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红楼]贾璋传 > 第 48 章

[红楼]贾璋传 第 48 章

簡繁轉換
作者:惊鸦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02 23:08:1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林如海已经下定了急流勇退的决心,但是他还是打算等待贾璋带黛玉离开后再开始装病。

一来,若他病到不能视事的程度,巡盐御史府里必然会出现很多刺探的眼睛。

他实在是没必要把璋哥儿和玉姐儿放到那些不安好心的目光之下。

一来,玉姐儿离开扬州,他为此伤心难过,彻夜泪流,进而引发此前积累在身体中的病灶,看起来确实是一个引发眼疾的合理理由。

林如海打算等黛玉过完生日后再让她和贾璋一起北上。

那时候天气也暖和了,走水路也更安全些。

只是这件事还是要提前通知女儿,好让她做好心理准备的。

元宵节一过,林如海就去了一趟黛玉的院子。

一进屋,就见身穿着一身素色袄裙的女儿正在绣荷包,眉头蹙着,好像有些苦恼。

林如海走过去问黛玉道:“好端端的,玉儿怎么想起来做这个了?”

黛玉轻声道:“这是母亲生前做的荷包,只做到了一半没做完。我见到了,就想要把它补齐,哪怕是月缺难圆,玉儿也想弥补一一……”

林如海听了,心里酸酸涨涨的。

他摩挲了一下黛玉的发顶,吞下了他原本想要说的话。

林如海本来是想要跟黛玉说好好养身体,不要再做针线活云云。

但这荷包是敏儿的遗物……

玉儿她愿意做就做吧。

室内氤氲着浅淡的梅香,林如海坐在了黛玉身边,对她温声道:“父亲有事情和你说。”

黛玉放下了手中的针线,看向了父亲。

只听林如海道:“父亲年过半百,且无续室之意。你年幼体弱,身边没有女性长辈教养,这绝非好事。”

“你母亲生前就和我说,若有一日她去了,就把你送去京中外祖母膝下承欢受教。我并不反对这件事,毕竟我每日都要上衙,无暇照顾你。最近京中又来了新旨意,只怕父亲日后也闲不下来了。”

“这样一来,我又如何能放心你一人待在家里……”

黛玉心里不愿意离开父亲,只道:“女儿若是走了,家里就只剩下了父亲一人孤单寂寞了,女儿如何忍心不在父亲膝前尽孝呢?”

林如海看女儿掉眼泪的模样,既心软又心痛,但最后也只能劝她道:“你母亲想让你去你外祖母家,也是在为你的未来考虑。你若是去了,你母亲泉下有知也会安心的。”

两淮风浪渐起,不管怎么心痛,他都得送走黛玉。

黛玉听如海提到了母亲贾敏,这才含泪点头同意了他的建议。

林如海安慰黛玉道:“你母亲在闺中时就极受你外祖母的疼爱,你去了外祖家,你外祖母也会待你好的。到了那里,你既能替你母亲尽孝,又能有长辈教导、有同辈姐妹说笑,父亲也放心些。”

“说不定过几年父亲就被调任到京里去了,到了那时候,玉儿就再也不

如海的意思,若是荣府介意此事,他不但得不到前程,说不定还会大大的得罪人哩。

他有些暗恨自己没多问冷子兴两句,又恨自己当年不谨慎失了官,如今却要来低三下四地求人。

就在他满心失落时,却听林如海道:“雨村兄,你我同为两榜进士,皆有不少年谊,多走动走动,或也有些臂助。()”

“??杓?詞???獙??腧?桑嚍?????硑??灡??幹???呻???楠??彎?悍??NN???沏??⒋()⒋[()]『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雨村兄的座师钱大人正在吏部文选司做主事,我在翰苑时听说过他这人嗜好珊瑚。既如此,我便送你一株上佳的南海珊瑚摆件,也好谢贤兄开导小女之恩情。”

