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红楼]贾璋传 > 第 211 章 除夕夜宴贾家家事,升任经

[红楼]贾璋传 第 211 章 除夕夜宴贾家家事,升任经

簡繁轉換
作者:惊鸦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02 23:08:1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211章除夕夜宴贾家家事,升任经略远赴津海

在除夕当天清晨时分,贾璋起来给菱哥儿换上厚厚的冬衣与斗篷。

在和菱哥儿说好了他和黛玉要进宫参加宫宴的事情后,贾璋才把菱哥儿抱去贾琮的院子,交给贾琮照看。

紫鹃跟着菱哥儿一起去了贾琮那里,手里还拿了一个装着菱哥儿玩具的锦绣包袱。

至于惜春那边,黛玉也提前打好招呼了。

小姑娘很高兴地答应了黛玉的恳求。

她很喜欢玉雪可爱的菱哥儿,也愿意在兄嫂繁忙时帮忙照看侄子。

在安置好菱哥儿后,贾璋与黛玉夫妇二人换上绣房送来的礼服。

帮对方戴好官帽朝冠后,才携手出门,与贾赦夫妇、贾母、贾政等长辈一同进宫参宴。

待到宴会正式开始后,体元殿内自有好一番礼仪歌舞、酒水佳肴。

正可谓:文臣武将同献礼,君父臣子齐欢乐。

倒是有说不尽的富贵,道不尽的风流。

而女眷那边,亦有不少羡慕嫉妒的眼神投注到黛玉身上。

林氏她不过二十出头,就已经有了超品的诰命。

人怎么可以这样好命呢?

这些熬了大半辈子才熬出头的诰命夫人们,看到黛玉与她们坐在一起,甚至排在她们前面,又怎能半点反应都没有呢?

面对这种差距,心宽的人羡慕羡慕,也就罢了。

心窄的人,却已经开始嫉妒起来了。

黛玉注意到了这些夫人、太太们看向她的目光。

不过,她心境向来强大。

即便有人打量她,她也依旧岿然不动。

而那些怀着恶意的眼神,也被黛玉轻描淡写的微笑挡了过去。

所谓林下风致,大抵就是这样了罢。

而在除夕宴会结束后,绍治帝特意给贾母他们这些年高德劭的老人家派发了一份赏赐。

因为看重贾璋,绍治帝给贾母的赏赐也格外丰厚。

这么说吧,贾母得到的赏赐,只比宗室亲王府的太妃娘娘们差一点。

与各家王公府第的老夫人们相比,则要丰厚许多。

对此,贾母只觉心情愉悦。

她都八十多了,眼睛花了,耳朵也不好使了,与枯木朽船没有太大区别,自然不会在乎东西是否名贵了。

贾母真正高兴的地方在于,她疼爱的小孙子居然这样有出息。

璋哥儿他不但前程远大,光耀门楣,完成了代善生前转换门庭的梦想,还能让她这个老祖母都能跟着沾光。

最重要的还是璋哥儿给自己挣了一个世爵出来。

说句实在话,贾母是知道贾璋有多能干的,也曾幻想过贾璋为官做宰的场景。

但她根本就没想过,贾璋能在二十多岁的年纪,就挣到一个超品的伯爵爵位回来。

更没想过,陛下

宝钗才不做那种费力不讨好的事。

于是,在把生子的袭人与第一个投靠她的麝月抬成姨娘后,荇哥儿就被宝钗转交给麝月抚养了。

在知道这件事情后,袭人整个人都哭成了泪人儿。

她不是难以承受母子分离的痛苦,而是不想把自己的孩子交给麝月抚养。

若宝钗愿意抚养荇哥儿,袭人只会千情百愿地答应下来。

因为,在宝钗身边长大的哥儿,前程肯定比在她这个姨娘身边长大的哥儿好。

如果荇哥儿能得个好前程,那就算他以后不认她这个亲娘,袭人也认了。

而且,袭人觉得,只要她用心些,荇哥儿也不一定会不认她这个亲娘。

可现在,二奶奶不但不愿意抱养荇哥儿,还把荇哥儿交给麝月抚养!

