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红楼]贾璋传 > 第 8 章

[红楼]贾璋传 第 8 章

簡繁轉換
作者:惊鸦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02 23:08:1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8章

贾璋拜师后第二天就开始上学了,蒋凤举这位西席先生给学生贾璋制定了详尽的学习计划。

每日上午,学习《杂字》与三百千读书识字打基础。

下午诵读《声律启蒙》与《千家诗》,学习音韵、积累典故、培养文采。

至于经义训诂,贾璋年纪太小基础不牢,还不到学那些的时候。

蒋凤举安排的学习内容算不上繁重,主要贾璋年纪太小,蒋凤举怕把孩子累坏了。

至少在贾璋的骨头彻底长结实前,蒋凤举都不会给他安排太多的任务。甚至对他的要求都不会太高,大抵只是要求他做到通明事理、基础夯实,不自傲厌学,也就算可以了。

当然,这个所谓的不繁重是按照蒋凤举的标准来的。

在贾璋的哥哥贾琏眼中,这些学习任务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实在是太多了。

他**岁时都没吃过这样的辛苦。

可看到贾璋甘之如饴、举重若轻的样子,他也不好有异议。

总不能拦着弟弟上进吧?

贾璋不怕苦不怕累,当然是因为他不是真小孩。

坚持不懈,努力上进等等美德对他而言毫无难度。

不过是摆脱富贵人家的惫懒心态,日复一日地努力学习。这些事看起来不容易,但只要下定决心,也不难做到。

相较于前世,眼下的辛苦是他在三清面前求五百年也求不来的福气。

贾璋天赋异禀,又如此努力,蒋凤举老怀大慰。

如此一来,他未免又给贾璋加了些课业种类,标准也提高了不少。

这也就是说,在蒋先生的带领下,其学生贾璋不但要学大学,还要学小学的学问。

当今之世,读书以举业为重,举业则以经义为本。所谓经义,就是大学。

世人为了科举大多苦读四书,精研集注程文。及至五经,则只专治一本本经,其余不过草草通读不求甚解罢了。

大学尚且有所偏重,更别提以文字训诂为代表的小学了。

虽说大儒名家都必须精通训诂文字,以此阐释经义。但是世人求官之心总比向学之心炽烈。

不过这也无可厚非。寒门士子亟需考中功名改写家族命运,而且他们也没有条件钻研学问。

但若是出身富贵膏粱的读书人还这样做,就难免有些急功近利。

蒋凤举出身寒微,四十余岁才考上三甲,就算留在翰林院为几无出将入相的机会。但他还是选择费劲巴力地留在翰林院这个清水衙门。

无非是想博个清贵名声给儿子铺路罢了,只可惜儿子壮年病逝,这简直就是蒋凤举的锥心之痛。

这些暂且不提,只说蒋凤举如此安排贾璋的学习内容,就足以见到他的远见卓识。

国朝官场有非翰林不入阁的潜规则。因为这一点,官场众人向来视翰林官为“储相”。

但蒋临在翰林院里冷眼看着,前程远大的翰

不努力,就算再有天赋也没用。

为了前程,贾璋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

想来便是寒门子弟重生,也不会有他这般心气儿。

正是因为贾璋前世经历过远比普通人更深重的苦难,所以他对光明生活的渴望才会来得更汹涌磅礴。

人就是这样,越没有什么就越想要什么。

贾璋如此刻苦读书,邢夫人既欣慰又心疼。

她好几次都想对贾璋说咱们不读了,像咱们这样的人家不参加科举也没什么。

可是每每话到嘴边儿,她却说不出口。

儿子每每和她说起读书的事情时,眼睛都亮亮的。

邢夫人清楚贾璋这么努力,是因为他对此真心喜欢。

就只为这个,邢夫人也舍不得儿子因着自己的私心耽误了前途。

贾赦对贾璋的刻苦十分惊讶。

他请蒋先生来给贾璋启蒙,不过是一时责任心上头,担心浪费了贾璋的良才美质。

可是,等到贾赦的头脑冷静下来后,他都已经做好了儿子哭闹着不去上课的准备了。

毕竟璋哥儿那么小,不爱读书的辛苦也很正常。

谁能想到他那么一小点子的人,居然真的能够坐得住呢?

