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 第 66 章

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第 66 章

簡繁轉換
作者:鹿子草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02 11:08:05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叶满枝悄咪咪地在食堂里旁听了好半晌,终于弄清了调干生的情况。

所谓的调干生,就是被组织调派去高校学习的干部。

当然,调干生不止包括在职干部,还有工农速成中学的毕业生、复员转业军人,以及中小学教师。

而今年教育部提供的这批免试名额,是针对在职干部的。

免试名额层层下拨,从省里下到市里,再从市里下到区县,轮到街道和乡镇的时候,据说每个单位可以有两人报名。

即便如此,区里这些年轻干部们也不满意,非要把基层单位的名额调整成一个。

叶满枝自顾自埋头吃饭,没去为基层单位争辩什么。

这些人都是伏天的蝈蝈,叫得欢,但说话不管用。

否则也不会围着梁主任闹腾了。

她听着几人的讨论,而后将他们所说的选拔条件,与自己的条件一一对应。

参加选拔的干部要历史清楚——她历史挺清楚的,否则无法跟军代表同志相亲。

还要政治上要求进步——她已经提交了入党申请书,正在以每周两篇的频率,与刘金宝你争我夺,积极提交思想汇报。

身体健康——她身体倍儿棒啊,徐映雪那个病西施用她的体检报告,都成功混过体检环节了。

高中文化程度,30岁以下的在职干部,婚育不限。

她每一条都完全符合呀!

这免试推荐名额不就是为她准备的吗?

梁秋燕被办公室的几个年轻人闹得耳朵嗡嗡的,挥手说:“这是领导定下的选拔标准,哪是随随便便更改的?你们还是安心工作吧,推荐名额只是推荐,所有被推荐的人选汇总到区里以后,还得统一选拔……”

“主任,这推荐名额就是一张入场券,好歹让我们先入场吧?”

“行了行了,这事我说得不算,你们找王主任商量去。”梁秋燕往叶满枝的方向指了指,“这还有同志要找我谈工作呢,你们别来捣乱。”

见状,已经用完餐的年轻人们只好收拾饭盒,不情不愿地离开了。

“小叶,你这会儿回来是不是工作有新进展了?”

“……”

叶满枝还想再听听调干生的话题呢,合作社的工作不着急,其实可以往后放一放的。

但是领导主动问了,她只好将飘远的思绪拉回来。

“梁主任,第3五金社那边还在搞动员,我们今天刚跟社长牛壮志单独谈过,具体情况要等开过社员大会以后再看。我主要是想跟您聊聊其他合作社的问题。”

梁秋燕颔首说:“既然有想法了,那就说说吧。”

“其他街道的情况我还不清楚,但是从光明街上的几家合作社的情况来看,我觉得部分社员对转成地方国营工厂,抵触情绪还是比较大的。一方面大家舍不得每年的劳动分红,另一方面,有些同志习惯了合作社的工作方式,不想改变。”

这些情况梁秋燕都是有数的,她嗯了一声没表态。

“除了将合作社转成国营工厂,我寻思咱们是不是可以根据不同合作社的情况,提供多种改革方案?()”

“魎?屏????救虎??咀?葶????垈?葶?歰?桖??3鑎????鑎???咀?葶?塔????咀???????瑞膉?N??????塔?拏咀?衟?剟幜???()?[()]『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梁主任,如果遇到那种抵触情绪特别大的合作社,咱们能不能折中一下,把合作社转成联社的合作厂?其实联社能够调配的资源也很多,如果合作社变成联社的下属工厂,那么在联社内部也可以充分调配设备、资金、人员。”

梁秋燕笑道:“之前也有同志提过这个办法,不过咱们改革试点还是尽量动员大家转国营工厂,实在劝不动的再另想办法。你接着往下说……”

“另外,我觉得有些带有服务性质的合作社,应该结合基层的实际情况,让它继续以合作社的形式存在。比如我们街上的第二维修社,既能修鞋,又能修车,还能修手表收音机什么的,这个维修社给街道居民的生活提供了很大便利。如果把维修社转厂了,让那些师傅全去搞生产,那居民们需要修理日常用品时,要去哪里维修?”

梁秋燕:“这个想法好!咱们之前只将目光聚焦到大社身上,对小维修社的问题没有关注。你这个结合基层实际情况的想法很好,咱们搞改革工作终究是要为人民服务的,如果越改越让群众有意见,那还不如不改!”

