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195章内圣外王思孟忆荀,侃侃而谈大胜得归
《宋史》中曾记载过:“河南程颢,初侍其父识雍,议论终日,退而叹曰:‘尧夫内圣外王之学也’。”[1]
程颢口中的尧夫,就是邵参的先祖,宋朝大儒邵雍先生。
而他口中的内圣外王,指的是内有圣人之德、外施王者之政的政治理想。
在儒家创始人孔丘那里,内圣与外王是统一的。
内圣就是“仁”,外王就是“礼”,所谓内圣外王,就是既要做到修德修己,又要做到治世安民。
对孔子来说,内圣与外王并不是割裂的,更没有轻重本末之分。
而在孔子之后,孟轲坚持“内圣”的仁学,荀况坚持“外王”的礼学,内圣之仁学与外王之礼学这才分裂成两派。
而这两派的根本区别,就是到底以内圣为本,还是以外王为本。
邵雍是思孟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所推崇的内圣外王之学,核心理念就是内圣是本、外王是末。
在他看来,若人人都有圣人之德,王者之政就会自然也就会实现了。
而亚圣孟子的这句“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正是孟子贬低桓文功绩、批驳荀况事功的话语。
同时,这也是思孟学派证明内圣为本、内圣启外王这一理念的重要论据之一。
所以,在礼官宣布今天辩经的主题后,众人才会立即观察起贾璋和邵参的表情来。
而贾璋与邵参瞬间严肃起来的表情,也佐证了这些旁观臣僚的猜测。
他们两个,最终必将针锋相对。
而且这简直再正常不过了。
毕竟邵参乃邵雍之后,是思孟学派的正统学儒。
贾璋所在的实学一派,更是继承了事功学派的道统。
面对这句涉及学派核心理论的辩题,他们两个怎能不全力以赴?
毕竟,这世上没人愿意成为动摇道统根基的罪魁祸首……
在礼官宣布议题后,原朴宣布辩经正式开始。
刚刚抽签抽到黑色棋子的邵参率先发言。
他手持笏板向贾璋施礼,在这之后,他开口道:“孟子说仲尼的弟子,没有讲论桓文之事的,这并不是说管子无德,而是说仁德大于事功。”
“贾侍读刚刚讲的经书就是《大学》,又讲了许多由《大学》衍生出来的治国之论。但在我看来,这些治国之论只是皮毛而已,绝非治世安民的核心要义。”
“《大学》中记载过:‘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在我看来,格、致、诚、正等修养心性之法才是一切的根本。至于修、齐、治、平等事,不过修养心性道德后自然产生的结果罢了。”
“不知贾侍读是否赞同我的观点?”
旁观经筵的大
分喜悦。
邵郎中他博古通今、通晓经史,的确是位难得的学儒。
但通晓经史,并不代表着邵参会做官,更不代表着邵参能摸清绍治帝的心意。
不管哪个皇帝,都不会喜欢臣子拿尧、舜、禹、汤这样些因记载不详而被儒家捧为圣君的皇帝来与自己对比,进而向自己上谏,甚至逼迫自己收回某些成命的。
今天邵参能拿尧、舜、禹、汤来与桓文对比,明天邵参是不是就要拿尧、舜、禹、汤来与绍治帝本人对比了?
毕竟,绍治帝也有打击蛮夷、削弱外藩的强烈意愿。
这样的绍治帝,又与齐桓晋文有什么区别?
邵参会不会觉得绍治帝也穷兵黩武,不是圣君明主?
贾璋很了解绍治帝,他很清楚,就算绍治帝现在没想到这一点,以后也一定会想到这一点的。
而当绍治帝想到这一点时,他贾某人辩经言论的正确与否就不重要了。
有邵郎中挡在前面,绍治帝哪里还会想到他贾某人的存在?
思及此处,贾璋的心情瞬间变得轻松起来。
他朗声反驳邵参道:“非也,非也!我想对邵先生说,您对我们实学儒生的误解太深了!”
