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 第 63 章

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第 63 章

簡繁轉換
作者:鹿子草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02 11:08:05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牛壮志从市里回来时,收到了办事员小刘转交的一个信封。

“谁送来的信?”

“社长,不是信,是挑战书!”

牛壮志“嘿”了一声,拆开信封快速浏览了起来。

原稿纸上的字迹尚算清秀,可见是出自女同志之手。

信中措辞比较礼貌,但内容却并不客气。

对方声称要响应市委号召,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生产任务,特此邀请“第3五金社”与“国营光明煤炉厂”,展开一场别开生面的生产劳动竞赛!

牛壮志将挑战书又重新看了一遍,纳闷道:“这光明煤炉厂你听说过吗?之前与咱们社里打过交道吗?”

他怎么没印象呢?

“这个厂就在咱们这条街上,是一家地方国营工厂,规模不是很大,可能有二三十个工人吧。他们厂的供销人员还来咱们社里推销过蜂窝煤炉子呢。”

牛壮志皱眉说:“他们是地方国营厂,咱们是集体合作社,规模不同,生产的产品也不一样,怎么搞生产劳动竞赛啊?这不是扯淡吗?”

五金社是集体企业,拉到多少订单,就生产多少订单,哪有什么生产任务!

这生产竞赛搞得起来吗?

他将挑战书折好,重新放回信封里,不打算理会这莫名其妙的挑战。

“社长,咱们应不应战啊?”

“应什么战?”

牛壮志现在哪有心情应战!

他上午去市里的时候,听说市领导要对合作社开刀,将集体的变成国营的。

牛壮志刚开始觉得这次改革跟自家没关系。

他们合作社的经营状况良好,这两年的股息分红一直很可观,生产的产品甚至能销往外地!

除了个别社员觉得工资低,再没有什么不和谐的声音。

他觉得自家在生产经营上没问题,市领导不可能没事找事。

可是,他们这个合作社的规模不小,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小刘轻声提醒:“社长,咱们是不是得给煤炉厂的厂长写个回信啊?要是不声不响的,显得咱们好像怯战似的!”

牛壮志将信封递给他说:“你去写回信吧,我整天忙得团团转,哪有时间搞这种竞赛?”

五金社要是真的转成国营工厂了,市里八成会派专门的干部来收编,到时候他这个社长该何去何从还未可知。

谁还有心思搞竞赛?

小刘接过挑战书,展开浏览了一遍,看到最后一段时,急忙喊住正要离开的社长。

“煤炉厂的厂长说,如果咱们因为生产计划的原因,无法与他们厂进行生产竞赛,可以改为让双方工人交流切磋技艺。煤炉厂毕竟是国营厂,要不咱们切磋一下吧?”

五金社是两百人规模的集体社,煤炉厂是二十人规模的国营厂,两个单位确实没什么可比性。

但煤炉厂是国营单位,听说市商业局和

供销社都是直接给他们下订单的,在效益上应该是不错的。

小刘对自家五金社很有信心,他们这个效益放到全市的合作社里也算拿得出手的。

哪怕不应战,也可以跟国营单位切磋交流一下啊!

牛壮志摆摆手说:“那你就去安排安排,最近社里工作多,别搞太大阵仗,让老张出面招待一下就行。”

*

叶满枝收到五金社的回信以后,将到合作社参观交流的时间定在了老叶休班的那天。

在参加生产竞赛这方面,叶守信的经验相当丰富。

656厂几乎全年搞竞赛,不但车间内部要搞,车间与车间要搞,厂际竞赛也要搞。

老叶跟闺女吹牛时的原话是,“我们的竞赛对手遍布五湖四海,最远的一个在广东!我老叶从来没输过!”

那个什么五金社,他根本就不放在眼里。

不过,上门交流的那天,叶守信又喊上了自己的两个徒弟和一个六级车工老罗。

美其名曰壮壮声势。

叶满枝带人来到五金社时,直接亮明了身份,她是街道干部兼煤炉厂厂长,这次带来了一名七级焊工,一名六级车工,两名二级焊工,与五金社切磋交流。

张副社长没想到这种小厂里居然还有七级工和六级工,当即便热情地与两位师傅握了手。

“这有什么呀!”叶守信客气道,“听说你们五金社也是卧虎藏龙的,光是四级工就有四五十人,六级焊工和五级车工也是有的,一会儿咱们好好切磋切磋!”

“哈哈哈,好说好说。”

第3五金社是第一批成立的合作社,当时社里笼络了很多技术能手,张副社长对社里的技术实力还是有信心的。

他将几人带去了生产车间参观,介绍了本社最畅销的产品,“我们生产的这种门锁,已经卖到天津去了!”

