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红楼]贾璋传 > 第 81 章

[红楼]贾璋传 第 81 章

簡繁轉換
作者:惊鸦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02 23:08:1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一开始,翰林院的翰林官并不是很愿意使唤贾璋。

一来,贾璋是阁老承认的徒孙,还是赵学士的师侄。

万一把他得罪了,以后自己在翰林院还能有好日子过吗?

贾璋他年纪这样小,受了委屈哪有不找家长告状的?

一来,贾璋出身于勋贵门庭。

勋贵与国同休,生活豪奢,这是人人皆知的事情。

因此,但凡长了脑子的人都能猜到贾璋在荣国府是怎样金尊玉贵地长大的。

这些翰林官们的心底也都藏有这样的疑惑,那就是这样金尊玉贵地长大的子弟,能吃得了当差的苦头吗?

谁能想到贾璋他这么能干?

不到十天,贾璋检阅文稿的速度就超过了不少年轻的庶吉士。

除此之外,他还学会了如何拟定文书,如何编纂实录,如何草拟圣旨……

他不过是十来岁,在很多人眼睛里还是个孩子呢。

但实际上,他一个人比三四个年轻的庶吉士还要更得用一些。

好几个年轻的庶吉士看着贾璋稚嫩的面孔与他身上的监生斓服,都产生了难言的羞愧之情。

他们居然还不如一个孩子能干。

这些庶吉士们感到羞愧难堪,但修撰和编修们却没有那种情绪。

他们很高兴贾璋能这样能干。

每年最后一个季度里,翰林院里都忙得要命。

到年底了,不管是修实录的,还是修会典的都得拿出点成果来。

乾元帝可不养吃闲饭的家伙。

不想离开翰林院外放到穷乡僻壤,就不能潦草度日,塞责差事。

在这种忙碌的时候,贾璋这种聪明能干的国子监生自然会被大家喜欢。

毕竟贾璋节约了他们每年教导历事监生的时间,还能给他们帮忙,减轻他们的工作负担。

虽然后头赵学士只让贾璋每天工作一上午,但是有人帮忙,总比没人帮忙好上许多。

翰林院里和贾璋关系最好的翰林官是赵仪手底下的吴修撰和韩修撰。

吴修撰是贾璋的老熟人了。

吴修撰是蒋凤举的旧友,多年前贾璋在陈瑞祥家的藻园文会上初次见到他。

那时吴修撰还只是编修呢。

这么多年熬下来,他也升任翰林院修撰了。

而韩修撰是四年前的状元。

他为人豪爽,不拘小节,有燕赵慷慨之气。

贾璋喜欢和这样的人交朋友。

和君子交朋友,他自己也觉得安心。

韩修撰哪里都好,就是脾气不太好。

和他同科的榜眼擅长拍马,已经被张泰维张阁老要走,去内阁做他的专职中书了。

和他同科的探花也因为在御前奏对得当,被调到了吏部任职。

如今对方已经升到了六品,和韩修撰平起平坐了。

只有韩修

文字里面推演出昔年的刀光剑影,总结出各地官员的当政之法。

这些东西对如何做官也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最重要的事情是,这些东西只有翰林院有。

就连翰林官们都不能把翰林院书籍借回家看,只能在抄录后带走。

不过翰林官们可以抄录的也是普通书籍。

实录不被允许抄录。

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贾璋在国子监历事的时间有限,赵仪当然不会让他在外头瞎忙浪费时间。

拿着他批的条子去读这些在外头找不到的书才是最要紧的。

贾璋并没有辜负赵仪的好意。

即便他读书的速度很快,他还是每天都如饥似渴地徜徉在书山之内。

而且他每天都会把自己的读书心得交给赵仪和叶士高。

他的读书心得质量很高,叶士高和赵仪看了后都很满意。

除此之外,贾璋给其他翰林帮忙时亦是尽心尽力。

赵师叔让他下午去看书的做法是不合规矩的。

他做事时用心一些,也能最大程度地平息那些不太好听的流言。

就在贾璋在翰林院勤谨当差时,京城里飘起了轻薄细碎的雪花。

宫城团回凛严光,白天碎碎堕琼芳。但是,住在宫城里的乾元帝却生不出赏玩冬景的雅意。

他又生病了。

在戴权的伺候下,乾元帝喝下了齐守礼开的药。

他瞧着殿内插着红梅的玉瓶,心里只觉索然。

他还记得他小时候最是有一份古怪脾气,一到冬天就要在案上供上一枝红梅。

若是没有红梅,他便不肯读书。母后为了让他好好读书,每天都会让嬷嬷去御花园折梅。

那是一段多么轻松快意的时光呀。

母后已经去世很多年了,他也老到了现在这种地步。

不知道明年他有没有力气去御花园踏雪寻梅呢?

