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红楼]贾璋传 > 第 82 章

[红楼]贾璋传 第 82 章

簡繁轉換
作者:惊鸦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02 23:08:1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听到乾元帝的问话后,张泰维在心中疯狂辱骂杨宗祯。

杨宗祯把所有好话全都给说了,半句都没给他剩,真是可恶至极。

有杨宗祯珠玉在前,他说什么才能让陛下满意呢?

总不能跟陛下说杨阁老说得全都对吧?

那也太敷衍了,陛下他不见得会满意……

除此之外,乾元帝的视线也很有压迫性。

张泰维觉得,乾元帝的视线像刀子一样,能割开被注视之人的皮肉。

还能化作盐水,去刺激那刚被割开的、血肉淋漓的伤口。

张泰维后背上泛起细密的冷汗。

他冥思苦想后,终于找到了一个还算合适的切入点。

“回陛下,景王勤谨仁孝,世子亦允文允武。由景王爷嗣位新君,不但可以延续陛下的施政纲领,还能让国家传承有序,确是天下万民之福祉!”

“杨阁老的话给臣也带来了很多启发。就算景王殿下有什么不好之处,也能跟着陛下您学习。如此一来,我朝必然大治,海晏河清不成问题……”

乾元帝无可无不可地点了点头。

他想听到的答案本来也只有最后一句话。

那就是新帝要跟着他学习为君之道。

是的,他是要做太上皇了。

可他不是刘太公,不是唐高祖,更不是安史之乱后惶惶如丧家之犬的玄宗皇帝。

太子的身份,聪明的头脑,愚蠢的对手,以及四十多岁就没了的父皇。

乾元帝他生来就拥有最好的一切。

所以他怎么可能愿意在退位后,就把权力全都拱手让给新帝?

在那些儒家经典里,有虞陶唐推位让国是一桩美谈。

但一纸空文与万人赞颂又怎能比得上大权在握的感觉?

若不是自己的身体实在撑不住了,乾元帝才不会禅位,去做那劳什子的太上皇呢。

他很满意杨宗祯和张泰维的答案,至于严敬……

那是他的鹰犬,是他的独臣,所以他不用去问严敬的看法。

主辱臣死,还有什么需要细问的呢?

即便新君即位,严敬也只会认他这一个主子。

至于乾元帝为什么不找周东野和李汲过来,反倒找杨宗祯和张泰维过来商量退位之事的原因也很简单。

无非是为了挑起内阁的争斗。

黄秋楼去年中风后,不得不致仕回家休养。

早在去年秋天的时候,黄秋楼就已经带着乾元帝给他的赏赐,带着一家老小乘船回江西老家养老去了。

黄秋楼致仕后,李汲就顺理成章地接任了黄秋楼的次辅之位。

次辅与群辅的权力不可同日而语。

譬如说皇帝分给内阁的决策权首辅至少能分到六成,次辅则能分到两成,其余的群辅也不过是在那里分那余下的两成罢了。

李汲还是三辅时,倚靠着清流

越凶,他辗转挪腾的空间就越大。

除此之外,这也是他留给新君的最后一道考验。

周东野虽然忠心,但却贪婪成性;李汲名为清流,但却有权相之心。

他在位时,要用周东野敛财做脏活,要用李汲弹压周东野,这才留着他们两个。

他退位后,若周东野和李汲识趣儿,就该带着他们这些年攒的钱回家养老,退位让贤了。

若是不识趣儿,那他们就只能做磨砺景王帝王心术的磨刀石了。

不过此时,杨宗祯和张泰维还来不及思考这些事情。

他们已经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放到回答皇帝的问题上面去了。

就在张泰维回答完乾元帝的垂询,松了一口气时,就听乾元帝道:“圣文至武钦明孝慈皇帝,这是朕之尊号。()”

“?靛蝶??驛????蝶???h歑坛?傖?艙??膉?????蝶?瑓?膉???????葶????彎靟???坛??()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两位爱卿都是两榜进士,更是理学名家,给朕拟两个字也容易。你们先把这两个字拟定出来,等朕选定后,你们再去草拟圣旨与诏书。”

杨宗祯和张泰维连声称是。

沉吟良久后,张泰维抢先道:“臣想了四个字,是为神德圣功,不知陛下觉得可好?”

