眼里的希望彻底熄灭,意兴阑珊地坐回座位趴着去了。

叶满枝却接话道:“主任,既然提到经费的问题了,趁着今天大家都在,我也想谈谈我的看法。”

“嗯,现在是大鸣大放百家争鸣,叶主任可以畅所欲言。”

“咱们基层人员工作比较辛苦,今天高晓光还中暑了,我觉得只要有条件,还是应该给大家改善一下办公环境的。”叶满枝叹道,“咱们一直说开源节流,但开源的机会很少,几乎都是节流。”

“最近忙着邀请市长,我也额外关注了一下咱们街道的工商业工作。工业就不说了,但商业其实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咱们街上只有两家国营饭店和两家公私合营饭店,全街将近两万居民,这四家饭店根本不够服务群众的,咱们街道完全可以再开一家饭店。”

张勤简提醒:“叶主任,街道办不能盈利,开饭店的事情归商业局管。”

“街道办不能开饭店,但是可以开服务站啊!咱就说饭店是‘便民饮食服务站’,没人能挑出毛病。”

张勤简:“……”

“只要有人去服务站吃饭,咱们就有进项,到时候完全可以用这些钱给大家买一张月票嘛!”

叶满枝刚上任的时候就想给街道办买月票,或是按次报销车费,但她一直忍着没说。只等着全员到齐以后,再提这件事。

新同志若是不像她当初似的吃点苦头,哪能体会她这个提议的可贵啊!!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