贾赦一霎间良心发现,心疼起儿子来了(主要是代入了一下自己,觉得天天早起读书简直是不可承受的痛苦)。

遂特意吩咐厨房每天给贾璋做补身子的汤水,又给贾璋的书房里添了不少好东西。

全是压箱底的古董文玩。

心疼地把东西送走后,贾赦又让人给贾琏送了一百两银票。

贾琏被贾赦搞得一头雾水。

天降横财是好事,不过这也太奇怪了。

无缘无故的,大老爷怎么突然给了他一大笔银子?

林之孝道:“大老爷说,二爷既然开始帮二老爷处理荣国府的外务,交际应酬就少不了。好好的大家公子,难道还能只等着别人请客吗?这才给了二爷银子零花。”

实际上,贾赦的原话是,给他一笔钱,省得说老爷我偏心。

他那好二叔那般疼他,也没见给过他半两碎银。

只是这话不好听,林之孝哪里敢跟家里小爷学?

说到底,贾赦还是不喜欢贾琏跟贾政夫妇亲近。

他厌恶二房,除了老太太偏心二房外还有一个原因——他始终疑心长子贾瑚的死和王夫人有关。

虽然贾赦也清楚,在代善夫妻的眼皮子底下,王夫人是绝不敢下手谋杀贾家子嗣的。

但是,在张家倒了后,王夫人也没少在怀孕的张氏耳边唠叨那些风言风语。

偏生这种证据最是难抓,王夫人又给政老二生了一双儿女。

老太太绝不会为了死了的张氏难为活着的政老二。

所以,贾赦是极度不喜欢贾琏亲近二房的举动的。

可偏生他没本事,贾琏又文不成武不

是出去对大声反驳(),?祙?葶???葶?

??し?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在自己的院子里彻夜难眠。

记忆是不会骗人的。

贾琏记得很清楚,年幼时他和珠大哥一起念书,珠大哥的进度比他快得多,先生讲课时却只顾着珠大哥一个人。

在听到邢夫人的话前,贾琏觉得先生是因为自己资质差又顽劣才会有所偏向。

可是在听到邢夫人的话后,贾琏就看哪儿都觉得不对了起来。

诚然,他本就不是读书种子,看一会儿那劳什子的四书五经就头痛欲裂。

但先生明知道他不行,为什么还要把进度弄得那么快?

为什么还要把他和珠大哥的课程放在一起,而不是分开授课?

而且每每他因功课糟糕被先生告状后,老太太会恨铁不成钢地训他,二叔也会警告他不许继续惫懒。

只有二婶,会哭天喊地地搂着他,不许别人训他。

她心疼得好像是自己的孩子遭了罪一般。

她还口口声声说责备琏哥儿就是在剜她的肉。

多么真心实意啊!

贾琏在寻思过味儿后对此不无愤愤。

只是毕竟荣国府如今是二叔当家,他想要有权力就不能和二房翻脸。

除此之外,还有礼法尊卑限制他。他除了忍,还能怎么样呢?

他这好二婶如此苦心孤诣,为的是他那珠大哥啊!

他二叔到底知不知道这件事呢?

贾琏曾经对此十分纠结,后来却不纠结了。

因为这根本不重要。

先不说二叔是不是真心喜欢他这个侄子还有待商榷。

只说就算贾政是真心喜爱他又能怎么样?他这个侄子难道能比儿子重要?

贾琏对贾赦这个父亲感情有限,对邢夫人这个继母更是没有太多感情。

这两年他日日对贾赦邢夫人夫妇晨昏定省,一方面是听了赵嬷嬷的话给自己营造一个孝顺名声,另一方面则是因为……

无论如何他都是大房的儿子。

他的亲爹就算和他感情再淡薄,也不会害他。!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