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红楼]贾璋传 > 第 144 章 欢饮达旦会典书成,御前献

[红楼]贾璋传 第 144 章 欢饮达旦会典书成,御前献

簡繁轉換
作者:惊鸦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02 23:08:1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144章欢饮达旦会典书成,御前献书工作调整

在贾璋的别院里,翰林院的纂修官们欢饮达旦,甚至有一些放浪形骸。

贾璋也不管他们,只是任由他们玩笑。

在这一年多的时光里,这些纂修官们花费了斑斑心血,从来都没有放松神经的时候。

如今终于得到了放纵的机会,又怎么可能一点儿都不出格呢?

只要不闹得太过,贾璋都愿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绿蚁新醅催人沉醉,红泥火炉熏人欲睡,在这两者的作用下,纂修官们醉得都有些快。

包括贾璋,他平时酒量不错,但眼下也有些醉了。

而刚刚还和他一起对酌的王良誉,此时已经醉倒到桌子底下去了。

贾璋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吩咐雪檀带人把各位醉酒的纂修官送到客房。

明日朝廷休沐,因此贾璋也不急着让这些纂修官在宵禁前回家。

眼下正是冬天,外头正是天寒地冻的时候。

与其让这些纂修官冒着感染风寒的危险去外头吹风,还不如让他们在他这别院里面留宿一晚。

雪檀过去忙活了,黄柏为贾璋端来了醒酒的汤饵点心。

贾璋把醒酒汤喝了,然后吃了一块梅花饼,漱口后离开就宴会厅,回自己房间休息去了。

至于王良誉则被贾璋交给黄柏照顾,黄柏很是细心,会照顾好他这位同年的。

待到第二天正午时分,所有醉酒的人都醒了。

在大家都用完午餐后,贾璋又请这些纂修官听戏休闲。

戏班子名叫春柳班,是贾蔷介绍给贾璋的,据说最近在京中很是有名。

贾璋对这些事也不太了解,他只是想找个好点的戏班子,省得他这些同僚私下里说他吝啬抠门……

不过在听到春柳班小旦那宛若昆山玉碎的唱腔后,贾璋不得不承认他这钱花得还是很值的。

瞧瞧他的这些同僚,全都听得如痴如醉。

想来这些人也和他一样,对这春柳班是很满意的。

听完戏后,贾璋举办的庆功宴也就结束了。

王良誉离开前还在心中感慨,怪不得贾茂行官声这么好,一般人可做不到他这样的体贴。

把同僚们送走后,贾璋懒怠地躺在窗边的小炕上看话本子。

虽然他平日里还是更喜欢读史书、经书等正经的学问,但是这一年来,他实在是研究了太多典章学问,眼下还是更想读一读话本子这样通俗的文学,也好放松一下自己的心情。

再次上衙的时候,贾璋他们这一组的纂修官已经不用去纂修厅当差了。

但是其他组的纂修官还在加紧时间纂修会典。

贾璋就听王良誉说过,现在纂修厅那边忙得要命,甚至还有人留下来通宵伏案工作的。

每天晚上,翰林院落锁后,纂修厅那边的灯都还是亮着的,由此就可

中赐下来的年礼,这可是难得的体面。”

贾璋点了点头表示同意:“我之前就想过,宋学士或是会在除夕宫宴上献书,或是会在会试时献书,毕竟这也是事半功倍的好事嘛!”

除夕当晚,《大盛会典》呈送御前。

太上皇和绍治帝听到宋榆的禀告后,全都露出了欣喜之色,连声说了好几个好字。

绍治帝又宣布等到正月十六朝廷休沐结束后,就正式向天下颁布《大盛会典》。

除此之外,太上皇和绍治帝分别赐下赏赐,从宋榆到翰林院的小检讨,赏赐人人有份,所有纂修官都没被落下。

在宋榆口中功劳最大的许侍讲与贾璋得到的赏赐是最多的。

除夕当天晚上,宫中内宦就奉命把贡缎、贡茶、金银、笔墨纸砚、御制四书等赏赐送到了各位纂修官家里。

荣国府内,在贾璋领赏时,贾琏、贾琮全都与有荣焉地挺起了胸膛。

而贾璋他在送走送赏的内宦后,抱起了玉雪可爱的贾芝:“芝哥儿瞧瞧,你喜欢什么,叔叔送你做新年礼物。”