乾元帝听了,刚想露出一个微笑,就忍不住咳了一声。

乾元帝勉强忍住咳嗽的**,继续道:“这个神字不好,三花聚顶与涅槃圆寂都是虚幻,世间哪里有真正的仙神呢?”

杨宗祯小心翼翼地回答道:“臣想了一个,是为体元隆运,不知……”

没等他把话说完,就听乾元帝道:“就用这个吧,隆运这两个字意头好。若国运兴隆,朕就有能安心养老了。”

“至于张泰维想的那四个字……你们可以把它们加到新君的尊号里。老六虽不是虔诚教徒,但也信奉神佛,这四个字加给他倒是正正好。”

“杨宗祯,张泰维,你们今天就在这里起草朕的退位圣旨与景王的登基诏书。戴权,你跟着过去给两位阁老磨墨。严敬,你过去做个见证。”

杨宗祯和张泰维听到乾元帝的话,异口同声地推辞起来。

不是在说感激陛下对臣的信任,但这般国家大事还是要托付给周首揆和李次辅才合宜;就是说臣一心只有皇上,根本不忍心落笔拟定乾元帝的退位诏书。

“朕知道你们在忧心什么,只是若无半点胆气,又怎能出头?不想承担风险,也不要想着大权在握的好事。”

他喝了一口戴权刚端上来的川穹雪梨汤,直接对他们道:“戴权,带两位阁老去外间拟定圣旨。”

“严敬,跟着他们一起去。”

乾元帝下了命令,杨宗祯等人只得一同称是,跟着戴权一起前往外间去了。

而在他们离开后,戴权的徒弟夏原快步上前接过乾元帝手中的玉碗。

然后他小心翼翼地把川穹雪梨汤喂给乾元帝服

()下。

喝完汤后,乾元帝感觉自己的咳意终于退下去了。

他疲惫地瘫倒在引枕上,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金丝楠木吊顶上的九龙纹样。

看了一会儿后,乾元帝竟觉得有些眼晕。

他烦躁地闭上了眼睛,结果一闭上眼睛,脑海里就如同走马灯般浮现出废太子的脸、景王的脸,还有先帝的脸。

生病果然不是好事,就连他这样铁石心肠的人,居然都开始伤春悲秋起来了。

没过多久,杨宗祯和张泰维从外间捧着草拟好的旨意与诏书回来了。

乾元帝接过他们跪呈上来的旨意与诏书草稿,读了两遍后道:“很妥当,拿出去誊抄好再送过来用印吧。戴权,你跟着他们过去,严敬留下。”

戴权带着杨宗祯和张泰维两人离开了,仅剩下严敬一人立在乾元帝身旁。

他眉眼低垂,神态十分恭敬。

乾元帝抽出了檀木炕桌底下的贴金抽屉,从里面拿了一张圣旨出来。

他把这张圣旨递给了严敬。

严敬恭敬地接了过来,在乾元帝的吩咐下打开了圣旨。

定睛一看,只见上面写着“京营节度使严敬忠君体国,勤谨有度,封忠勇伯,赐丹书铁券,仍以原品任京营节度使”云云。

看了这道旨意后,严敬只觉眼角热热的。

他扑通一声跪下,哽咽着道:“臣谢主隆恩。”

乾元帝道:“京营节度使看管九门,是朕之屏障。朕在时,你听朕一人的吩咐。朕驾崩后,你也要一心一意地辅佐新君。”

“你没有战功,本来是没有封爵的资格的。但朕知道,朝廷里恨你的人太多了,所以才给你留下一道保障。”

“那道丹书铁券没有什么别的用处,只是为了留给你傍身。”

严敬眼角红得充血,眼泪也淌了下来:“陛下……”

乾元帝摆了摆手,他把那道旨意拿了回来:“夏原,带严将军去洗把脸。哭唧唧的,跟个小孩子似的,像什么样子!”

严敬感激涕零地离开了。

但他不知道的是,在抽屉里面,那道封他为伯爵、赐他丹书铁券的圣旨下面,就放着查处他忤逆君上、叛乱国家,立斩不赦的旨意。

君父,君父,从来都是先君后父。

若有谁视君为父,大抵也只能换来满腹心伤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