她掏出钢笔,在随身的工作簿上记了几笔,然后指着其中一行给叶满枝看。

“我今天也发现一个问题,有些合作社是生产民俗手工艺品的,订单产量基本固定,没必要扩大规模,也不用提升技术力量。这种手工业社完全没必要浪费精力转厂,就应该让它继续以合作社的形式存在。”

叶满枝连忙点头说:“对对对,给小合作社转厂太耗费人力物力了,我们光明街上有个制鞋社,也是这次的动员对象之一。他们的转厂热情特别高,社长主动找到我要求转厂,但他们合作社总共才7个人,还没国营皮鞋厂一个车间的人数多呢,我寻思对于这种特别想转成国营厂的小合作社,是否可以并入附近的大工厂,成为工厂的一个车间呢?”

“转成大厂车间,这算是一个全新的思路,”梁秋燕提起钢笔,赞许道,“还是你们年轻人脑筋灵活。以后若是还有类似的想法,咱们要及时交流!”

叶满枝将最近的工作心得都一一汇报了。

有的被梁主任记到了笔记本上,有的则被对方摇头否决了。

自己的想法能被领导采纳,让她特别有成就感。

与梁主任在食堂门口道别后,叶满枝并没急着回家,她给青梅打个电话,确定对方还没下班,便出门右转,去了一趟区文化局。

林青梅正准备去学习班上课,夹着两本书等在单位门口,见她匆匆跑进院子,便迎上去问:“什么事这么着急啊?”

“好事!大事!”

()叶满枝将刚听到的消息透露给她,又问,“区里各单位都有免试推荐名额,你听说了没有?”

“没有啊,”林青梅嘟哝,“八成被人瞒下来了,这么好的机会谁不想要啊?很可能会私下操作给关系户。”

叶满枝闻言一愣,“不能吧?”

“有什么不能的!”林青梅叹气说,“我们单位30岁以下的年轻干部有挺多呢,而且文化局的干部学历都不低,高中学历的一抓一大把。你刚才说的那些选拔条件,在我们单位都不算什么门槛,最难的一关可能是政审。领导要是在单位里公开报名推荐,那么多符合条件的同志,他选谁不选谁啊?”

叶满枝心说,大单位也有大单位的麻烦。

街道办虽然也是关系户扎堆,但街道办规模小,大家都在一个办公室里工作,基本上没有秘密。

穆主任在这方面还是讲求公平的。

“你管那么多干嘛?你就直接询问领导,选拔调干生的具体条件。哪怕他真有私下操作的想法,也不敢公然说没有调干生这码事。这是区里各单位都有的名额,领导不可能给人留下话柄。再说,你们单位那么多领导呢,找个你能说得上话的领导还不容易?你那些交谊舞都白跳啦?”

林青梅被她说动了心思,“要不我去试试?”

“当然要试试啦!”叶满枝直言不讳道,“大学多难考啊,咱们学校去年才考上两个!你去找领导说几句话,难道能比高考还难吗?就咱俩这样的,走调干生的路子比高考更实际!”

至于在最终选拔环节可能出现的竞争,叶满枝觉得没什么所谓。

每个单位的推荐名额是固定的,不是青梅也会有其他人,她的竞争者海了去了,与其把机会留给别人,还不如给青梅呢。

叶满枝将消息带给青梅,就让她回单位上课去了。她自己则匆匆乘车赶回大院,跟吴峥嵘宣布她可能要上大学的好消息。

吴峥嵘正在用砂纸打磨木床的边角,闻言不禁无语道:“你还没报名呢,就知道自己能上大学了?你确定你们单位能推荐你?”

“确定啊!虽然调干生的消息还停留在区里,街道办这边暂时没什么动静,但是以我目前掌握的情报来看,符合二十岁以下,高中学历条件的干部,只有我和庄婷。刘金宝是初中学历,赵二贺是高小,其他人年龄不符合。”

如果街道办能拿到两个推荐名额,那就是她和庄婷的。

她俩甚至都不用竞争。

叶来芽要是有机会去上大学,吴峥嵘当然是全力支持的,他放下砂纸,拍了拍手上的木屑说:“你说说具体的报名条件,咱们一起参详参详。”

叶满枝正在兴头上,说上十遍八遍也不嫌烦,于是又仔仔细细跟他讲了一遍。

吴峥嵘与林青梅的想法差不多,觉得这些条件都不算什么门槛,他沉吟一阵说:“免试调干生一般都是定向培养的,学校和专业是固定的,知道会推荐你们去哪个学校学什么专业吗?”

如果从事过与

专业相关的工作,在最终选拔时会更有优势。

“不知道啊,我还没来得及问呢。”

吴峥嵘又问:“对干部的工作年限有什么要求?”

