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 第 17 章

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第 17 章

簡繁轉換
作者:鹿子草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02 11:08:05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收了吴峥嵘那瓶茅台以后,叶满枝跟老叶提过好几次请客喝酒的事。

要知道,当初老叶为了帮她争取一个跟吴峥嵘相亲的机会,一周能请基建处的老陈喝三顿酒呢!

可是,请客对象换成吴峥嵘本人以后,老叶反而忸怩了起来。

被问得急了,他就嚷嚷:“我叶守信是凭本事靠手艺吃饭的,干嘛要与厂领导拉关系?跟周振业那是没办法,毕竟两家在十几年前就定了娃娃亲。如今我一身轻松,才不去搞裙带关系!”

老叶突然拧巴起来,说什么也不肯请领导喝酒。

叶满枝却实实在在收了人家一瓶茅台,回礼就变成了一件很难的事情。

这会儿L被吴峥嵘当面问起什么时候能跟老叶喝酒,她心里那点害羞全变成了窘迫。

甚至胆儿L肥地想,实在不行我跟你喝一顿得了,就喝那瓶茅台!

“吴团长,喝酒这事吧,哎……”叶满枝看了眼还在旁听的小秦同志。

秦祥立即有眼色地“哦哦哦”,“我那边还有事呢,你们慢慢聊啊!”

转身出门了。

叶满枝继续道:“我跟您说实话吧,我爸这人想得有点多。”

“嗯?”

“他觉得您是厂领导,他要是主动跑来请您喝酒吃饭,有跟领导套近乎的嫌疑。”

“他真是这么说的?”

“对啊。”

吴峥嵘:“……”

他来驻厂后几乎天天下车间,早在与叶满枝相亲之前,就认识叶工长了。

叶守信是七级焊工,今年国庆献礼的产品就是他那个班组负责焊接的。

双方在工作中没少接触,也算是老熟人了。

叶工长会怕跟他套近乎?

想来还是他给出去的那瓶茅台,让对方有想法了。

叶满枝并没意识到,自己的几句话就让人把老爹看透了。

没有小秦在一旁起哄,她自在了不少,反而又想起了最初的打算:“吴团长,我爸不好意思找您喝酒,要不我请您吃饭吧?”

亲爹不中用,只能由她这个风华正茂、青春靓丽的大姑娘,亲自下场跟吴团长一醉方休了。

吴峥嵘婉拒:“你刚上班没多久,别破费了。”

“没关系,虽然还没领过工资,但我有些存款。”

人家越是客气拒绝,叶满枝越是觉得应该请客还了这份人情。

“而且我有一本书正在准备出版,出版社可能会给我不少稿酬,请您吃顿饭还是够用的!”

吴峥嵘意外挑眉,登时有了兴趣,“你要出什么书?哪个方向的?”

提起自己的书,叶满枝可有话聊了。

“是为女同志们介绍服装式样的书,书名暂定为《服装款式图汇编:女装100例》,目前还在编辑初审阶段,可能要等到年底才能出版……”

这是吴峥嵘完全不了解的领域。

时下很多女装男装的款式差不多(),???腛??沈殈?w??()『来[] 看最新章节 完整章节』(),男女款式几乎一模一样,普遍宽松肥大。

他们几次见面,叶满枝的穿衣打扮都能让人眼前一亮,一看就是那种很会打扮自己的姑娘。

可是,会打扮到能出书的程度,确实很出人意料。

听了她的介绍,吴峥嵘笑着称赞:“能达到出书的水准,说明你在这方面的审美水平已经超过全国大多数人了。你还这么年轻,用心钻研的话,前途不可限量。”

叶满枝怕他误会,连忙澄清:“吴团长,那些服装不是我设计的,只是把漂亮款式汇编到一起而已。”

吴峥嵘自有他的理解,“新华字典上的字大家都认识,但也不是谁都能编写字典的。”

叶满枝心说您可太会说话了,高级知识分子夸起人来简直让人心花怒放!

她被夸得眼角眉梢都洋溢着喜悦,忍不住问:“吴团长,您家里有姐妹吗?等我的书正式出版以后,送您几本怎么样?”