贾雨村听了,瞬间转忧为喜。

他这两年被人黜落,宦囊轻薄。就算有座师同年,也无有投靠之资。

如今有了林如海赠他的珍品,或许他就有了仕进的机会。

这虽然比不上往荣国府送荐书来得直接,但也不错了。

至少林如海给的独家消息与珊瑚珍品,是要超过他贾雨村给林姑娘做西席的价值的。

贾雨村自是千恩万谢,得了东西后才离开林家,回家想谋官法子去了。

转眼间到了一月十一日花朝节。

此日乃是花神生日,又是黛玉生辰。

贾璋从外头回来,提了一食盒百花糕,并一枚请扬州巧手匠人琢制的青羊玉佩,送黛玉做生辰礼。

黛玉属羊[1],送她这个,最是合宜。

且那青玉小羊珊珊可爱,很是适合黛玉这个小女孩把玩……

黛玉很喜欢这只青玉小羊,不但打了月白色的络子把小羊戴在身上,还特意派了伴读丫鬟雪雁过来谢他。

不过因为贾敏去世,黛玉的生日过得并没有往年热闹。在贾敏在世时,林家一家三口会在黛玉生辰这天出门踏青、逛花神庙会,那才是真正的好时节……

如今贾敏去世,黛玉要守孝,不能出门游玩,更没有心思宴乐,林如海也不想去扬州花神庙会触景伤情。

因此父女两个只与贾璋一起吃了长寿面,又一同前往林家的花园祭拜花神。

几人设坛拜过花神后,林如海看着正在往梨花树上系青色帛带的黛玉,笑着对贾璋讲了一个典故。

他说传闻中唐朝有个叫崔玄微的处士,家有名苑,花木葳蕤。

一日里,崔玄微正在折枝玩笑,却偶遇花精。这花精教崔玄微在百花身上系彩幡,以此帮助百花躲过风神之摧折,这就是后世之人为什么往花树上系彩帛的由来了。

而黛玉在系好帛带后,也在心中默默祈祷。

若这世间真有花神,黛玉不求花神娘娘保佑己身,只求花神娘娘能保佑我母亲转世投胎到好人家里平安顺遂,保佑我父亲长寿安康……

扬州有在花朝节簪花的习俗,林如海、贾璋和黛玉三人都簪了花枝应景。

只是因为贾敏的缘故,三人簪的都

()是梨花。簪上花枝后,三人鬓边皆生出了一枝晴雪,倒是有几分风尘中淡客[2]的意味了。

而在林如海和贾璋的谈话中,黛玉也听到了璋表哥以前作的梨花诗。

她尤其喜欢他那五言里的最后一句。

“郊外千树雪,吹落小西洲”,语言清丽,又别有一番新奇立意,格外轻灵典雅……

黛玉生辰过后,林如海便命林家的下人打点船只礼物与黛玉的行囊。

在一切准备就绪后,如海与贾璋和黛玉一同用了饯行宴席。翌日又请了一天假,带着长随家丁把小兄妹两人送上了船。

黛玉眼里含泪,依依不舍的与父亲告别了。

贾璋时常开导她,又带着她钓鱼下棋解闷儿,几日后,告别的愁苦总算是散了。

行船时候,多有无聊。在贾璋要做功课,或是有别的事情要做时,黛玉便去读陶渊明与王摩诘的诗,或是读她从家里带出来的游记。

有的时候她也会看看功课。

这一年来,她已经跟着西席贾雨村贾先生略读了四书,心里很是喜欢。

圣人之言微言大义,读起来也别有韵味。

说起来,母亲帮璋表哥整理父亲的文稿时,她也是帮过忙的。

可是如今斯人已逝,这世上只余她和父亲两人,却又天各一方了。

船行了一十余日,终于到了通州码头。

贾璋和黛玉弃舟登岸后,分别坐上了荣国府派来的两辆翠幄青绸车。

王善保则在下面吩咐小厮长随们往后头的几辆车上抬行李、搬箱子,真真儿是好不热闹。

此时正是早春时节,天气微寒,乳母王嬷嬷为黛玉披上了月白色的斗篷。而黛玉坐在车里,听着车轮辘辘声,心中颇为忐忑。

她听母亲说过,京中规矩与扬州格外不同。所以,她一定要留心在意,省得别人耻笑林家的教养。

就在她琢磨这些事的时候,马车颠簸了一下,贾璋送她的青羊玉佩也从斗篷中露了出来。

黛玉看着那只珊珊可爱的小羊,心里突然安稳了许多。

想到这里,她静极思动,轻轻地掀开了车帘一角,往外瞧了瞧。

只见京城里街市繁华、人烟阜盛,热闹景致与扬州风物大有不同之处。

行了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狮子后头是三面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人,正门却不开,只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3]。

正门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

车队却不在此处停留,而是又往西行。

不多远,照样是三面大门,门前列坐小厮门房。

此处就是荣国府了。

马车停下了。

黛玉心想,她这是到外祖母家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