“据说是一年,但区里那些小干部说,工作年限可以灵活变通,工作成绩突出的,能放宽要求。我跟庄婷的工龄都不满一年,如果不推荐我俩,那街道办就没有其他人选了……”

叶满枝很想好好跟他说话,但她的目光总是不自觉往那张半成品大床上飘移。

之前这些木头板被堆在院子里,没有组装成型,她还没觉出吴峥嵘打木床有什么不对。

可是这两天吴峥嵘把木床组装起来,摆到房间里了,宽度目测比她现在睡的那张火炕还宽二分之一。

她的火炕是老叶特意给女儿们砌的,大姐二姐回娘家留宿的时候,可以跟她睡在一张炕上。

两个人睡在上面绰绰有余。

然而,吴峥嵘打的这张床,比她的火炕还宽敞,打那么大的床,多浪费木头啊!

见她说着话的功夫,脸蛋就变红了,吴峥嵘以为是屋子里太热的缘故,起身去压煤炉里的火,结果发现炉子里的蜂窝煤早就熄灭了。

他用手背在她额头上贴了贴,问:“这屋里不热吧,你脸上怎么这么红?有哪里不舒服吗?”

叶满枝挥开他的手说:“可能是下午在外面冻着了,我喝点热水就好了。”

吴峥嵘没有任何怀疑,起身给她倒热水去了。

“……”

见他屋里屋外地忙碌,叶满枝心里有点高兴,还有点尴尬,她掩饰性地拿起桌上的书翻了翻。

看封面介绍似乎是一本苏联小说。

吴峥嵘看书口味挺杂,书架上有不少外国小说,她早就知道。

“这本《日戈瓦医生》好看吗?”

“还行。”

吴峥嵘说还行的,基本都能看完,叶满枝随手翻到他书签夹住的那一页。

【我同你就像最初的两个人,亚当和夏娃,在世界创建的时候没有任何可遮掩的,我们现在在它的末日同样一丝|不挂,无家可归。】

叶满枝:“……”

这啥玩意?

“你看的都是什么书啊?”叶满枝接过茶缸,将小说递给他,“高级知识分子怎么还看这种书呢?”

吴峥嵘往她快要熟透的侧脸上瞄了一眼,反问:“那高级知识分子应该看哪种书?”

叶满枝也说不清高知应该看什么书,反正不是这种。

“其实这书里没什么特别内容,这句话要联系上下文理解。”吴峥嵘解释到一半,又放弃似的说,“算了,我要是不从这些书里汲取点灵感,怎么跟你求婚?”

叶满枝忍不住笑道:“我以前对‘博览群书’这个词的认识还是太狭隘了。”

吴峥嵘并不觉得自己看点杂书有什么不对,只当这是她的夸奖,面不改色地转移了话题。

“还是接着说你那个调干

生的名额吧。街道办的推荐只是第一步,关键还是区里的选拔。你工作年限不满一年,要有被刷掉的心理准备。”

闻言,叶满枝果然收回了心思。

“不是说工作成绩突出,可以放宽要求吗?去年就有好几个工龄不满一年的,被推荐上大学了。”

吴峥嵘实话实说:“这种情况通常只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是帮关系户放宽的要求,第二种是确实有工作成绩特别突出的干部,被破格录取。”

这样的选拔条件,有条件跟没条件差不多,可操作空间太大了。

小叶干部在工作上向来自信又积极,吴峥嵘不想打击她的积极性,于是又鼓励道:“你参加工作以来取得了不少成绩,报名时间不是截止到下个月吗,你近期丰富一下自己的履历,未必不能成功。”

甭管能否被选上,让她努力工作,总是没错的。

叶满枝也觉得自己还是有希望被选中的,但这事确实得好好合计合计。

最起码要写一份花团锦簇的履历表。

她在写工作总结这方面,还是有些心得的,很会含蓄地自夸,街道办里数她最会写了!

*

叶满枝觉得若想增厚自己的履历,还是得从最近的几项工作上下手。

合作社转厂的工作,是试点工作,要等好几个月才能出成绩,而她最晚下个月就要参与调干生的选拔。

改革办的工作指望不上,就只能将目光放回街道办。

所以,她第二天就回街道办,把自己负责的工作全都捋了一遍。

她先去家庭手工服务社关心了一下最近家庭手工业的营收情况,之后又去煤炉厂看了看工人们的生产,最后跑去成人扫盲班了解了第二期扫盲班的结业情况。

她把这些都一一记了下来,打算好好修饰一下,写进自己的工作成绩里。

不过,只有这些显见是不够的。

叶满枝琢磨了几天,暂时找不到什么突破口,只能先把这件事放下。

……

周六早上出门上班时,她刚走出楼道口,便听到隔壁楼下的争执声。

“我们都说过多少次了,不要往我们的窗下倒煤渣,你们为什么不听?这都偷偷摸摸干了多少回了?这次总算让我抓住了吧?”