对袭人来说,这无异于晴天霹雳。

但她根本没有把儿子抢回来的能力,所以只能整日价流泪。

但不论贾母,还是贾政,都不可能因为袭人的眼泪就自打嘴巴,收回他们许诺给宝钗的权力。

只有宝玉会陪袭人一起心痛,可他终究只是个百无一用的公子哥儿。

就算心疼袭人,他也找不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他不敢去求贾政,更不敢去求贾母。

思来想去后,宝玉还是找到了宝钗头上。

在他心里,还是宝钗最容易松口。

只可惜,宝钗拒绝了宝玉的请求。

她本就不爱宝玉,就算她爱宝玉,她也不可能把荇哥儿还给袭人。

宝玉越求情,宝钗就越觉得袭人不安分。

宝钗越觉得袭人不安分,袭人的日子就越难捱。

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袭人要茶没茶、要水没水,院子里还有不少丫鬟婆子们讲她的闲话。

袭人只觉自己一瞬之间,就变成了招人厌恶的赵姨娘第二。

除此之外,宝钗和麝月还不许袭人去见荇哥儿。

这更让袭人感到痛苦万分。

煎熬了一段时间后,袭人只得举手投降。

袭人已经看出来了,二奶奶见缝插针磋磨她的小手段并没有很过分。

出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贾母她们这些长辈,根本不会理会宝钗的小小任性。

可就是这样的水磨功夫,才最磨人。

受不住磋磨的袭人只能压下心头苦楚,跑去求宝玉不要再去烦二奶奶了。

要不然,她的日子只怕还会更难过些。

就在袭人哀哀恳求宝玉时,宝钗和麝月在给两个孩子绣老虎帽。

她们早就看清了,宝玉是个中看不中用的绣花枕头。

他根本舍不得对她们下狠手的。

就算宝玉生气她们磋磨袭人,最多也就是跟她们撂脸,不肯跟她们说话罢了。

一看到她们淌眼泪,宝玉就半句重话都说不出来了。

这样的

银样镴枪头(),?????扔?

?問??[()]?『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她们现在有了孩子,就更加不在意宝玉的宠爱了。

毕竟,宝玉并不是能给孩子带来资源的父亲,根本不值得她们费尽心思地讨好。

就在二房妻妾斗法时,贾璋正在满京城地给他儿子面试西席先生。

其实,给菱哥儿找先生这件事,原是不着急的。

可是,绍治帝想把天津三卫与周边州府并为津海行省,还想把贾璋派去津海做经略。

他想让贾璋做的事,一是在新组建的行省内大规模地推行金米良种种植,二是在津海建造疏散运河漕运压力的海漕码头。

金米良种是贾璋发现的,也是被贾璋从茜香带回来的。

海漕一事是贾璋呈上的《漕运改革论》中记载、分析过的。

所以,津海经略这个职位,只有贾璋去做,才最合宜。

而经略这个职位,官居正三品,兼着军、政两方面大权,绝对是位高权重的大肥差。

若不是既想试行金米种植,又想兴办海漕漕运,绍治帝绝不会新组建津海行省,更不会设置津海经略这个职位。

在任命贾璋升任津海经略前,绍治帝就提前跟贾璋透露过消息。

主要是想提醒贾璋,提前处理好家里的杂事。

好心无旁骛地办差,做好这两项利国益民的工程。

得知这个消息后,贾璋琢磨着自己一定会带着妻儿赴任。

所以聘请一位既靠谱、又愿意跟着他们一家三口去津海的西席,就变成了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因为贾璋权隆位尊,来荣国府应聘西席的举人进士、名家大儒不绝如缕。

前者大多数是出身贫寒的年轻人。

他们这么孤注一掷,是想要靠上贾璋这个恩主,从而得到往上爬的青云梯。

后者的目的,则是儿孙的前程。

贾璋在这些人中优中选优,最后择定了实学学派内有名的经学家,出身新郑孟氏的孟允。

而孟允所求的事情,是请贾璋提携他在都察院做御史的小孙子。

在二月末的时候,贾璋和黛玉已经打点好了行囊。

在这不久后,绍治帝的旨意也送进了荣国府。

贾璋接旨后,进宫谢恩并聆听圣训。

在这之后,他又向绍治帝表了一场忠心。

在文华阁上完最后一节经学课后,贾璋的所有工作都移交完毕了。

他正式向家人、师祖、师父、岳父与众位朋友辞行。

然后才带着妻儿、家丁,与自己的老相识、绍治帝调拨给他的下属、新任津海总兵姚云起一起,带着绍治帝划拨给他们的一万两千人大军,加急赶赴津海。

第212章抵达津海下官逢迎,新居安置黑甜一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