叶守信拿起一个样品瞅了瞅,客观点评道:“你们厂这制作工艺还不错,师傅们应该是有些手艺的,不过门锁这种产品嘛,简单得很,给把锉刀,弄个手摇钻,再用车床搞几个小零件,随便找个学徒工就能做了。”

他把门锁往桌子上一扔,语气里带着明显轻蔑,“张社长,甭管你们这门锁卖得多好,从技术上来看,那都是蹩脚货,没啥意思。咱们社里还有没有更高级的产品啊?”

叶满枝:“……”

好怕老叶挨打啊!

张副社长和另外几个技工都被老叶这嚣张的嘴脸震惊了!

不是来社里切磋交流的吗?

瞧着怎么像是找碴的?

六级焊工姚师傅皱眉问:“叶师傅,你们煤炉厂也不过是生产煤炉子的,你们的产品就高级了?”

“哈哈,煤炉厂的产品还凑合吧,最近搞了两个新产品,也算是升级换代了。我只是煤炉厂的顾问,帮他们解决一些技术难题,平时在656厂上班,我们是生产汽车的!”

叶满枝适时补充说:“叶师傅是

七级焊工,656厂去年国庆献礼的产品,就是由叶师傅带领工组完成焊接任务的。”

五金社的师傅们:“……”

那确实挺高级的。

叶守信再次露出那副讨人嫌的嘴脸说:“听说你们五金社效益很高,我特意带了徒弟过来,想跟你们交流交流,哎,一看你们生产的产品,我就知道没啥必要了。”

技工是靠手艺吃饭的,姚师傅虽然敬重他的技艺,但对他这副目中无人的态度实在是看不惯。

“叶师傅,能生产汽车的工厂毕竟是少数的,各厂有各厂的任务,只要能生产出好产品,为社会主义服务,那就没白费咱的手艺!”

叶守信背着手点点头,“你说得有道理,不过,我看你这焊接水平未必能有六级,顶多四五级吧。”

眼见姚师傅沉了脸,叶满枝真的好怕亲爹被打,连忙插话提醒:“叶师傅,咱们是来交流学习的……”

“就是交流学习,我才要说真话呢!”叶守信一脸可惜道,“老姚,我这话虽然难听,却是大实话。就拿我自己来说吧,我们焊接汽车,很多时候要躺在地上‘仰焊’,而且一道焊缝必须一气呵成不能中途停留,这对体力和臂力都是极大的考验。这玩意就跟唱戏似的,必须天天练习,一天不练,再拿焊枪的时候手就抖了。”

“你们五金社整天生产门锁,对你这样的大师傅来说,就是杀鸡用牛刀,高射炮打蚊子!你要是常年只能生产这种蹩脚货,呵呵,不说技术进步吧,不倒退就不错了!”

姚师傅被他戳中要害,脸色涨红。

他在社里主要负责指导年轻工人,自从入社以后,他本身在技术上确实没什么太大的进步。

不过,大家上班是为了养家糊口,五金社的产品销路好,年底分红也能按时发放,比他单干的时候省心多了,这就没什么可挑剔的了。

“算了算了,人各有志,既然今天是来交流技术的,那咱们就亮亮绝活!阳子……”叶守信喊来自己的三徒弟,“你代表咱们煤炉厂展示一下你的手艺!”

闻言,郭阳出列,走到工作台前,问清了门锁的制作流程以后,拿起焊枪为一件半成品门锁完成了焊接工作。

不过,与其他焊工不同的是,郭阳是通过镜子反光焊接法完成任务的。

这种方法适用于操作空间狭窄,或无法直接目视的焊接任务,看似操作简单,但内行如姚师傅却知道,不对着镜子练习个一年半载,绝对练不出这样的功夫。

他们社里,哪怕是他自己,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完成这种操作。

五金社派出的几个工人也确实如他所料,技术操作只能算是中规中矩。

即使他和老陈亲自上阵,给五金社找回了一些面子,也改变不了五金社技不如人的事实。

晚饭是在五金社食堂吃的,叶守信跟几个大师傅碰了杯,当着张副社长的面说:“老姚,老陈,你们在这个合作社上班,真是浪费技术,埋没了人才!你俩一个月能有多少工资啊

()”

“?N驛??????w????w??婐靟?w????聢???葶聢w???w?彎?N魎??()?『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叶满枝问:“您这样的六级工,每月能拿到60块吗?”

“差不多吧。”

“那要是同样做一百件产品,您的工资要比二级三级工的工资高很多呀?”

“嗯。”

叶满枝心说,那低级技工对这种工资制度未必满意吧?大家做一样的产品,六级工在这种产品上能发挥的空间有限,凭什么比人家多拿那么多工资?

