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 第 33 章

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第 33 章

簡繁轉換
作者:鹿子草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02 11:08:05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幕布后光线昏暗,叶满枝看不清对方的表情,但他那句问话,却随着高胡高亢的琴音,一起钻进了耳朵里。

“我三个哥哥经常陪我来排练,说你是我哥哥最方便。”黑暗帮叶满枝壮了胆,她仰头望向面前的高大身影,故作疑惑地问,“不想当我哥哥,难不成还想当叔叔?”

想起那句让他心塞的“吴叔叔”,吴峥嵘语气里带出几分无奈,“我就那么见不得人?”

叶满枝小声说:“拜托!麻烦你先认清自己好吧!这里有咱们厂的职工,你在厂里大名鼎鼎,我要是报了你的名字,大家肯定都要围观你!到时候怎么解释你出现在这里的原因啊?”

吴峥嵘神情坦荡:“你可以大方地告诉所有人,我正在追求你。”

“那多难为情啊,要说你去说,我才不说呢。”仗着黑暗掩护,叶满枝胆儿肥地推他,“别生气了,你是峥嵘哥哥,跟其他哥哥还是不一样的。”

话音落下,两人几乎同时安静下来。

过近的距离,让叶满枝下意识屏息,憋得满脸通红。

“叶满枝。”

“嗯。”

“我今天是穿军装来的……”

叶满枝还没弄清他话里的意思,便感觉上方的人影突然压了下来。

她心头激跳,以为对方想在这里吻她,帘外的人声和琴声,让她羞耻地偏头躲闪。

而吴峥嵘却只是身体前倾,接过了她手上的琴盒。

她预判错误,偏头躲避的嘴唇,正好擦着对方的脸颊划了过去。

“::::::”

幕布外的调试还在继续,扬琴叮叮咚咚的声音如清泉落石般激越清灵。

心跳随着琴声骤然加快,叶满枝窘迫道歉:“我不是故意的……”

吴峥嵘无声地站直身体,停顿数秒后,又说了句:“今天穿了军装,下次吧。”

叶满枝这回听清了,红晕瞬间从脸颊蔓延到脖子。

幕布外的脚步声渐行渐近,又有人过来了。

她没去看对方的表情,小声说:“你去观众席等我吧。”

不等对方给出回应,提着琴盒就跑向了后台。

吴峥嵘刚刚那句话,完整的意思多半是,“我今天穿了军装,下次再吻你吧。”

她抚着额头回忆起来。

吴峥嵘今天是从厂里赶来的,没穿上装,但穿了军裤。

他穿军装的时候,似乎一直很严肃克制。

彼此关系略有进展的几次,吴峥嵘穿的好像都是便装。

一套军装能将他所有出格的、不合时宜的想法和举动,统统封印起来。

她循着种种蛛丝马迹小心推测着,不知过了多久,林青梅进来招呼大家去舞台集合。

见她这副魂不守舍的样子,林青梅小声问:“你怎么回事?把人晾在外面,自己在这瞎捉摸什么呢?”

叶满枝早就跟青梅坦白了与吴峥嵘

的关系进展,但有些话,即使是面对青梅,她也是说不出口的。

“没什么,我好久没来了,调整一下状态。”

人员已经到齐了,叶满枝不能再拖沓。

抱着琵琶走上舞台,找到了自己的座位。

她抬眸往台下扫了一眼。

空旷的观众席上,零散地坐着几个民乐爱好者。

吴峥嵘独自坐在第一排,很轻易就被她找到了。

舞台距离观众席很近,叶满枝刻意忽视了胶着在自己身上的视线,尽量将心思放在会长对排练的要求上。

她缺席了几次排练,会长让她先配合箫和古筝演奏一曲《春江花月夜》。

叶满枝点点头,左手摁上琴弦,玉盘走珠似的弦声从指尖流泻而出。

观众席上的吴峥嵘始终保持着一个坐姿,专注地望着舞台。

他其实不懂什么民乐,除了少时陪祖母去戏园子听戏时见过,此后再没机会与这些乐器产生交集。

舞台上的人,垂首拨弄着琴弦,幽幽的琴声缠绵啼啭,除了美和雅,他给不出更高级的赞赏。

好在少时的积累还能令他想起“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这让他不至于像个俗不可耐的文盲。

