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红楼]贾璋传 > 第 80 章

[红楼]贾璋传 第 80 章

簡繁轉換
作者:惊鸦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02 23:08:1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在景王入宫后没多久,戴权就带着乾元帝的赏赐到了景王府。

诸王很快就打听到了乾元帝赏赐了景王府什么东西。

那绿玉斗和宝弓也就罢了,可那白玉如意真得很难不让人多想。

如意,如意。

景王能够得到陛下的赏赐,如的自然是陛下的心意……

有些投机之人想要借机投效景王,可景王却深居简出,不是去衙门当差、就是去宫里请安,要么就是去皇觉寺给乾元帝跪经祈福。

他根本不接待这些趋炎附势之人。

景王妃和景王世子也紧紧地追随着景王的脚步,从未出过半分疏漏。

九十九步都走下来了,景王一家又怎会在最后一步出错?

景王的心情好了,瑞王的心情就变差了。

瑞王这回设计景王,确实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他不但没算计成景王,还折了一个苏州织造李仲元,可谓是大败亏输。

但瑞王他居然不去反思自己的问题,反而待在王府里愤愤不平起来。

明明他才是父皇最宠爱的儿子,为什么父皇却这般偏袒老六?

瑞王想不明白。

老六署理的衙门都出事了,父皇居然还要赏赐老六的世子白玉如意,难道老六的儿子就那么好?

要知道,他的昱儿都还没有得到过这样好意头的赏赐呢!

瑞王酸溜溜地想着这些事,压根儿没注意到顺王这个浪荡王爷最近经常进宫请安。

而且对方已经取代他,成为乾元帝身边的新开心果了。

贾璋的分析完全没错,景王确有人君之望。

就这一环环、一套套的手段,别说瑞王这个蠢货,就算换了齐王来也不一定能招架得住……

朝廷大势风起云涌,但在国子监这块净土上,叶士高和贾璋还在悠游度日。

其实这两年,乾元帝也有过要提拔叶士高的想法。

但杨宗祯瞧了瞧那些棘手的职位,连忙找借口代叶士高婉拒了这些升迁机会。

他这是在保护自己的弟子。

景王晓得隐介藏形,杨宗祯老谋深算,只会更加通晓这个道理。

他对叶士高有很高的期许,才不会让叶士高在眼下这个时候去前头冲锋陷阵……

叶士高清楚老师的回护之意,日常处事说话也十分小心。

他心里清楚,在朝廷风平浪静后,老师不会让他在国子监长待的。

所以眼下这个时候,最要紧的事情就是把贾璋这个学生教出来。

不过叶士高虽一心要把弟子培养成才,但他并不一味压着贾璋读书。

看贾璋读书辛苦时,他还会带贾璋去国子监的小池塘钓鱼去放松身心。

这一日秋高气爽,师徒一人身穿同款莲青色斗纹大氅,乘小船至湖心垂钓,皆兴致盎然。

不过叶士高并不擅长钓鱼,因此每钓上来一条小鱼,

不过杨伯贤虽然不讨喜,但贾璋并不厌恶他。

他们这些徒孙这般被阁老爱重,还不是因为杨伯贤这个长孙心胸狭隘,并非佳木良材?

以贾璋的性格,他得了好处,原是不该卖乖的。

可是一想到杨伯贤嫉妒挤兑过师父,贾璋对杨伯贤的那点微末的怜悯之心就消失无踪了。

杨伯贤纯粹活该,他贾某人只觉畅意。

但在叶士高面前,贾璋只避重就轻地回答道:“大概是伯贤和叔玉志趣不同,没有什么好说的话,所以叔玉才给我们这些师弟写信,而不是给伯贤兄写信的吧?”

叶士高哪里不知道这些小辈们的弯弯绕绕?