叶守信与五金社的几个师傅纷纷碰杯,呵呵笑道:“要我说,你们还不如找个国营厂上班呢!国营厂六级工的工资,差不多也是这些,生产点高级货,不比生产门锁痛快?”

张副社长:“……”

当着他的面,撺掇大师傅跳槽,这样合适吗?

“叶师傅,我们在合作社里都是有股金的,每年年底可以得到劳动分红!”

这是合作社社员们最骄傲的事情了!

“呵呵,我知道你们那个分红。”

叶守信回忆着闺女给自己介绍的合作社情况,将她那些话又在心里背了一遍,这才撇撇嘴说:

“合作社刚成立的时候,你们那股金占比确实挺高的,但这都多少年了?五金社公共积累越积越多,你们那些股份早就被稀释了,现在还能占多少啊?我听说市里还规定,你们合作社的股息分红不能超过一个月的工资。”

陪他一起来找茬的老罗,接话说:“那么点分红有啥意思?你们现在干的是跟工人一样的活,就因为领了分红,身份还是小私有者。那还不如进工厂当工人呢!工人阶级多光荣啊!咱工人阶级可是主人翁,说话比别人都硬气!”

眼见自家这边被撺掇得人心浮动了,张副社长连忙打岔说:“在哪工作不是工作?五金社里有大家的股份,大家都是以社为家的,能拿分红又能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这不是两全其美嘛!”

叶守信并不是真的想当坏蛋,接收到自家闺女的眼神后,敬了那张副社长一杯酒,笑道:“我就是比较惜才,多啰嗦了几句,你们社里要是能生产点高级货,让大家练练手,那不是更好嘛。毕竟那国营工厂招人也是有门槛的,现在想进厂工作也不容易了。”

……

叶满枝带着亲爹在五金社里搅和了一趟,她自我感觉还是有些效果的。

所以,当冯大成和黎婷婷再次询问工作进展的时候,叶满枝跟他们交了底。

“在管理层那边可能还有些阻碍,但社员那边,尤其是几个大师傅那里应该已经松动了。”她不放心地问,“婷婷,如果给社员退股,能保证尽快一次性付清股金吗?”

“那我得回去问问领导,之前有人提过,股金金额太多的,可能会分几期付清。”

“咱们最好能承诺一次性付清,”叶满枝小声说,“我感觉社员们还是比较在乎经济利益的,如果看不到现金,这事恐怕不好

()办!”

冯大成问:“以目前的情况,去第3五金社谈转厂的事情,有几成把握能成功?”

“五六成吧,你跟婷婷先去五金社提一提转厂的事。”叶满枝透露,“这合作社里,有个比较特殊的组织叫‘理监事会’,类似于工会又比工会有话语权。这样的大事肯定要通过‘理监事会’讨论的,我那天见到的几个社员里就有人是‘理监事会’的。那几个大师傅的心思已经活络了,要是咱们趁热打铁,抛出一个就地转厂的机会,兴许他们能在这件事上帮上忙。”

她刚以煤炉厂厂长的身份去人家合作社挑衅过,要是紧接着就去搞转厂工作,明眼人一下就能看出是怎么回事。

所以,她打算暂时眯几天,等到五金社开全体社员大会的时候,她再作为街道派出的代表,以街道干部的身份去做个见证。

*

冯大成和黎婷婷先去第3五金社商量转厂了,叶满枝一边研究其他合作社的情况,一边准备基层干部进修班的结业考试。

由于前一天晚上熬夜学习到十点,是的,十点睡觉对叶满枝来说已经算是熬夜了,第二天早上被常月娥喊起来的时候,她还迷迷瞪瞪的。

“今天休息,不用上班。”

“再不起来,面条就陀了。”常月娥把她从床上拽起来,“吃了长寿面再睡,我给你煮了两个鸡蛋!”

今儿是二月二龙抬头,除了要吃猪耳朵,叶满枝一般还要吃碗面条。

她是二月二的生日。

叶家孩子多,从来不给某个孩子单独过生日,一碗面条两个鸡蛋,是每个孩子的标配。

哪怕是叶满枝这个双亲唯一的亲生崽也没有例外。

叶满枝慢腾腾地从床上爬起来,慢腾腾地吃了自己那碗寿面,分给麦多一个鸡蛋,得到了大侄子一句“小姑长命百岁”的祝福。

吃过早饭以后,她正在睡回笼觉,还是看书复习之间犹豫不决时,吴峥嵘突然登门了。

“你怎么来了?”