沉静地欣赏了三支曲子,时针指向两点时,吴峥嵘不得不示意她走下台来。

“你现在就要离开吗?”叶满枝问。

“嗯。”

吴峥嵘从上衣口袋里拿出一把钥匙,放进她掌心里。

“这个月厂里事情比较多,一忙起来可能就顾不到你这边了。这是家属院甲字16号信箱的钥匙,你要是不想给我打电话,可以往信箱里留言。”

叶满枝握着钥匙问:“会不会牵扯到保密信息啊?”

毕竟他身份还是比较特殊的。

“不会,正式信件都是寄到军代室的。这个信箱是厂后勤在家属院给我安排的备用信箱,我还没用过。”吴峥嵘顿了顿说,“以后每天一早一晚,我会去开一次信箱。”

他可以让小秦帮着送东西送信,但小秦毕竟是个年轻光棍,总去找她容易被人误会。

吴峥嵘又往她手里塞了张字条,而后看了眼手表说:“我得走了,你有事就给我打电话,或者写信留言……”

见她握着钥匙点头,这才转身快步离开了音乐厅。

叶满枝以为字条上的内容会是介绍信箱的具体方位。

然而,她将钥匙小心收好,再去展开字条时,却看到了一行笔走龙蛇的行楷。

“天上弦月,水中倒影,近在眼前,却无可触碰。”

叶满枝盯着那行字看了半晌,刚开始还蒙头蒙脑的,不懂他留这句话有什么用意,只觉得与音乐会现场营造出来的氛围还挺搭的。

可是,盯得久了,她突然就脸热了起来,心里既好气又好笑。

文化人真是不要脸,居然能把“没亲到”写得这么文绉绉!

叶满枝红

着脸犹豫了一阵,还是把字条折好,夹进了乐谱里。

她心里对那个私人信箱有些好奇,音乐会的排练结束后,便直接回了军工大院。

信箱通常被安置在大院入口或楼道口,吴峥嵘住在大院东门附近,信箱很可能被安排在东门入口。

不过,东门入口的信箱太密了,一个挨着一个,她第一遍找过去时并没发现目标。

等她沉下心来,按照信箱上印着的编号依次数过去时,终于在第二行中间的位置找到了甲字16号。

信箱有投递口,如果只想让她写信留言,吴峥嵘没必要给她留下一把钥匙。

所以,她手里握着钥匙,作贼心虚地往周围观察了一阵,确定没人会注意这边后,快速将钥匙插进锁眼,打开了信箱。

信箱很干净,并没有因为长久弃用而沉积灰尘。

箱底平摊着一张纸条,纸条上又压着一支银色钢笔。

她先把纸条拿出来,上面是她熟悉的字迹,有着吴峥嵘一贯的简洁,“好好练字,给我写信。()”

祙?詢????敧卢??

?犂葶??????N?衟?葶坛?“PARKER?()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叶满枝不认识英文,但认识这个牌子。

张勤简就有一支黑色的派克钢笔,平时都插在他干部服胸前的口袋里,遇到懂行的,总要跟人家探讨一下派克笔怎样怎样,反正宝贝得很。

她对着钢笔研究了一阵,觉得银色比黑色的好看,适合女同志。

但这字条上的内容是什么意思?

吴峥嵘是不是发现她不写回信的原因了?

啊啊啊啊,叶满枝在心里羞耻地尖叫了一阵。

然后将信箱重新锁好,揣着他送的新钢笔,回家怒写了五张字帖。

她一定要好好练字,让某些人对她刮目相看!