“朱子曾说‘放之则弥**,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2],这才是我们实学一派名称的由来。”
“我们实学是在孟子仁学和荀子礼学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经世致用之学问!虽然我们重视事功,但也从来都没轻视过道德!更没为事功与道德分过本末轻重!”
“在我们看来,桓文所行的并非单纯的霸道,而是兼王霸而行之的治国之道。这一点,大家都读过《春秋》,也读过《史记》,我就不赘述了。”
“我想对邵先生说的是,这句‘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否有些过于贬低经世学问?试问邵先生,若世人只知空谈心性,不知稼穑农桑,那百姓饮食,兵卒粮饷又由什么来供给呢?”
“孟子的意思是好的,他这样说,是在向梁惠王强调仁德的重要性。但今时之君子,聚宾客于室,清谈心性,置四海困穷不言,而终日讲危微精一说[3],已经偏离了孟子的初衷。”
“难道,这就是先生所谓的道德吗?”
时下儒生,袖手谈心性的人数不胜数、不绝如缕。
若非如此,继承事功一派道统的实学学派,也不会应运而生。
邵参有一千句话反驳贾璋所谓的王霸之道,可他不知道怎样反驳贾璋口中的“今时君子”。
至于胡编乱造,指鹿为马,梗着脖子夸赞那些只会袖手谈心性的蠹虫,邵参他做不出来。
他愿意与贾璋辩论,只因理论相悖,观点相反,这是君子之争。
若是喋喋不休,狺狺狂吠,岂不是做了小人?
所以他哑口无言、脸色涨红,但却忍着羞耻之心,对贾璋长作一揖。
贾璋见此情形,连忙趋步上前,亲自扶
起邵参:“晚辈今日略胜一筹,并不是因为先生不如晚辈,而是因为那些空谈之人拖累了先生这样的君子啊!”
“他日晚辈自当往先生府上拜谒,与先生一起探讨内圣外王之道!”
看到邵参不耻言败,贾璋谦和有礼的模样,旁观的臣僚们不禁想到,今日经筵辩经之事,日后必然会变成一桩佳话。
只是,思孟学派在这次辩经后,怕是要黯淡一段时间了。
还有贾茂行……
这次主持经筵的经历,必然会在贾璋履历里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胜利辩经,为实学正名一事,也必然会提升贾璋在实学学派内部的地位。
除此之外,此事还会为贾璋的经学大家之路添砖加瓦。
事已至此,输赢已定,高下已分。
张泰维勉强自己露出赞赏的笑容,而杨宗祯与叶士高脸上,全都露出了真心实意的笑意。
就连绍治帝眼中,也闪过一丝喜悦之色。
在收到绣衣使者的禀告后,他就对张泰维与他那个叫沈锦的门人产生了一点意见。
但皇帝做事,必须一言九鼎。
就算绍治帝比较偏爱贾璋,也不会为贾璋收回他已经批准的旨意。
不过,他还是希望贾璋能赢的。
而且绍治帝很不喜欢底下臣子张口就是三代之治,闭口就是尧舜禹汤的行为。
当然,若是夸赞他堪比尧舜,那绍治帝还是很愿意听的。
邵参的话,绍治帝就不太喜欢。
可他身为君上,即便不喜欢邵参的言论,也并不能在臣子辩经时亲自下场,批驳邵参说得不好。
不过,贾璋已经把邵参驳得哑口无言了。
就算他不下场,贾璋与邵参之间,也输赢既定。
所以绍治帝现在的心情很不错。
他直接道:“两位卿家的辩论很精彩,朕受益良多。尤其是小贾爱卿,你的言论尤为精彩,朕闻之只觉耳目一新!”
“陆英,准备金花十朵,麒麟服一领,赐予小贾爱卿,再取金花十朵,锦缎两端,赐予邵卿家!”
贾璋和邵参听到绍治帝的话后,都出列叩拜,高呼圣主隆恩。
至于内阁阁员与其他大臣心里的想法,也只有他们自己清楚了。
第196章赐麒麟服饮梅花酒,沈锦下场南安被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