还打扮得那么精神。

吴峥嵘挑眉,“不是你要求去逛街的吗?给你那个朋友买礼物。”

“哦哦,对了。”

叶满枝的脑子总算是清醒了,她和青梅的生日只相差四天,她俩都不过生日,但每年都会相互准备点小玩意。

她今年给青梅织了一双露手指的手套。

不过,青梅前天送给她的礼物,也是一副自己织的手套,而且还是十根手指很全乎的那种。

她总觉得自己再送一副手套,青梅收到礼物的时候可能会没什么惊喜,所以有了工资和压岁钱的小叶同志,决定给好朋友花点小钱,再买一份礼物。

难得能找个由头跟吴峥嵘一起逛街,叶满枝回屋打扮了一下,而后兴冲冲地问:“咱们去石道街还是中国大街?”

“听你的吧。”

“那就去中国大街,买完礼物以后,还可以带你去我的新房参观一下!”

叶满枝

毫不犹豫,直接就替两人做了决定。

军代表同志一看就是不经常逛街的人,让他拿主意等于白费功夫。

吴峥嵘果然表现得很无所谓,跟在她身后上了铛铛车。

中国大街是滨江最繁华的一条商业街,解放前,整条街上都是外国银行和洋行,道路两侧全是风格独特的欧式建筑。

它之于滨江,相当于王府井之于北京。

除了离光明街太远,没有其他毛病!

叶满枝到了中国大街上,跟老鼠掉进米缸没区别,凡是开门的店铺都要往里钻。

半条街逛下来,还没选好给青梅的礼物。

吴峥嵘跟着她走进最近的一家寄卖商店,提议道:“已经是中午了,逛完这家店,咱们就找地方吃午饭吧。”

叶满枝心不在焉地颔首,心思已经被寄卖商店货架上的一个小玩意吸引了。

“同志,那个会唱歌的盒子是什么啊?”

“八音盒。”售货员将原木色的八音盒取下来,放在玻璃柜台上,“这个是全新的。”

寄卖商店里的大部分商品是老物件,有二手货,甚至也有三四手货。

所以,货架和柜台里的全新商品,可以得到被售货员特别强调的待遇。

叶满枝刚刚进门时,尚未见到八音盒的全貌,就被叮叮当当的音乐吸引了。

尽管曲调有些拖沓,但她能听得出,那是民乐经典曲目《鲜花调》。[1]

他们音乐会演出的时候,经常演奏这支曲子。

叶满枝并没伸手去碰这个可能价格不菲的八音盒,只是稍稍俯下身子,仔细观察了起来。

八音盒是木质的,原木色的盒子,盒盖打开,有个木质小人会随着音乐转动。

她又凑近了一些观察,木头人好像是个抱着琵琶的姑娘,不过雕刻工艺一般,她觉得那琵琶似乎少了两根琴弦。

音乐停止后,小人也停止了转动。

被售货员拧着发条上了几次弦,琵琶女又重新演奏了起来。

“这个真好玩啊!”叶满枝感叹。

“嗯,跟你还挺搭的,”吴峥嵘建议,“买一个吧?”

叶满枝知道寄卖商店里的东西都不便宜,踟蹰了好一阵,才小心地问:“同志,这个八音盒多少钱啊?”

“五毛。”

叶满枝:“多少?”

“五毛啊。”售货员乐呵呵道,“外国八音盒值钱,这个是国产的,有人做好以后,放在我们这里寄卖的,叫不上价。”

“啊啊啊,那我要了!”叶满枝没有丝毫迟疑,连忙从口袋里掏钱开票。

五毛钱的八音盒!

她今天好幸运,捡到大便宜啦!

国产的怎么啦?国产的跟外国货一样好!

她就喜欢国货!

叶满枝交了钱,终于敢去碰那个八音盒了。

“看!”她把八音盒捧在手上,让吴峥嵘一起看,“做工是不是很不错?”

吴峥嵘笑着附和:“挺好的,瞧着跟外国货差不多。”

叶满枝将手套摘掉,手上提着的袋子也全都交给吴峥嵘。

她自己则双手捧着八音盒出门,整个人都开心得直冒泡。

她这是什么运气!

五毛钱居然能买到这种高级货!

她走在前面,以防买到残次品,又赶忙将八音盒各部位的零件全都检查了一遍。

检查到侧面时,发现八音盒的侧面居然是活动的。

她轻轻拉了一下侧板,拽出一个铺着红色绒布的小抽屉。

抽屉里还被塞了一张纸条。

叶满枝以为是寄卖商店的发.票,或是上一任主人留下的什么字据。

然而,当她将字条缓缓展开时,却迎面对上了一笔熟悉的字迹。

【叶满枝同志,生日快乐,愿你每一岁都能勇敢无畏、自成山海。】

【李郢创作《为妻作生日寄意》时,写出了“鸳鸯交颈期千岁,琴瑟谐和愿百年”。】

【这两句寄语令我羡慕许久。】

【我同样想把这首诗送给你,可惜目前尚无资格。】

【故此,十九岁的叶满枝同志,我今天要向你求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