不过他的弟子,就算有点脾气也是应该的。

更别说眼下贾璋把人际关系处理得很不错,他并没有什么不放心的地方。

想到这里,叶士高放好了贾璋的墨卷,敲了敲他的脑袋:“就你小子话多,回去睡你的觉去吧!过些日子记得把我布置给你的抒情小品交上来。”

“且记好了,若是最后一次月考没考好,师父可是要罚你的。”

贾璋才不怕叶士高惩罚他。

叶士高对他最严厉的惩罚不过是打手板,还只打不写字的左手,打两下叶士高自己就心疼得了。

但贾璋面上还是装作害怕的模样,拿着叶士高给他的小品文答卷逃跑了。

叶士高能看出来贾璋是在装乖讨好,但他心里很是受用,因此也只是笑骂了一句兔崽子。

最后还得坐下来,给小兔崽子批改墨卷。

或许这就是做师父的责任与甜蜜烦恼吧?

叶士高心想,师相当年待他也是这般耐心负责的。

他这个做学生的也不能比师相差得太多了。

转眼间到了冬天,贾璋因为评分上上,分列甲等,得到了去翰林院历事的机会。

因为贾璋红榜上常为头名,人情里堪比孟常,所以大家都很为他高兴,少有在背后说小话的。

毕竟贾璋的成绩是实打实的,叶祭酒又把出题的机会让给了两位司业,直接避免了瓜田李下的嫌疑。

不管是谁,看到贾璋的成绩和叶士高的做法后,大抵都是不好意思说他们私相授受的。

叶士高最多就是庇护了贾璋一程,确保贾璋的名额不会被其他人抢走。

是的,荣国府确实是勋贵门庭。但在老国公走了后,荣国府就不再是京中的第一等权贵了。

若有人诚心想挤兑贾璋,贾璋也不得不吃个哑巴亏。

但有叶士高和杨宗祯在,国子监里就没人敢侵犯贾璋的利益,更没人敢动贾璋一根手指头。

在国子监张贴历事衙门分配榜单的第一天,贾璋就带着雪檀把自己的文书和凭信取了回来。

收拾完行李后,他从国子监回家了。

第一天,贾璋早早起来,坐上了荣国府的翠幄青绸车,前往翰林院衙房点卯。

尾时候,朝廷各个衙门都忙得要死,就连翰林院这个清水衙门也不例外——这也是乾元帝没蠲免国朝初年国子监生历事传统的重要原因之一。

年尾忙的时候,京里各个衙门都缺人。

除了国子监的监生们,乾元帝找不到更便宜好用的临时工。

即便如此,对于监生们来说,这个历事的机会也十分宝贵。

国朝初年百废俱兴,朝廷也缺人,有不少监生因为历事时表现出色就被直接授予官职的。

后来国家日益兴隆昌盛,科举制度也逐渐走上了正轨,有功名的读书人越来越多。

这直接导致了一官难求的现状。

就算是两榜进士,排名靠后又没靠山的也要苦哈哈的侯职,更别说举人和监生了。

像国朝初年那种直接授官的情况已经消失殆尽了。

但即便如此,国子监监生们仍旧将这个历事机会视若珍宝。

且不说这个机会能够开阔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能力,只说每次历事都会被吏部记录到履历里就已经是一条足够吸引人的条件了。

更别说这个历事机会还能为那些想要直接选官的监生们加分。

虽然不能像国朝初年那样,历事后就可以直接选官,但总归是对选官是有帮助的。

譬如说两位监生同时去吏部选官侯职,有过历事经历的肯定要比没有历事经历的要好上许多。

蚊子再小也是肉,但凡聪明灵慧之人都不会拒绝给自己增添更多筹码的。

在抵达翰林院后,掌院学士直接把贾璋分配给了杨阁老的门生翰林院侍读学士赵仪,让他去给赵仪他们打下手。

赵仪和叶士高关系很好,他对贾璋这个小师侄也很照顾。

上头有师叔罩着,贾璋在翰林院的日子自然顺心。

即便文人相轻,但那些翰林再清高,也清高不到顶头上司的晚辈身上去。

而贾璋他今日帮这个翰林检阅错字,明日帮那个翰林编纂文书,整个人忙得脚打后脑勺。但这些东西都是他从未接触过的,因此他的兴致很高。

师父说的没错,翰林院确实是一处锻炼人的地方,他的收获有很多。

他也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当差,不给师父和赵学士丢脸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