*

当然,练字不是一蹴而就的。

叶满枝虽然心里着急,但也没揠苗助长。

临近国庆节,不但吴峥嵘忙碌了起来,连老叶和三哥也都搬去了车间。

一副与工友们同吃同睡,大搞生产的架势。

老叶家只剩下四哥和麦多两个男同志在家。

不过,最近扫盲班正式开课了,四哥被老叶和叶满枝逼着,给扫盲班的学员上课,每天备课讲课苦不堪言。

这天,叶满枝陪同穆主任,来扫盲班的课堂上查看情况。

四哥想跟领导提一提换老师的事,但叶满枝根本不给他这个机会,在他班上随意看了一眼,就把穆主任请去了隔壁的两个班。

“这两个班的情况比较特殊,”叶满枝介绍道,“656厂军代室出资支持了军属烈属的扫盲工作,所以我给他们单独编了一个军属班,会有专人在课前读报,让大家了解一些时事要闻。学员们的测验成绩,也会及时反馈给军代室。”

“嗯,这样很好,既然军代室拨款了,那就应该让人家看到学习成果,”穆

()主任提议,“军属们识字以后要学以致用,像购粮证、购油本、居民证什么的,可以让他们自己试着填写。以后每次写给军代室的报告,也让他们尝试着自己完成。”

叶满枝答应着,将领导的指示记到笔记本上,然后又带她去了最后一个班级。

“这个班里全是学龄儿童,最大的11岁,最小的也有7岁了。成年人的扫盲班只要求识字,但孩子都是白纸,基础打不牢的话,不利于长远发展。所以我把他们单独放到一个班里,请了一名小学退休教师暂时帮忙管一管这个班。不过,这也不是长久之计,主任,咱能不能把这些孩子送到正规学校去?”

穆兰皱着眉在教室外站了十几分钟,仔细观察了小学生们的课堂情况。

隔了许久,她才叹气说:“咱们街道唯一的小学就是656厂子弟校,你上次跟我提过入学的问题以后,我去找郭校长谈过一次。他们那边师资力量有限,今年已经扩招了一百人,再扩招的话,教师忙不过来,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叶满枝问:“主任,咱们街道能不能再办一间小学啊?656厂的子弟小学只让本厂子弟入学,咱街上的其他孩子只能去其他街区的学校读书。除了扫盲班这些孩子,我听说今年还有不少孩子没能入学呢。”

“这是历史问题了,”穆兰细细地给她分析,“学校只能由教育局拨款开办,咱们街道是不能主动办学的。一是没有办学经费,二是没有办学资格。若想在咱们光明街再开一间学校,只有两个办法!”

叶满枝忙问:“什么办法?”

“第一,游说656厂扩建或新建一所小学,他们自己出钱办子弟校,教育局通常都会批准。第二,去教育局申请办学指标,由市里拨款,在光明街上开办一所公立小学,吸纳附近的学龄儿童入学。”

叶满枝为难地挠挠头,这两个都不好办啊。

厂里把主要精力和资金都放到了生产研发上,子弟校要是能扩建,郭校长也不至于头秃了。

至于教育局的指标,那就更不用提了。

张勤简分管教育工作好几年,也没能弄来一个新建小学的指标。

穆兰背着手在教室外的走廊上来回踱步,低声说:“目前扫盲班只能借用子弟校的教室上课,但咱们每晚都要用水用电,冬天可能还要用煤,人家学校肯定不愿意。我原本打算筹款盖一所扫盲学校,成人扫盲不需要教育局批准,咱只要有钱就能办起来。”

“不过,”穆兰想了想说,“扫盲学校的事,其实可以与公办小学联系到一起,让教育局或656厂拨款建学校,咱们街道出一部分资金,到时候白天由小学生使用,晚上用于成人扫盲,一个学校挂两块牌子,应该能节省不少资金。”

扫盲毕竟是阶段性工作,专门修建学校还是太大动干戈了。

叶满枝站在旁边,眼睁睁地看着领导在自己面前不断转圈圈。

她心想,当领导可真是不容易,街道虽然规模小,但穆主任这心操的,真不比区长少

穆兰突然停下脚步说:“我看办小学的事不能拖了,今年至少有五十名学龄儿童不能入学,拖到明年的话,数字还要翻番。孩子不能上学,搞不好是要闹出大乱子的。”

叶满枝连忙点头说:“主任,您说怎么办,我都听您的!”