想到这里,乾元帝忍不住咳嗽了起来。

他接过戴权递过来的燕窝雪蛤汤,喝了两口,压下了那阵咳意。

然后对戴权道:“让他们三个进来吧。”

人不服老不行。

若想多活两年,还是得退位。

即便他不甘心。

戴权接过了乾元帝手里的汤盅,将之放到一旁跪着的小太监手里。

然后转身走出了东暖阁,把那几位在外间等着的大臣们带了进来。

“陛下,杨阁老、张阁老和严大人到了。”

外面等着的人正是东阁大学士杨宗祯,琼英殿大学士张泰维,以及京营节度使严敬。

走进殿内后,三人齐齐跪下行礼:“臣等叩见陛下,陛下万福金安。”

此事乾元帝已经从床上坐起来了,他对眼前几人道:“众爱卿不必多礼,起来吧。”

“戴权,赐座。”

杨宗祯等人从善如流地站了起来。

戴权也带着几个小太监给杨宗祯等人把座位安排好了。

乾元帝时常越过内阁,直接叫杨宗祯和张泰维来东暖阁议事,这件事其他阁臣都知道。

周东野和李汲对此很是不满,但他们清楚,这是皇帝分化相权的手段。

他们绝不能对此表露出任何不满来。

甚至不能因为此事为难杨宗祯和张泰维。

他们伺候的这位陛下是出了名的小心眼,谁知道他们为难了杨宗祯和张泰维后,陛下他会怎样想?

杨宗祯等人落座后,戴权就把刚才做活的小太监们撵了出去。

殿内伺候的人也全都变成了聋哑的太监。

杨宗祯见戴权如此郑重其事,便知今日必有大事发生。

他的心瞬间提了起来,大脑里也敲响了警钟。

他有一种预感,接下来的事必然是是他人生命运的转折点。

他必须做好准备,全力以赴地应对接下来的情况。

杨宗祯从来都不轻视自己的直觉。

在宦海沉浮的几十年里,他的直觉不止一次挽救过他的身家性命与政治生命。

接下来的事,绝对值得他郑重以待。

杨宗祯自觉自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不管乾元帝说什么他都不会惊讶了。

但他还是没有料到,乾元帝脱口而出的话居然这样让人震惊。

“朕老矣,齐守礼说了,朕的身体已经不能挑起九州万方了。”

乾元帝这句话刚说出口,殿内就跪了一地。

杨宗祯和张泰维刚想说话表忠心,乾元帝就摆了摆手,继续道:“朕说的都是真心话,朕想退位颐养天年了。”

“但是朝廷需要天子当家,盛朝的子民也需要英明的君父。朕为你们选定了出色的新君,就是六皇子景王。”

“老三被圈禁了,老四有才无德,老五身体不好。如此一来,六皇子就是诸王里最年长了。国赖长君,老六当国,朕很放心。”

就在张泰维被这个惊天霹雳般的消息震得手足无措时,杨宗祯发挥出了他有史以来最好的演技。

他伏惟哭泣道:“陛下,陛下!您突然生出了退位之念,臣实在惶恐至极……”

他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你惶恐什么?”

乾元帝饶有兴致地问道。

“自臣记事以来,国朝天子一直都是陛下。如今陛下突然要退位,臣只觉得天都要塌了,又怎能不惶恐呢?”

乾元帝笑骂道:“别拍马屁了!”

“杨宗祯,你告诉朕,景王是不是最合适的新君人选?”

杨宗祯毫不犹豫地道:“陛下,臣不知景王是不是最合适的新君。几年前臣就说过,臣只盼望陛下健康长寿,不忍思及新君之事,因此也不知道哪位王爷最合适。”

“新君是您选定的新君,臣只需要按陛下之命效忠新君就是了。景王爷是您选定的新君,必然有过人之处,否则也不能得您青眼。”

“就算有什么不好之处,陛下日后再教导新君为政之道也就是了。”

“有了陛下的教导,景王殿下一定会和陛下一样英明神武的。”

乾元帝听到杨宗祯的话后笑了起来。

他确实很满意杨宗祯给出来的答案。

他转头看向张泰维,鹰一样锐利的眼睛与张泰维的眼睛对视着,语气却是温和的。

“张泰维,你怎么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