“我有一姐一妹。”见她情绪全写在脸上,吴峥嵘忍俊不禁,“你送我几本也好,女同志应该会很喜欢。”

叶满枝在街道办工作,最基本的技能就是会聊天,否则在办公室里聊八卦都插不上话。

几句话的工夫,吴峥嵘家里女同胞的情况就被她掌握得差不多了。

吴家女同志不少,到时候多送吴团长几本书,应该也算是一份很不错的回礼吧!

下班的军号吹响时,叶满枝主动起身告辞,“吴团长,就这样说定了,我请您吃顿饭,感谢您帮忙。”

吴峥嵘这次没再拒绝,与她约好了下次见面的时间,亲自将人送出了门。

*

翌日下午,叶满枝带着刚从乡下回来的五哥,去房管所办了租房手续。

军代室的小秦同志在场,比条子好使。

新租的院子与大车店的另外四套租金相同,都是一个月五块钱。

五哥拿到钥匙的时候,有种天上掉馅饼恰巧被自己叼住的感觉。

“来芽,你跟我说实话,这房子是怎么回事?”

“我求军代表帮忙了。”叶满枝老实介绍了事情经过。

五哥狐疑地看着她,想问问那军代表凭啥帮忙,不过,他忍了又忍什么也没问,这事得跟常月娥说说,让当妈的拿主意。

“人家帮忙办了这么大的事,咱要不要表示表示?等我搬家的时候,请那军代表来家里吃个饭吧,我不是养了两头猪嘛,到时候杀一头招待他!”

叶满枝给五哥竖个大拇指。

五哥可比老叶敞亮多了。

让老叶请客喝酒,他扭扭捏捏的,轮到五哥这里,直接就要杀猪了!

那两头老母猪可是五哥的宝贝,一个叫大花,一个叫一花,养了一年多,现在属于干吃饭不长膘的状态,但五哥舍不得杀。

“吃饭的事以后再说吧,”叶满枝顾不得别的,只想让五哥尽快从月牙胡

()同搬出来,“大车店的房子有个旧马厩,你养猪养马都方便,我看你尽快搬家吧,给红枣,大花一花换个好环境。”

有更好的房子,五哥当然想尽快住进去,当即便答应回去收拾家当准备搬家。

叶满枝稍稍放了心,又叮嘱:“哥,要是有人问你这房子的事,你可别提军代室,就说是碰巧租到的。”

吴峥嵘连条子都不乐意批呢,还是很爱惜羽毛的。

“知道了,你哥能连这点事都不懂吗?放心吧。”

其实,这事并不需要叶家兄妹过多操心。

军代室放出的两套房子,一套租给了五哥,另一套被当天去房管所租房的供销社售货员拿下了。

相比于五哥,这位才是真正的幸运儿L,在这个地段租到了五块钱的院子,嘴角都能咧到天上去了。

搬入新家后,逢人便吹嘘他与叶老五如何如何幸运,低价租下了军代室刚脱手的周转房。

五哥连说辞都不用自己想,跟着点头就是了。

……

叶满枝帮五哥换了住处,悬着的心算是放下了一半,但另一半还为月牙胡同的老郑家悬着。

郑家人就像一颗埋在月牙胡同的地雷,一旦被人误触,就是大家一起玩儿L完的下场。

这家人的复杂情况让她觉得棘手,正不知如何是好时,有人把郑家的问题端到了台面上。

起因还是前几天的那场械斗。

被送医的五名重伤员中,有一人腰椎骨折,以目前的医疗条件可能无法让他恢复如初,有很大概率会落下终身残疾。

好好的壮劳力要变成残疾,本人和家属当然无法接受。

这家人暂时想不出解决办法,便提了一个最实际的要求——成为救济户。

“王家我知道,救济表填过好几次了,一直不符合救济条件。”张勤简在救济表上点了点说,“王志强虽然有可能留下后遗症,但他家不只他一个壮劳力,这种情况,不应该批准他家成为救济户。”

福利委员魏珍为难地叹气:“他家其他人确实还有劳动能力,问题的关键是,这些人都没有工作呀!”

