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四合院:回到54年,还好带系统 > 第154章 修路,新居

四合院:回到54年,还好带系统 第154章 修路,新居

簡繁轉換
作者:雯织天华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3-05 11:10:3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虽然村里的钱不够了,但是族里的人一个个都笑容满面。

虽说一个人分下来不多,但是村里面的一部分可是直接按人头分钱的。

有很多人多一些的家庭,基本都有一百多两百块。

对於农村生活的人来说,这笔钱已经是不小的数目了。

至少,周围村子的人谈起王家村羡慕的眼都红了,王家村的小伙也成为了相亲热门选择。

之前其他村的人只知道王家村团结,能打,胆子大。

如今还得加上一个富有。

王家村毕竟在这里已经几百年时间了,长久的存在让他们和周围的村镇关系是很紧密的。

村子里的大小媳妇,可都是来自周围的各个村子镇子。

村里的女孩也都是嫁去这些地方。

族老们在後续几天,便派人前往周边村子,直接表示每个村至少派30壮劳力,如果这点人都不出,那以後就别在一起混了。

而如果能派出100人,那麽王家村会指导他们修建菌房,要是能派出150人,还会在帮他们弄出砖窑出来。

王家村为什麽富裕,在外人看起来可不就是砖窑和菌房这两个产业么。

这条件一出,哪怕人数比较少的也硬是凑了一百个自带粮食的劳力,大部分村子,都是按照一百五十人安排的。

甚至很多根本就用不到这条路的村子,也纷纷联系了王宜荣他们,想要参与进来。

一下子弄出了近五千人的壮劳力干活。

这组织能力把市里都惊到了,他们没想到,王家村竟然一分钱不出就能组织起这麽多人。

这要是在战争时代,那也是一方军阀了啊。

人数上来了,市里面也不敢大意,连忙派出了派出所的人还有市政建设技术员跑去指导工作。

这麽多的年轻人聚在一起,他们可不放心。

如果没有组织参与,谁知道会不会有个大聪明说我有个主意,其他人就愣愣的跟上了呢。

对於王家村来说,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本身他们应该是需要管饭的,但是没钱啊。

所以才拿出这两个产业去诱惑,至於这两个产业本身早就决定是要放弃的,可是其他村子又不知道。

四千多人的建筑队,在市里面人的指导下,对道路整体做了拓宽处理。

市里面也没有闲着,而是调配了不少的材料过来。

毕竟这种大量村庄自修道路,规模小还好,闹出这麽大的规模,如果市里面不参与进去,那不是说明他们工作不合格吗?

这种人民自发的需求,竟然组织都没看到?

市里的那些个领导当然不敢去赌上头会怎麽想,反正建筑材料在哪用不是用呢。

十多公里的道路,远超王泽之前的设想,一条双向柏油路几个月时间便成功落成。

而另一边,市里面的粮食配也在王泽的串连下,轧钢厂帮忙掏钱买了下来,而王家村付出的代价,则是生猪出栏后,同等条件,要保证轧钢厂的需求。

这种事情对王家村来说没任何损失,反而和轧钢厂关系更加靠近后,未来想弄些钢铁材料也会容易不少。

每月一万两千斤的粮食调拨配额,让王家村每月都需要掏出将近一万出去。

这笔数额不少的钱可以说直接将村里产业剩下的钱全部占用了。

搜书名找不到,可以试试搜作者哦,也许只是改名了!

如果没有新增产业,村里将很久都不会有什麽余钱。

还好明年开始,生猪就能开始规模化养殖了。

王泽在这段时间也没有放松,一方面坐镇医馆给村里人和修路的工人看病治疗。

另一边则非常关注那些小猪的生长。

在他的各种秘方下,这些小猪长势非常好,一看就健康有活力。

弄得农业部派来指导的技术员都不敢相信,为什麽同样的品种,在他们农业部的养殖场里面存活率都不高,但是在这个王家村,却全部活了下来。

不光是技术员,後续甚至还有专家教授跑来观察,却始终闹不明白这是为什麽。

村子里所用的秘方药剂,都是对他们这些人保密的,一直都没有泄露。

最终农业部的人提出,想要用两头同样大小的猪换他们这里的猪。

於是乎,二十头白猪一下子就变成了四十头。

不过农业部那边也觉得不亏,这二十头活力十足的白猪拉回去后,不光是存活率提高,甚至这些猪的种子质量都比其他的猪要好。

繁育出的下一代完全优於理论数据。

难不成这些猪更适合山中养殖?

农业部的专家找不到理由,只能留下这个猜测。

於是在距离农业部养殖场不远的燕山山脉,一个新的养殖小基地开始建设。

仅仅半年时间,王家村整个就换了个模样。

王泽看着自己的小院,以後这里就是村里的医馆了,而不再是他自己的房子。

“村长,您收拾好了吗?就这些东西吧?”王有齐跑来看着地上的大包小包和家具问道。

王泽如今是王家村的副村长,不过他这个副村长根本不管任何事情,却又任何事情都能管。

而随着道路落成,对村子影响比较大的一个事情便是上头派了个村支书潘洋。

这个潘洋来到王家村已经有一个多月了,主要还是在熟悉村里的人和事,双方倒也融洽。

但是如今村里人很杂,族长族老这种称呼已经不能明面上说出来了。

“就这些。”王泽点头道。

十多个年轻人将这些很快便搬上了三辆马车。

马车顺着新修好的山道攀爬,很快便走到了东山山坡,这里如今顺着山势坐落着许多青砖二层中式庭院。

有的已经建好了,有的则还正在建设。

王泽的房子便是头一批正式建好的房子。

今天便是他迁去新居的日子。

还是王先一定下来的,说今天迁居是个好日子。

等王泽他们三辆马车到达自己的房子后,王泽便见到村里的不少人都在门口等着呢。

“支书,您怎麽也过来了?”王泽跳下马车,走到一个三十多岁的男性身边问道。

潘洋之前是在派出所工作,整个人看着壮实精神,只是那种习惯性的审视目光让王泽不得不对他加大关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