“扫盲班分班分得挺好,先让这些孩子暂时在扫盲班学着吧,”穆兰觉得656厂办学的可能性更大,索性道,“我先去656厂那边游说一下,他们要是能建校,那就再好不过了。”

叶满枝问:“那我呢?要不我也去教育局问问吧,咱们分头行动!”

区教育局是出了名的铁公鸡,穆兰觉得拿到指标的可能性不大,但年轻人有工作热情,她是不会泼冷水的。

“那行,你往区教育局跑一跑,不要自己去,从刘金宝和赵二贺中间挑一个,让男同志随行。”

穆兰操心得比较多,小叶太年轻了,年轻女同志在外面跑关系,还是要多加注意安全的。

她想建议刘金宝跟着一起去,那小伙子脑筋活,会说话,适合出去跑业务。

不过,叶满枝舍弃了金宝儿,出门前把赵二贺招呼上了。

赵二贺人高马大,还能跑腿,虽然脑袋瓜子好像不太好使,但出门在外,比刘金宝管用。

叶满枝说他脑袋瓜不好使,真不是讽刺赵二贺。

他这人工作热情是有的,可惜总用不到正地方,人家新婚小两口来街道办登记结婚。

临走的时候,赵二贺自以为礼貌地说了一句“欢迎再来”。

好家伙,被那陪着领证的丈母娘骂了一刻钟都不止。

刘金宝背地里给他起了一个“赵二货”的外号。

*

叶满枝虽然也是新人,但她提前在街道办干了两个月,在赵二贺面前也算是老资格了。

所以,当她提出带着赵二贺去区里办事的时候,从没去过区教育局的二贺同志,立即就点头同意了。

负责办学审批工作的是文教科。

两人赶到教育局的时候,文教科的门口已经排了十来个人。

叶满枝在里面见到一个半生不熟的面孔,主动过去打招呼,“刘姐,你们乡里也要建学校啊?”

刘桂荣是工农乡的,六五六厂扩建占用的那片坟场,有一半属于工农乡。

叶满枝处理群众斗殴工作的时候,在工农乡见过她。

刘桂荣显然已经不记得她了,但是做基层工作的人,大多自来熟,刚才不认识,现在不就认识了嘛。

“哎,快来我这里坐!”刘桂荣热情地拍拍身边的椅子,“你们也是申请建校的吧?”

叶满枝点点头问:“刘姐,你来多长时间了?领导啥意思啊?”

“我已经来四天了,现在还没能见到吕科长的面呢!”

“……”叶满枝惊讶地问,“文教科的门这么难进啊?”

刘姐往左右示意了一下,“你看看在这里排队的人,都

是申请办学指标的,科长能见得过来吗?”

在场的这些办事员,其实心里都知道事情办不成。

可是,办不成也得来呀,谁让这是领导交办的工作呢。

虽然没结果,但他们没黑没白地往教育局跑,至少说明他们努力争取过。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叶满枝心想,光明街的情况与其他单位可不一样。

其他人是手心向上要钱的。

而他们光明街手里已经有一部分建设资金了,尽管不知穆主任要如何筹措资金,但领导说有,那就是有呗。

所以,叶满枝觉得,光明街还是有一定希望拿下这个办学指标的。

“二贺,你个子高,先去外面看看哪个是文教科长。”

文教科的办公室在一楼,让赵二贺从办公楼外面的窗户往里张望一下,兴许能看到那个文教科长。

赵二贺挠头,为难道:“我又没见过文教科长,咋知道哪个是他们科长啊?”