“今年的救济户审核即将开始,”穆主任提议,“不如趁着这个机会,把全街的救济户重新梳理一遍,现在国家需要资金搞建设,市里区里对救济户的审核都特别严格。”

“咱们光明街的救济户是87户,救济数量在全区排第一,总向上伸手要钱不是长久之计,还是要想办法让这些人自力更生的。”

叶满枝等四个小干部,被允许出席街道的福利讨论会,没有发言权,只能旁听。

虽然不能发言,但几人的嘴并不闲着,刘金宝小声跟叶满枝嘀咕:“就应该让那些有劳动力的人出门工作赚钱,要是不劳动就能当救济户,岂不是人人有样学样,大家都不用工作了!”

“你说得没错,但工作从哪里来?”

“城里不少工厂在招工,有手有脚就去应聘呗。”

“说得倒是轻巧,”陈彩霞无语,“那些救济户,几乎全是文盲半文盲,人家工厂招工也有学历要求的,要是什么人都能当工人,那大家都去当工人好了!”

四个人在旁边叽叽咕咕,音量越来越大,穆主任清了清嗓子,提醒他们保持安静。

张勤简笑道:“我觉得刘金宝说得不错啊,有劳动能力的人,还是要动员他们走出家门积极参加劳动的。大家看,这两户……”

他从几十张《救济申请表》中抽出两张。

“一个是歪脖子胡同的钱胜利家,一个是月牙胡同的郑东家。这两家都是早就申请了救济,但一直没有审核通过的。这两家的情况非常典型,都是家里壮年劳动力瘫痪后,只剩下老幼妇孺。”

魏珍对这两家非常熟悉,眉宇间带出些厌恶。

“钱胜利家还算说得过去,最起码他家老钱头还知道编篮子做手工贴补家用。那个郑家才麻烦,”魏珍一脸晦气,“我去过他家好几次,还给郑东爹妈介绍了糊火柴盒的工作。结果这俩人不是说久坐腰疼,就是说手指关节有风湿,反正就是不能干活。”

提起郑家的事,叶满枝就忍不住了。

“魏姐,他家主要是儿L媳妇和闺女太能干了,薛巧儿L在外面蹬三轮赚钱,郑东妹在家带孩子、做家务。虽然儿L子瘫痪了,但并不影响老两口的正常生活。”

魏珍立即找到了知音,拍手道:“小叶说得太对了,那郑家两口子就是被孩子惯出来的毛病!”

郑家的问题她之前提过一次,但没人信。

郑老头和郑大娘向来为人和气,对那个妓|女出身的儿L媳妇也非常包容,这两人在邻里间的口碑还算不错,居委会主任和居民小组长都说郑家这两口子是老实人。

反而是薛巧儿L和郑东妹这姑嫂俩,在胡同里问题不断。

但魏珍做了好几年的福利工作,各种牛鬼蛇神,鱼鳖虾蟹,她见得多了。

依她看,那郑家两口子可不是省油的灯。

大家七嘴八舌说起这些申请人的情况,各家的八卦**都能被拉出来讨论一遍。

叶满枝竖着耳朵听八卦,听得津津有味,穆主任却打断道:“行了,这些申请救济户的人家,各有各的情况,但是咱们光明街的救济户人数不宜继续增加了。除了实在没有劳动能力的,咱们可以帮着渡过难关,其他人必须自力更生!”

“大家把这些救济表按照所在居委会分一分,联络员去这些人家一对一做工作,尽量想办法帮这些人谋求出路,不给国家增添负担。”

光明街一共六个居委会,叶满枝和陈彩霞是第五、第六居委会的联络员。

她俩被分到了九张救济表,其中就包括郑家的。

叶满枝心里很清楚,虽然五哥马上就会搬离月牙胡同,但危机并没解除。

万一有其他人去刺激郑东妹,她情绪上来了,随时可以放上一把大火,把整条街烧光光。

这不但关系到街道办所有人

的饭碗(),???絔獑?葶?譎?