“这里就是后勤安排的倾倒煤渣的区域!”被抓着袖子的年轻人说,“你们有什么不满,就找后勤说去!”

“我呸!”秦奶奶啐道,“后勤画出的区域距离我家窗口十多米呢!人家让你往那圈儿里倒,谁让你倒在我家窗户底下了?”

“你看那圈儿里哪有地方了?不往这倒往哪倒?又不是只有我们家这么干的!还是那句话,你找后勤说去!”

叶满枝站在人群外面看了一会儿热闹,然后低声问身边的人,“刘叔,咱院里的煤渣已经堆积一个冬天了吧?今年怎么还没清理啊?”

此时家家户户都烧煤,这大院里有上千户居民,一个冬天烧下来,院儿里到

处都是堆积煤渣的小山包。

特别影响环境卫生。

“往年都是往坟场那边堆积(),??彗??块し?艓???楢?虎?()『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哪还有地方处理煤渣?”刘叔摇头说,“前几天居委会派人去协商了。后勤说,开春雪化的时候,煤炉渣留着有用,可以撒到地上防滑。这么多煤渣,估计后勤也犯愁呢,扯了这种烂借口出来。”

叶满枝大清早就在楼下围观邻居吵架,眼瞅着上班快要迟到了,她挤进人群里问:“郭旭,秦奶奶,要是街道出面帮你们处理这些煤渣,你们愿意出点力不?”

“出什么力啊?”

“就是帮忙把这些煤炉渣装车运走呗,还能出什么力?”

秦奶奶说:“要是真能把这些煤炉渣运走,我家二个儿子都能出力!”

“那行,您组织组织人手,我代表咱们居委会,去跟街道和厂后勤交涉一下。这么多煤渣堆在楼下,确实影响大家出行,挨着炉渣堆的住户更是不方便。”

秦奶奶拉着她问:“小叶,这活儿你真能揽过去啊?煤炉渣清理可是个大工程!”

叶满枝叹道:“哎,谁让我也是咱大院儿居民呢,院里的环境要靠大家一起维护。不过,大家都知道,街道只有那几个工作人员,我帮助牵线可以,这干活的事可就得靠咱院儿里的街坊们了。”

“只要有人能把这些煤炉渣弄走,咱们出些力气算什么,我一会儿再去动员几户人家!”

这年头的人,不舍得花钱,但舍得出力,力气有的是!

“那您去召集人手吧,我回单位跟领导说一声。”

叶满枝在上班的路上还劝了一回架,将两拨人疏散后,就扭扭哒哒地去了656厂的后勤科。

后勤科长也算是叶满枝拐弯抹角的熟人。

当初军代室和保卫科一起抓聚众赌博,后勤科长的儿子和她四哥全被抓进去了。

他俩一起去保卫科捞过人。

“邵科长,您咋还有工夫在办公室里喝茶呢?”叶满枝进了后勤科就笑眯眯地说,“因为那些堆积的煤炉渣,咱们院儿里一大早就有人打起来了!”

邵科长放下茶杯,哼哼哈哈地说:“那煤炉渣咱们后勤还另有用处,暂时还不能处理。”

“有用啊,那算了,”叶满枝一脸可惜地说,“我还想帮煤炉渣联系个好去处呢!”

邵科长知道街道办的路子挺广,不由问:“哪里愿意接受这批煤炉渣?”

“如果我能帮您为这些煤炉渣找到去处,咱们厂里能出车负责运输吗?”

“那必须负责啊。”

“不收钱吧?”叶满枝再次确认。

“啧,自己厂里的事,咱当然不能收钱。”

“那我要是能用这批煤炉渣换点东西呢?厂里分不分?”

“那得看是什么东西。”

叶满枝唉声叹气道:“邵科长,当初您儿子和我四哥都去为小学挖过沙子,搬过砖,这事您还有印象吧?”

邵科长嘴角抽了抽,这可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嗯。”

“咱们那个小学的建校工作,搁置了一冬天,开春以后就要动工了,但水泥和砖头还没有着落呢。”

邵科长:“你又想让他们去搬砖啊?”

“哈哈,不是,我有个门路能用煤渣换一些水泥。”叶满枝笑道,“小学生的校舍全指望这批水泥呢。邵科长,要不厂里就做一回好事,把院儿里的那些煤渣让给小学校吧?”!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