“咱们穆主任和张副主任的座位在哪里,科长和副科长的座位就在哪里。”叶满枝根据自己的观察,指点道,“领导是不可能坐在门边的,把门的都是咱们这样的小喽啰,你往窗户里看,距离门边最远的,视野最好的位置,八成就是科长的位置。”

赵二贺记了下来,颠颠儿地出去了。

叶满枝背着手在走廊里来回溜达。

光明街的情况与其他单位不一样,跟着这帮人排队是没前途的。

科长不但不会见他们,还得躲着他们。

要想拿到办学指标,第一步是跟领导搭上话!

否则即使在这里守上一年半载也是没用的。

她在心里想得挺好,另一边的赵二贺却垂头丧气地回来了。

“小叶,文教科的窗帘被拉上了,我看不清里面的情况。”

叶满枝:“……”

大白天拉什么窗帘啊!

看来以前有人跟她想过一样的办法,想在教育局外面跟科长套近乎。

一时揭不开文教科长的神秘面纱,他们只好跟其他人一样排队干等。

他俩一连来了三天,跟工农乡的刘姐一样,始终没能见到科长。

文教科接待访客的大门外,每天被一个办事员守着。

叶满枝在外面待了三天,愣是没见到有人从这个门进出。

隔壁的三间办公室似乎是连通的,几十个人从走廊另一头的办公室进进出出,根本分不清谁是谁。

他俩第一天来的时候是空手上门的。

第二天自备了水和干粮。

第三天叶满枝又带了一个厚坐垫,那门口的凳子有点硬,硌得她屁股疼。

赵二贺蹲在地上嘟哝:“这文教科的领导是不是打游击战出身啊?咋就愣是见不到人影呢?”

“我已经问过了,科长是个老头,副科长是个女同志,按年龄算的话,应该跟穆主任差不多了。”叶满枝

拍拍他的肩膀说,“二贺,你再加把劲,去窗户外面守半天,万一能见到领导的庐山真面目呢?”

赵二贺把馒头塞进嘴里,灌了一口凉水说:“行,今天风大,我看看能不能把窗帘吹起来。”

他出去守着了,临近下班的时候,突然跑进来跟叶满枝通报:“我看清了,有个女同志坐在办公室后面,穿了一件绿色衬衫,留着短发。”

他尽量详细地跟叶满枝形容着,无意间偏头的时候,正好看到有个女同志从走廊尽头的办公室里走出来。

“哎哎,就是那个!短头发,戴眼镜的那个!”

叶满枝赶紧拉着他跟上。

那女同志身边还有两个男同志,三人边走边聊天。

贸然冲上去谈工作似乎不太好,叶满枝就在三人身后远远坠着,想等对方落单时,再上去攀谈。

结果这三人谈着谈着,就走到了澡堂子门口。

两个男的向左侧男宾浴池转弯,女同志拐进了右边的女宾部。

叶满枝和赵二贺同时傻眼。

赵二贺喃喃:“这咋刚下班就来洗澡呢?”

“估计这是他们机关的澡堂子,跟656厂的浴池差不多,工人下了班就去澡堂子洗澡,省得再跑一趟了。”

“那咱俩咋办啊?还等吗?”

叶满枝瞅一眼售票窗口,交代道:“你要是不想洗澡,就在外面等着,我进去会会那位副科长。”

她去售票处交钱买票,顺便买了条毛巾,堂而皇之地进了澡堂子。

浴池里的淋浴喷头少,好多人都在排队等候,叶满枝干脆地脱了衣裳,提着她新买的毛巾,顺着淋浴喷头挨个搜寻过去。

走到最后一排时,果然看到文教科的副科长在最里面的蓬头下洗头。

她若无其事地走过去,排在了第一个,心里琢磨着一会儿要如何打招呼。

毕竟在澡堂里谈事情,她也是第一次。

等那副科长洗完头发,抬头看过来时,她攥了下手心给自己打气,语气关切地问:“大姨自己来的啊?要帮忙搓澡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