祙?靟?垈厐鹒魎???()『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魏珍对郑家人的看法,与自己是比较一致的,所以,她拿着救济表,去求魏姐指点迷津了。

“他家的事情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魏珍与她低声耳语,“郑家两口子,用一个词概括就是表里不一!太能使唤人了,把女儿L和儿L媳妇当牲口使。关键是两个年轻人还不觉得有问题,心甘情愿养活一大家子。”

叶满枝想起薛巧儿L的那个笑,心说,也未必是心甘情愿的。

她低声说了自己的打算:“魏姐,你觉得先让郑东妹走出家门怎么样?郑东妹挺能干的,好歹算是壮劳力,就应该让她出门工作,留老两口在家做家务、带孩子。一旦郑东妹走出家门,郑家就有两个拿工资的人了,自然不可能被评上救济户。”

陈彩霞对这个主意不看好。

“难啊!也许他家就是为了评救济户,才不肯让女儿L出门工作的。除非咱们能给郑东妹找到工资比救济款高出很多的工作。”

但是,她们还在试用期,自己的工作都未必保得住,去哪里给别人找那么好的工作?

魏珍呵呵笑了两声,不接茬。

“魏姐,你有啥想法就说出来,”叶满枝拉着她的手说,“你比我们了解郑家的情况,我们听你的!”

见两个年轻人都眼巴巴地瞅着自己,魏珍犹豫了好一阵,还是小声说出了自己的猜测。

“我这么说也许是把人想歪了,但郑家那两口子,恐怕宁可领救济,也不会同意女儿L出门工作。”

“为什么啊?”陈彩霞疑惑道,“能给家里多赚点钱还不好?”

魏珍问:“你们来上班这一个月,有不少人想给你们介绍对象吧?”

“我都结婚了!”陈彩霞指指叶满枝,“小叶的行情比较好,总有人想给她介绍对象。”

“看吧,你俩刚来单位,就有人想给你们介绍对象了。”魏珍问,“如果郑东妹出去工作了,她长得不丑,还挺能干的,会不会被人介绍对象?她要是结了婚,赚再多工资,也不可能全交给娘家吧?”

郑东妹那姑娘已经一十六七岁了,别家姑娘在她这个年纪,孩子都能满地跑了。

若是真的心疼女儿L,那两口子为什么不给女儿L找婆家?

除非郑家孙辈能顶门立户赚钱养家了,否则郑东妹得在娘家当一辈子老妈子。

叶满枝和陈彩霞相互瞅瞅,彼此的眼睛里都有些恍然。

*

第五、第六居委会有九个申请成为救济户的家庭,她们要协助居委会的同志,挨家挨户做工作。

这天傍晚,在家吃过晚饭,叶满枝挎上背包就要出门家访。

“哎,大干部,你等会儿L再出去。”常月娥把女儿L拦了下来。

“妈,我还有急事呢。”

“我问你个事,”常月娥拉着她,用分享秘密的表情问,“咱们是不是要开始用购肉证了?”

()“你听谁说的?”

“从居委会那边传出来的消息。你跟我说实话,这可是大事,不许打马虎眼!”

“哎呀,我们穆主任不让说!万一大家都去抢购猪肉,出了乱子怎么办?”

作为街道干部,叶满枝早在三天前就知道以后猪肉也要凭票供应的事了。

居委会负责填写下辖居民的购肉证,然后拿到街道办盖戳,而她跟凤姨就是往票证上盖戳的人。

几千本购肉证,盖得她手腕子酸疼。

常月娥在她脑门儿L上点了点,“你怎么这么死脑筋啊?你不说,有人说,这事儿L都在楼里传遍了,大家都准备明早去抢肉呢!”

“哎呀,虽然限量供应了,但是肉票基本够用,不用提前抢购。现在天气多热啊,买那么多肉干什么?”

“你爸干的是体力活,不吃肉身上没力气!”常月娥白她一眼说,“我不管,你们明天早上都给我早点起来,趁着现在还不要票,咱们多买点肉,咱家多灌点香肠便于存放!”

叶满枝只好答应着,翌日凌晨四点就被亲妈从床上挖了起来。

头都没来得及梳,就跟着大部队出门抢猪肉了。

她跟常月娥来的是歪脖子胡同附近的菜市场。

其他人则被指派去了更远的菜市场和肉摊,誓要抢到今天开市的第一手猪肉!

叶满枝出门时哈欠连天,到了菜市场门口,望见门前排起的长龙时,她立马就精神了。

“你看吧,咱们还是来晚了,”常月娥感叹,“前面那些肯定是昨晚就来排队的!”

叶满枝:“……”

为了一口肉,大家真是拼了!