贾芝指着那只漂亮的白玉砚台:“三叔,芝儿想要那个。”

贾璋自然是答应了贾芝的请求,又把其他东西分给兄弟姐妹,侄儿嫂子,让大家一起沾沾喜气儿。

正坐在体元殿内参加宫宴的贾母与贾赦夫妇只会比在家里待着的人更高兴,当他们听到宋榆为贾璋表功时,他们几个全都露出了喜悦的目光……

贾政倒是没像他们一样喜悦,不过他只是五品官,坐的位置也相当靠后,体元殿内也没人注意到他就是了。

待到年假结束后的第二天,翰林院会同礼部一起呈送《大盛会典》。

奉天殿内丹陛上摆放着太常寺布置的香案,礼部教坊司伶人演奏着中正平和的礼乐,气氛十分庄严肃穆。

在礼部尚书与翰林院掌院学士宋榆的带领下,贾璋和许侍讲等纂修官身穿朝服,献会典于两宫帝王。

而绍治帝和太上皇全都换上了朝服,戴上了最庄重的冕旒,在礼官的引导下来到奉天殿升殿,又在礼官的引导下宣布翰林院和礼部可以献书了。

在文武百官的注视下,宋榆和礼部尚书带着众位纂修官进书于香案之上。

在这之后,又要献表于两宫皇帝。

这样露脸的好差事,自然是由许侍讲与贾璋这两位功劳最大的副总裁官来做。

按功劳分好处,宋榆觉得自己这个上司还是很公平公正的。

至于他更喜欢许侍讲和小贾修撰的事情,就不用和其他侍讲学士讲了。

在献书典礼完成后,《大盛会典》正式面世了。

因为太上皇和绍治帝对《大盛会典》与翰林院的工作都很满意,吏部给纂修厅的所有纂修官都记了最上等的考评。

得知此事后,纂修官们全都喜气洋洋的。

有了这一笔政绩,等到任期结束后,他们很可能得到升官的机会!

们这一年的辛苦总算是没白吃,如果可以的话,他们真希望自己还能遇到编纂《大盛会典》这样的好差事……

而像许侍讲与贾璋这样功劳较大的副总裁官得到的好处就更多了。

首先是许侍讲,因为这次编书的功劳,许侍讲获得了经筵日讲官的身份。

以后他不但能够经常面圣,还能给皇子讲学积攒香火情。

这样的好差事可是人人都想要的。

贾璋只是六品的修撰,按照盛朝的潜规则,他做不了日讲官,但是他的工作内容也得到了很大的调整。

绍治帝把他调到内阁,让他去做杨宗祯的机要中书。

从清冷的史馆到内阁这等权要之地,在很多人眼中,贾璋这次调动与升迁是没有任何差别的。

甚至还有人觉得,能去内阁那等权要之地当差,比直接升官还要好上几分呢,贾璋这次可真是靠着他修书的功劳赚翻了。

而绍治帝把贾璋调到内阁的原因也很简单。

杨宗祯身边的中书已经做了好几年了,按照杨宗祯的习惯,他身边的这位中书也该升官外放了。

绍治帝希望贾璋能去杨宗祯那里好好地学一学他师祖的本事,这也算是他这个做皇帝的为国储才了。

杨宗祯和张泰维,不就是太上皇专门为新君培养的辅政大臣吗?

绍治帝觉得,太上皇的先进经验还是很值得学习一下的。

除此之外,他听陆英说过,贾璋在国子监读书的时候就去内阁做过杨宗祯的临时中书,而且还做得很不错。

把贾璋送到杨宗祯身边做事,贾璋会感谢他,杨宗祯更会感谢他。

绍治帝就不信,杨宗祯会不想亲自教导他们杨门杰出的后辈,从而避免杨门内部发生青黄不接以至难以为继的情况……

只需一份赏赐,就能收获两份臣子的感谢。

绍治帝很喜欢这种惠而不费的做法。

第145章机要中书内阁坐堂,桃花香海会试在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