这两年市里陆续开始使用购粮证、购布证、购糖证、购柴证、购油证,日常所需大部分都要限量供应。

其他的还能凑合,但是买粮买油要限量,着实把大家憋坏了。

而猪肉对于有重体力劳动者的家庭来说,重要性与粮油等同。

菜市场还没开门,排队的人群乌泱泱的,已经找不到头尾了。

常月娥凭借她广泛的人脉,在车夫家属的队伍里,找到了一个好位置。

“常姨,听说你儿L子要搬出月牙胡同了?”车夫老张的家属找常月娥搭话。

“对,那边出入不方便,我儿L子那匹小马总被胡同里的树枝剐蹭,他心疼马。”

“换了好!”张嫂子意味深长道,“以前离那薛巧儿L太近了些,你儿L子还没结婚呢,能远还是远着点吧。”

常月娥笑着摆手:“不是因为那个小媳妇,人家都从良了,没事!”

“怎么没事?她干的那些事我都不好意思说!”张嫂子撇嘴,“她这俩月拉的活儿L能排进车队前十名!就她那个身板儿L,咋可能干那么多活!”

另一个王嫂子哂笑:“你不知道吧?他们车队里七八个师傅的工资都变少了,老孙的工资最少,为了这事,他家那个葛红直接闹到派出所去了

举报薛巧儿L重操旧业,不过片儿L警好像没管,听说是因为没有证据。”

这种事情在家属间的传播速度是最快的,稍有风吹草动,整个车队的家属就都听说了。

叶满枝知道穆主任还在查证薛巧儿L的案子,露出些好奇神色问:“嫂子,师傅们的工资少了,也许就是他们干得少了,不一定与薛巧儿L有关系吧?”

“要是没关系,她能平白无故给人家送手绢吗?”王嫂子撇嘴说,“我们家跟老陈家住对门,他媳妇因为这条手绢,都快把屋顶掀翻了。不过,老陈媳妇还是没有葛红厉害,人家葛红直接报公安了!”

叶满枝满心疑惑,这薛巧儿L到底怎么回事啊?

怎么总给男人送手绢?

上次葛红去派出所上吊的时候,也说过,在她男人老孙的口袋里掏出了一条带香味的手绢。

这次又是一条手绢。

难不成这是柳梢胡同的什么硬性规定?

“算了算了,我看那薛巧儿L就是个傻蛋!靠着做这种生意,养她婆家那一大家子!也不知那郑家有什么好,让她那么死心塌地!呸,别提她了!”

一群车夫家属很快就转移注意力,聊起了别的话题。

叶满枝则将那天在月牙胡同看到的情景低声告诉了妈妈。

“薛巧儿L可能已经看透郑家人了,不像她们说的那种傻蛋。可是,既然看出了公婆不对劲,为什么不离婚啊?她那么能吃苦,离婚以后未必没出路。”

常月娥沉沉地叹口气。

“我还是好人家出身的呢,当年跟你大姐她亲爹离婚的时候,也差点脱了层皮,最初那几年没少被人指指点点。连我都是如此,薛巧儿L那种出身的怎么可能轻易离婚?”

她知道女儿L在街道办能接触到一些事情,该懂的都懂,说起来也就没了以前的顾忌。

“你知道当初柳梢胡同被解放的时候,那些窑姐儿L都去哪儿L了吗?”

叶满枝摇摇头。

“有家的回家,没家的自谋出路。一些人找到了新工作,还有一些实在无家可归又没有生活能力的,如果愿意的话,可以去矿上,嫁给单身又不介意她们出身的矿工。”

“山高路远,又是陌生环境,有一部分人不愿去,选择了留下,薛巧儿L就是在那种状况下被她男人挑出来,带回家当了媳妇的,在当时看来,也算是对她有恩吧。”

叶满枝心说,薛巧儿L选择留下的时候,肯定想不到郑家会是个火坑。

常月娥唏嘘道:“所以啊,她这种情况可以丧偶,但绝不能离婚,否则唾沫星子就能把她淹死,以后的日子更没法过了。”

可以丧偶,不能离婚?

叶满枝反复咀嚼这句话,只觉短短几个字犹如惊雷炸响,震得她脑子嗡嗡的。

郑家人原本的下场是什么来着?

郑东妹被枪决了,除了薛巧儿L和她的孩子,其他人好像全被烧死了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